
【看点】秋行河东道(散文)
走过山腰转弯处,山路往下蜿蜒,数百米的前方又一个大转弯出现在眼前,此时的公路就像一条大蟒一般,在山的身体上上下起伏。山顶上,一轮太阳从云彩里闪耀出光辉,洒在漫坡的绿色林野上。山的东侧,直线不过两千米的地方,在河的对面,城市的高楼大厦清晰可见,一侧大山,一侧城市,游人身在山上,神思却与城市难解难分。
四野风声飘荡,游人禁不住在空旷的山中高喊起来。山林里一只小鸟被惊动,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似乎在责怪游人打扰了美梦。
这是秋天的云祷山,秋天的河东村山道,是游人多年后旧地重游的地方。几年前,游人在登山时,发现了这条再合适不过的徒步山道。在城市的东侧,跨过东门河大桥,攀上云祷山,经河东村,再走上东门河西侧的污水处理厂,15公里的路程,便可以完成一次城市→山野→城市的循环。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从城市的喧嚣走进大山的寂静,品味山林的绿彩,鸟雀的鸣叫。而城市,却总是在游人不经意间,从山的缺口处探出一个头来,顽强地展示着自己的存在。于是山野与广厦同在,喧嚣与安静共舞,也算是一个徒步行游的妙处。
路边的农舍中,不时窜出一两只看门犬,对着行人汪汪叫几声。游人玩心顿起,对着每条狗都打起招呼,招手让狗过来,结果狗们反倒是惊疑起来,要么夹着尾巴回到屋里,要么继续吠叫,但是身子在朝后退。待游人走过,却又跟着叫几声,看游人不理它,才怏怏地回去了。
秋日的阳光并不刺眼,也并不热,但走的时间久了,游人身上还是开始出汗。恰在这时,一阵凉风吹过,顿时浑身清凉。游人张开双臂,欲将清风揽在怀间,清风拂身而过,仿佛在笑游人:“我这自由自在的身子,也是你能揽得住的?”
阳光,清风,山野,鸟鸣。
往事如风,在游人的脑海出现。
十几年前,因为不慎双脚骨折。在养伤的几个月时间里,游人曾陷入恐惧,既是因为伤势担心成为废人,也因为遇到了人生中的重大挫折,一时难以走出。伤好之后,为了摆脱这种恐惧,游人一个人背着行囊,走进大山,攀到了山峰最高处,带着浑身的汗水淋漓,感受着山风吹拂。就在这时,电话响起,一位朋友问游人在何处?游人对着电话高喊:“我在山上,在山顶!”那一瞬间,游人抛弃了全部的负累,一身轻松。
如今,游人又在大山间行走。大山没有辜负游人的期望,用宽阔的胸怀缓释了游人的心事——与亘古不变的山野相比,一个人的心事是何等的渺小?与百年人生相比,一时的挫折,又有什么重要?
多年前与最好的两位朋友一起徒步的往事又浮现在心头。那时候,为了寻找传说中的林荫大道,一行三人登上云祷山,走下楠木坝,缓步足尺溪,一步步走完全程,虽然没有找到那条神秘的林荫大道,但多年后,那份欢乐与欣喜,至今回忆起来还在心中激荡。如今,三人各有前路,也有心事沉吟,但,终究一步一行,无怨无悔。
往事重现,心中有感,慢慢在游人心中凝成一些句子:
秋日河东道
——徒步仁怀河东村山道有感
秋晨入山正拂晓,
望漫坡绿透,
崖上菊黄,
天上云涛,
西风吹落河东道。
游人树下歌,
惊动林雀应几声,
似问:客来何早?
蓦地起心潮。
忆往日二三旧友,
相约探景,
云帱山中,
失了林荫古道;
楠木坝里,
细品红花绿桃。
犹记得,途中小憩,
惊喜足尺溪旁。
如今一人野路行,
却欲问,数年来,君可好?
那年读书,
神雕侠侣,
杨过长叹,
不如意事十八九,
谁人能逃。
当时不解此中意,
而今想来,
杨过如此君如此,
我亦世事难料。
知君与我,
此情相共,
常道心意不平处,
独自风露立中宵。
但又言,人到中年,
正膝下幼弱,
父母双双倚门望,
盼儿奋力登高。
你我之辈,
岂敢长吁短叹,
自顾逍遥。
便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况此时日尚中朝。
且长啸把旧事抛,
一声笑,两只脚,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争相入眼来,
花开香醉在树梢。
备注:一、城市:贵州省仁怀市。二、河东道:仁怀市河东村山道。三、云祷山、楠木坝:均为仁怀市地名,以山野风景著称本地。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