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平凡苍生(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平凡苍生(散文)


作者:黄金山 进士,8775.7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5发表时间:2020-10-29 23:46:02

日近黄昏,小镇街头,一对老夫妻正在收拾着鞋摊,准备回家。妻子看来已经五十开外,修鞋的丈夫已是满头银发,看起来花甲早过。
   “唉!今年庚子年赚点钱真是不容易,我两一天做下来还收入不到一百元。”“那也得做,上大学的孙子还等着交生活费呢?”丈夫把锤子放进箱子里,回答着老伴。我正好路过听到这对老夫妻的对话。
   因为我们不相识,也就没有搭话。老夫妻推着三轮车走了,我也及时的回家。
   妻子对我说:“你的那双皮鞋坏了,你去街上修补一下。”于是我就决定去找这个修鞋的师傅。
   第二天我吃完早餐,抱着皮鞋就来到街头。没想到那修鞋的师傅比我还早,已经敲打好一阵了,面前摆着两双修好的鞋子。“老师傅,看看我的这双鞋还能修吗?”
   修鞋师傅微微一笑:“好的,我看看!”接过我的皮鞋翻看修理起来,我和他乘机撩开话题。
   修鞋师傅名叫杨启发,六十七岁。独生儿子八年前遭遇车祸,儿媳抛下孙子改嫁。他和老伴带着孙子相依为命,他天天上街摆个鞋摊,靠修鞋找点钱维持生计,老伴有时间也来帮他招呼生意,就这样紧把细捏的活着,还把孙子送进了大学。“这老人真是不简单。”我心里不觉生起几丝敬意来。
   杨师傅擦干净我皮鞋上的灰尘,发现一条长长的破口,站起身来去箱子里拿缝合针。当他站起来时,我更加惊讶,原来杨师傅还是个残疾人,左脚跛着,明显比右脚要短许多。然而他却尽力挺身抬头,清瘦的脸上,神情不卑不亢。我心里更加涌起敬佩之情。
   杨师傅操起工具为我修鞋,我大瞪眼睛盯着他说:“师傅,这皮鞋把线上在外边不好看,也不结实吧!”杨师傅抬头望了我一眼,语气平和地回答说:“我吧皮子贴在里边就行。”
   杨师傅细心地修不好皮鞋,我拿在手里又看又摸,针线细密,拉扯结实,真的里外都结实。我又穿上皮鞋,真的一点看不出痕迹来。一个残疾人,凭着瘦小的手做出如此精细的活来,真的不容易,可能收费也不会少的,起码二十元吧?我心里这样想着,掏出钱包问:“师傅修理费要多少?”
   “你给五元钱就是!”杨师傅依旧平和的说。
   “怎么,只收五元钱?”我大感到惊奇,如今是赚钱的时代,这个师傅怎么会做这么便宜的活。
   杨师傅接过我递出的五元钱,他接过手小心的放进一个皮夹子里,口里说:“今年有疫情,谁赚钱都很容易,我岂能多收费。”
   我带着激动和敬仰的心情走了。
   以后我凡是上集镇办事,都要到杨师傅的鞋摊看看。一天中午路过,我看到一顾客来取鞋,对他说:“杨师傅,我带的钱用完了咋办,下次给你补上行不?”杨师傅拿出补好的鞋,平和的回答说:“好吧!你拿走就是。”我看出这个杨师傅真是厚道人,竟然不怕人家欺骗。于是又到他的鞋摊前聊起话来。
   杨师傅是湖南郴州人,十三岁起就跟着父亲学修鞋。一九四八年秋因逃避战乱,怕国民党拉去当壮丁,父亲就带着一家向湖北利川逃走,途中父亲病死。自己就担负起家庭担子流浪,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在团堡附近安下家来。六十年代中期,他下乡为人修补鞋子,在一条山路上摔断了腿,因无钱医治,就留下至今的残疾,那时他还不到四十岁。
   杨师傅对我说:由于自家条件不好,没有很好读上学校。文化太低,不会算账,没有少受人家欺负。四十岁才下定决心学习文化,他买来《新华字典》带在身边,把别人扔到地上的报纸旧书捡起来看,见认不到的字就翻阅字典,还向来修鞋的顾客求教,如今不仅能看书读报,还会记账算数。杨师傅说话间露出高兴地神情,他有点自豪的说:“前几天,还有几个初中生来向他学习如何查字典,他也乐得当了一会老师!”
   我听了杨师傅的谋生,自学的艰难经历,又想到还在街头巷尾、车站码头伸手讨乞的健康人。两下一对比,真是人比人不一样。杨师傅修鞋是他自己创立的事业,他的跛脚人生并不比正常人矮小。
   以后我又去找杨师傅修了几次鞋子,每次都看到他在修补鞋后跟,补底子时,对剪裁皮子,涂胶,粘合,打钉等技术上都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收费不高,老少不欺。杨师傅说:“我的手艺是家传的,修鞋的生意秘诀就是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走天下。所我的的手艺一直都很得人信任。”
   那次,一个初中学生提着一只鞋子来到杨师傅的修鞋摊,那学生求他修修。杨师傅二话没说,接过来就给他粘接好了。学生递给他二元钱。杨师傅说:“不要你的,你拿去买笔,好好读书就行!”那学生喊着“谢谢”离开了。杨师傅见到我,又要我坐到他身边。他对我说:“如今来修鞋的人,不是工薪阶层,就是打工的贫困人,挣点钱也不容易。我给他们修好了,他们就多穿几天,我岂能多收,能帮忙的我都要帮忙,我干一天得点生活费就满足了。”在物欲膨胀的今天,这些话从一个修鞋人的口里说出来,真是太大的难得。也许正是他自己在外谋生地真情体验吧。在这将心比心的温馨里,我感悟到平凡苍生的善良与淳厚。
   俗话说:善有善报。杨师傅也许正应了这句话。他的老伴香梅给我讲了他两结合的传奇故事:
   那是还在二十多年前,三十五六岁的杨师傅还没有找到对象,因为他家贫困,没得几个大姑娘看得起他这个修鞋的。那是他在利川街头摆摊修鞋,那天下午收摊时发现街道边有一个钱包。里边装着六百元现金。六百元相当于他修鞋两个月的工资。他捡起来,坐等失主来领。可是等到天黑还不见人来,他只好把钱包带回家。第二天照常来这里摆摊,上午时分,一个白发老太太急急地走来,一路盯着街道瞧看;杨师傅看到她,就主动上去问老太太是否丢了什么东西。老太太着急地说,她钱包昨日丢了,里边有六百元现金和票据。杨师傅一听,就拿出钱包来给她看。老太太见到钱包,里边分文不少,东西全在,就千恩万谢地说:“你真是大好人,大善人,是靠得住的人。”老太太拿着钱包回去,她打探到杨师傅还是单身时,就把自己的远房侄女介绍给他,两人一见面,就都感到满意。于是我就与这个修鞋的结婚了,如今虽说还不富裕,但是日子过得还算踏实。
   夏天的一个傍晚,突然下起暴雨。我路过鞋摊,见到杨师傅也急忙收摊,他跛着脚很是不便,我就上去帮助他盖好胶布,帮着他推车往他家走。他家离集镇足有三里多,一路风雨,我两进入一个山湾,杨师傅指指前边的砖石小矮房说:“这就是他家。”我进入他家里,发现石房还很窄,不足五十平方米,煮饭、睡觉、堆物都挤在一间屋里,足见清贫和简陋。我为杨师傅劳苦一生没有修起楼房叹息。杨师傅说:“人在江湖,出门在外,有个不漏雨的地方就很不错了。”那口气极为平淡,唯有那双眼睛里透露着真诚。看得出,杨师傅对人生的品味已经达到那种淡泊的高山境界。
   啊!杨师傅,我赞美你。赞美那些伟大的平凡苍生!
  
  
  
  

共 26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街头一个靠手艺谋生的杨师傅,平凡的不能再平凡,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与了解,知道了这位身有残疾老人的坎坷人生故事。虽然腿脚不方便,但是却凭自己的手艺来讨生活。善良的他拾到六百元却又归还给了失主,因此讨上了媳妇。人性的美德彰显与此,他还默默地帮助着那些学生,用点滴善举温暖着每一个人。小人物平凡而又简单单的言行,让世人感受到一份平淡之爱。人微而品质高尚,值得尊重的一位老人。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墨砚儒        2020-10-30 09:07:00
  黄老师的散文赞美平凡的苍生,立意高不媚不佞,语言符合人物身份,是一篇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30 09:17:01
  谢谢先生倾情鼓励!问好!喜欢平凡人的生活,我就是与这些人一起的。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0-30 09:17:34
  “人在江湖,出门在外,有个不漏雨的地方就很不错了。”那口气极为平淡,唯有那双眼睛里透露着真诚。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20-10-30 21:02:38
  小人物的寻常人生,善由心生。感谢您赐稿菊韵,秋安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