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韵】25岁,勇敢定义自己的人生(随笔)
时间有一个相对论,当你回首往事,你会觉得十年弹指一挥间,但是在等下班和等发工资的时候,又是度秒如年。
写下这段话时,我离25岁只差一个夜晚。
自大学毕业后,过生日已经没了乐趣,它只会提醒我又老了一岁。每年的生日已经逐渐成为我生命中固定的年度总结日,一年之期,记录悲欢。
似乎是年龄越大越不想表达,这一年下来,写的文章还不超过五篇。上班做好自己的事情,下班就完全放松疲劳的身心,拒绝与外界联系,更不想关心这个世界,把自己留在臆想的安全岛上……
1.2020,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一月份,我在电视台的工作转正,正式成为一个记者。四月份也以高分拿到了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合格证。虽然大三和大四分别在湖北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实习过,但在我原来的设想中,我对于成为一个记者并没有什么热情,我的梦想一直就是成为一个畅销书作家。
但鉴于以我的水平靠文字吃饭很可能会食不果腹的情况,在成为记者前我尝试了很多工作,seo推广,文案创作,新媒体写作与编辑、网站编辑甚至是审核专员,但却没有一份工作超过一年,花呗和借呗的额度倒是提高不少。
从没想过在电视台工作,兜兜转转还是来到了这里,并且成为迄今为止工作期限最长的地方,命运它真奇妙。
虽然截至目前的事实证明了写作不会让我有更好的生活,但是今年5月份我写的书登上某书城APP的那一刻,我还是感受到了由衷的欢乐。如今,我的另一部小说也以新的姿态开始连载,期望带来更多 美好吧。
今年过年从武汉回家,一场疫情让我在家里待到4月,我上学都没有这么长的假期。事业单位还是厚道,基本工资照发不误,但是作为新闻人的责任感以及在家里是在待不下去的无力感让我觉得自己应该出现在抗疫的一线,去一起创造历史,对,我是这样想的。不过,我在家就被隔离到快3月,从武汉来的先隔离14天,后来又追加20天,2020年的开头确实难熬,也是一生难忘。
疫情让这一年变得不平凡,我的24岁也在不断经历着更多的事情。武汉解封后,我回来换了租房,和同事合租了一间民房。上班的路程稍远,我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上下班,也是第一次骑着小电驴了,都不用学。
骑着小电驴很方便,但是最怕碰到交警,风霜雨雪也比较辛苦,在公路上骑危险系数更大,24岁过了一半的时候,我报了驾校准备考驾照。相比于很多高中和大学同学18岁拿驾照的基本操作,我这个年龄才去学习开车真的是罕见,不过看到小小的驾校里学车的人涵盖社会各群体,真的是男女老少都有,我就觉得学习进步这种东西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我从小就没碰过有关的机动交通运载工具,骑电动车都是头一遭,虽然很多人都劝我报手动挡,鉴于对自己还有一定认知,以及确定自己不会选择去开手动挡的车,我报了相对简单实用的自动挡。
练习科目二是我第一次驾驶机动车,幸运的是科目一到科目三都是一把过,科目二和科目三还创造了个人第一次正式考试满分,目前只剩下科目四了,约了两次都被挤,想着拿驾照作为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看来只能推迟到11月了。
在大学的时候做了很多事,也有很多事没做过比如考驾照、考研、谈恋爱。如今到了社会,似乎是刻意要把之前的遗憾补一补,现在驾照快到手了,前不久我又报了研究生考试。马上25岁了,那就请给我一个姑娘。
2.生活可以选择,但人总会后悔
今年国庆,我去了西安旅游。还记得2014年高四结束时,我在西安和武汉两座城市之间做选择,最终放弃人文自然环境都和家乡相似的西安,来到了完全陌生的武汉。后来就一直想去西安看看。
作为一个痴迷于历史的人,西安确实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千年古都,历史沧桑荣光。饮食上各种面食每天吃都不会重样,应该是我去过地方小吃最丰富的城市了。然而假期太短,无法领略更多的长安风华,身心可以放逐,但生活必须前进,在西安花了一个月的工资后,我要回去继续赚钱养活自己了。
人总会对没有得到的东西抱有幻想,在武汉过得不如意时,总会想如果当初在西安上学,我的人生又会遇到什么故事,留下怎样的印迹。
2013年高三毕业我考取了海关总署直属的上海海关学院但选择了复读,为此也经常被父母拿来说也许当初去海关,如今的生活会更好如此云云。
生活里看似有很多选择,但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这或许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但是,当下的不幸也绝对不能用幻想中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美好可能性定义。我还是相信,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偶然中的必然,不必太过介怀。
从大学毕业后,我就一直面临着回老家和留武汉的选择。老家有父母,武汉有自由,我不能爽快地作出抉择。在武汉落户容易落脚难,在考武汉公务员接连失败后,在24岁快结束时,我第一次报名了老家公务员的招考。
但是无论结果如何,我还是想要自由的生活,精神自由,肉体也要自由,这是我从小到大的追求。
未来的我依然还要去很多地方,看很多梦想中的风景,遇见更多可爱的人,如此一想,似乎生活还是有着无限激情。
生活可以选择,但人总会后悔,既然选什么都会后悔,何不就此放开大胆地选呢?剩下的意难平就当做漫长人生道路的点缀吧。
3.用不再稚嫩的年龄,定义自己的人生
25岁来的真的很快,2020年转眼也快进入尾声,我又长大了整整一岁。本来觉得这一整年无论是情感还是生活都会非常难过,但生活中的那些亮色还是拯救了我。
其实短短一年时间就可以让好多事情面目全非,回头看看去年这个时候的自己,还像小孩子一样幼稚地对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抱有最大的真诚和幻想,而成长往往就在一瞬间。
放弃消耗自己、难以把握的人和事,不在执念于某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这一年我所做到的。
我越来越想并且能够决定自己的情感。努力不伤害自己,也不打扰别人。
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我总是遇到很多人,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烦透了这样的言论与姿态,并且永远嗤之以鼻孔。
每个人都有资格拥有自己的生活,这戏台上的表演不是由别人决定的,重要的是自己想要把它演绎成什么样子。去尝试,去经历,不要被固定的框架绑架。
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结婚,或者就干脆一个人生活,去什么地方旅游,做什么样的工作,成为哪种人,该如何为人处世等等,与别人都没有任何关系。
生活有很多曲折轮回,也有很多的外界嘈杂。不过在做自己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方面,25岁的我只会更加坚定,我只做自己要做想做的事,并且毫不畏惧。
这么多年,我看到有很多又蠢又坏的人惯于用他们又蠢又坏的思维去评判和欺骗年轻人,但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想要什么。
25岁,用不再稚嫩的年龄,勇敢定义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