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八一】天涯何处无芳草(随笔)

编辑推荐 【八一】天涯何处无芳草(随笔) ————读郭福兴先生的《芳草集》有感


作者:陈亚珍 举人,4326.4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92发表时间:2020-10-31 10:51:02
摘要:他们没有烦恼,也无空虚之说,他们只要把文字变成铅字就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这是与共和国同龄人的气质。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苦,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因而他们也很知足。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先生终于住上三室二厅的楼房,毫不犹豫给自己开辟了一块读书写作的根据地,名为“书房”,先生好不喜欢。坐在椅子上,沐浴着阳光,舒展地伏在写字台上,胳膊腿再不用苦心安排。随手可在书厨里找书,而且窗明几净,阳光充裕下,盆景吐艳……读着这样的心情很温暖。人的所需很有限舒服即可,人的欲望不必太多,有书相随即欢。

【八一】天涯何处无芳草(随笔)
   听到郭福兴先生其名是很早以前的事了。记得,那时候我还是初进文学圈子的文学爱好者。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晋中文学界的前辈们苦心发现文学幼苗,只要有一点写作希望就绝不放弃培养。那时候不靠关系,只靠写作才能和爱好。除此条件外,还看个人品质和政治品质。前辈们认为,没有好人品写不出好作品,政治品质不纯粹就不会很好地为社会服务。所以办文学培训班还要考察个人表现和政治品质。那年晋中文联在全区招回三十个文学人才培训一个月,我也有幸位列其中。就是那时候,郭福兴先生的名字就耳熟能详了。
   文学前辈组织了一个文学人才培训班,每当评点写作最勤奋者必提郭福兴,他虽然不属于文学行列,是属于通讯报道文类,就其文字见报最多者当属郭福兴。因而,刘思奇老师就要我们都向郭福兴学习。学习他的勤奋,学习他的刻苦,学习他抓住一切零碎的时间练笔,学习他工作一天还要点灯熬油地写作,学习他冲破一切困境而写作。他说,写作先是爱好,后是勤奋。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才看你的创作才华,比如想像力、思想性、精神性、对生活敏锐的发现,而后才具备写作的条件。郭福兴最大的优势是,嗅觉灵敏,能抓住新闻热点,把当下的发现及时采撷回来形成文字,准时发在报纸上。
   当时他还是工人,业余写作,适时报道,又要工作又要采访,写作环境很困难,但再难难不住勤奋好学的人。于是郭福兴就在我心目中扎下了根,但始终未与其见过面。那时候我对郭福兴其人充满好奇,善于发现的眼睛是双怎样的眼?发蓝还是红?我想肯定不会是发黑。因为别人说他有一双与众不同的眼睛。
   后来,在1992年的时候,我写了个电视剧叫《苦情》,第二年获了两个省级以上的奖,在地区级电视台刚刚成立不久,还是自己的导演,自己的编剧,自己的摄像,得此奖项便是大奖了。当时电视剧很有限,大部分是三集剧目,也无有线电视台,各省、市、中央台播完新闻就等看电视剧,因而演员次于编导的印象。对于编剧还处于好奇状态。如此,我也便是郭福兴先生笔下的新闻人物了。他写了一篇人物报道好像是发表在《山西妇女报》上,这才与其对上号。我还特别注意了下他的眼睛,发现也没什么特殊的。敦敦实实的一个汉子,中等个子,肤色微黑,眉宇间竖着一道沉思纹,都是因为绞尽脑汁思考的缘故,这才是他的宝贵特征。多年后我们成为邻居,常见面。虽然都搞文字工作,因种类有别,见面也只是点头一笑而已。
   前段,有幸获取他赠予我一本书《芳草集》,翻来细看才得知,先生绝非是我听闻时才写作,他的“处女作”早在1962年就发表了。可见,他在文革以前就开始写作活动,他的处女作叫《五龙池》,是个民间传说,发表在《文艺》上。这应该是《乡土文学》的前身。按时间来算先生便是解放以来,晋中文艺战线招兵买马培养的第一批文学人才。在他的《书房梦》获悉,先生在和父母姐妹住在一起的时候,空间20——30平米,除去一盘大炕,做饭、吃饭等等,没有多余的空间供他写作。文中描述:“一没有桌子,二无凳子,只能坐在炕沿边上,身子趴在旁边的木扣箱上练笔,连腿也没地方伸……”
   这一代人类似这样的情景很多,有的趴在缝纫机上写作,有的趴在硬纸箱上替代写字台。没有稿纸就用日历纸写作,这都是十分普遍的。但他们没有烦恼,也无空虚之说,他们只要把文字变成铅字就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这是与共和国同龄人的气质。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苦,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因而他们也很知足。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改善了,先生终于住上三室二厅的楼房,毫不犹豫给自己开辟了一块读书写作的根据地,名为“书房”。先生好不喜欢,坐在椅子上,沐浴着阳光,舒展地伏在写字台上,胳膊腿再不用苦心安排。随手可在书厨里找书,而且窗明几净,阳光充裕下,盆景吐艳……这样的心情很温暖。
   人的所需很有限,舒服即可。人的欲望不必太多,有书相随即欢。这是先生给我的感觉。一个人不必有太过伟大的情绪,做好孝顺的儿子足矣,如《我陪母亲去旅游》深知母亲一生操劳,没有机会出远门,更无独自外出逍遥的心理。于是先生带母亲外出开眼界了夙愿,陪母亲在天安门散步。文字虽然平朴,但感情很真挚。1985年自费旅游的人恐怕还不是太广泛,但先生却两次出行陪母亲从北国到南国,这是传承孝道文化的文字,其孝心令人感动。
   这部“芳草集”确实具有芬芳之气。它记录了自己的生活,也记录了自己的写作历程,还记录了一个城市的改建历史。如《追寻失去的记忆》,虽然改旧换新是历史的必然,但印在先生记忆中的“老榆次”,有过自己从童年到青年走过的足迹,有过的活动,留下的乐趣。古旧建筑的消失,就像一个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其实也带走了个体生命的记忆,电影院排队买票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并不是所有的舒适都会让人快乐,很多消失的娱乐都来自于原始乐趣,从四季更换中总读出一丝儿惆怅……
   纵览这部作品集子,还报道了各个时期有故事的人物,这些人物就像在玉盘里撒下的珍珠,各自闪耀着光芒。写他们老有所为的精神,如书法家王子杰。如雷震一先生二十年的写作生涯,百万字的辉煌成就。写桃李满天下的音乐教授常士继,发表各类歌曲300余首,培养出若干文艺人才。写两代人的艺术传承,如:舞蹈家刘瑜和她的母亲“小花戏泰斗”李明珍在央视同台共舞。通过作者的妙笔介绍给大众,让人眼前一亮。写“歌王”石战明,怎样从放羊汉一跃成为歌王的历程。这个世界真的色彩斑斓,无奇不有。更有趣的是晋华纺织厂工人孟二庆,迷上了自行车运动,获奖证书一沓又一沓。“文革”前有个自行车的家庭就相当于现代家庭有个汽车一样,更多家庭连个自行车也没有。孟二庆当时没有自行车,因为爱好,借工友们的车练基本功。他参加过省办、国办运动会,终成一方自行车运动教练。
   先生写人物报道,多从个人奋斗,兼写历史背景,如此人与社会的关系紧密相连,透过这些文章可感知个体生命的奋斗历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为“钢铁”有时是爱好,有时是一个念头,有时就是一种想象,都有可能是人生的起点,最终获得成功。亦可通过这个人物探寻历史轨迹,比如农耕文明从刀耕火种,到现代化机耕。运输工具从骑毛驴、坐轿子,到独轮车、平车、马车、燃油车、电动车等等,这是人类物质文明的链条。写实文字其实更珍贵。对于记载历史、人类活动、生产形式的更替……精神文明的进展没有文章体积的大小之说,逼真即贵。比如:《吃派饭的记忆》《“成份”的变迁》《困难时期的“包皮面”》等等。经历过的人一提便知,可后来人一定会产生好奇心,过来人是体验,后来人便要通过文字需要心验。历史的记录离不开文字传承。
   这部集子让我感叹: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郭福兴。他记录了各行各业的人物、专家、明星,书法家……他采撷了这座城市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次他认为可感可叹的变迁……他一辈子做的就是雪中送碳,锦上添花的工作。天涯何处无芳草?送人玫瑰留有余香。他为这座城市点缀了色彩,为很多杰出的人才留下了足迹,是令人尊敬的。他让我发现,凡是最初的喜好,最终会成为一个人的生命情结。抚摸文字的人,最终文字会慰藉他的灵魂,即便身体老去了,灵魂也带着墨的芬芳相伴一生。我另有一种感受是:作家的写作永远满足于自己构建的世界,去完成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描述自己在人生历程中所吐纳的气候,直达生命本质。而写通讯报道,人物记实,始终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作者永远只是站在背后,望着坐轿的新嫁娘风生水起的美丽风景。如此,这样的写作更无私!不求名利,只求他好!这些短小的文章就像—块块幕布上的影像,连接起来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相信《芳草集》会一路释放着芳香,为后人留下回眸的风景!
   净心斋随想
   2020年10月30日

共 30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了陈老师的作品,首先感叹的就是,那个年代人一心为公的精神以及老一代文化工作者的远见卓识。文中提“到晋中文学界前辈们组织了一个文学人才培训班,那时候不靠关系,只靠写作才能和爱好。除此之外,还看个人品质和政治品质。没有好人品写不出好作品,政治品质不纯粹就不会很好地为社会服务。”其中“没有好人品写不出好作品”一句令我大为叹服。这句话即使放到现在,也不过时。应该说这是真理,也是遴选文学创作人才的根本标准。文中引用刘思奇老师(已故)的话:写作先是爱好,后是勤奋,这两个条件具备了,才看你的创作才华。这句话道出了立志于文学创作的人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具备根本标准和基本条件的人,在文学创作这条路上,注定是走不远的。文章写的是郭福兴老师,郭老师的主要成就在于通讯报道和人物报道方面。这注定了郭老师只能一辈子做雪中送碳,锦上添花的工作。写通讯报道,人物记实,始终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永远只是站在别人的背后,是真正的幕后英雄。这样的写作不求名利,只求他好。由于篇幅和时效所限,郭老师的作品也不可能像那些作家或者编剧的作品一样流传很广,但这些短小的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把这些文章连接起来,就是一个时代。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又云天道酬勤,郭老师的文集《芳草集》出版了。正如陈亚珍老师所言“相信《芳草集》会一路释放着芳香,为后人留下回眸的风景!”【编辑:燕山客】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客        2020-10-31 10:53:05
  虽无花朵的艳丽,也为世界献出芬芳。虽无松柏的挺拔,也用生命染绿大地。
燕山客
回复1 楼        文友:陈亚珍        2020-11-03 15:53:39
  说得好!
2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0-11-01 13:16:59
  欣赏老师佳作,笔墨情怀,一片真心。祝老师秋安笔丰。
小小莲儿
回复2 楼        文友:陈亚珍        2020-11-03 15:54:18
  谢谢小莲儿!
3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0-11-08 16:06:39
  那日在去上海的动车上欣赏了老师的佳作,自有一番感想。羡慕老师能写出如此好的佳作,崇拜郭福兴先生的事迹与为人。
   恭喜老师佳作摘精,珊瑚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遥祝冬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