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冬】参观“岭南圣母”冼太夫人故居(散文)
我们清晨出发。早点走的目的是打算参观完岭南圣母冼太夫人故居后,再去浪漫海岸感受大海的波涛汹涌和壮阔无边。茂名的高州自古以来是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是粤西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冼太夫人故里高州(又称冼夫人、冼太)因她而闻名遐迩,当地人自豪地说,冼太夫人曾让岭南保持了一百一十多年的和平稳定。
天空灰白,稻田金黄,车子行驶在乡间公路上,远远听到传来打谷机的声音,我们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刚刚与台风擦肩而过,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中眺望远处,仿佛来到世外桃源。
我们下车后走近灰墙黛瓦的两层楼砖房子,看见对面一所学校门口写有“冼太夫人纪念学校”,我很惊讶,没想到名胜古迹处有所学校。我轻轻念叨,现在的孩子们好幸福啊,在冼太夫人纪念学校读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此刻朗朗的读书声传来,我在书香中给母亲拍了几张照片。
走进冼太夫人故居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松下的开心石。开心石的中间写着少了一点的红色“心”字,寓意是少一点欲望,少一点计较,心就开了,打开心才能开心。粤港澳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做人最重要是开心。开心石“唯用一好心,笑迎八方客”,开心石,心在石中,石中有心,寓意深刻。
文化广场前的灰色五门牌坊正面刻有“岭南圣母”四个艺术字体,另一面则刻着“护国佑民”。六根花岗石构成的牌坊取阴阳和合之数,自有其中的道理。冼太夫人的圣母铜像英姿飒爽,古装巾帼英雄的形象立马刻入脑海。当地人说,冼太夫人的雕塑像立在文化广场上六年了,到目前为止,南海再没有台风袭击过。我一听暗暗称奇,真有这么灵验吗?不由对着冼太夫人的铜像祭拜,虔诚祈祷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国泰民安!
文化广场两边有冼太夫人历史文化展示厅、书画展示厅、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等。排着整齐队伍的孩子们来到冼夫人铜像前,礼貌地喊着:“奶奶、叔叔、阿姨好!”几位老师带着孩子们准备祭拜冼太夫人,然后参观文化广场旁的展示厅。
走进冼太夫人历史文化展厅,方知冼太夫人生于哪个年代,有着怎样的生平事迹:冼太夫人于南北朝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出生于高凉山兜(今广东茂名市电城镇山兜丁村)南越俚族大首领家庭。逝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正月十七日。冼太夫人家族世代都是南越首领,跨据山洞,统领部落十多万户人家。自少年起就聪明贤惠的冼太夫人很有谋略,在父母家就能领军行兵,安抚部落民众,威服诸越。历经混乱动荡的梁、陈、隋三个朝代,冼夫人扶夫参政,执法必严,大公无私,爱护百姓,开设学校,教化民众,移风易俗,割除陋习,把先进的中原文化、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引入百越俚獠之地,促进岭南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融,促进岭南百越民族与汉族的融洽团结,加快了岭南百越民族进一步汉化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冼太夫人致力于维护国家安定统一和民族和睦团结,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世时册封“石龙太夫人”“宋康君夫人”“谯国夫人”,被岭南人奉为“圣母”,逝世后,隋谥为“诚敬夫人”,从此历代敕封。冼夫人高瞻远瞩,明识远图,唯用一好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冼太夫人“爱国爱民,团结统一”的精神成为百越民众爱国爱民的楷模和典范,具有时代意义,曾被周恩来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在中国历史上,冼夫人是唯一一个在生前被尊为圣母的女性。唐宋明清及近现代各界人士对冼夫人评价很高,如:唐朝魏征称赞冼夫人“明识远图”、宋朝苏轼称赞冼夫人“一心无磷缁”、明朝李东阳称赞冼夫人“夫人功盖世”、清朝屈大均称赞冼夫人“女中勋业似桓文”等等。
冼夫人及其家族成员简介中,我略微熟知的是唐朝的高力士。高力士本姓冯,名元一,唐高州良德(今电白霞洞镇)人,是冯盎之曾孙,冯智玳之孙,冯君衡之子。冯元一不足十岁,阉入宫中,取名力士,内官高延福收养为子,随姓高。唐玄宗登基前就已重用高力士,他常对大臣说“力士当上,我寝则稳”。高力士去世,赠封扬州大都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名扬天下,想象中,树木葱茏、繁花似锦的宫殿楼阁美轮美奂,高力士从岭南运送来的荔枝逗得妃子嫣然一笑,曾经的唐诗佳作从此成为经典。
进入铺着旧石板的神道,石板间缝隙有野草冒出了头,高大的木棉树如英雄一样挺立在两旁。神道又名朝圣大道,是前往墓城祭拜冼太夫人的唯一通道。树林右边的娘娘井是重建的,不远处有一蓬金竹长在石头旁,小小的沉香树边生长着高大的榕树、成片的荔枝树。绿水碧波的娘娘塘边树木苍翠,古香古色的见心亭临水而立。离开古树翠竹,在桂花飘香中过一石桥,就到了树林间的沉香阁。
古朴肃静的画面中,可香居、庙前广场、香炉、娘娘庙、诚敬殿等进入视野。娘娘庙几经修缮,虽没听到钟鼓梵音,但能保留至今,已是奇迹。曾经满目荒凉的庙里有块“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墓碑,是清嘉庆己卯年电白知县特克星阿与电茂场大使张炳同所立,墓碑被发掘后,人们才知道千古第一圣母冼太夫人安寝于地下。
民间相传,冼太夫人逝世后,共有四具棺材埋在不同方向,谁也不知道冼太夫人真正的墓地在哪里。娘娘庙前古树婆娑,门口对联“山兜保障,高郡屏藩”意义不凡。始建于隋时的娘娘庙因冼夫人玄孙冯君衡获“矫诬”罪遭到破坏,宋末元初,当地黄、蔡两姓村民在原有基础上重建,清、民国时期曾维修,2004年再次维修。庙宇外墙为隋、唐、宋、明、清时期砖石叠砌而成,有“一墙五代”之称。庙里有隋三足石鼎、唐虎头足石香炉和六通清代重建刻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东南亚有两千多座冼太夫人庙,此娘娘庙是唯一的。
以前庙后墓城遗址能见到矮墙中高高的土堆,人们叫这里为鬼子城。由于年代久远,日晒雨淋,曾经的矮墙夷为平地,在附近可以找到古旧的遗迹,如那龟形的石碑碑座,还有墓旁散落着唐朝的瓦砾碎片。因传说四个方向都是墓地,后人只是猜测真正的墓地在娘娘庙后,这座冼太夫人墓边有大块平地,隔远能听到烟火人家的鸡鸣犬吠。现存的冼墓(隋谯国夫人冼氏墓)、冼庙(娘娘庙)、冼府(故居遗址)是“三冼”文物文化中独一无二的,冼太夫人是茂名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娘娘庙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已纳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范围。
历经春风秋月的娘娘庙与诚敬殿并排相连,两边对联写有:“藩维境宇文治武安功赫矣,战定岭南民尊帝敕德馨哉。”诚敬殿因供奉着冼夫人(圣母)与冼夫人丈夫冯宝及子孙先贤而得名,正殿依次供奉着冼夫人、冯宝,左右两侧供奉冯盎、冯暄、冯仆、冯魂、冯元一,殿两旁分别供奉着长史张融及祝、陈、廖、甘四位将军。
游人说,冼太夫人本名为冼英,她历经三个朝代,最后为了保住岭南,投诚隋朝,杨坚从而建立了一统天下的王朝,岭南百姓十分爱戴她,尊称她为圣母。我们在娘娘庙前买了九柱香,净手后在香炉前焚香祭拜。据说解放前,娘娘庙暮鼓晨钟,方圆百十里的百姓会来庙里祈祷冼太夫人神灵保佑。这次我在香火不断的庙前祭拜,内心很敬仰这位爱护岭南百姓、建有丰功伟绩的冼太夫人,祈祷曾经保住岭南平安的冼太夫人继续护国佑民。
听说冼太纪念馆有她少年时期的遗迹,她的传奇故事让人津津乐道,而在当地人心中,她是一位慈祥的祖先。我们没有去参观冼太纪念馆,怕母亲太累了,就在树木茂盛的娘娘塘前稍坐片刻。看着倒映水中的石拱桥,如一幅古画铺在塘前,我们笑说,就把冼太夫人当作慈祥的先辈来看待,听听她保家护国的故事,学习冼太夫人的“好心精神”,也是不小的收获。
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高凉古都历经一千四百多年,文化历史厚重,冼夫人的威望传到了琼州海峡的海南岛乃至东南亚一带,海南岛重新回到大陆中央政权,冼夫人功不可没。为纪念冼夫人,海南当地居民军坡节“闹军坡”相传了上千年,足见冼夫人在岭南、海南岛及东南亚的影响力之大。
离开历经千年沧桑的冼夫人故居,我们将要前往浪漫海岸,我回望刻着“岭南圣母”的石牌,希望冼太夫人维护国家安定统一、使民族和睦团结的精神永远传承和发扬光大!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