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冬】玉米(散文)
我对玉,乃至于和玉一切相关的词语都有一种特殊的敏感。而这种敏感,来自于我的人生经历,或许,这也叫“缘分”。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无数的人和事,大凡昙花一现,经过时间的过滤,许多都了无踪迹。因为,它们只是一些凌乱的符号而已,并不会构成一个表意的序列。然而,当一个词或者一个名称反复出现在人生里,那么,它就不再是一种碎片了,而是一个生动的人生片段。所以,也就只能用“缘分”来诠释了。
我不清楚,这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传说,反正似乎确实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那年,广袤大地上,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迷惑而振奋的事情,是在原有古寺不动的基础上,再修葺或重建一些寺院。于是经过三年的规划和重建,便出现了现代版的“南朝四百八十寺”。
几年后,领导视察修葺后的寺院,命我一座寺院一座寺院的作诗。那时的我根本不在领导身边,而只是领导身边的一个身影。虽然我不知道建那么多的寺院用意何在,但是谁也不能过问某种至高无上的意志,我只要照做好了。
“这是最后一站了吧?好像是在你的家乡。怎么样?有没有被当做小龙女?”领导问我。
“没有。而是选了村里另外一个女孩。她比我灵验。”我讪讪地说,心里很难过,有让领导失望的羞惭。
果然,领导微微震了一下,不动声色的面部表情明显出现了疑惑的神情。我的心凉透了。我在领导心中何其重要,而在村子里竟然斗不过别的女孩。
那时,村里选她是因为她在5岁的时候叫的名字——玉玉。那是什么样的荣耀我不知道,只知道,她很受村里人的喜爱,于是她就成了那一年我们村寺院的小龙女。
领导不再说话了,那我也只能闭嘴了。
随着寺院竣工的日期的临近,寺院落成庆典也被安排进了日程。落成庆典和寺院的开光典礼一起举行,很是热闹,可是于我无缘。我既没有去寺院里参观热闹的场面,也没有机会看一眼典礼的过程。我心里是那样空洞,没有任何的思想波动和行为反应,也没有任何不满乃至难过。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仿佛想让自己消失在人群中一样,只想隐匿。
典礼过后是考验阶段。
任何一个小龙女的诞生都会受到考验。既是向世人展现小龙女的非凡奇异能力,也是向世人宣告她的诞生。人们对于龙女寄予了太多的希望和爱。祈求龙女保佑家乡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祈求龙女无所不能,消灾减难。总之,龙女是观音的化身,是神灵的驻扎地。
这位小龙女在村里的超果寺接受村民们的礼敬。村民们匍匐在地上,让她从他们的背上踩着走过,算是完成了村民对龙女的认可。
完成了超果寺的洗礼之后,有人提议让她再到磨心山的极乐寺接受考验。
那天晚上,星星也好像逃遁一般,只有几颗在夜空中沮丧地闪耀。但整个磨心山却特别热闹,特别神圣。是的,乡村的小龙女到县里的大寺院接受礼敬,这是一方土地的荣耀和福气。
其实,整个洗礼的过程我是不知道的,因为我没有被邀请参加观光。我是个无福之人,小时候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傻傻的以为这只是一场典礼罢了。而典礼意味着什么,这是我所不知道的。
在我非常想看到或者听到一些声音的时候,一个喊叫声打碎了我的焦急的心态。
“给她玉一个。给她玉一个!”我不知道这个声音来源于谁,直觉应该是戒忍法师。因为,我能够想起来的就只有戒忍了。而能证明能玉的人班禅十世师师已经过世了,我不相信过世的人会说话。再说,这个节骨眼上说出这样的话,明显是对这个新当选的小龙女的挑战。但是,我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女孩。于是,立马冲口而出“玉米。玉米!”
整个天空都安静了。
我猜想人们一定是奇怪了,这个重要的时刻怎么会有另外的声音响起来。这个重要的布施,应该是新晋龙女的职责,怎么会有另外的声音响起来了呢?难道是挑衅,还是不平的争取?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个新晋的灵女,不满地说:“玉米?那不就是六谷吗?我不要。这么难听的名字也给我取。”这下人们彻底安静了。
因为新晋的这位灵女,人们叫她玉玉,而人们期待的可能是给自己玉一个,好沾沾喜气,或者是靠着一个玉名飞黄腾达,荣华富贵,从此晋升贵族系列。可是,人们能够看到的灵女玉玉在接受众人朝拜的时候,却突然说不喜欢玉米这个名字,着实令人疑惑。可能从此后谁是“玉玉”,将成了人们寻找和关注的对象了。
玉米,这是一个好名字呀!首先从俗世上去解,就是六谷,北方叫苞谷,是北方人的主要粮食。南方人当做零食吃的。其次,米是人们生存的必须。民以食为天,而这个食最主要的是米。所以,米有代表社稷的意思。社稷就是江山。用我们的现代人的话来说,江山就是国家。所以有些人对“玉米”这个玉名报以龙女的期望。在许多玉名灵女中,很多人支持叫“玉米”。但也有争执不下的,认为会“玉”的灵女才是全国龙女。可是,到哪里去找会玉的灵女呢?谁能担当起这个重要的角色呢?于是,有人想到了悟道。因为他也算是德高望重的一位僧人。有人否定了。因为如果把“玉米”这个玉名当做一个和尚的符号来讲的话,玉米不是悟道的法,是谁的法,我还真不知道。
在此说明一下:玉米的法是这样的:大米、高粱、苞谷、小米、粟等等,这是能够吃的主粮,是为米一类的全部。这是一个意象的集合符号。这个玉米并不是悟道法师的法。所以人们就产生疑问了:为什么要叫玉米!
后来这位“玉米”法师慈悲,要求把玉玉这个灵女收到自己门下,成为自己的一个门徒。可能没成。因为每一个灵女的诞生,都会有很多和尚来抢的。
不知情的普通人,对这个灵女的诞生已经无所谓了,但是对谁是真正的“玉玉”就产生了极端的好奇,想要解开这个谜结。这给从此后的龙女选拔留下了伏笔。所有的和尚和普通人都认为玉名的都是女子,而不是和尚。可是我所知道的玉名的都是和尚而不是女子。这里有个典故,在此就不多说了。
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遇到了人生的选择题。我再次遇见“玉米”,在网络上。
她说可以叫她“玉米姐”。我很尊重她,感觉她像我的伯乐。可是我对交际很敏感,因为想保护自己。我其实和原先的那位灵女有过冲突,所以遇到了相似的名字的人,唯恐避之不及,怕又有什么麻烦了。我的人生已经够惨了,所以想寻找一份新的天地,找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圈子。我想有新的生活。我也想出人头地,不辱父命,光耀门楣,彰显自身,利国利民。我不想被人怀疑,不想被人猜疑,不想被人看扁,更不想成为人们眼里的社会累赘。我有一身的学识,可是没有机遇,也没有表达的途径,在壮志难酬的岁月里,我是何其苦闷。而文学为我打开了一道门,让我可以自由大胆地述说,解决我的郁闷。
我觉得,有时自己太敏感、小心眼了,过度重视自己的存在感,而忽略了存在感是一种生命之间的宽宥与体谅,更是一种相互的温暖。过度强调自我存在,似乎只能走向更深的孤独和寒凉。有时呢,也过于率直,不管什么背景下,都要率先表态,一吐为快。其实,这也是一种存在感在作怪。事实上,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什么事,总有解决的方案,何必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人世匆匆,相聚是缘,相逢不易。谁是谁的谁,主要的是靠自己的维护和经营,而不是计较和摆情绪。所以,我决定勇敢地面对生活,勇敢地去交际。这是为人的必须,也是成就自我的途径。
于是,我觉得,应该去喜悦“玉米”,让心灵像早晨,透进和煦而包容的阳光。
潭池涌越激飞扬,
遥望前川奔流下。
祭洋恭请三尊者,
谢献人间至宝归。
俦侣相依日暮课,
读经解字相序迭。
识透千机梦中寻,
方知禅存万里空。
瑽瑢叮当玲珑音,
璁心无瑕练机锋。
妁约黄昏青帐暖,
凘冰流逝南极崩。
这是对灵女的要求。所以,当下的玉米,也应该是灵女的一员了。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