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和孩子们秋访三国村(散文)
十一月五日,在深秋的微风暖阳中,我们三年级全体师生前往三国村开展研学活动。研学,就是边看边玩边乐边悟。三国村,乃是南京江宁马场山的一处景点。马场山之名于汉末东吴时期就有,距今已近2000年,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挑选的一处建造马厩、养马放马的地方。据说,此处方圆数十里,古时草木丰盛,藤架如伞,碧水环绕。周瑜曾坐白骑,率官员四周观之,大喜而叹道:“此乃天然之养,风水宝地也!”吴军于是屯兵山峦,战马漫山散牧,马场山故而得名。靠近马场山,新建一村,叫三国村。
一
从学校出发,一路向西,孩子们在大巴车内掩饰不住欣喜,欢笑声不绝于耳,跟我搭班的班主任宇再三强调纪律,孩子们终于安静了下来,个个睁大眼睛,关注着窗外的风景,笑容如花绽放。约十五分钟的车程,我们已进入马场山的境地,目光转向车窗外,马场山并无陡峭的山脉,只有逶迤绵延的山坡和平坦的地面。马场山路面平整,路两边遍植格桑花,粉的如霞赛锦,白的似霜胜雪,染得周遭一片娇艳、圣洁。一片片花田,远近高低,纵横交错,织成一幅幅绮丽的画卷,向日葵金灿灿,迎着太阳笑得亮堂堂,万寿菊或鹅黄或橘红,俏生生地摇曳在风中,煞是可爱。百日菊柔美多姿,似一个个妩媚的精灵身着斑斓羽裳在秋风中翩翩起舞。
又过了几分钟,到三国村了。门口一块硕大浑圆的石头上镌刻着三个深红色大字“三国村”,字字雄浑,赫然在目,紧挨旁边的黄底红边旗幡上的黑字“三国村”也夺人眼球,三国村古色古香的门楼上周瑜的雕像深沉伟岸,既有满腹经纶的书卷气,又富指点江山的睿智神勇。师生鱼贯而入,孩子们的脚步轻盈似小鸟在飞,他们用好奇而惊喜的眼神打量着眼前的一切,宛若进入了历史博物馆。有工作人员引领全体师生来到草坪站定,一个装扮成周瑜的人站在草坪前面的舞台上,引领孩子们进入三国情境,“周瑜”说:“全体将士听令,我们去打仗啦!”孩子们一齐响亮地回应:“得令,得令!”孩子们热血澎湃,激荡起跃跃一试、冲锋陷阵的渴望。
二
接下来八个班分别活动,我们三(4)班顺着草坪旁的小径向左拐,来到“诸葛亮八卦迷宫”,里面路线复杂,绝大多数路无出口,只有一条曲径通向外面长长的草房,草房内光线昏暗,孩子们互相拉着拽着嬉笑着出了草房,走出了“迷宫”,突觉外面的光线亮得炫目,个个脸上挂着满足的笑。
继续向北,去玩“旱地滑雪”项目,孩子们挨个排队坐上外形像轮胎、又像普拉提球的器械,握住两边的把手,双腿伸直,凌空而下,约五十米的斜坡,瞬间结束,绝大多数孩子笑容如花,玩得很过瘾,有个别胆怯的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脸色也发白。那个冒冷汗的男孩子诚,小跑到我身边,蹙着眉弱弱地问:“老师,我刚才心跳太快,紧张呢,你要不要滑一下?”我一听,都这么问了,能不滑吗?我爽快地答复。诚突然精神大振,说:“太好啦,我很想看你滑的样子!”于是,我从观众席走向班级队伍的后面。轮到我了,我坐上那个圆不溜秋的物体,工作人员指导我调整好坐姿,然后猛地一推,我从高处滑下,只听耳畔风声呼呼,恍若置身云端,妙极了,正享受着逍遥自在呢,忽觉已落入平地,太短的距离,意犹未尽啊。我走出“轮胎”,男孩诚欢笑着拍着巴掌激动地迎向我,然后更多的男孩女孩围拢来,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你一直在笑耶!”“老师,你丝毫不害怕,真棒!”“老师,你经常玩类似的游乐项目吗?”我笑盈盈地一一作答,孩子们乐呵着,显然对我的回答很满意。
接着全体成员沿着幽静的小路,左绕右拐,有序地走向下一个玩点——网红秋千。呀,眼前的两个长长的秋千宛如两座浮桥,孩子们纷纷登上秋千的狭长木头上站定,双手抓紧上方的绳索,工作人员用力甩动,秋千沿左右方向来回剧烈晃动起来,孩子们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有俩孩子经不住摇晃,抑或手握得不紧,被秋千甩落在“地”,不过不用担忧,“地”其实是充气的塑料垫,俩跌落者索性在气垫上打个滚,再顺势一跃而上,又妥妥地荡起了秋千,其余的孩子边玩边欢迎队友回归,个个嘴角流露的笑容沉醉了秋阳。孩子们还玩了套圈,不过没套中布娃娃,有些扫兴,在另一个地方有孩子掷中了小玩偶,兴冲冲的样子像中了体育彩票的大奖。
孩子们玩得根本不想停下来的节奏,不过午餐时间到了,班主任宇安排大家在草地上吃午餐,有几个孩子铺开自带的野餐垫,打开备好的零食,美美地开吃。男孩烔远远地就开始招呼我:“老师,这是我带来的垫子,很干净,赶快来坐啊。还有,这块蛋糕送给你,好吃呢。”我连忙坐下,正准备推开蛋糕,无意间发现烔的眼神正定定地看着我,非常期待我分享美食的表情,我无法拒绝孩子的心意,开心地收下了,烔笑了,露出了两排玉般雪白的牙齿。我刚尝了一口蛋糕,一群小朋友向我奔来,有的递来橙子,有的送来面包,还有巧克力、波萝蜜干果等等,看得我眼花缭乱,直感叹我这枚吃货的肚子容积不够大。这时女孩灵儿送来长长的胡萝卜条,说话的声音脆生生的:“老师,胡萝卜富含维生素,营养可丰富啦,尝尝吧。”我愉快地接了下来,灵儿开心地向我扬了扬眉跑开了。我享受着孩子们的馈赠,象征性地吃了一些后,将未吃完的和自带的食品再转赠给孩子们,孩子们吃得很欢。一顿户外午餐,我感受到了颗颗童心带给我的幸福,温暖的滋味漫溢心田。
三
午餐后,我正跟几个孩子闲聊呢,女孩暄像只春燕飞向我,捧着挂在脖子上的“拍立得”对我眼波流转:“老师,我给你拍张照,马上就能看到自动冲洗的照片哦。”我接受了她的热情,站在一棵大树旁,一只手插在腰间,另一只手摆出一个胜利的姿势,暄说:“好嘞,就这样!”暄即刻取出相纸,我的照片在阳光下清晰得很,孩子们争相传看,都说拍得真不赖。暄告诉我,她的妈妈为她准备了五十余张相纸,她要为全班师生各拍一张照,目前已完成计划,很快乐。我一听,觉得温暖极了,孩子这么小,就有为全班服务奉献的意识,全局观念好。我不吝啬表扬的话,暄满心欢喜。
之后我们一起到访“三国”各自的领地,穿越千年时空,体悟英雄们当年的豪情万丈。在一处旷地,我们看见一块石头上“桃园三结义”几个大字,字形遒劲有力,求贤若渴的刘备、粗中有细的张飞、义薄云天的关羽的雕像栩栩如生,他们一抱拳,义结金兰的画面很是深入人心,为《三国演义》这一片段的故事作了精彩的诠释。
孩子们都看过有关三国的故事书,有几个孩子麻雀般叽叽喳喳议论开了,轩略作沉思状:“我最钦佩刘备,他太有眼光啦,英明果断,三顾茅庐,终于说服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成就霸业。”小男孩齐声若洪钟:“我最喜欢关羽,他虽骄傲自满,但忠心耿耿,讲义气,有本事。”淘气的然振振有词:“我喜欢张飞,他是莽撞,但粗中有细,为人豪爽,我觉得他是真正的男子汉。”这仨孩交流完毕,各自站在崇拜的英雄偶像旁留影,穿越时空的阻隔与豪杰们欢聚,不亦乐乎?这时不少孩子纷纷找来玩得最好的朋友,模仿三位豪杰的动作也来一场义结金兰的盟约。他们稚气的动作,一本正经的姿态,能看出他们心灵深处对待友谊的态度是至真至诚的。
又经过几条蜿蜒的石子路,眼前旌旗猎猎、骏马嘶鸣。“周瑜大营”中军大帐庄严威武,让人遥想起当年周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飒爽英姿。一侧军营排列,个个虎虎生威,风掠过处便是金戈铁马的铮铮回响。当年三国群雄争霸的场景又生动地浮现于脑海,似电影镜头悠长而清晰。想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千古名句:“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不禁念念有词,孩子们向我投来好奇询问的目光,我向他们简略释义后,孩子们本就对周瑜佩服,现在更是五体投地。
继续沿石路往西,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致:不少将领、士兵模样的石像排列在石阶上。走近细看,发现这些石像分成魏蜀吴,蜀军的有张飞,关羽,刘备,诸葛亮,赵云等一些将领;吴军的有孙权,鲁肃等人;曹军的曹操,许褚,程昱等人。此外,许多骑兵、马兵和步兵分布其间,忠诚追随着他们的将领南征北战,三国纷争的场面历历在目,战场的烽火弥漫,将士们的骁勇善战,风云人物的斗智斗勇,战争结束后的满目疮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孩子们观看着石像,七嘴八舌着说着相关的故事,同时在抒发着对英雄的向往和倾慕,俊神情坚定:“我要努力成为诸葛亮这么厉害的人,知天文地理,博古通今,做一名科学家,搞创造发明,让祖国更强大。”哲握了握拳头,说:“三国中的英雄太让我神往,我以后想考军校,还想做空军飞行员巡航蓝天,保卫祖国的疆土。”……三国的英雄们,激发了太多的孩子振翅欲飞的学习动力,宛如醍醐灌顶,突然觉得应好好规划一下人生。我欣然微笑,真的不虚此行。
在村里登高西望,位于五城圩万顷良田——国家绿色食品“土桥牌”珍珠米水稻种植基地旁,有一个椭圆土墩,高墩上有一高台,相传周瑜曾在此阅兵演阵、点将,后人便把此墩称为“吴帅墩”,墩上的高台称之“点将台”。墩上的点将台年久风残被毁,而今在墩土中还能见到残留的瓦砾碎片。时光漫溯到2000年前,周瑜一呼百应,号令天下勇士的壮观场景令人振奋、激动、感慨万千。厮杀声惊天动地,滚滚尘烟中壮士慷慨激昂,剑舞刀拼,仰天长啸,咏一曲千古绝唱。孩子们神情专注,幻化成壮士的模样,正驰骋在疆场,又好似以勇猛的雄姿斩杀学习中的敌人(即困难),且身手矫健,这种状态不是书本中能学来的,落脚三国村,由表及里,孩子们的心灵得到濡染和教化。
约摸下午三点钟,我们全体集合,一群大雁排着“之”字形正从头顶飞过,那轻盈曼妙的身影在阳光下美得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我们在梦幻般的光影环绕中怀着不舍,踏上归程。一场研学,观秦砖汉瓦,听战马嘶鸣,感悟英雄遗韵,孩子们在此尽情释放纯真童心童趣,放松之余又学有所获,坚定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信仰。一次身体裹挟灵魂的旅行,将故事传说与景区看点有机结合,摒弃浮躁与虚无,拥抱惬意与厚重,美好已定格心底,留待回味。
和孩子们在一起,时间的概念被压缩,仿佛回到童年,要不是称我为老师,我的感觉真的和他们一样。和孩子们在一起,年龄不是屏障,就像三国故事里的人物,跨越千年,依然还活着。
喜欢这篇佳作!点赞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