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老家(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老家(散文)


作者:严真 秀才,137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08发表时间:2020-11-14 17:19:49


   老家河南卫辉,过去叫汲县。故乡老家承载着我的童年和美好记忆。我和老家感情笃厚,参加工作落户到郑州后,老家魂牵梦绕,在郑州的媒体上,我写得有关卫辉的文章就有《故乡的河》《儿子,你的籍贯是汲县》《望京楼登临记》《故乡情中秋月》等。
   《故乡的河》是这样开头的:故乡在每个人的心目里都是美好的,我的故乡美好全在于一条大河,故乡的母亲河卫河,她流过故乡的田野,流过我家住的小镇,我觉得郭兰英甜美的歌声唱的就是我的家乡,你听:“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儿子,你的籍贯是汲县》中这样写道:儿子长到成年,开始填履历家庭情况一类的表格,我发觉他在籍贯一栏中写得是郑州市,我把儿子叫到跟前说,你的籍贯是汲县。儿子不悦地反驳说,咱家在郑州,籍贯为什么填汲县?我老婆听到我们父子的对话,不耐烦地接话说,多大的事呀,填哪不一样,我家不是郑州的么。其实我已隐约觉察出儿子的虚荣心在作祟。我不愿和他们娘俩抬杠,最后以一家之主的口吻一锤定音:儿子,你的籍贯是汲县!
   卫辉历史悠久,在郑州我常以老家卫辉骄傲。老家民谣,沿沿城不腿疼,爬爬塔活一百,上上望京楼一辈子不发愁。卫辉的老城墙、古塔、望京楼是老城区的地标性名胜。小时候我和伙伴们偷偷约好沿城墙,不敢让父母知道,如果知道了,小伙伴们的家人叱责打骂的词语几乎千篇一律:你们一群小龟孙作死哩,沿城墙?瞧不打折你的腿!我们从西城门外,护城河桥南面的城墙爬上去,开始沿着走。上世纪五十年代,城墙已严重坍塌,个别地段尚有外砌城砖,但多有脱落,残缺不全且风雨侵蚀朝不保夕。城墙顶上的路径狭窄,最宽处不过2米,窄处仅半米,全是土道,坑洼不平,荒草漫长掩盖道路,虚实难辨,老城墙六七米高,下时护城河深浅莫测一脚踩空,小命休矣。遇有城墙断缝可以跨过,如果断缝太宽形成断崖必须助跑才能腾身越过,沿城十分危险,但惊险富于刺激,锻炼胆量,男孩子最怕别人嘲讽“没蛋子”,沿城一路上险象环生,却没人退却。记得有一处断崖,绰号叫“二胖”的,个矮体胖动作笨拙,他害怕犹豫起来,已经跳越到对面的“大头”就笑他“没蛋子”。最后在大家的鼓励下,二胖一跃而过,赢得一阵掌声。我们小心翼翼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终于胜利地沿达南城门朝东去,残存的城墙只是一道低矮的丘埂,无险可履,再走没意思了。我们欢呼着冲下城墙,直奔南门外孤立荒野的古塔。
   传说古塔塔尖放有一个小金马,可惜被南蛮子盗宝盗走了。南蛮子还盗走西奶奶庙的夜明珠,夜明珠藏在驼碑的石龟肚子里,南蛮子两手指掐住石龟后背的穴位,把夜明珠从石龟屁股眼挤出来。我们到奶奶庙玩,确实看到,石龟背上的两个指头印(长大后明白那是石头风化所致)。南蛮子贪得无厌,带着盗来的两件宝,又盗大桥下藏的照妖精,被河水淹死了。卫辉三件宝现藏在大桥下的河底下。小时候我一直期待卫河水落,想看到捞出那三件宝贝。
   从塔上下来,我们进南城门穿街走巷,去上望京楼。站立楼顶,目光越过老城的民居巷陌,越过波光粼粼的护城河,向北眺望,郊野尽头,有一座形同北京故宫宫殿的阁楼。传说,明朝封藩在卫辉的璐王昏庸残暴,为望到远在北京的母亲,修盖望京楼,民夫们修啊修,北京总是望不到。一个慈悲为怀的道士,让人夜间在古城北郊北京方向建起了座吕祖阁,状如故宫宫殿,清晨道士坐阁梳头,璐王望到,傻乎乎地叫,望到北京了!看见我娘了!下令停工,民夫得脱水火。望京楼两层,高三十多米,楼道幽深漆黑,旮旮旯旯易藏难寻,楼上楼下回旋余地很大,是“藏老闷”(捉迷藏)的好去处。在平地街巷“藏老闷”一个人逮众人藏,在这里却相反,众人逮一个人藏。逮的一班是日本鬼子,藏的是八路军游击队,围追堵截一旦被抓住了,游击队员临危不惧地高呼“打到日本帝国主义!”一局游戏结束。望京楼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随着现代化的建设发展,老家日新月异地变化着。现在老城墙遗址建成了风景秀丽的公园,城湖波光潋滟,道路绿树掩映,小桥造型别致,美则美矣却无法回味当年沿城的乐趣。古塔修葺一新,可能夜间还装饰有景观灯,塔周围道路纵横,车流不息,古塔卓尔不群地站在现代繁华之中,我仰望旧貌换新颜的古塔,失去了过去的沧桑感、古朴感,觉得它有点像城市里一些跳广场舞扰民的老娘们,抹口红、描眉毛追求年轻,古塔失掉了古老的神韵,不知怎的,让人看着不是味儿。我几次返乡都想上上望京楼,可是大门紧锁,楼上楼下阒然无声,和喧闹中的古塔相比,像一个不受待见的老者,落寞地蹲在老城区的角落里。小孩子们在这里“藏老闷”的笑声听不到了,叽叽喳喳地打闹声没有了,常言说,触景生情,现实是打开记忆的钥匙,我身历其境却走不进童年的大门,拾不到快乐的记忆。
   几天前我刚刚电脑入门,上网搜索到一组卫辉老照片,一帧帧仔细浏览,浓郁乡情、乡愁扑面而来,历经沧桑的胡同民居,塔顶长着草的古塔,形同故宫宫殿的吕祖阁、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老城墙西城门……重新展现在眼前,瞬间激活了我的美好记忆,瞬间让我醉回童年,醉回梦中思念的故乡。我感谢这些摄影的老乡,留下了老家异常珍贵的黑白画面。兴奋激动之余我即兴抒情,写下了这篇文字,希望为发黄无声的画面配上我们那群小伙伴的故事和笑声。
   突然,接了老家的一个电话,那头迟疑了半晌才出音,大头打的,他说:二胖走了……电话里忆起和二胖的往事,大头几度哽咽。我静静地听着,二胖憨态可掬的音容,肯定会常常出现在我和大头等发小的脑海里,但是,在这个阳光世界上却永远没有了。不知怎的,我心里竟翻涌着自己时光无多,叶落归根的情绪。
   人居异乡,老家卫辉;暮年乡情,愈老愈浓。

共 22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漂泊的游子,都有思乡的情结,那是叶对根的思念。老家,是个亲切的字眼,是让游子生长、魂牵梦绕的地方。游子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老家,不会忘记爹娘,不会忘记乡音乡情,不会忘记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虽说,在他乡生活久了,也会当作故乡的,却和老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作者对老家情深意重,每时每刻都在挂念,对儿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老家的一切,在他的眼里是那么美好,那么让人难以忘怀。为此,他写下了不少怀念老家的文章,即使儿子填报,他也让填上老家。此文情感真挚,语句凝练,抒发了作者对老家的思乡之情。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0-11-14 17:20:50
  感谢分享美文,感谢投稿流年,祝写作愉快!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严真        2020-11-14 18:55:44
  《老家》作者严真感谢五十玫瑰的推荐。若干年前在纸媒投稿,发表周期一到三个月,而在江山网,次日编辑就发处理结果,审稿合格,即日发表。编辑老师敬业辛苦和网媒优势,缺一不可。几个月来,我从打字学起,又学会给江山网投稿,辛苦值得,结识了贵网似水流年值得。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