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那晚的月光(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那晚的月光(散文)


作者:沧桑战神 秀才,1350.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65发表时间:2020-11-15 12:27:09

漫长的岁月里,有些故事像浸泡过的字迹,变成满纸水墨乌云,模糊不清,有些故事却像擦去蒙尘的珍珠,一粒粒,一颗颗,缀在记忆的幕布上,散发着夺目的光泽。说不清为什么,可能是因为这些故事里面掺杂了难以说清楚的情感,就像一盘五味俱全的菜肴,触及到感觉灵敏的味蕾,在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痕。
   那天夜里,爸爸妈妈肯定是吵架了,否则就没法解释我和妈妈为什么在夜间突然出现在村北公路上,我对那段情景的记忆就是从我和妈妈出现在公路上开始的,对之前发生了什么则完全没有印象。
   记得妈妈蹲在公路边低声啜泣,我懵懵懂懂的倚靠在她身上。一轮皎洁的圆月正挂在村子上空,到处都是苍茫的月色,公路南边不远处就是我们的村庄,高低错落的房屋聚成一堆黑黢黢的剪影,我不敢看向那里,生怕那里面藏着青面獠牙的鬼怪,想象着它们会随时窜出来扑向我们,恐惧就伸出爪子搭在我身上,而我,紧紧的拉住妈妈得衣襟,不肯松手。
   公路旁是两排高大的杨树,因为太过高大,乡亲们都叫它“钻天杨”,意思是它们长得太高了,要钻到天上去。它们矗立在我和妈妈身边,像两排参天巨人,直指茫茫苍穹,相比之下,树影里的我们成了“小人国”的公民。微风吹过,树叶哗啦哗啦作响,像一群人在半空里拍巴掌。
   几天前的一场大雨灌满了公路旁又宽又深的排水沟,再从沟渠溢出,流到南边的田地里,月光下,像泻了一地水银。青蛙们高兴的从泥土里面钻出来,沟岸边、田埂下、草丛里……到处都是高一声低一声的蛙鸣,促织来凑热闹了,也唧唧唧唧的叫个不停,想不到夜晚的田野里藏着这么多音乐家啊,可惜,我现在没有心情欣赏它们的交响乐。皎洁的月亮浸在沟渠的水里,不动声色地盯着我们,胖胖的一张圆脸,像邻居家的儿子铁蛋。我瞧着它,它看着我,突然,一只青蛙纵身一跃,咚的一声,砸在月亮上,完整的圆月被撞得粉碎,眼前就漾起一片烂银般的光。
   村子里传来犬吠声、孩子们放肆的笑声、主妇们刷碗时,碗和铁锅撞击的叮叮当当声,外面的世界生动而快乐,只有我的世界渗入了丝丝缕缕的忧愁。
   不断有汽车瞪着两只贼亮的大眼睛吼叫着从远处驶来,那眼睛像探照灯一般把我们娘俩罩住,待它驶过后,我们重又陷入一片黑暗之中。汽车携着狂风,吹动妈妈的衣襟,搅乱她的发丝,我摸摸她的脸颊,湿湿的,满脸泪痕。“妈妈别哭,妈妈别哭!”我用小手替她擦去泪水,她却把我搂在怀里,哭的更厉害了。
   她说要带我回姥姥家。我知道,顺着公路一直走,不拐弯,六里路,见到的第一个村就是姥姥家所在的庄子了,这是妈妈以前告诉我的。可是,六里路,好远啊,那要走好久才能到,何况要走夜路,多害怕呀。幸亏,妈妈嘴上说去,可是好大一会儿也没动身,就在那里蹲着不动。
   印象中,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三天两头吵,有时还会惊动邻居过来劝解。他们每次吵架,我都会无所适从,会害怕,会感觉孤独无助。吵架的刻痕之深,以致多年以后,我对此情景仍留有清晰的记忆。我搞不懂,到底是我多愁善感的性格接受了类似的记忆,还是这类记忆催生了我多愁善感的性格。
   很羡慕铁蛋有温馨和睦并且富裕的家庭,他家的砖房从来不会漏雨,坚硬光滑的水泥地面泛着青光,永远不会被从屋顶掉落的水滴凿出一个个小坑,下雨天可以放心的躺在炕上睡懒觉。他家院子中央还挖了一个很大的长方形荷花池,一群金鱼甩着尾巴在荷叶下面游来游去,每年夏天,荷花池旁边的几棵木槿树就会绽开花苞,紫红紫红的,一大朵一大朵,把枝条压的低低的,还飘着满院子香气。在这个漂亮的院子里,我从来没有听到过他爸妈的争吵声。有一次,我听见邻居大娘感慨的说,人啊,都是越穷越喜欢吵架。我就想,我爸妈吵架大概也是因为穷,要是过上铁蛋家那样的日子,住上不漏雨的房子,每顿吃上又白又软的馒头,爸爸妈妈恐怕就不会吵架了吧。
   灌满月光的夜晚是凄迷而昏暗的,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公路的那头有一束手电筒的光照了过来,那束光在昏暗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渺小微弱,毫不起眼,它左晃一下,右晃一下,显然是在寻找什么,渐渐的,那束光离我们越来越近,最后停在了我们跟前,是爸爸。不知怎的,我的心一下子踏实下来。
   不知他跟妈妈说了什么,过了一会儿,妈妈站起身,拉着我走在前面,爸爸跟在后面,走出“钻天杨”浓重的投影,踩着一地月光往村子走去。我抬头看看,月亮依然皎洁,明镜一般挂在天上,耳畔的蛙声和促织的唧唧声落在了后面,听起来越来越遥远……村子就在跟前了,房屋、人声、灯光都清晰可辨,充满了烟火气息,我原本沉重的脚步突然变得格外轻快起来。
  

共 18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不是所有刻骨铭心的记忆,都是温馨美好的。就像本文,讲述了儿时一段灰色回忆,父母经常地争争吵吵,让年幼的儿子常常恐慌不安,心里十分羡慕生活条件宽裕、一家人和睦相处的铁蛋家。但现实谁也无法改变,铁蛋家只是作者儿时的一个美梦。那晚月光如水,却温暖不了一颗幼小的心灵,青蛙和促织美妙的叫声,和蹲在钻天杨下母亲伤心的哭泣声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母亲面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成人的世界,孩子永远不会懂,等能懂得时,孩子已成人。艰苦年代,父母不易,在烟火日子中磕磕碰碰,多大的悲伤,都得硬撑着,把苦水强咽进肚子里,来化解家庭中的矛盾。穷人的孩子,也是这么成长起来的,从小学会了面对,学会了坚强。想来成年后再回首往事,即有苦涩和心酸,而是对父母的理解。如今新时代的父母,凡是多为年幼的孩子考虑,尽量不要给他内心留下抹不去阴影。推荐此文给更多读者阅读,希望天下父母留给孩子的记忆,是美好的。【编辑:柏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柏丫        2020-11-15 12:37:32
  生活的艰辛,带给父母一些现实矛盾,也难为了孩子,可那个时候,有什么办法呢?苦涩的童年,留下抹不去的记忆。问好战神,遥祝冬安。
2 楼        文友:沧桑战神        2020-11-15 20:20:15
  谢谢柏丫老师编辑!童年留给我的多是心酸的回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