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渡】律诗一组(古韵)
江村拂晓
鸟啭空山醒,星灰小径斜。
渔歌落江月,炊火绕农家。
瘦菊摇云野,苍松迎早霞。
声闻雁南去,笑唱浪淘沙。
秋思
未酌伤魂酒,已悲虫曲稀。
庭前余瘦菊,屋内少寒衣。
小径添黄色,高林减翠微。
乡关何处是,嘀语雁南飞。
别时感怀
云低连草木,鸦泣悯余晖。
路向南山转,心同北岸依。
长风生别泪,断壁掩荒扉。
忽听右丞句,关山知己稀。
秋望
凭夕高台望,鸿惊万里秋。
长风侵古道,落木倚危楼。
帆远寒江阔,阶斜野渚幽。
回眸悲倦旅,月入大荒流。
秋日晨望
昏灯斜七斗,茅舍曳农烟。
溪啭空山外,月沉残柳边。
严霜侵曲径,断草入长天。
呼雁无应客,祈云捎小笺。
暮天过江入山访友
晚舟归野渡,渔火出江潮。
鸟宿高蓬乱,风还小月摇。
闻枝惊犬吠,扶影过溪桥。
绝壁迎声啭,酒香云底飘。
残秋夕望
披衾临石望,断草满孤城。
云卷寒天阔,风还落木惊。
余晖分水色,旧怨合秋声。
万丈红尘路,惟余哀雁鸣。
【编者按】一组律诗,都关于“秋”,关于“思”。《江村拂晓》颇具隐居意味,鸟声、星影、渔歌、江月、炊烟、农家、菊花、苍松、早霞这些意象中,菊花、苍松、炊烟都是古时隐者代表物象,作者眼底江村的早晨是被鸟声叫醒,随即星辰淡淡隐去,渐次起落是炊烟袅袅隐人家,景致清新,感情充沛。《秋思》则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带有些许苍凉意味,酒伤魂、虫鸣断、菊花瘦、寒衣少、小径黄、青山少,秋渐深,乡未还,作者观此情此景,难免伤怀,所以问一句“故乡在哪里?只能由南飞的大雁带去音讯。”《别时感怀》心难舍,况相别离是人别离,心却紧紧相连,即使在分别时忍不住见风生泪,闻言忽悲,千重山、万重山的分别,千言万语的道别,都只余一句“知己难得”。《秋望》与杜甫《春望》有异曲同工之妙,虽此诗不如杜甫那感怀国破家亡之情,但在秋日感怀,亦是情感浓郁,景致尽在笔下,凭借夕阳往高台处远望,飞鸿渐起惊觉已是万里秋深,长风入林、落木萧疏、航帆远去、野渚清幽,这一段旅程,总归带着些凄凉悲伤孤独之意,颈联和尾联与杜甫《旅夜抒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一句一脉相承,贴合诗意。《秋日晨望》感情较为疏淡些,从昏灯、茅舍、炊烟、残柳、霜华、断草、大雁、小笺这些意象入手,主要记叙作者在秋日早晨看到的景致,独属于秋的景,是眼前景、心中景。《暮天过江入山访友》与第一首类似,更倾向于这位友人乃隐居之士,入山点明居住地,晚舟、渔火添几分浪漫意味,访友过程,在作者笔下是美景良辰,会有小舟轻摇、渔火对眠、鸟宿舍里、风摇小月、犬吠深巷、溪桥路转、绝壁深藏、酒香远飘,这些景致独一无二且特殊奇异,在访友过程中,这一程在眼底皆是如诗的风景。《残秋夕望》多凄凉 ,傍晚披衣远望 ,断草孤城、云卷云舒、风落木叶、水映余晖、秋声旧怨,皆在万丈红尘,哀雁悲鸣,又是一季到暮秋,物象凄凉,感中带悲。几首律诗,对仗工整,格律规范,且炼字精准,如“醒”、“惊”、“断”等字,在诗里有词性活用,且有特殊意义。诗里起承转合完整,意象契合秋景,感情深婉,主题明确,好诗!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梅楚酒】
4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0-11-16 13:22:37
嗯,真不错的一组诗。说不错在于,这诗歌言之有物,没有一些所谓古韵故弄玄虚,无病呻吟,脱离生活,脱离时代的作品,给人一种鲜活的时代气息。古为今用,这是一个注脚。欣赏!
5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0-11-17 05:59:22
以景象取胜,已技高一筹。诗歌好,编者按写得精彩,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