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陪伴母亲(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陪伴母亲(散文)


作者:木文子午 秀才,1064.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599发表时间:2020-11-17 10:46:01
摘要:母亲真的老了,独自生活,体弱多病,需要陪伴。我陪伴母亲,义不容辞。妻子对母亲有抱怨,但不能动摇我对母亲陪伴的心。母亲与妻子,我都需要,务必二者兼顾。每当突发意外,母亲无能为力。母亲如此脆弱,不能不陪伴。但愿人类文明和谐,不失本性,永葆人类伟大。

亲情是天然之情,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天性耶。天然之情总是本能的,也是神圣的、伟大的。
   父亲走了3年,母亲独自生活。作为儿女,我们时刻牵挂着她的衣食住行、病痛安危。
   大哥从青岛专程回到金城照顾母亲,几月后返回。我与母亲同城,大哥一走,我自然重任在肩,义不容辞。虽然我很辛苦,但也很快乐。
  
   一
   母亲生于一九三五年二月十七,今年整整85岁。近来她1个人生活,独自住在东城小区的单元楼里。
   2020年10月23日,周五,周末,晚上我过来陪母亲。这晚,我决定住在母亲屋。
   “今天周几?”我问母亲。
   “周五。”母亲答,不假思索。
   母亲平时不记周几,只记农历几月初几。这是乡下老人根深蒂固的习惯。可她知道今天是周五,为什么?因为她让我周五过来陪她。
   “妈,今晚我住这儿吗?”我故意问她。
   母亲犹豫3秒,然后以不舍的语气说: “住这儿。”同时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生怕我回自己家去。
   “我今晚住这儿。”我肯定地说,以让母亲安心。
   晚上9时,我给她洗澡。她已几周没洗澡,怕洗澡,但勤换衣。
   给母亲洗完澡,她对我说: “你也洗一下。洗完了,冷,不能回去,就住这儿。”
   “好,不回去。”我大声说,因母亲耳背。
   然后,母亲上床去睡。
   我洗完澡,没回去,甘愿住下。
   唉——,人老了,真可怜,粘人,总怕没人陪。
   前几年,我来看母亲,到了晚上,母亲就说,快回去吧!天黑了。现在,这样的话她不再说。
   如果今晚我真的回去了,她明早起来后在整个屋子迈着小步寻不见我,母亲一定会很伤心、很失望,觉得枉养儿一场。
   今晚,我安心住妈这儿,为了母亲,也为了自己。
  
   二
   2020年10月30日,周五。下午下班后,天下小雨。妻打电话问我在哪,我说在单位,准备骑单车去母亲家。妻让我开车去,我说雨不大,不碍事。
   按照母亲的约定,周五我去陪她。母亲1个人在东城小区住,已经85岁,1周我去住1晚,应该吧?可妻子有些不情愿,说她1个人在家也孤单。我怎么办?1周陪妻6天,还不够吗?
   无奈,母亲是我的老娘,1周陪1天还是应该的,甚至是必须的。
   从周五晚上到周六下午,我一直待在母亲家陪伴她,没有离开一步。陪伴就是最大的孝敬,即使我们母子一言不发。
   周六上午,我说我想回去,母亲不太情愿。她说她1个人在家,空得很,我便没走。母亲年老,喜欢人陪。
   我来陪母亲,扫地、拖地、擦桌面,也就1小时。我要去做饭,母亲不允,她说,你在这儿,家里不空就行。周六早饭、午饭都是母亲做的。看来,母亲让我来,要的是陪伴,并不是要我干活。当然,我要找点活做点事。
   周六下午3时后,我辞别母亲,回到西城区自己的家。
   母亲需要我,妻子也是。两个女人,都是我生命里重要的人,我应该兼顾。妻子对我的母亲心存芥蒂,嫌我母亲对她的月子照顾不周,可那时我母亲也不得已啊!我的爱女已经大学毕业且工作两年,24年之后,妻子依然固执己见,不肯宽容老人。唉——,我做难啊!两头跑,我真的累——心累、身累。
   周日,我再去陪母亲。
  
   三
   2020年10月31日下午,我回到自己的小窝。这晚我本想住自己家,与妻子团聚,可无奈,母亲又召唤我。
   晚上9时多,母亲打电话说她全身发烧,让我过去。
   夜晚的金城,街灯明亮,霓虹灯闪烁,车流不息,行人稀少。我骑上粉色的单车立即赶往东城区,路上天气微寒,冷空气钻进我的脖颈。路过五星大药房,我买了1支体温计、1瓶降压片。
   大步走进母亲家,我首先给母亲测血压,100~170,血压偏高。我尽快让母亲吃了1片降压药。其实,她不是发烧,是血压高。测了体温,只有36.4℃。
   这天下午,我给母亲测血压,110~160。让她吃药,她不吃;药也完了,也不让我买。她说,老年人,160,正常。老人的固执,真叫子女没办法。
   如果母亲下午允许我买药,她能服药,我就不用来回跑。我的体质并不强悍,马不停蹄的跑,谁能体会到艰辛?我随叫随到,真是无奈。
   多年了,父母三更半夜打电话呼我,说他们身体不好,我已习惯。现在只有母亲1人,父亲已去世3年。
   晚上,我住妈这儿,她不让我回。她说自己血压高,1个人有些害怕。
   家有一老,就是一宝,但也有无奈啊!
  
   四
   2020年11月4日,妻子因病驾车独自外出看医生,没我保驾,我很自责。虽然小妻大人大量,没有鸡肠小肚,但我更心不安。
   下午下班不久,天黑下来,我走出办公楼,站在冷清的楼下广场不知去哪。妻子不在家,屋里哪来温暖?厨房只有空气,没有饭菜。
   还好,我灵机一动,去看老娘。真庆幸,我有灵机。否则,我只能徘徊街头。
   老娘八十有五,独自生活,住在两室一厅的套房里,很孤独、很无助。我去,她必然高兴。
   走进娘家,母亲正在看新闻联播,这是母亲最喜欢的节目之一。母亲虽然是一介农村老太,识字不多,却好字,喜看联播,爱认屏幕上的汉字。她知道习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栗战书、赵乐际,她也晓得;赵正永出事了,她也有知,说他曾是陕西的省长,犯了错误。哎呀——,母亲知道的比我还多。
   这几天,母亲因积食而感觉身体不舒服,非常脆弱,总怕意外。今晚看她,脸色好些,有了精神,恢复了些坚强。由此可见,坚强出自健康,脆弱来自虚弱。
   看罢联播,我让母亲与我的小妹、大姨视频通话,母亲介绍了自己的身体状况、生病缘由。聊天时,母亲回顾了自己在青岛大儿家身体健康的原因。母亲说,老年人要想身体好,每顿饭宁可少吃两口,不要多吃一囗,晚饭不吃最好;宁可让饭剩在锅里,不要让饭装在肚子里。
   视频之后,母亲又看动物世界,她喜看动物跑来跑去。母亲也爱看篮球节目,她认为运动员抢球、东跑西颠,很热闹。她说她看不懂电视,就看热闹,人物出来进去,有趣。
   大约9时30分,母亲上床躺下。我也困觉吧,已11时多。
   今晚,我不回自己家,陪母亲。
   我渴望爱妻早点回来,只有老娘,不见妻的面,我的生活不精彩。
  
   五
   2020年11月9日,周一。上午10时,我正在审阅技术论文,手机里传唱出悠扬深情的歌,是娇妻的电话。
   “老——公——,中午,同事请客,儿子订了婚,请几个老师去吃开心宴。我不回家,你去职工餐厅吃饭吧!”
   “好的,知道了。你不管我,我自已考虑。”
   挂断电话,我想了想,决定中午去母亲那儿吃饭,重在陪伴她。这是一举两得。
   我走进办公楼的露天平台,拨通母亲的手机,用劲力气大声告诉她我的计划。一两句话,重复好多遍,母亲才听清楚。母亲耳背,每次与她通话就是煎熬。电话打完,我满肚子都是怨气,说清一件事真难啊!
   我的单位在西城,母亲住在东城。下班时间一到,我立即跑向车棚。跨上单车,我奋力骑行。
   半小时后,我来到母亲的楼下。我的运气真好,巧遇电梯停运。楼道如黑洞,我借助手机手电的亮光爬上4楼。
   母亲见我,急切地说:“刚停电。菜炒好了,正烧下面水,停电了。”
   “没事,用天然气。”
   “天然气灶打不着。”
   我一试,果然是,没气。
   我叩开邻居家门询问,人家说有气,正常。
   我马上打电话给天然气公司客服,客服问液化气表上显示什么。我告诉客服显示“保护、关阀”字样。客服肯定地说:“表坏了,要换表。”
   又停电,又没气,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饭可怎么做?黑灯瞎火的,母亲怎么下楼?
   我突然想,把液化气表中的电池卸下再装,重起表。一试,表里发出“吱吱吱...吱吱吱...”的声音,我心中窃喜,果然一切恢复正常。
   于是,母亲开始烧水、做饭。不多时,一锅三角面片汤面做好,散发出诱人的香喷喷的气味,我们开心地吃起来。
   我们吃着饭,母亲反复地说:“多亏你来了,你不来,今天我连饭都吃不到嘴里。”
   是啊!如果我今天不过来,母亲会饿肚子的。1个85岁的老人,怎么能应对这样的突发情况?
   母亲独自生活,实在不易。只要有时间,我应该多陪母亲。
   吃罢面片,我不敢停留,放下碗筷,迅速下楼。
   下午上班时间快到,我又要飞奔。
  
   六
   母亲已是高龄老人,每当她身体不舒服时,非常脆弱,坐卧不宁。
   2020年11月12日中午,我愉快地骑单车从单位回到家里。我正在吃午饭,米饭,3菜1汤,我母亲打电话给我,说她身体不自在,让我过去。我焦急万分,哪有心情继续细嚼慢咽?饭后,该我上岗,刷锅洗碗、收拾厨房。遇到母亲生病这种情形,爱妻只好抢走我的工作。
   母亲一个电话,我只能随叫随到,可我的工作、生活流程就被完全打乱,不能洗碗、不能午休、不能按时上班。唉——,有什么办法呢!做人子女,就得有责任。
   我来到母亲家,母亲在床上躺着。我首先给母亲测血压,测了五六次,有偏差。平均值85~140,应属正常。母亲说她刚才心慌,人坐不稳,大量冒汗,衣服都湿了,心里很担忧,就给我打去电话。她说,她不想给我打电话,嫌影响我的工作,但没办法。她已把湿衣服脱下,汗浸透了。等会儿,我去洗洗。
   母亲心脏不好,心律不齐。我告诉母亲,静能养心。多静少动,减少心脏负担。况且她的膝部半月板磨失,也不宜多走。母亲偶有不适,血压就高,让人担心。我给她买了降压药,常放家中。
   母亲说她大半上午就感觉身体不安,她吃了点苹果、石榴、核桃、花生、棒棒糖、瓜子,喝了点蜂蜜水,想压心压病。喝水应该有益,促进血液循环;吃一点东西也应该可行,增加能量。母亲近来胃口不好,吃饭少,可能缺乏营养。
   老人独居,真是不易。儿女们要上班,也有家务,无法时刻陪伴。
   下午,我只好迟去会儿单位。照顾母亲与工作,有时二者不可得兼。真心希望母亲身体健康。她身体好,就坚强,不脆弱,我也能安心上班。
   两小时后,母亲自感好些,去厨房给她自己煮挂面,不让我管,让我去单位。也许母亲需要人陪,我一来她就好许多。
   尊母嘱,我去上班。晚上,我再来陪她。
   母亲一病,我多日难安。但愿母亲能听从我的建议,宁静养心,身体安康。
  
   七
   我的母亲曾经那么坚强,如今却这般脆弱!是什么让我的母亲变得如此怯懦?是岁月磨削去母亲的坚强,是年龄消耗掉母亲的韧性,是多病让母亲惴惴不安,是美好的人生让母亲恋恋不舍。
   一家人,不论是丈夫还是妻子,无论面对谁的年老父母,都应善待。做为子女,照顾老人,合情合理。
   我们都有衰老的一天。养儿防老,这是古训,至今尚未过时。老人如小孩,身体柔弱,处于弱势,需要呵护。
   关爱老人,陪伴老人,救护老人——这既是家庭责任,也是社会责任。
   让辛苦一生的老人安享晚年,幸福生活,如夕阳绽放美丽的色彩,这是我们后辈人的本分。
   人类应当不失天性,善良常存,文明和谐,永葆伟大!

共 43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内容感人至深,母亲已经八十五岁了,作者尽量挤时间陪伴母亲,给母亲洗澡,陪母亲聊天,让母亲吃上健康可口的饭菜,为的是让辛苦一生的老人安享晚年,幸福生活,如夕阳绽放美丽的色彩,这是我们后辈人的本分。文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顺老人,作者堪称楷模,值得学习。作者以小见大,发出深情呼唤和倡导,关爱老人,陪伴老人,救护老人——这既是家庭责任,也是社会责任。作者以最善良的举动,给大家树立了榜样,值得大家学习,让我们共同祝愿 :人类应当不失天性,善良常存,文明和谐,永葆伟大!语句流畅,情感真挚,前后衔接自然,用词精准,向作者问好,值得学习,倾情推荐!【编辑:烛光里的微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烛光里的微笑        2020-11-17 10:47:24
  内容感人,值得学习,倾情推荐!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11-17 11:04:32
  孝心感人。善待老人,赡养老人,陪伴老人,是天经地义,又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值得学习。点赞!
3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11-17 11:17:06
  谢谢烛光编辑的精彩点评。您把我赞扬了一番,我都羞愧了,但更是动力。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4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11-17 11:38:41
  谢谢习之乐哉老师留言。 孝敬老人、顺从老人,“孝顺”二字是子女敬奉老人的最美礼物。他们老了,孝敬他们以感恩,顺从他们以宽心。他们老了,不用去改变,不用去计较,因为他们脑子不好转弯。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5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0-11-17 12:01:15
  为老师的孝心点赞。读完此文,想到一首歌的歌词:“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
   ,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6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11-17 13:32:37
  感谢企鹅老师的留言。那个歌曲已过时,可歌词永放光芒。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7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0-11-17 15:57:24
  温暖的文字,温暖的陪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8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0-11-17 18:05:15
  感谢林间风吟老师留言点评。老人喜爱人陪伴,只要有人陪伴,他们就开心。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