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林中的食物(散文)

精品 【浪花】林中的食物(散文)


作者:孤独小男孩 举人,385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54发表时间:2020-11-17 10:48:34

【浪花】林中的食物(散文) ◎老鸹眼:背负毒名许多年
   秋天来临,管护站前的两棵树已果实累累,一棵是稠李,一棵是臭鼠李。稠李大概谁都知道,它的果实谁都品尝过,黑黑的小圆豆,酸甜酸甜的,吃上小半碗,就能把舌头染得青紫。臭鼠李的名字谁都陌生,因为这是个官名,当然不会有人知道。果实也有个名,却是乡民们口口相传得来的。老鸹眼,也是黑色的果实,怎么看怎么觉得像乌鸦眼,透着一股狡黠的光泽。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果子有毒,尽管树上都是果实,却不敢问津。
   两棵树紧挨着,一棵树高大秀颀,另一棵畏畏缩缩,浑身黑漆漆的,像是过了野火似的,黑鳞皮卷起,随时都往下掉渣儿。臭鼠李浑身都是刺,像个刺头,别说去碰,瞅一下都觉得很扎眼。一年四季看见稠李风风光光,春天里花事繁盛,一树都是白花花的,还招来了许许多多的蜂蝶,一天到黑,嗡嗡声不断。
   稠李的果实成熟很早,树上的叶子还很丰盈的时候,就已经黑紫了,我常常会去树下,摘下几颗,放到嘴里,品一品味道。童年时吃稠李都是要放白糖的,一个大铝饭盒,装满稠李,放上小勺白糖搅拌均匀了,白糖的甜盖住了那一点点酸,使得稠李更好吃了。这一段回忆留在心灵深处也是甜甜的。此时的我已然不再是那个贪恋青涩的年龄,尝过两颗,便不禁沉湎于往事之中,眼里这一树的青紫尽数进入心头,无意间,饱了意念。
   秋风乍起,一夜萧索之声不绝于耳,平明再看去,稠李树率先来了一个光头,空空荡荡倒是十分清净。旁边的臭鼠李却是黑压压的硕果坠满枝头,这般丰硕的秋果,是最美的一幅丰收图画,不由地让人多看了几眼。
   这棵树有手腕粗细,一树的果实,春天里也应该有一树的花,脑子里居然没有一丝印象。是树就要开花,就要结果,这是一棵树应该承担的责任。开花了结果了,任务也就完成了,简单却又不简单。
   自然界里的万物都在朝着自己的正确方向前进着。春天来了,花开了,会吸引来蜂蝶,也会吸引来人们的目光。梨花白杏花甜,被关注的程度要大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黄的果实会让眼神充满更多的期许。这么一棵普通的树,在这一刻,被关注到,真的是一种幸运啊!我的管护站四周有许许多多的树,不被关注到,也属正常了。我在屋子里读书时,还是被那棵树上发生的事情打动。
   那是一群鸟飞来,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打破了原有的平静。我忙走到窗前观看,却原来是一群灰喜鹊,有十几只的样子,一起落到这棵不算高大的树上,这棵树立即摇摇晃晃着,甚至有些岌岌可危,瞬间就要被压趴下似的。灰喜鹊可是一只大鸟,翘着一个长尾巴,随着叫声上下摆动着。鸟儿过大,几乎快把整棵树都遮盖起来,灰色的羽毛在不停地翕动着,就像突然萌生了一层灰色的叶子一样。这棵树显示出足够的柔韧性,鸟儿在不停地跃动,树体在不停地晃动,倒像是一群俏皮的孩子们在不停地纠缠着。树就如同一个仁厚的老人,任尔怎么磨,不急也不恼。
   鸟儿们在毫不迟疑地鹐食着树上的黑果子,大口大口地吞咽,多少让我有些瞠目结舌。这明明是毒果子,这么虎腾腾地吞咽,是饥不择食吗?如此的吃法,难道就不会在肚子里发生什么不良反应吗?那真的是毒果子啊!我是个明白真相的人,不知道为什么,此时傻傻地站在窗前,如箭穿了雁嘴一般,噤声不得。它们如此欢快地进食,就好像在吃一道大餐一般快乐,我说它有毒,也许它们在没飞到这里时,已经吃过这个果子了。它们知道这个果子的味道鲜美,才会如此放心大胆,毫无顾忌。
   记得母亲曾经告诉过我,这种果子千万不要去碰,难道母亲的话也会错吗?这些鸟儿的大胆尝试,也把我的思路给打开了。鸟儿是适应这些果子的,也就是说,它们适应这些果子,是适应果子里的毒素。或者,它们早就知道这个果子是可以食用的,满世界的鸟儿都知道,唯有人类不知道。我幡然醒悟,都说果子有毒,却没见谁吃过,更没见谁被果子毒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是正确的。
   这群灰喜鹊鹐食了一会儿,呼啦一声都飞起,去了别处,树上顿时冷清了下来。这些鸟儿鹐食不够仔细,还有不少果子依旧挂在枝头呢。它们大概是喜欢采摘第一批果子,第一批果子是最容易上手的,这个道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人类这么想,鸟儿也会这么想,这个道理可以说是整个自然界共享。
   有两只松鸦飞来,慢悠悠地落到树上。它们左看看右瞧瞧,迟迟不肯动。它们看到如此杯盘狼藉的样子,有些挑剔。它们叫了两声,好像是商量了一下,抖抖翅膀一起飞走了。它们以为前面还有许多果子在等待着,满怀信心地飞去,这些残汤剩渣实在勾不起食欲。
   我把椅子搬到窗前,阳光不错,端坐在那里,沐浴一下阳光,再去看看鸟儿,调试一下心境,也是不错的选择。只是再打开书,阳光照射到书页上,会形成光线反射,对于视力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过于专注书页上的字迹,会对视力的要求过高,读一段文字,就要迫使眼睛离开,去观看远处的景物,可以缓解一下眼睛的疲劳。我不由地又去看那棵树。
   又有鸟儿飞来,是一群黄嘴蜡子。这些鸟儿要小巧许多,一起落在枝头,那上面的一些难点野果,都很顺利地鹐食到。小鸟非常灵巧,枝头摇摇晃晃,它们好像在细心地雕琢着,每一个环节都细致入微。一边吃,还一边不忘了“啾啾”地叫,很开心的样子。它们飞走了,这棵树便空空如也。没有了果实,让这棵树也彻底清净了,它好像很轻松,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让人觉得很踏实。
   我此时的心情很轻松,为这些果实被品尝,被吃光而轻松。这棵树可以好好地休息一冬,认真去准备明年的任务了。被人欣赏真好,我此时目光就充满了仰慕之情。做一棵树真好,不管大树和小树都好。
  
   ◎冻蘑:要有一颗敬畏自然的心
   天气转冷,森林在慢慢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候,有一种菌类却达到生长的旺盛期。如此的逆生长,在林中的各种植被当中,是不多见的。在林中行走的我,自然晓得这种菌类的美味,也对它有着自己的认识。
   这是一种在朽木上生长的菌类,我们这里叫冻蘑,而它的学名叫“亚侧耳”,是一种只有在气温下降后,才能生长的食用菌。它所生长的环境非常特殊,必须要有朽木为菌类生长基,才能够长出菌体。这些林中的朽木,基本都是风倒木,或者是林区采伐所遗留下来的原木,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腐烂了,便给冻蘑的菌丝提供了培养基,才生长出蘑菇来。
   这个时节,便有乡民走入深山。一早上,就可以看见有人通过管护站,此时忙着给他们开入山证,询问他们去干什么,他们都会说去采蘑菇,还有些闪烁其词呢。有一个小伙子自己一个独行,直言不讳就是去采冻蘑。我对他的直率挺感兴趣,便随便问两句。为什么不搭个伴儿?一个人上山可别走抹嗒山了。抹嗒山是东北的土语,意思是在山里走迷了路。
   他很轻率地摇摇头,不以为然地说,就这么一个小山沟,还能丢了人?没事。我见他两手空空,手里只拎着一条编织袋,便提醒他,至少要带上一点干粮才行。他大咧咧地说,不用,一会儿就回来了,就是丢了也不怕,有冻蘑呢,这东西可以垫肚子。他的话说完,不由地让我心动一下,没有说什么,也就放他进去了。
   小伙子的一段话,让我似曾相识,好像听谁说过,只是因为不够专注,一时想不起来。今天进山的人不是很多,大概是蘑菇不是很多了,来的人也就少了。还有一个原因,这些年颁布了禁伐令,天然林采伐全面停止,让山上的木材剩余物也越来越少,因此,冻蘑的数量也自然少了许多。有采伐的季节,林班里总是会有许多遗漏,木头总是清理不干净,只要有遗漏的木头,就会生长出蘑菇来。
   我在这片森林里,行走了有大半年,可以自信地认为,这里的角角落落都走到了。不过,这个想法也只是在看到小伙子之前,看到他以后,我还真不敢承认自己对这片森林那么熟悉了。我的自信还是有些谦逊的,这是因为我这个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不在人前张扬,首先就是不能说什么大话,话说大了容易产生不好的后果。这个后果是什么呢?这天夜里,有人来管护站里造访,就在验证着这个后果。
   这时已经是夜里九点多钟了,我听到有人在门外喊我。我忙披上衣服出门,路灯下,有个人拿着手电,还不时地往沟里晃来晃去的,显得心神不宁。我看清了他,他是村里的乡民,平时总是来山里,所以有印象。他问我,今天看没看见他儿子?他去采冻蘑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呢。我一下子想起了那个小伙子,忙应承着。呀!这时候不回来,怕是真的抹嗒山了。
   这条山谷可是够长的,而且毗连着好几条大的山谷,不好说是不是就在这里呢,说不定已经翻山走出去好远了。这样走迷了路,就如同被迷住了心思,恐怕自己一时半会是走不出来的。抹嗒山在我们这里很常见,山太大了,而且当一个人走到最不容易辨别的地方,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
   那人也不好再去寻找,黑灯瞎火的,一个人也分不清什么方向。我劝他,要是一个人去,千万别去,最好再找两个人作伴才行。那人听了我的话,转身离开了。我回到屋里,躺在炕上,却怎么都睡不着,不由地想到了一件事。仔细捋一捋思绪,依稀记得那是父亲在世的时候,给我讲的事情,是他一次抹嗒山的经历。
   他那个时候,山场里的林班经营管理比这个时候更不容易。采伐用的都是斧子和弯把锯,集材用的是牛马,因此山上的木材遗留物更多。有一年也是这样一个秋季,他和几个伙伴去设计林班,看见林间的木头上,结满了黄灿灿的冻蘑,多的都采不过来。他高兴地说,真好啊,可真多啊,就是丢了也不怕了,有这么多的冻蘑,也饿不着了。
   他说的这句话,和那个小伙子说的话,出奇的相似,而且他们殊途同归,连结局都一样。他们都抹嗒山了,究竟是不是因为这样一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话,而厄运缠身?父亲在山里走丢了,整整两天两夜,他一个人在山里度过的。他自己回忆到,那时整个人都蒙掉了,只是知道自己脑袋发木,没有了一点透溜劲儿,只知道稀里糊涂地走,白天转,晚上找个地方眯上一觉,天不亮又开始继续走。他不知道自己是在走一个圈子,一个大大的圈子。他说这时候和拉磨的蒙眼驴,没什么两样,就知道低头往前走。
   这两天是冻蘑救了他,正如他所说,这回可饿不着了。他以冻蘑充饥的同时,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轻视大山,不要藐视自然,要对自然有足够的敬畏,这颗心没有了敬畏,也就不配在大山之中生活。他明白了这个道理,也让他从此心里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也把大山奉若神明,每次入山作业,他都要认真准备好各种祭奠山神爷的物品,经过祭拜,自己的心灵方得到慰藉,得到安宁。
   我第一次跟父亲上山作业时,他就一再提起自己在山里走丢失的事情,他说那是山神爷的惩罚,是因为不够尊重自然所致。我虽然有些半信半疑,可是当进入山场的时候多了,便习惯了这些礼数。入山要行开山礼,感谢山神爷的恩赐和保佑,让所有入山的人畜都得到平安。在行礼的那一刻,气氛凝重,让我这个半信半疑的心也跟着凝重起来,不敢有半点造次。山里的风俗习惯,在一代代的伐木人中间传承着,在为大家所接受。这样的风俗也在东北的老林子里衍生着,传递着,看不见却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父亲也就是因为那一次抹嗒山,让他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年轻的莽撞与青涩,让自己付出的代价,也让他明白了更深的人生道理,也让他重新修正了自己的认知。
   一次难忘的经历,会让人终生难忘的。我听着外面传来的飒飒风声,想着那个小伙子的境遇,此时的他睡着了吗?我的思绪已然飞到深山之中,希望能像一层棉一样,温暖到他的身心。
  

共 45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太多的局部世界,我们还不了解,只是一个无知的旁观者。作者的两则散文,为我们展示了鸟和人对食物世界的秘密和故事。◎老鸹眼:背负毒名许多年:臭鼠李,看看这个名字,遗臭万年吧?而且果子还有毒,可一群灰喜鹊居然抢走了这棵在人看来有毒的树结下的毒果子。做一棵树,一棵擎载着果子的树,一株载满鸟儿欢乐的树。这样的鸟与树与果的世界链接,不是我们习惯性的思维可以理解的。◎冻蘑:要有一颗敬畏自然的心:冻蘑,是山林奉献给人类的美食食材,但要获得这样的食材,并非轻而易举,入山就可能会迷失方向。作者就遇到一个小伙子,而且有些不听劝诫,终于在山林里迷失了自己。作者的父亲曾经为了采冻蘑,在林子里迷失过,教训是惨痛的。自然奉献给人类食物,也有着禁忌,以敬畏之心,面对和尊重自然,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小伙子还在林子里,但愿作者这篇温暖的文字会飞到森林里,做一张棉衾,为之御寒挡风。两篇散文,都是关于食物的故事,作者观察敏锐,描写生动,展现出不曾为我们所知的世界风貌,让我们了解了自然的真趣本来。文章的认识深刻,颠覆了我们曾经的经验,感悟尤其精美有味。鸟食毒果而不死,人在林中觅食,希望他能够安全走出啊。文章具有温暖的人文情怀,叙述里充满情感,朴实而真切。作者最近推出的短章式散文,从大的格局看,属于一个类,两个标题,但具有内在的联系,读来轻松有趣,而且获得对比性的认识,是很好的开拓与创新。好文章,很精彩,推荐赏读。【浪花诗语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11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17 10:51:19
  大千世界,浩瀚林海,有多少唯美不曾看到不曾知道的奥秘啊,且看孤独作者为我们一一分解展现。一份食物,鸟与树,人和林,生死相依,息息相通。感谢投稿浪花,希望精彩纷呈,不断给浪花带来缤纷多彩的文章锦绣。遥握,问候冬暖。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11-17 14:58:00
  谢谢老师的精彩编按,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编辑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1-17 11:00:45
  记得,活成一棵树真好的话。春萌夏荣,秋落冬凋,四季分明,宠辱不惊。孤独老师文章里写欣赏一棵树,境界也特别新颖。做一棵树真好,不管大树和小树都好。我想,树可以擎着鸟儿的爪,那才是交响曲,我畅想这个境界了……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11-17 14:59:45
  一棵树的境界是无与伦比的境界,这些日子有着更多的思考,森林与我的关系是写作的动力!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祝文丰笔健!
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0-11-17 14:13:11
  写动植物题材很容易让人接受是因为它们是最熟悉也是最真实的存在,它没有人类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体现。通过读老师的文章表明一个不争的事实。不仅是动物植物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小部分,大自然充满美丽,同时也有一些危险。也包括人类对一些动物的误解和敌意,其实我们应该明白。动物所谓的“危害”人类的行为也只是为了活下去。它们也是要想法生存的啊!老师是个热爱生活并喜爱动物的有心人。这让我想起了动物小说家沈石溪。期待看到老师更多精彩力作。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3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11-17 15:01:55
  这一题材还很多,希望越写越好,这种形式被接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福音。谢谢精彩解读,遥握祝冬安!
4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11-17 14:13:21
  好文!既有趣味又有知识和哲理!点赞,必须嘀,我有个三次“抺嗒山”经历,三次都哭过,那种滋味……不好讲,现在回想还是好哭又好笑。不过喜欢,还想再走一次大森林的路,再看一眼曾经“抺嗒山”的地方……遥握问好老师,谨祝冬暖!谢谢老师给我们带来如此精彩的大作!
回复4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11-17 15:04:45
  抹嗒山的过程,一定不能慌,需要冷静才会排除心里的谜团。你家乡的大山一定很大,也一样都充满了神秘感。家乡有一座这样的大山,真的是一种幸运啊!谢谢老师的来访留评,祝文丰笔健!
5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0-11-17 14:38:55
  大自然充满了神秘,人在自然面前显得太微不足道,用一颗虔诚的心,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才是正道。孤独老师的两篇关于老鸹眼和冻蘑的故事,就很生动的说明这个道理。人要有敬畏自然之心,自然才会给你美好的回赠。好文,点赞!
回复5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11-17 15:07:43
  对待自然,真的需要有一颗敬畏的心,我们东北的山林之中有许多这样的事情,因为对自然的轻薄而遭横祸的,比比皆是。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祝冬安!
6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0-11-17 19:51:51
  又一片大山森林的故事,情真意切,信手拈来,一片精彩,神秘和新鲜,鸟与自然,人与自然有剪不断的情缘,欣赏佳作
回复6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11-17 22:10:46
  谢谢老师来访留评,遥握祝冬安。
7 楼        文友:罗莲香        2020-11-18 18:04:04
  老鸹眼,一直在人们心目中是有毒的,灰喜鹊成群结对地飞来,毫无顾忌地食之却无恙,直至果实慢慢被享用精光,果树却从容地站在那里,做一棵树真好!看来,固有的理念未必是正确的,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冻蘑,要有一颗敬畏自然的心,否则会迷路,会迷失在大山深处。的确,大自然可亲可敬又可畏,进山采食,得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方可在大自然中进退自如。好文,启人深思,问好孤独老师!
回复7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0-11-18 21:24:39
  美丽的大森林,这里面有多少不为人知,是不可预测的。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祝冬安!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