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写手奖励赛】枫(小说)
又到深秋,山上的枫叶红了,热烈而浪漫,这样的情景,在林晓雨的记忆里徘徊了很多年,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有多少个秋,就有多少次念想。可是,这记忆的滋味,会随着时间的风,渐淡渐远,直至虚无。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境而已。
雨在中学时就恋上了枫,那时,他们才十四五岁,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年男女思想都比较保守,尤其在农村。
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打小就在牛背上度过,直到八岁时,他母亲才让他上学读书。雨从小很淘气,跟村里放牛的孩子一样,偷过田里的庄稼。饿了,在麦子、玉米即将成熟时,他们会聚在田野里野炊,说是野炊,也就是挖个土灶烤麦仁、烤玉米,有时也烤山芋、花生等。用火烤的东西很香,那香气在空气里飘散,会让你整个的心飘了起来,随风,随烟。
雨是个天资聪慧的孩子。刚上学时,心还在野外和玩伴们身上,他就不想读书,一年级竟然走了三个学校,后来,渐渐稳定了,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
雨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当地中学。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有机会读书,而那几个女孩子,命运就不同了,没有读过书。这一方面因为那时家里太穷,一方面因为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那是在大集体时代,农村家家穷,孩子又多,吃都很难,怎么顾得上孩子读书呢?尤其女孩子,家里总认为她们将来是要嫁人的,念书,好与坏都没有用。
雨不知什么时候变得沉稳起来,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粗言粗语,心思好像细腻了起来。他平时沉默寡语,见到女孩子也会脸红,在班里很少与女孩子搭话。不过,那时候人们思想很封建,男孩女孩在一起玩得少,更不用说谈恋爱啥的。
雨在读初二的时候,班里有两个同学好像在谈恋爱,受到很多同学的讥笑和白眼。时间一长,他俩在班里实在混不下去了,或许被情所惑,就只好回家结婚了。据说,他们生了两个孩子,生活过得还不错。
雨在班里成绩好,受到老师的青睐和同学的艳羡。雨家里很穷,衣服上补丁摞补丁,吃得也很差,还常常吃不饱,面黄肌瘦,明显得营养不良,头还晕过,一查是贫血,需要补,可家里又能拿出什么来补呢!
因此,雨觉得不如人,心里有自卑感,变得内向,不愿与别人交往。不过,他的成绩很好,家人很开心,对他抱有很大希望:考上中专学校,光耀门楣。八九十年代,考上中专,就有了铁饭碗,国家包分配工作。那时,能考上中专的孩子,都是百里挑一,凤毛麟角。雨终于靠自己努力,在那一年考上中专,上了师范。那一年,他才17岁,正值青春风华的年龄。
而他的同学,有的辍学,回家种了田地,有的上了高中,继续求学,准备考大学。那时,高考,全国一张卷。招生,全国统筹,按分数高低选拔。而招生比例很小,这样,农村孩子考上大学的就特别少。有的复读了好几年才考上,这比起复读没有考上的,要幸运多了。
雨在初二时喜欢上一个女孩子,他的同班同学,名字叫枫。枫的成绩在班里也名列前茅,只是中考失利,没有考上中专,而是上了普通高中。
雨开始偷偷地喜欢上了她。喜欢听她的声音,喜欢看她的背影,就连她穿的衣服颜色、走路的样子,他也喜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雨常常会在梦里见到她,甚至拉了拉她的手,不敢有过分的举动。醒来后,他依然很激动,不过,他从来没有向她表白过,连一个爱的眼神都没有透露过。他其实并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只是懵懵懂懂的喜欢而已。
雨是一个很自制的男孩子,他明白,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中专,才有出路,才有可能去喜欢上一个女孩子。不然,像雨这样的生在农村的穷小子,怎么能赢得一个漂亮女孩子的芳心呢!
情人眼里出西施。枫在雨的眼里就是西施,她,鹅蛋脸,下巴稍有点尖,眼睛很大,笑起来很迷人。她也在农村,同雨一个乡。她平时衣着干净、朴素,喜欢穿黑色上衣。总之,雨喜欢她。
单恋是很痛苦的事情,尤其小小的年纪,心中有愁,却不敢言,只好藏在心里,暗暗忍受。有时,他也会因此自责,不该在小小年纪就有这样“龌龊”心理,甚至是犯罪一般。雨觉得对不起枫,以为这是亵渎了她的纯洁和美丽。雨也觉得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姊妹们,怕这样想会让他们失望,他可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雨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决心努力学习,考取学校。那时,中学生谈恋爱的极少,孩子们跟现在比起来,好像情商很低,与同龄相比较,至少晚两三年。那时候,雨根本不知道恋爱是怎么么一回事,从来不说“恋爱”两个字,说不出口,也觉得是羞耻的事。至于“表白”的意思,那还是二十多岁时才明白的。
那年,雨上了师范,枫上了高中。到了暑假,雨总是忘不了她,于是,他决定给她写封信,向她说,他喜欢她。写这样的一封信,雨觉得很难。每一次拿起笔和信纸时,又放下了,真得不知怎样说。那时写封信,需到邮局,贴上邮票才能寄。雨最后还是鼓足勇气写了封信,一页多纸,说了很多他对她的印象和往事,话语很委婉,最后才说了句:“我喜欢你”。信写好后,雨在信箱前徘徊了很久,才将贴着邮票的信投了进去。回家后,等待回信。
没过几天,雨上学了,也没有等到回信。他感到很无望,很后悔,不该写这封信,太唐突了。不过,他转念一想,或许还有机会,于是,就等待。等待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就像单相思一样的痛苦。在邮寄信时,雨就想到了结局,也许信中途丢了,她根本收不到。也许,她收到信时,会将信丢掉。也许,她会写了回信拒绝她。
对于寄出的信,他很后悔。也只好继续等。
单恋是很痛苦的。你苦恋别人,别人却一无所知,或者别人一点都没有喜欢过你。单恋是一种错觉,臆想人家也怎样怎样喜欢你。
在开学几天后的傍晚,他终于收到了枫的回信。
收到信的那一刻,他激动而害羞得从传达室取了信,就收在口袋里,很神秘。到了宿舍,雨没有打开信封,因为他担心同学们知道,不好意思。他揣着那封信,也不想立即打开,他担心。早点知道结果不是好事。其实,最担心的还是怕遭到拒绝。
该来的总会来。下了晚自习,他偷偷躲在蚊帐里,抖抖索索地拆了信封。他是怎样地激动呀,熟悉的清秀的字迹,柔弱的笔迹,就像她的人一样的温柔。闭上眼睛,他会想着她的清丽的面容,她的眼睛,她的笑,她的黑色上衣。
拆了信,急忙往下看,却被那一行字戳痛了眼睛,灼伤了心灵。
“对不起,我已和表哥订了亲,我喜欢表哥。”这是真的吗?她是拿这个当做挡箭牌,故意这样说的吗?
他反复地看着这一行字,流泪了。那句话,字字像炸弹一样,对他连续轰炸。他头脑里一片空白,仿佛周围没了空气一般,他呼吸艰难,先失望,再绝望,他觉得她很无情,不该这样对待他。他以为看错了,可看来看去还是那几个字。他不知所措,心里满是怨恨和愁绪。过了很久,他清醒了,理了理情绪。
于是,他撕碎了信和信封,将碎纸屑扔进了垃圾池。他决定不再去想她。就这样,又过了两年,他毕业了。两年期间,雨还是偶尔想起她,但已不是很强烈。
秋天来的时候,雨还会到山上看看枫叶。红枫很好看,心形的叶子,泛着赤色,在阳光下会格外艳丽、透亮。他是在想着枫,轻轻地摘下一片叶子,珍藏在书页中。想她的时候,就拿起来看看,嗅嗅。
雨常和一个初中要好的男同学会面,他叫文,比雨大两岁的样子,对恋爱的事早熟。他知道雨的心思,就开导他:“喜欢再去追,或许就成了”。
雨其实也很矛盾,担心家里不同意。毕竟自己是有工作有户口的,找一个农村的,不合适。那时,农村男女找对象也很现实,一方有工作户口,至少要找一个有户口的,有工作更好。雨很木讷,遇到女孩子不知道说些什么,又加上不会装扮自己,所以,媒人介绍,又常常不被别人看上,他很苦恼,也很着急,其实,也不过二十二三岁的样子。
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学文陪着雨来到了枫的家。枫的家很平常,一个哥哥已经娶了媳妇,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看得出来,她父母年纪很大,母亲已佝偻着脊背。
那是一个夏天,枫正在洗衣服,看到雨和文的到来,觉得很吃惊,愣怔了一会儿,赶忙丢下手中的衣服,搬走了洗衣盆子,让了座。雨定睛打量着枫,眼里充满了柔情。枫戴了近视眼镜,穿着水红色的裙子,上面配的也是水红色的,看样子是套装。
她已经不读书了,落榜了,在家里帮忙做家务活。
他们谈了会话,被留下来吃了中饭。雨陪她哥哥喝了点酒,下午就告别了。雨和枫并没有说起恋爱的事儿。
又过了段时间,枫竟然来雨的宿舍,说是向他帮同学借几本书。雨找了书,全借给了她。这一次,他们坐的时间也很短,彼此没有多少言语。雨终没有勇气向她表白爱情,最终错过了。
从此,雨再也没有见过她。
雨结婚了,有最爱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只是偶尔想到枫,那已是淡忘了的记忆。雨爱老婆孩子,爱这个家,怎能让这段没有任何结果的单恋,影响自己的感情,影响这个家庭呢!
多年后,他们已人到中年,各自有了家庭和孩子。雨和枫并没有再联系。雨偶尔打听她的情况,也觉无味,就再也不想打听了。
同学文和枫在一次同学会上,向她说起雨,问她:“你还记得他吗?”枫却说:“好像有这个同学”。雨听了文的转述,很失望,觉得太悲摧了!
文还给雨发了张用手机拍的枫的近照,枫胖了黑了老了,再也不是雨先前日思夜想的青春模样了。
哦,那不过是远去的枫叶,不叫爱情,雨终于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