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罗蒙山下的生死抉择(散文)

精品 【菊韵】罗蒙山下的生死抉择(散文)


作者:壮溪 童生,76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22发表时间:2020-11-22 10:55:47

【菊韵】罗蒙山下的生死抉择(散文)
   11月13日,盛世太平的冬日暖阳,照耀着罗蒙山下的县溪古镇,车水马龙,一派繁华;芙蓉江水,欢快地流淌。我和战友们,来到罗蒙山下,参谒“通道转兵”纪念馆,景仰肃穆,聆听着讲解员的动情解说。
   86年前的11月13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刚刚从湖南汝城突破国民党军的第二道防线,向宜章、郴州挺进,正准备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29天后,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及中央军委一、二纵队,经广西龙胜,攻占通道;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委员,齐聚罗蒙山前的恭城书院。
   此时的中央红军,是一支疲惫之师。自1934年10月10日开始长征,国民党反动军队,沿途设置四道封锁线,围追堵截,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在湘江东岸。英勇的红军将士,一路斩关夺隘,奋力拼杀。特别是湘江战役,十分惨烈,面对30万敌军,血战五日,死伤枕藉,8万6000人的红军,锐减至3万余人,大多数是血染战袍,一身伤残,且给养匮竭,缺枪少药,饥肠辘辘。
   这是一支迷茫之师。1929年1月中旬,毛泽东和朱德率红四军,由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2月10日,取得“大柏地战斗”的胜利,为日后创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30年底到1931年9月,国民党军先后发动三次围剿,均被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彻底粉碎。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到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的全盛时期,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0万,中央红军达20余万人。何其壮哉,伟哉!毛泽东在第四次反“围剿”胜利,重过大柏地时,兴奋写下《菩萨蛮·大柏地》一词:“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是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礼赞,也表现了其对革命事业的乐观精神和昂扬的战斗情绪。其实,又何尝不体现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和红军战士的喜悦情怀与战斗意志呢?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用实践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然而,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后方中央局解除了毛泽东的军事职务;1934年1月,毛泽东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也被无端罢免。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于党内军内,占据了主导地位。随后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先是实行军事上的冒险主义进攻战略,后又实施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不断折腾,丧师失地,兴盛的红色革命根据地,被彻底葬送了。
   广大红军指战员,先是迷茫,后是怨怒。毛泽东指挥反“围剿”,为什么能从容若定,诱敌深入,连续打胜仗?而军事“三人团”,一会儿“两个拳头打人”,一会儿“御敌于国门之外”,疲于奔命,处处挨打?常打胜仗的毛泽东,为什么靠边站?专落败仗的,为什么坐高位?特别是1934年4月与敌广昌决战,红军损失惨重,红三军团长彭德怀怒斥李德:“你真是崽卖爷田心莫痛!”湘江战役,红军战士遗体壅塞江流,军中怨愤四起,一筹莫展的博古,差一点引咎自戕。红军将往何处去?毛泽东什么时候再来领导红军打胜仗?这些都是勇敢坚强的红军指战员,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的问题。
   这是一支即将陷入灭顶之灾的队伍。从1934年12月10日,红一军团先头部队攻占通道县城后,到12月12日,3万余人的红军,挤占在通道狭窄的西南隅,情势万分危急。早在湘江战役前,老蒋已觉察中央红军北上湘西与红二、六军团的战略意图。当红军强渡湘江后,他就调集刘建绪、薛岳部主力20万人,沿湘西城步、绥宁、芷江、洪江、靖县、会同、武冈一带,设置四道碉堡线,共计211座,张网以待。同时,桂军夏威、廖磊部,北上抄袭追击红军,刘建绪部从东面压来。如果继续实行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无异于自投罗网,以卵击石!迅速脱离险境,才是生存发展的唯一之路。
   12日9时,中央政治局在恭城书院召开紧急会议,着重讨论红军的去路问题。我们从毛泽东座位(在周恩来和王稼祥之间桌角部),就可看出,他是列席参加的。会议一开始,李德博古,不容置疑,亟欲拍板与红二、六军团的会合。周恩来心急如焚,知道除毛泽东外,没有谁能撼动他俩的决定,立即要求听听毛泽东的意见。他此刻的身份很尴尬,如果不是周恩来、王家祥的竭力邀请,李德博古的眼角眉梢,都无他的份。毛泽东被罢黜后,不气馁,为了党和红军的事业,长征途中,一直做王家祥、张闻天的工作,争取到了他们的支持。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毛泽东无所谓自己的处境,更不屑博李的霸道专断,坚决予以反对。他语重心长地分析敌我态势后说,我们不能当傻子,钻“口袋”,寻死路!现在,红二、六军团在铜仁、石矸牵制王家烈主力,是个好机会,只有到敌人力量最薄弱的贵州去!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毛与博李争辩激烈,现场气氛,充满浓烈的火药味……当夜幕降临,寒风吹晃走廊的马灯,李德在事实面前,负气离场。王家祥、张闻天、周恩来和朱德,都支持毛泽东的建议,博古势孤力单,仍坚持己见。
   会议直到19时半,中央军委才向各军团、纵队首长,发出“万万火急”的《军委关于我军十三日西进及进占黎平的部署》令。这份不同凡响的部署令,体现了毛泽东的使命担当、卓越智慧和斗争精神,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开始用实事求是的思想来独立解决问题,逐步走向成熟。
   凛冽的风,冰冷的雨,侵袭着忧心忡忡的红军将士身体;阻敌追剿的红军,正浴血奋战。铁血后卫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在黄树湘师长的率领下,死缠十万敌军,时时刻刻,都在流尽自己的鲜血,为党和中央红军争取生机!当获令西进贵州,几万红军,立即脱离接敌,人欢马嘶,向播阳、黎平方向进击。从此,工农红军像蛟龙入海,猛虎上山,不断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
   走出纪念馆,太阳仍然朗照着。岁月静好,山河如画。我的心,却极不平静。

共 23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壮溪老师的散文《罗蒙山下的生死抉择》“来到罗蒙山下,参谒“通道转兵”纪念馆”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这篇散文在选材上并不新鲜。但是,在写作上却不落俗套:首先作者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写起,这时的红军是疲惫之师、迷茫之师、即将陷入灭顶之灾的队伍,是紧要关头。事逾重,拨乱反正的价值和意义就逾重大,欲扬先抑。其次,作者笔锋一转,通过回忆红军创建到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得出一个结论:“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用实践证明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为得出结论做好铺垫。第三,作者抓住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迷茫,红军指战员心头有一个疑问“红军将往何处去?毛泽东什么时候再来领导红军打胜仗?这些都是勇敢坚强的红军指战员,无时不刻都在思考的问题。”通过全体红军指战员的呼唤来体现毛泽东军事才能在红军中树立起的威望,领导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了的。第四,作者通过恭城书院紧急会议,“发出“万万火急”的《军委关于我军十三日西进及进占黎平的部署》令。体现了毛泽东的使命担当、卓越智慧和斗争精神。”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这篇散文写在当前复杂、紧张的国际形势下,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你死我活的斗争的背景下,说明毛泽东思想永不过时的主题尤为重要。这篇散文,语言朴实,构思严谨,结构完整,是一篇佳作。点赞,推荐阅读。【编辑:水墨砚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128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水墨砚儒        2020-11-22 10:56:47
  壮溪老师的散文,思路清晰,寓意深刻。
回复1 楼        文友:壮溪        2020-11-22 21:17:28
  水墨砚儒主编老师辛苦了!编按太精彩!谢谢!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1-22 11:11:20
  学习优秀散文,很有教育意义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壮溪        2020-11-22 21:34:27
  谢谢黄老师到访!您越来越高产了,祝贺!
3 楼        文友:叶雨        2020-11-22 14:56:24
  重温革命史,才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欣赏壮溪的这篇散文,如亲临现场,再一次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壮溪        2020-11-22 21:45:58
  是的,叶帅。我们支部组织党员警察去接受红色教育,此行颇受洗礼,思想得以升华!谢谢!
4 楼        文友:瘦马        2020-11-22 21:22:08
  文章立意高远,思想性强,文字质朴,很有质感的好文章。
回复4 楼        文友:壮溪        2020-11-22 21:52:39
  感谢瘦马老师一如既往的支持鼓励!祝您文丰冬祺!
5 楼        文友:乐歌        2020-11-23 18:26:35
  通道转兵,中国转运,党的事业转运,意义重大,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回复5 楼        文友:壮溪        2020-11-24 16:05:18
  乐歌老师很有思想!同感!祝您文丰笔健!
6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0-11-29 01:41:25
  风雨过后是和平,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生活,感谢革命先烈的付出!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回复6 楼        文友:壮溪        2020-11-29 22:21:14
  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奉献!是的!
7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0-11-29 06:47:37
  读壮溪老师的文字总是有种力量感!在那个战争模式里,就如文中所言在左倾思想深固下,人心涣散,意见分歧,红军正处生死存亡的危难之际。战略家毛泽东不计个人身处险境力挽狂澜纠正了战略方向,虽然举步为艰。但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革命胜利!壮溪老师的散文言铿锵有力,据实通达,脉络清析,纷而不乱,手法犀利。重温革命历程领悟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真实写照,感怀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拜读具有宝贵文献的深度好文,向老师学习!问候壮溪老师冬祺顺遂!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7 楼        文友:壮溪        2020-11-29 22:24:08
  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是摆在那里的,无与能比!谢谢素心老师的鼓励!祝你佳作连连!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