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小寨沟(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小寨沟(散文) ——云台山散记之二


作者:不舞之鹤 布衣,26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89发表时间:2020-11-23 12:57:33

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了解救豫北民间干旱之苦,不惜违反天条私自降雨,被贬下凡间,栖身“小寨沟”。
   交通车沿“子房湖”溯源往上不足半小时,就到了“小寨沟”。进入台阶上镶嵌行书“小寨沟”木匾的检票口,眼前豁然开朗。
   这里似乎是“秋收节”刚过,置身宽旷的广场,右边的木棚里垂挂着一串串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紫色的蒜头,往前还排列了稻草扎成的大大小小粮囤,菱形开光中贴着“丰”字;左边是美食城和旅游纪念品店铺,游人如织;正面的木篱围着一个台基,在彩菊拼成的几何图案后面,树立三个人高的圆盘,上书“丰”“收”“节”几个大字。再往前走,一个硕大的圆球分外抢眼,那是360云景球幕影院,要不是赶时间,我非去体验不可。
   迎着左首播放云台山风景的大屏幕,右首头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悬在崖壁施工的人,道路越走越窄,不觉到了一座筒瓦石坊跟前。仔细打量,明间枋梁嵌有沈鹏手书“泉瀑峡”金字行书匾额,内里不但不乏隶体和魏碑痕迹,而且还穿透十足的铭文金石意味;次间是雾色朦胧的山水画,没有出处。我们从这里乘坐电瓶车进入峡谷,10元钱回头还赠咖啡。
   行程不远,座椅还没焐热就到了终点站。下车伊始,远处宝塔峰、五老峰山峦插天,刀砍斧劈,美如画屏。一爿绘有国家地质公园徽标的粉灰色岩片扑入眼帘,介绍泉瀑峡的身世。后边崖缝泉涌成瀑,时而高歌时而低吟,色泽悦目,清音悦耳,虽不恢弘却意味深长,这大概就是“水帘瀑”。
   我们转身过桥拾级依山前进,一路上林间白云岩、砂岩、灰岩、泥岩比比皆是。有的羽纹错曲,有的平生横条,有的大洞小眼,顾此失彼;或光光滑滑,或坑坑洼洼,或四开五裂,不一而足。
   “泉瀑峡”长约3公里,谷幽水碧道路平缓,其间深潭星罗棋布,小溪川流不息。开阔的谷底,充沛的水源,时而分水涓涓,时而合流湍激,频频小桥流水,时见鱼翔浅底,可谓步移景换。我们爬上爬下,沿途不断搜寻玩石,纹路奇特,形状怪异,群友爱不释手。手上拿着,腰里揣着,肩头背着,满心欢喜,虽累犹乐。过了“崩塌岩块堆积体”,前面便是由泥沙沉积的紫红色“页岩”,业已层层剥蚀,据说上面能找到“三叶虫”等古生物化石,好像并未引起人们关注。再朝前走不远,怪石嶙峋,半为坚硬无比的褐色石壁,半似凹凸不平的灰白色钟乳石。石崖上长树,石钟乳上积满厚厚苔草,一抹玉帘毫无来由蓦然散出,平滑飘逸,色彩缤纷,胜似孔雀开屏,旋即悄悄化入深潭,杳无踪影。这便是“孔雀泉”,超群拔俗,堪为名至实归。
   往前峡谷渐窄细细的犹如一个瓶颈,先前所见的峰峦不知躲到哪儿去了,只有两边湿漉漉的危崖矗地插天,阴冷逼人。沟底磐石巨岩横七竖八,一座木桥连着傍壁的栈道浮悬水面,沿岸设了石条长凳供人小憩。我的四周静谧无声,“幽潭”是幽中之幽,潭水波平如镜,青天、巉岩、人身倒影揉合一体,斑驳陆离成了身边的主题。走到栈道拐弯上坡的时候,头顶崖壁伸出一球状凸起,长满蕨草,在深秋季节依然郁郁葱葱,更有股股涓流从草丛中汩汩垂落,冰清玉洁,晶莹剔透,近旁木牌上标有“长生泉”字样,竟有信徒用矿泉水瓶汲取尝试,说很甘甜。
   随即转身拐弯,左侧下临黑龙潭深不见底,右侧贴壁曲折地陡下陡上,眼前有块巨岩盘踞潭壁上阻挡前进,一根水柱凶猛窜出,排山倒海直捣潭底,骇得深潭碧水吓白了脸色,打着璇儿四散逃奔,此谓“龙吟泉”。说来也巧,举目往上,光滑滑的悬崖到处淋淋漓漓滋水,偏有一道灰色脊椎凸出崖面,弯弯曲曲插入潭里,婉然游龙倒挂吸水,那摄人心魄的瀑布,震耳欲聋,正迎合了“龙吟”,真真巧夺天工,妙不可言。
   再往前行,终于钻出了瓶口,有片弧形的“波痕石”横在路边,庞大的石坪上有整齐起伏的纹路,犹如工笔水墨。这种波浪纹状的的纹理在地质学上叫作“波痕”,当这里还是海底时,丰富的碳酸盐成分随潮涨潮落沉积,记录潮水波动,形成了这般神奇状态,向我们展示着秀美。
   前头天地开阔,五老诸峰复又回到眼前,紧走慢走,终于揭开“云台天瀑”的神秘面纱。
   “天瀑”又叫“老龙瀑”,是因为它源自老潭沟上方悬崖,飞流又直泻老潭沟内。未曾谋面,远远就耳闻吼声震天裂地,地动山摇,比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出场还要出色。及至到了跟前,只见高空两山夹凹,一道白光像脱缰野马冲出豁口,旋即箭也似的坠落崖壁上撕作碎片,抖抖的披着水雾,丝丝缕缕,时分时合,晃晃悠悠,愈下愈薄愈淡,纷纷扬扬洒入“天瀑潭”化作朦胧烟雨,塑造出悬泉飞瀑携雨抚风的壮美,成就了轰然落差310多米的“华夏第一瀑”,做了“老龙沟”也就是“泉瀑峡”的源头,成了我在“泉瀑峡”的煞尾。
   其实,“小寨沟”还有一个2.5公里长的“潭瀑峡”与“泉瀑峡”毗邻,据说那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较“泉瀑峡”更为唯美,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近下午6:00,至多只能光顾一下“猕猴谷”罢了。
   云台山于199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狝猴自然保护区。从“小寨沟”广场过桥右转,即是一个仿生的象征性“猕猴王国”大门:一根树干曲成弧形门框,上面塑造了四、五只顽猴嬉戏。
   拾级往上,猕猴谷山高沟深林密,没走几步,一个铁网囚笼挂着“猕猴教育室”牌子,里面关着一大一小俩猴,据说他们抓伤游客,犯了错误,被关禁闭教养。太行狝猴是处纬度最北的狝猴,山峰陡峭气候严寒,因此身体壮大,毛长尾短,善于攀缘跳跃。这里的猴王配备了护卫猴、哨猴,率领猴群栖息于灌木林、针阔叶混交林的悬崖峭壁之间,野性极强。猴群喜欢与人接近,向人讨要,时常模仿人的行为调皮捣蛋,能无意中危及游客安全,四年前我来云台山的时候,野猴就曾翻动巨石使上海冠生园老总不幸罹难。
   “猕猴谷”虽只1公里但非常陡峭,上到“忘忧桥”,往前密林里的山道更加崎岖,只能坐对高高在上的“猕猴观赏区”叹为观止。队友们回来告诉我,山上的猴子好玩,吃糖还会剥去包装纸;接着又告诉我,山上的猴子好凶,吃过了还缠着人没完没了。但只要管理人员一举弹弓,它们立马惊慌失措,逃之夭夭。
   兴趣盎然,却天已断黑,我们不得不回到驻地。
   结束一天的快乐之旅,小寨沟的美回味无穷。明天,又将驶向下新的旅程。

共 24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笔下的“小寨沟”游记,充满欢快而清新自然的气氛,从“泉瀑峡”的“水帘瀑”开始,我们随作者笔墨而步移景换,从紫红色“页岩”,“孔雀泉”到“幽潭”、“长生泉”、“龙吟泉”,各处景色,各展其妙美;从“云台天瀑”到“猕猴谷”,如导游解说,绘声绘色。整篇文章,自然流畅,层次递进分明,细节描写到位,富有画面感和现场感,让人如处其中,如堵美景。推荐各位文友欣赏!【编辑:老书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老书生        2020-11-23 12:58:40
  游记细节描写到位,如诗如画,如有导游,感谢赐稿,问候冬安。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0-11-23 13:10:13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