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微型小说 >> 【八一】香和臭的辡证法

  【八一】香和臭的辡证法 ——香和臭的辡证法


作者:金田居士 白丁,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78发表时间:2020-11-26 08:13:54
摘要:香和臭的辡证法

一个打盼入时的村妇捂着鼻子,笑骂我这个臭老九。都什么时候了,还整天舞勺弄桶地往居田里浇这臭死人的倒头粪。臭吗?我斜着眼,一本正经対她说,我怎么就闻不见呢?记得您不是城里人,这话不该你说。第二你是未熟悉这种味道,假以时日你定会习以为常的。就象您身上那股香味,我乍闻也是汗毛倒竖。此村妇没捞到一点好处,反遭羞辱,笑骂着落荒而逃。此事不勉引发我对往昔的追忆!
   刚上一年级时,听妈妈说:准备到杨集街买月礼去城西看望做月子的小姨,在我的死磨硬泡下,妈妈最终决定带上我一同前往。为了表现自己是个很坚强的人,我迈着稳健的步伐始终走在母亲前头,十几里的烂泥路走下来虽然有点累,但我装着没事人似的。母亲指着一排砖瓦结构的房屋后边边的一排屋说:你小姨家就在最后那排,边说边把左手的老母鸡换到右手,又小心地移动一下背在身后盛鸡蛋柳蒌子。说话间我们就来到了琳琅满目的大街上。母亲带我转来转去,在一个摊前经过讨价还价买了二斤叫人馋涎欲滴的麻油馓子,又去供销社称了一斤红糖,加上柳蒌里的十六只鸡蛋,和一只老母鸡,一份厚重的月子礼就齐齐备备了。
   去小姨家的路上,我可再也不想走在母亲前头,在后边走虽吃不到馓子,闻那股香味也很过瘾的,透过柳蒌子的缝隙看着馓子也很解馋的。吃不到馓子,不要紧的。
   听到有脚步声,屋里走出一位瘦小枯干的老太婆,头发白多黑少,笑脸的背后透着一股阴臆,浑浊的一双大眼,根本就找不到象我母亲那股慈爱,善良目光。这一发现,不免使我心中忐忑。望着我和母亲带来这么多贵重礼物,老太婆歇斯底里地客气了老半天才让我们进屋。一进屋,母亲小心地放下带来的礼物,领着我直奔小姨住的东房,躺在床上奶孩子的小姨见我们来是又惊又喜,欠着身子想坐起,母亲一把按住,接着让我看刚出世不久的小妹妹。这小妹妹长得乌黑,满脸皱纹,我一点也不喜欢,也不感兴趣,唯一担心的是外间的馓子,会不会叫小老太婆偷吃了,我警惕地竖着耳朵听外间的动静。什么动静也没有,闻不见麻油馓子的香味,反尔有一股谈淡的陈年老臭钻进鼻孔,我四处屑摸,什么也没看到。
   小姨的房间里,一张床,一个梳头桌,还有一只木箱,床底放一个上了盖的马桶,一条白布门帘,上边有带琉梳的红布条作为装饰。因刚结婚年把,多多少少屋里还有点喜气。房间虽小,但很干净整洁,哪里来的臭臭,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母亲也意识到这里有点不平常,问小姨哪里来的臭味?小姨说:屋后有个粪场,从街上侧所掏来的大粪晒在这里,留着生产队种疏菜。现在还好一点,前几天天气暖和,越发臭了,苍蝇和蚊子多得能吃人。唉!这辈子,我算掉进粪坑里了。小姨边说,边用手擦着泪。其实小姨嫁给小姨夫,当初让我们家和老舅爹一家高兴了好一阵子,小姨夫一家是疏菜队户口,每月都凭粮证领粮食,吃粮方面是稳定可靠的,小姨夫人长的也是人材一表,加上据说是东北油田有个哥哥送他那一身油田工人制服和一顶大半新皮质三块瓦帽子往头上一带,真是出类拨翠。唯一的缺陷就是成份有点高,所以经人介绍屈就娶了小姨为妻。小姨以为一下子嫁入了豪门,用自己天生的贤惠和善解人意,来维持这个家,应该是顺理成章,到头来还是事与愿违。婚后的小姨夫,他的工作是每天拉着架子车到街上的公共侧所去淘粪,活脏臭不讲,还很累,他食量很大,小姨人虽嫁过来,户口确成了大问题,没户口,就没工作,更谈不上粮证了,每月仅有的那点粮食,小姨夫和他的老娘看得非常紧,一旦有点过失,就会挨骂。自打小姨进这个家似乎是抢了他们的饭碗。即使这样,小姨夫每次和小姨去舅爹家或我们家,饭后,总忘不了折根柴蔑边剔牙,边吹他街上如何如何。我父亲始终看不惯他这种作态,总会拿话噎他,可他还是丢不下他那份天真的高贵。
   临近中午时,温度升高,屋里的臭味在急剧上升,恰在此刻,小姨夫下班回得家来,一见我们是礼让有加,宾主坐定,开始用午餐。主食是大白菜皮棒须粥,饭里还有山芋干,副食为一盘腌咸菜,由于走了这么远的路,我毫不客气地喝了三大碗混合稀粥,没品出什么味,肚子似乎还未饱,怕小姨夫和他老娘笑我乡下人肚子大,就没再吃。饭未足,肚未饱,精神却很好。吃过午饭,我和娘就回家了。想想在那样的环境里,小姨一家也能生活下去,真是不容易。如今,住在窗明几净、青山绿水的环境里,还有什么不满足呢?而植物蔬菜需要营养,才会给予我们丰盈的回报,这又有什么可不屑呢?

共 17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香与臭的辩证法》,以精炼娴熟的语言,两件香与臭对比的案例,为我们讲述了香与臭的相对性。本篇开端精彩,扮相入时少妇的香与“我”灌溉田地大粪的臭,形成鲜明的对比,虽说是调侃,有点点夸张,也不失真实的生活情趣。一句“此事不勉引发我对往昔的追忆!”过渡自然,镜头反转,回到了儿时岁月。小姨和小姨夫,妈妈和我,外加小姨婆,处在一个紧邻臭气冲天的晒粪厂的小院里,馋了半路麻油馓子的味道消失殆尽。以一个娃娃的视角,小姨子的诉苦,小姨夫的优越感,通过浅显的故事,辩证香与臭的哲理。感谢作者赐稿八一,期待佳作常来,遥祝冬安笔丰!【编辑郭秀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秀玲        2020-11-26 08:21:16
  香与臭的辩证法,通过事例得到具体的验证。学习致敬!
郭秀玲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