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写手奖励赛】说说胡子(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写手奖励赛】说说胡子(散文)


作者:高令亚 秀才,113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33发表时间:2020-11-26 10:22:01


   男人隔两天就要刮刮胡子,不然的话,胡子拉碴,别人会说你不讲究。即使留胡须的,也会用剪刀理理胡须。不修边幅的人,别人不喜欢,尤其在女人面前。
   胡子,即胡须,它是男性特有的生理特征,是雄性荷尔蒙催生的结果。自少年时长出了毛茸茸的胡须后,胡须会越来越密,越来越坚硬。胡须就伴随我们男人一生。
   胡须是男人阳刚之气的标志。它的浓淡与体内分泌雄性激素多少有关。我们可以根据胡须来大体判断一个人的个性,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也有个七八分。胡子多,落腮胡的,性格直率,甚至鲁莽;胡须浅淡的,一般个性柔软些,感情细腻丰富。不长胡子的男人很少,太阴柔,女性化。
   有人喜欢蓄胡须,时间一长就成了“大胡子”。“大胡子”并不是很多,所以遇见了就感到好奇,却不敢正眼瞧,只能偷看。对这样的人,大家常常是敬而远之,背地里很轻蔑这种人,总是把他们与黑社会、地痞流氓联系起来。中西文化有差异,外国人胡须长的很多,胡须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和形态。印度、美国、墨西哥、土耳其、俄罗斯、德国等,男人的胡须尤其茂盛。
   有人喜欢浅留胡须,在理发店常常修理心仪的样子,很有形,帅气,像八字须,山羊胡,一字须。大文豪鲁迅先生的胡须不上翘,也不向下拖,看起来像一个隶体的“一”字。他一字眉,浓浓地;短头发,直竖竖地,这些与他硬汉的性格很搭配,这样的形象不由得让人想起他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一生在战斗,用文字的武器,像投枪和匕首,直刺敌人的心脏。他被誉为“民族魂”,当之无愧。民国时期,一些文人喜欢留胡须,有风度,有男人气质。
   古人喜欢留胡须,这在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胡须长而美,他也因此获得“美髯公”的赞誉。作品中写道,“玄德看其人:身长八尺,髯长尺二,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就是关羽。髯长尺二,虽有夸张,但见其须长、须美。那个张飞,一脸的络腮胡,“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看了就让人心栗,怕他三分。张飞性情暴躁,奇勇无比,力敌万人。
   在古代,白胡子都是仙风道骨之人,往往与神话有关。传说中的太白金星,须发尽白。
   胡子,还让我们想到了过去的土匪。不错的,很早时候,北方人称土匪为胡子,当然与胡须有关。土匪很少下山,胡须长时间不理,就很长。他们一到乡村,老百姓一眼就认出他们,大声喊道:“胡子来了,胡子来了。”胡子就成了土匪的别名。
   现代人大部分人不喜欢留胡须,刮胡子成了男人的日常。过去,自己刮胡子的很少,多是到理发店刮胡子。理发师有一把锋利的剃须刀,给客人剃须前,把刀在当刀布上反复当来当去,磨利刀锋。理发前,师傅把胡须和脸上抹些肥皂,或乳液,然后拿块热水毛巾敷在胡须和脸上一会,再剃须。理发师剃须的功夫了不得。一把剃刀在他手里运用自如,下刀快,手法熟,刀轻飞如燕,或上或下,或左成右,或正或侧,刀锋在胡须处游走,恰到好处。客在此时微闭双目,看似惬意,其实心里还是有些紧张,毕竟那把剃刀近在面皮。
   不知何时,人们用上了简便刀架式剃须刀,自己刮胡子。对着镜子刮胡子,几分钟的事情。热水肥皂不可少。后来,人们用上了电动剃须刀,更方便了。
   我在十五六岁时有了胡须,毛茸茸的。那时,总觉得长了胡须怕别人看见,害羞,于是,暗地里用手轻轻地拔,用剪刀剪。拔时疼,有的还发了炎。据说不到结婚的年龄不能剃胡须。
   年轻人的胡须稀疏柔软,像麦地里刚出的青苗。有了胡须,说明你长大了。
   我还是上班以后才刮胡子的,用的是剃须刀。那时,也偶尔在理发店刮过。不敢长期在理发店刮,有顾忌,就是担心给刮出个络腮胡来,人们向来对落腮胡反感的。胡子越刮越青硬。胡茬摸起来戳手,痒痒地。胡子长得快,两天不刮,嘴边就像长了茅草。胡子一长,就觉得人没得精神,显老相。我一般两天刮个胡子,动作很快,三两分钟结束战斗,不磨蹭。刮了胡子后,人也精神抖擞,显得自信。至今,我还是喜欢用刀架式剃刀,蓝吉利刀片很好用。
   在理发店剃须,我吃过一次亏。那个剃须的,肯定是技术不咋地,把我的下巴搞得血滋滋,疼了一两天。这也是我怕到理发店剃须的原因。
   关于胡子的名人轶事不少。王震有个外号叫“王胡子”。他在年轻时留过胡子,胡子长得快,又长又密。1946年,王震率领部下在南泥湾突围,他发誓,如果队伍一天没到达延安他就一天不刮胡子。就这样他胡子越长越长,终于抵达延安的时候,他的胡子已经有一尺长。王震夸张的长胡子引起毛泽东的好奇询问,当得知原因后,毛泽东立即给王震取了个王胡子的外号。从此王胡子的绰号就流传开来了。
   周恩来在红军长征期间也留过长胡子,是名副其实的“美髯公”。我从网上了解到,周恩来在长征期间留胡子实在处于无奈,没有刮胡子的刮脸刀,他的胡子又粗又硬,一天不刮都不行,后来到西安谈判,还是用剪刀修整的。周恩来以前在国民党统治区留胡子,是对敌斗争的需要。留胡子,有时装扮成商人,有时装扮牧师,是为蒙蔽敌人的视线。
   很早就知道一个歇后语,“刚学理发就遇到大胡子——难剃(题)”,这是讲,刚刚做事就遇到难题,不容易完成。这倒让我想到刺头。刺头儿头难剃,越是难剃越要剃,不然下面的工作就不好做。现实中,这样的刺头不少,像房屋拆迁的钉子户,像单位里的捣蛋虫,像村子里的村霸……这几年,扫黑除恶力度大,黑社会组织和村霸再也不敢猖獗,人民拍手称快。刺头儿也不敢闹了。
   我们这儿有句俗语,“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是说人在年轻的时候,缺乏社会经验,做事情不够深思熟虑,爱冲动,常把事情办得糟糕。你别不相信,大家都是从年轻时走过来的,是不是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胡子长了硬了,到了一大把年纪时,人就越发成熟稳重起来,办事经验丰富。
   过去,家里老人去世后,孝子一个月不能理发和刮胡子。大概是因为毛发是父母给的,这样做是对亡人的尊重。不过,现在很少有人遵守陈规。
   佛教有剃度之法。入佛必须剃去头发。剃度,佛教出家侣僧剃发受戒的一种仪式,佛教认为剃发出家是接受戒条的一种规定,又度越生死之因。佛法说,头发代表着人间烦恼和错误习气,削发就等于去除了烦恼和错误习气,去掉人间的骄傲怠慢之心,去除一切牵挂,一心一意修行。
   胡子是生理现象,却也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

共 25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标题《说说胡子》主要的聚焦点在“说说”。想不到关于男人的胡子,作者竟然能说出这么多的内容和内涵,在作者笔下的胡子,有本意有寓意,娓娓道来特别生动。通过作者对胡子谈古论今旁征博引的侃述,俨然胡子已经不是胡子了,胡子的确是一种文化的彰显和传承。文末一句“胡子是生理现象,却也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全文的总结,也是点睛之笔。一篇内涵丰厚的作品,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0-11-26 10:23:47
  说说胡子,作者说得非常好,让人耳目一新见识了。感谢作者的精彩赐稿,创作辛苦了,祝创编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高令亚        2020-11-26 17:01:33
  感谢叶老师编辑和点评,辛苦了。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太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