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写手奖励赛】献给6070的歌·少年求学(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写手奖励赛】献给6070的歌·少年求学(散文)


作者:高令亚 秀才,113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68发表时间:2020-11-27 13:36:38

谈起读书和人才培养,6070既幸又不幸。幸运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国家对教育开始重视。那时候,读书升学很讲究规矩。虽然是在村小学读书,但是,学期末考试不及格,老师是不会让你升级的,有的孩子在一个年级就留二年,所以,许多孩子学不好,就只得退学。也有父母不让继续读的,要孩子回家做家务或继续放牛。
   小学升初中,考试很严。我们是集中到乡中心小学考试的,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中午带的干粮。记得我们村小才考取几个初中生,其他的,要么留级,要么辍学。在承包土地20年以后,即2000年始,农村出去打工的特别多,而农民工,很多就是6070在家务农的。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村人口多,土地少,经济发展有限,有眼光的农民,就抛弃土地,来到城市打工,到工厂、企业、工地上班,虽很辛苦,但比在农村实惠得多。他们像城里人一样上下班,拿工资,这样,年终就有了不少结余。
   农村孩子想走出农村,谈何容易。唯一的出路就是上学,考中专或大学。可招生规模小,考取比例很小。我算是比较幸运的,1984年中专考试上线,被凤阳师范录取,当了老师。当时,全县中专,好像只取四百多人。我们当时两个班,通过预选考试,只有31人参加中考,其余的都被淘汰了。这31人中,只有我和一个女生考取中专,其他的上了高中。上高中的这部分人,后来考取大学的寥寥无几,其他的,先是回家务农,后来学手艺或外出打工。有相当一部分,通过乡镇招聘考试,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在行政上班。
   我在村里是第一个通过考学走出来的,当了老师,成为了非农业。这在当时轰动不小,因为全乡凤毛麟角。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村里又考取了几个孩子,这几个都是我教过的学生,不过,他们考的是大专院校。
   6070的我们,在务农的,在打工的,在机关单位上班的,大都责任心强,工作很努力,有奉献精神。就拿教育行业来说,像我们6070在全县中小学占半壁江山,教育教学挑大梁。这部分人把最好的光阴献给了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振兴,主要是靠他们。我自毕业后至今,一直在农村学校教书,已三十多年。
   农民工,农村人是主力军,而这部分人,主要是607080后,他们在工地一线,吃苦耐劳,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他们压力大,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子要培育,无论经济还是精神,都有很大压力。而且,他们已不再年轻,身体难以承受巨大的劳动负担。
   想想那时候读书,也真够艰难的。读村小倒没觉着,到上了中学,觉得不易。家离学校很远,来回少说有十四五里路。早上天黑黑地就要起床,母亲烧好早饭,还要预备好中午吃的。吃过饭,马不停蹄往学校赶,每次到校都是大汗淋漓,头上冒着热气。像我们爱学习的,最怕迟到挨老师批评了。春夏秋冬都如此。特别是到冬天,早上特别冷,天亮得又迟。有月光的时候,我们是常常踩着月光上学;没月光的时候,姐姐们就提着围灯(马灯)送我一程。中午在学校吃饭,是从家带的馍或饼或米饭,外加咸腌菜,都凉了。学校有食堂,舍不得花钱买饭菜,也没那个条件。就这样初一过去了。
   初二读书时,我和同学贵在其亲戚家住的,虽局促,但毕竟不要再往家跑了。姐姐们从家里担米到学校食堂换饭票,买菜票。那时候,刚单干不久,家里条件还很差。一天三顿吃咸菜,中午舍不得买菜吃,甚至连2分钱地蛋汤都舍不得喝,真艰苦。初三时,学习任务重,我住在学校,依然很艰苦。印象最深的,初三一个时期,口腔溃疡半个多月,嘴肿得都无法张开。初二时,大便干结,在厕所里疼痛了好久,还亏同学贵到医院买了瓶开塞露。初中阶段,我严重贫血,肯定与营养不良有关。
   读书,我自小到初中都很用功。那时候,也不知道考学是啥意思,只是很听母亲的话,要努力学习。小学时,我的成绩始终在班级前三。上了初中,我有个表兄是师范毕业回乡教书的,那时候,我就很羡慕,觉得他很了不起,幻想也像他一样考取老师就好了。还好,通过三年努力,我实现了这个愿望,当了老师。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母亲时常教导我,考上学校才有出路。那时候,为培养我读书,母亲和姊妹们吃了不少苦。记得上初三时,学费15元。当时家里真的拿不出,母亲就东挪西借,也没凑到多少。她只好求助政府救济,从大队到公社,求爹爹拜奶奶,公社决定救济10元,我的学费问题才得已解决。那时,学校也没办法,不敢免。想想母亲那时候真不容易,为我上学,向别人低头哈腰,强作笑脸,其实,母亲在私下里,不知道流了多少泪水。
   读书时,条件艰苦,6070都深有体会。晚自习时,教室里没有电,我们就用煤油灯照明,两个人一盏罩子灯。夏夜,蚊虫多,我们不顾。冬夜,寒冷,我们不怕。第二天起床,鼻子里都是烟灰,衣服上烟味很重。我们的老师始终和我们在一起。
   我没有落榜过,但我能想象得到同学们落榜的心情,肯定很失落,难过。中考,我的那些没有考上中专的同学,有的上高中,有的务农。他们有的又经历了几次高考。考取,皆大欢喜;没考取,会很难过,甚至自卑绝望。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条条大道通罗马。名落孙山的同学,有的靠自己打拼,生活和工作都如意,只是道路曲折些。
   路有千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不会辜负时代和亲人们。

共 21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通过作者的讲述,让我们了解到6070那时候所处的历史背景,那时候的招生制度,更有那时候在贫困的年代,求学的艰难。以前有句俗话叫做“跳农门”,意思就是说农村的孩子要想有前途摆脱土地,读书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只有刻苦学习考出好成绩,才有可能跳出“农门”,否则农村孩子的命运将很难有出头之日。从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段特殊历史时期农村的艰难,求学的艰难。作者说自己是无比幸运的,能考进师范从事教育事业,字里行间也表达了自己的那份深深感恩。文章朴实生动厚实,佳作推荐共赏。【编辑:叶华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0-11-27 13:38:27
  回望艰辛的过去,对照如今幸福美满的好社会,我们的确应该对我们的祖国感恩。感谢作者精彩的分享,让我们了解到那个特殊年代的求学岁月。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2 楼        文友:高令亚        2020-11-28 09:29:51
  感谢叶老师编辑禾点评,辛苦了。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太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