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远方】嶂石岩游记(散文)
岩石是高山的精灵,如果没有神形不一的岩石,就不会成就山的伟岸。花草树木让岩石有了凤冠霞帔,为高山画上色彩。我喜欢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了解这些大山的基因——那些凝固在岩石中的绝美。终于又有了机会,在初冬时节,驱车2个多小时,从石家庄到赞皇的嶂石岩,第二次去领略红色层岩之美。去亲身感受“神功凿横岭,岩石得巨片”的横向之美!
嶂石岩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石家庄西南的赞皇县境内,距省会石家庄市区约八十公里,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是中国三大砂岩地貌。景区有圆通寺、纸糊套、冻凌背、九女峰四个景点。最高海拔约一千八百米,素有百里赤壁,万丈红崚之称。已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天然回音壁,坐落在景区中部。有北方凉岛,天然氧吧之美誉。站在景区最高点黄庵垴,可看到两省五县。
我第一次去嶂石岩,是在毕业后不久,跟姐姐一起去的。当时并不知道共有四个景区,只是听说回音壁是世界第一天然回音壁,就想去看看。夏季嶂石岩层峦叠嶂,危崖绝壁,沟谷纵横,丛林茂盛。那种森荫密蔽、溪水潺潺,的确让人记忆犹新!我记得我和姐姐坐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留影,因为凉气袭人,我们坐下去又弹起来。见到了回音壁,在那巨大石屏前喊着“大山我爱你。”随后爱你、爱你、爱你……络绎不绝的回声,在岩石间回荡。那是最浪漫的表白,是青春最深刻的记忆,也是一次灵魂的震撼。那时想:如果自己孤独终老,就来回音壁吧,在诺大的深山里,可以与自己对话,涤荡内心尘埃,回归一个明心见性的自己。
这次再去的时候就想换个季节,看看它初冬的样子。这次选择了奇秀的九女峰景区,如果想看山石之美,九女峰便是最佳所在。丹崖、碧岭、奇峰、幽谷均集中于此。远看雄伟的嶂岩三叠,更是蔚为壮观。
拾级而上,路边堆积的厚厚的落叶,抬头可见零星的几片红叶,倔强的挂在枝头。初冬的季节,北风呼啸着,把荒芜渲染成了蛮荒。驱走了秋的娇艳,换成了冬的严峻。还是那些或大或小或高或低的岩石,守护着孤独的残余和寂静,给那些枯草草落叶,提供了藏身之所。雨后,那些落叶便发出了一股子独特的味道。潮湿的落叶堆在岩石边,与岩上斑驳的苔藓相对应,生出初冬的萧索之气。让我想到了“庭花采菉蓐,岩石步莓苔”这句诗。再往上走,有参天大树,被雷电或大风击倒,甚至是连根拔起,横靠在岩石边,就像走不动路的老人,靠在路边休息,看了,让人心生痛惜。有的树根和树干已经腐朽,变成了腐植土,滋润其它的树木。这种生生死死,不断地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不因人为的干预而自成体系,这便是大自然的丛林法则吧。
随着落叶的减少,沿着弯曲的石路向前,首先经过的是石人泉。但由于是初冬季节,看不到泉水的影子,但是仍然可以看到,夏季泉水流过的痕迹。沿着山路蜿蜒而上,转过第一道弯,抬头便可看见如刀削斧剁一般的山峰,这就是九女峰的第一个景点仙人峰。一柱独峙,像一支利剑,直指云端。换个角度才看到是一大一小紧依的两座山峰,如母子相依,也如仙人眺望云海。如果是夏季来此,估计仙人峰下那大片的草垫,更会是另一番景象吧。
仙人峰下一块巨大的方石头呈现在眼前,就像是仙人对弈的棋盘,也像是凡人招待宾客的宴桌,方方正正。走过了一段平缓的羊肠小路,就进入了神秘诡谲、怪石林立的山谷。有诗人用“纵有王维画不如”来形容嶂石岩的美,在山谷里更能体会这句话的真意。抬头仔细的观察这些直竖的石墙,是深红浅红、深褐浅褐、浅棕、赭色等层次分明、线条清晰、大小不一、羸弱的层岩垒积起来的,好像是仙人搭的积木,也好像是战士们垒的城堡。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总是能给人以遐想!漫步在山谷中,看着这些方石犬牙交错,加上风声鹤唳,犹如到了兵戎相见的战场。那一层一层的血红色随着石面蜿蜒而下,就像是战士的鲜血,历经风云变化积淀下来。那尖锐的、棱角分明的石峰,像是在向风、向雨、向云雾、向雷电昭示着自己的不屈与坚韧。吹进山谷的风,像一道道匕首,在山体上划出一道一道的裂口,但是岩石不会呻吟,即便被割裂一次又一次,却永远保持着坚强不屈的意志。
我在想:在历史的长河里,这里或者是一片汪洋,海水呼啸着,秋风怒吼着,掀起一排排巨浪,冲向岩石,那岩石岿然不动!最终,海浪被岩石击得粉碎,那碎片飞沫依然向前漂洒,激荡在岩石上,海浪前仆后继,破碎了又来,来了的又被摔碎……在岩石嶙峋的边界之内,仿佛是囚禁海浪的边界,是海浪自由的极限,不管怎样都不能逾越。这是海之岩石的职责所在!面前的这些红岩在坚守着历史的变迁,巨大的红褐色的岩石,像是被血水浸染过,冷硬而枯寂,透露着十七亿年前的荒凉与空旷。
在经历着无数次的山崩地裂、塌陷与隆起、风削雨蚀后,岩石的棱角仍存,并没有被磨得圆润,亿万年过去,仍坚守本真,执着得可以感化任何坚硬;所有的岩石都是指向苍天,只方无圆,血色昭昭,无一例外。
过了山谷向右,就会发现一座石柱从地底升起,这山峰好像张家界的啊!有人发出了述样的惊叹。只见峡谷中的两座山峰叠起,高耸入云,直指天际,这就是擎天柱,一如劈山救母的石像,高高的山峰好像是被人,从中间劈开的一样。也如久别重逢的兄弟,相拥一起。从这里远眺三叠岩,那百里赤壁的连绵起伏,雄伟壮观,像极了纪律严明的军阵,而这擎天柱,像是触犯了军规被放逐的一样。站在平台上,足下千山万壑变幻神奇,远望起起伏伏的山峦,有如一条条巨龙,又如天兵布阵,千军万马,严阵以待。
从擎天柱折回往上,就到达了惊险刺激的一米崖景区,也称为大金门垭。它连接了两处山崖,两侧石壁陡峭,就像是一面天然的屏风,其实就是一段峰墙,惊诧于这峰墙是如何形成的。崖下也是从邢台内丘进入嶂石岩景区的最近通道,也是可以不买门票便可进入景区的大门。说是一米崖,是因为这石墙太窄了。但是由于实在是险峻,需有足够胆量的人才敢于跃上。这也是一扇阻住两界云雾的石门,崖两边的植物被这门分为两半,互不相见。有人是半跪着惊叫着亦步亦趋的上来,等放眼崖下深壑无底时则吓得面如死灰,让人想起宋代杨万里的《石峰下•危峰莹无土》
危峰莹无土,平地岌孤石。
如何半岩间,亦有小树碧。
走空根苦辛,倚险干寒瘠。
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
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
而我云外身,方兹喟行役。
的确是危峰啊!我是大着胆子走上去了,可往峰下一看,万丈深壑,只感头晕目眩,立刻蹲下,再不敢看了!
从一米崖折返向右就到了九女峰。九女峰雄峙于嶂石岩东部,举目远眺,只见东山之巅,九座山峰突兀而起,姿态各异,高低错落,排立于石墙之上,状如仙人玉女,亭亭玉立,九女峰也因此得名。山体由紫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构成,年龄约17亿年左右,为障石岩的标志性山峰。无数根石柱层层叠叠在一起,演绎着姐妹情深。站在山峰上,一阵阵冷风吹过,瑟瑟发抖,有人站在山峰峰顶,跨过巨大的裂缝而到达另一块巨岩的时候,就会听到周边有人惊叫。九女相依,造就了这样一个天然的大舞台,以山林红岩为特效向人们展示着歌舞升平、吉祥和谐的情景。
跋涉与攀登,发现与欣赏,是人生的一种超脱与感悟。一路的峰回路转,越嶂登高,不管是踩在脚下的,还是远眺敬仰的,这些红色的岩石,这些倔强的直插云霄的红岩,总让人感觉到一种雄壮飘逸及博高至上,演绎着一篇自然界的“烈火中永生”。让人能切身感觉到大自然在这里是如此的惊险、雄奇、坚韧与无畏。对于心中或有孤寂与失落而言,早已经被这红岩征服。
嶂石岩,你是一座阅鉴历史、旷远神奇的地理教科书!
嶂石岩,你是一幅挂满坚韧与毅力、旷达的图腾!
嶂石岩,你是一方汲取自然界精华雨露的清凉地!
嶂石岩,你是一处天地人物相濡以沫自然和谐共处的人间天堂!
游玩归来。仰望星空,看着无边的浩渺的苍穹。想象着,想象着,或许嶂石岩是火星留在地球上的一个标记!我憧憬着,终有一天,嶂石岩地貌入选世界自然遗产。那时会有更多的地理学家,旅游爱好者,诗人,画家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太行山,领略这红色横岩之美,让我们的嶂石岩、让我们的家乡、让我们的河北享誉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