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永不褪色的爱(散文)

编辑推荐 【八一】永不褪色的爱(散文)


作者:清淡如水 秀才,1078.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85发表时间:2020-11-28 11:32:11

【八一】永不褪色的爱(散文)
   光阴就像纤夫手中的绳,一会儿在河东,一会儿就把你拽到了河西。
   在物质较为匮乏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于相当一部分家庭来说,梦寐以求的就是能吃饱穿暖。即使如此简单的渴求,也成了无数个家庭难圆的梦。
   我也踏上了那“趟”一穷二白的列车,但我并没有感受过到饥寒交迫的滋味,那是因为我有一位好爸爸。
   爸爸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晚期转业到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第一工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那时的交通、信息、科技、经济都非常落后,爸爸为了祖国的交通事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劈山筑路是为了改变落后的交通现状,爸爸一年才回家一次与妻儿相聚,所以在我幼小的记忆里“爸爸”就是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
   回忆就像五彩斑斓的花蝴蝶,时不时在你思念的田野里翻飞。父爱无言,爸爸常以他独有的沉静,诠译着父爱的职责。父爱越是深沉,越是含蓄,你才会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现父爱的深重与伟岸。
   当获知道爸爸要回来时,我那幼小的心灵里总是喜忧参半,忧的是非常害怕见到这个“陌生人”;喜的是只要爸爸一回来,我们就会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新衣服。
   害怕依然代替不了心中的那份期盼,一次次地眺望,一次次地失落,最后在塘角拐弯处,那个高大健壮肩上挑着两个猪腰子提包的“陌生人”终于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时,那时欢喜、害怕、生疏、羞涩这些复杂的情愫会在心里交织着、翻腾着。可我们还是像燕儿似的飞向爸爸,紧跟在他的身后,关注着他的每一个动作。当他从肩上卸下提包,我和哥哥就像闻到鱼腥的小馋猫,恨不能一下子冲上去,但羞于腼腆和生分,只好收起饿虎扑羊的丑态,躲在一边的角落里等待着……
   那满屋子飘散的点心和水果的香味,就像粘在我们的鼻孔上,让我们馋涎欲滴,欲罢不能;那诱人的香味呀,让你恨不得连包一并全都吞到肚子里都不能解馋。
   虽然与爸爸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但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无法分割的。只要爸爸一回来,我们就不再到外头漫天黑地地疯跑了,而是乖乖地服服贴贴地待在家里围着那两个包包转,把所有的心思全都放在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母亲收工回来。
   晚饭过后,妈妈首先把装吃的那个提包打开,把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梨子、香蕉,又圆又红的橘子,纯奶糖,酥糖、水果糖、桔子瓣糖,还有点心以及各种形状的饼干全都拿出来,品种虽很全,但数量却不多,为了不让我们为此而发生“冲突”,妈妈就像裁判一样将这些糖果分成三份(奶奶一份)。哥哥人小鬼大,他总是大块朵颐,然后就来扫荡我的,我一直就很傻,哥哥只要稍微转动一下他那巧舌,我的那一份就会与他一起分享……
   长期的父子分离,让我们只享受到父爱的恩泽和滋养,却无法去面对即熟悉又陌生的他。
   那时尽管我们嘴里吃着爸爸从几千里之外带回来的糖果,手里拿着爸爸精心为我们挑选的小玩具,可我们还是不敢跟他亲近,不管爸爸使用什么招数来哄骗,我们就是不愿投进他的怀抱。
  
   听妈妈说,那时家里特别穷,生完孩子连尿片都置不起,哥哥(1968年)一出生就是个病憨子,大病没有,小病不断,再后来随着我的问世,弟弟的到来,家庭的负担越来越沉重,妈妈如实写信告诉了爸爸。远水救不了近火的他,只能把他的父爱一点一点望往回寄:把自己实在没法穿的破旧工作服(单的、棉的)剪成一块一块的尿片,然后叠放整齐和着炼乳以及每个月都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几斤全国粮票一起寄回来。爸爸每个月47.43元的工资,养活着我们一家人。
   那时一年一次的想聚,回来时挑的鼓鼓的两提包,不知情的人还以为爸爸买的都是好吃的呢。其实,爸爸挑回来的两提包都是尿片和炼乳,哪有什么好东西?
   路越走越长,思念越走越深。
   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增多,记忆的叠加,总是盼望能见到爸爸,看见邻居一家人常年都在一起,我也特别希望有爸爸天天陪在我们身边,可这只是个梦,这个梦在短时期内更本无法实现的梦。
   也不知是因为缺衣少食,还是那些年的冬天真的太冷。数九寒天里,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总是一场接着一场。我们那些小孩子经常在水塘厚厚的冰面上玩的热火朝天,吵闹声在空旷的四周回荡不绝。
   不过,再冷的天我和哥哥都不怕,因为爸爸早早就把我们的棉大衣、雨靴都邮寄回来了。每每亲眼目睹同班和同校的同学,在滴水成坛寒天地冻里穿着单薄的衣衫,光着赤脚或穿着布单鞋踩在嘎吱嘎吱响的雪地上,缩脑缩手冻地瑟瑟发抖,有的穿着没有后跟的半拉鞋,红肿的脚后跟日复一日赤身裸体与严寒对峙,最终不得不发炎血脓直流。每每此时,我就会想起千里之外的那个“陌生人”;每每此时,我也就更加想念我的父亲。每每想起,心里就会升腾起莫明的温暖、幸福与自豪。
  
   父爱就像巍峨的大山,托起家的整个天空,他用宽阔的胸怀给我们温暖的港湾。
   琼瑶说:“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仅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七十年代末,爸爸从唐山调回了机关——北京。
   在我的印象中,爸爸很少添新衣,常年都穿工作服,而且破了补,补了再穿,可爸爸总不会忘了给我们添新衣、买新鞋。
   星转斗移,我们兄妹三个也慢慢长大,孩子大了花钱的地方就更多,爸爸一人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的确越来越吃紧。爸爸是个非常刚直的男人,他从没在我们面前叫过一声苦,还经常对我们说:“只要有爸爸在,双职工家庭能为孩子买得起的,我一定要让我家孩子也能吃得到。他们家孩子有的,尽可能让我家孩子也不缺。”
   记得那年的中秋节,远远就看见爸爸提着一菜篮子东西,近了才看清,那是一篮子红苹果。那一篮子足够抵我们一家人半个月的菜钱,爸爸为了我们在节日里也能吃上苹果,他只能少买几包烟,少喝几瓶酒。
   如今时隔将近半个世纪,爸爸也离开我们十二年有余,可那一篮子红苹果的香味一直在我的鼻尖萦绕;那一提篮子深深浅浅的苹果红,就像厚重如山的父爱,一直温暖着我、慰籍着我、陪伴着我。岁月流逝,那一抹苹果红在我的记忆里就越发明朗鲜艳,清晰如昨。
  
  

共 24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回忆爸爸的散文。“我”的爸爸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交通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由于常年在外上班,所以和孩子们感情上有点疏远。但他爱家,每次回家,给孩子们带回来许多好吃的,尤其那篮红苹果珍贵无比,香味一直在鼻尖萦绕,鲜艳明亮,永远挥之不去。毕竟血浓于水,孩子们很快和爸爸熟悉了。爸爸将旧工作服给大儿子的做成尿布,可见他多么细心,多么爱自己的孩子。文字饱含深情,情真意浓,生动感人,让人动容。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开始写了爸爸不经常回家,孩子们对他有点生疏,但父亲正是为了家人才出门工作挣钱,最终孩子们理解了爸爸的辛苦与不易。那一篮子红苹果香气四溢,不仅仅是一篮子苹果,更体现了爸爸对家人的爱,即使很贵,爸爸也舍得买。红红的苹果,浓浓的父爱,浓浓的亲情。好文章共赏,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老师创作愉快!【编辑:淡淡的云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0-11-28 11:37:17
  文字饱含深情,情真意浓,生动感人,让人动容。那一篮子红苹果香气四溢,不仅仅是一篮子苹果,更体现了爸爸对家人的爱,即使很贵,爸爸也舍得买。红红的苹果,浓浓的父爱,浓浓的亲情。好文章共赏,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老师冬日安暖!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佳作呈现八一!
淡淡的云彩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