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真】真相(微小说)
他拿起炒锅,发现灶台边上躲着一片青菜叶子,那片叶子背面朝天,仿佛在笑。赵括以为它是得意,一种逃脱后的得意。
趁着下人不注意,赵括将那片菜叶捡起,匆匆塞进衣袖里。
吃饭时,赵括一直心不在焉。他在想那片菜叶,怎么会掉落一片呢?这将是个什么兆头?难道就是常说的“百密一疏”?
三日之前,他已接到赵王密诏,令他迅速赶往长平接替廉颇将军。
在赵府,最先得到消息的是赵母。当她知道括儿要去秦赵前线,便极力劝阻儿子。她说:“吾儿,并非老娘挡你。老身虽不懂什么战法,但我却明白一个硬道理。”
赵括便问:“母亲说的硬道理是?”
赵母先是不回答,却问:“吾儿比廉颇将军如何?”
赵括不敢在母亲面前放肆,只能昧着本心说:“儿不如他。”
赵母闻言点头说道:“那么,连老将军都不能战胜的秦人,你能战胜?”
赵括笑道:“母亲,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人亦有别。或者廉老将军不能不敢做的事,儿能替他完成之。”
赵母苦笑道:“吾儿,军仗之事非乃儿戏,其关乎国、民,不是单凭想象和猜测可实践的。”
赵括笑道:“母亲大可放心,儿已将此事考虑再三,其中利弊,了然于心矣。况现今国家用人之际,吾不能顾及个人得失而避而不前。”
赵母言曰:“吾儿此行,胜,国幸家荣,败,乃父之名俱毁矣。”
赵括正言道:“父名毁,小。国毁,大。请母信儿。”
闻言,赵母流泪道:“今,吾儿亲下灶厨,老身便知母子之路断矣!”
以上是一段影像,赵志国看到这,不禁泪流满面。在他坚毅的脸上,写满了欣慰和期待。
赵志国是C国古代发展史研究院的院士,另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赵括之第两百九十二代玄孙。从上小学起,他就是同学们的取笑对象,人们学国文,必然会学到“纸上谈兵”。那么,因他祖先是这个成语的主角,祖先蒙羞不说,他也成了被人取笑的对象。然而,赵志国翻阅了众多文献资料后,决计不相信祖先是夸夸其谈之人。怀着这个想法,大学毕业后,他专门从事DNA还原影像技术研究。终于,在他四十五岁这年,发明了古遗骨还原影像机。这个机器的功能就是通过采采取人体组织的一部分,进行DNA拼接还原,然后用还原机真实地还原这个古人生前的所见所闻,最后用影像真实再现。
时才,赵建国所看见的,正是从长平古战场掘出的唯一女性的遗骸中所显示。
这个只有十三岁的女子名为赵吴氏,生前是赵括的小妾。赵括前去长平,把她也带去了。所以,关于长平之战的始末,她多少也知道一些。
军帐中,赵吴氏终于盼回了夫君。今天,夫君赵括非常高兴,他让军士准备了丰盛的酒食。一会儿,大帐里陆陆续续进来十来个军官,大伙脸上都盈着欢快的笑。
赵括吩咐他们坐下,高声笑道:“今天,我们要开怀畅饮,不醉不归!”
此时,赵吴氏准备告避,赵括一把拉住她。笑着对她说:“不必。今日高兴,等会儿要为将士们轻舞一曲。”
赵吴氏俯首答应着,并微笑转身赵括身后站立。
席间,将官们依次起身向赵帅敬酒,并大声称赞大将军用兵如神。
从将官们的言语中,赵吴这才知晓事情的原委。
当时,秦军主将王龁并不知赵括已替换廉颇,依旧换着法地跟赵军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在之前的两年间,王龁已用此法诱杀了赵军六名将佐。就在昨日,王龁探听到赵军已近断粮,兵士们一日只能食一餐。于是就鼓动秦兵推粮车以为诱惑。
其时,赵括假装上当,命兵士开城门出去夺粮。但是,赵括严令他们只抢近处秦军,不得走远。这样,秦军便无法合围,只要秦军一到,赵军便往回撤,秦军追到城下,赵军便用弓箭将其射退,如此往复,俟到黄昏,赵括忽然命令全军出击,立时在秦军阵中划开了一条大口子,疲惫的秦军怎么也不会想到赵军会突然出击,也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出击。
却原来,赵军的此次出击,实是为了接应一支队伍,这条两万四千人的队伍,是赵括秘密派往秦军后方夺粮的。赵军的出击,正好与这支夺得数十万斤军粮的队伍合龙。
看到这,赵志国终于明白史书上秦王为什么会用白起换走王龁了。
秦军粮草被夺,王龁恼羞成怒,连夜命令士兵攻城。赵军因夺得粮草,士气大增,纷纷冲上城头奋力抗击。秦军久攻不下,且损兵折将,只得仓皇后撤。赵括举令旗命骑马追杀。此一役,赵军击杀秦军十万余众。
消息传到都城,万民欢呼。赵王赶忙派重臣赵吉前往犒军。然而,慰劳的队伍还未启程,有个神秘人物便携重礼钻进了赵吉府第……
“吾军内部一定是出了奸细。”赵纠如是说。
赵纠,是赵部前将军。他是赵志国测试的第九个对象。他的遗骨是在离长平古战场的十里处发现的。
据影像显示,赵纠所部三万人应该是长平之战第一批阵亡者。
当时,赵军夺得粮草,赵括便想一鼓作气将秦军击溃。大战之前,他召集军中十位将军开会,其中就有赵纠。当然,与会的还有赵吉。赵吉此时的身份是监军。来长平之前,赵吉收受了秦国奸细大量的财物,于是,便在赵王面前大表忠心,发誓也要学赵括将军一样,与秦军决死一战,故而,赵王便委于其监军一职。
本来,赵括在全面进攻之前,派了赵纠和另一将领长天各率三万人马,分左右两路秘密移动到秦军后方,准备实施“斩首”行动,先行捣毁秦指挥系统。结果,秦大将白起提前收到赵吉秘报。故而,赵纠和长天两军还未到达,便遭遇了伏击而全军阵亡。
而后,白起将计就计,故意在已后方点燃大火,以引赵括全面进攻。故才有了赵军三十五万深陷重围的后果。
“吾军被围。初时秦人亦奈何我不得。赵将军括其时临危布阵,井井有条。秦人数次进攻,均被吾等用乱箭射退。”
这位被採询者叫刘效,生前是赵军中一百夫长。
“在被围的六十三日里,吾等时时盼王军解围,王军却迟迟不到。”刘效说。
“直至那个惨烈的时刻到来,我们才从秦人那里听说,监军派回去的人都对赵王说,前方很稳固,大将军不需赵王操心。”刘效又说。
赵志国盯着银屏,狠的牙齿咬得“咯咯”直响,内奸真可恨呀!
最后的时刻到来了。这时的讲述者又换成了赵吴氏。
“吾不死,秦人定然不信赵军能降。”赵括言道。
赵括决定作最后一博。他的计划是,自己率一支百余人的敢死队往外冲,待他们战死后,全军便挂白旗投降。当然是诈降,等到与秦军相混,再乘机相搏。
一切与赵括计划相若,赵括阵亡于乱箭丛中,赵军投降,次日夜间暴乱,二十五万秦军被杀,赵军全部阵亡。秦名将白起至死不敢与赵军再战。他,已被赵人之英勇吓得胆寒。
至此,赵志国已完成对其祖翻案之举。从公元二0四五起,C国的教科书中再未出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