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哥哥老舵 (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哥哥老舵 (散文)


作者:朱俊平 秀才,108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02发表时间:2020-12-05 20:18:10


   一
   老舵是我的哥哥。哥哥是家里的长子,父母嫂子都叫他老舵,我和弟弟也经常偷偷这么叫。“舵”到底咋写也不知道,后来想:长子管事多应该像个舵手,就姑且这么写吧!
   哥哥十八岁就结婚了。现在十八岁还叫娃,还在念书,真是青葱一个,幼稚的很。
   记得哥结婚前去城里给嫂子置办结婚衣服,当然是一个人去的,具体是坐车去的,还是跑路去的,或者是骑自行车去的我年纪小不知道,只知道很晚才回来。母亲忙着去做饭,父亲打开包裹看了看,问买全了,哥说买全了。母亲端上饭,哥很快巴拉完。大概是冬天,父亲叫哥炕上暖和暖和。父亲把煤油灯放在炕后边的窗台上,大哥掏出了纸和笔写着记着,给父亲说:灯芯绒多少钱,凡立丁多少钱,被面子多少钱,礼布多少钱……灯芯绒好像是枣红花花那种,凡立丁是兰色的非常柔软,被面子是绸缎的,有大红的,绿色的,颜色鲜亮,图案很美,好像是俩个凤凰展翅高飞……最后,哥给父亲说一共花了多少钱,余下多少钱……父亲听后很满意,脸上露出不易觉察的微笑。
   大哥结婚时间大概是过完春节后不久,父亲早早就筹划这一事宜,窑洞和院子里里外外都拾掇得很清爽,还给那个四方格格的窗棂上扯了绿色的窗纱订上。这个绿色的窗纱很少见,不知是从小丘买的,还是从耀县买的,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窗纱的。大姐剪了窗花往上贴,很不好贴,妈窑里的窗棂用白纸糊还是比较好贴。父亲提前叫了好多亲戚,把咀头婆也接来了,有老村姑,有北原的老姑,好象固贤叔叔,计家大大都来了。家里杀了头猪,用了半扇子,那半扇子是否给了嫂子娘家有待考证。豆腐是订下沟西贵村的,送豆腐的人是挑着空扁担和一个框来的,过河时踩砾石滑翻了,一砣豆腐带框冲走了,另一砣豆腐倒进了河里,想捞也来不及,最后这砣豆腐也被河水冲走了,那人双手举着扁担和那个框趟水过河来的。他的棉衣湿透了,换了单衣在炕上热被窝暖和。父亲和几个长辈在议论着这个事,大大说:“只要人没事就好!”。
   记得大姐夫行了十元钱的礼。那时的十元钱相当于现在的一二千元吧,足见姐姐和姐夫的重视。嫂子是大姐夫用自行车驮来的还是走来的,我记不得了,那天是下雨还是没下雨也记不得了。最热闹的是闹洞房,男男女女青年真不少,闹洞房最起劲的好像是个大哥哥,名叫朱克起,最他办法稠,花点子多……那时候有闹房的人越多这家人缘越好这么个乡俗。
  
   二
   大哥念到初小,书念的不错,人也精气强干,当时队上缺个好记工员,队长看上大哥,想让大哥停学当记工员,队长这个想法正合父亲的意思,他认为大哥念到初小认识那么多字就可以了。再就是在我之前,家里兄妹六个只有大哥一个男丁,父亲怕大哥念书多了远走高飞;再一个自己有了年龄了,想早点抱孙子;大哥也同意了这样的安排。
   初生牛犊不怕虎,哥年轻,性格急,有力气,肯吃苦,干啥雷厉风行,是突击队长,那里脏那里苦那里就有大哥,白天劳动,晚上在煤油灯下给社员记工分,帮老会计算账,队长很是赏识,群众也是认可。家里人口多,父亲为大家一年有吃穿盘算,很重视自留地,家里养了几只羊一头猪,能积攒点粪土,父亲要往自留地拉。还没等的拉,哥借父亲外出时召呼队上青年把粪土拉到集体庄稼地去了,父亲回家拿了磨面杠子打了大哥,大哥一边跑一边喊:“自私,自私分子。”
   结婚后大哥有了一双儿女,父亲乐呵呵的,时常叮嘱大哥:“干活不要蛮干,少抽点烟。”大哥在父亲面前从不抽烟,有时被父亲瞧见了,就偷偷把烟掐灭,用手把烟巴藏在身后,父亲看见了,装着没看见。
   大哥参加过清峪河归水坝建没,参加高尔塬水库建设,参加桃曲坡水库建设。记得是1972年入的党,那个时代的党员两袖清风是干出来的真正的好党员。大哥和同龄人一样在那个火热的年代,把自己青春献给了那个年代,献给了社会主义建设。
   那时候社会发展很慢,队上来了知青,会无线电,哥跟着学无线电,和知青在家里的地坑场院上南北栽了杆,拉了天线,用耳机收听广播。后来,家里买了收音机,全家一台,父亲不听了其他人才能听;再后来又添了缝纫机,嫂子和姐姐们给我兄弟姐妹做衣服。
   哥很聪明,见啥会啥,电工、泥水匠、农业十八般武艺更不用说。在桃曲坡水库还当过技术员。
  
   三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他成了村主任,除了工作外,和父亲把家里责任田种得年年高产。家里养了几头牛,一头母猪,几只羊,年年下牛娃、猪娃、羊娃,卖了做家庭日常开销。父亲种了菜园子,也有零钱收入,大家庭不愁吃不愁喝。父亲和大哥还包队上十来亩地种西瓜,为家庭致富想尽了办法。后来大哥去村办砖厂当负责人,那更是认真细致。
   树大分枝,随着我和三弟先后成家,父母年迈,父亲和大哥商量要分家。那时分家在人们意识里是很丢人的事情,大哥结婚二十多年后才分家这在村里是很少见的,一般家庭穷或兄弟妯娌不团结才分家,分家认为是对老人的不孝顺。但父亲坚决要分。为分家,哥首先给父母把灶房重新粉刷了一遍,盘了锅头,这才给自己盘锅头置办灶具。虽然分了家,大哥耕地、买化肥、种庄稼、收割麦子先父母,再我们兄弟仨先把父母的地种好,先把父母庄稼收割回来,最后才耕种收割自己的地和庄稼。
   分家后我对种庄稼这门功夫还欠火候,常常挨大哥的骂。碾场翻场时铁叉挑秸秆时把土场戳得稀巴烂,大哥气的用眼睛瞪我。我心里不服,谁还不把土场穿烂几下子?也用眼睛瞪他,直到我不小心把叉把挑断了,他笑了,我感觉是皮笑肉不笑,意思是:“跟我学着点!”父亲说:“干活不要使蛮力,跟你大哥好好学着!”形势逼人,我自己的麦子也得碾打凉晒,只得低头跟他学点本事。大哥乐意在我跟前显摆显摆。但为了扬场的事跟我闹撑了,他扬场是主手,我当副手,他老谈嫌我的不是,最后干脆不叫我捉木锨了,用扫帚落。他一个人扬场,又说我这落的不对那落的不对,我受不了他这样数落,干脆把扫帚一丢不干了。走时还踢了木锨一脚,哥气的没办法,只好叫嫂子来落场。嫂子说大哥:“老二不会,一下一下的教,说道理,着急、发火,没用!这下好了,你一个人干,我也不干了!”大哥苦笑着说:“收黄天,我又不是教师,他也老大不小了,不受说还能行,将来还能闹成事!”
   “三斜二阎王,老大害怕婆娘”,我喝了些水,见大嫂教育大哥,气也消了,毕竟给我扬麦子,端了杯茶让大哥喝,大哥笑着接过茶杯,我顺手接过木锨扬起麦子,努力想象着大哥的姿势。大哥在旁指点,慢慢也摸着了巧门。大哥还夸了几句,哥俩心情都十分舒畅……
  
   四                        
   我和大哥先后在家里盖了新房,父母还和老三住在老窑洞里,上坡坡下坡坡很不方便。我和老三都在镇上开商店,父亲提出让我在家给他办个商店,我正筹划此事,弟弟找上门来讨论自己是否先盖三间平房让父母亲从窑洞搬上来。看弟弟这么孝心懂事,我说我打算在我房里办个五金商店让父亲照管,父母自然就住上来,房里锅头啥都是现成的,我们经常回家帮忙就是了。还没容我俩把事定局,大哥也想把父母接到新房去住。父母说:“我们住窑洞冬暖夏凉,不愿意去!”大哥找了队上有威望的长辈做父母思想工作劝父母跟大哥住在一块过日子,看父母思想有点松动,大哥不由分说就把父母被褥抱到了新房,后逐渐把有用的东西搬进了新房。父母房屋收拾干净明亮,置了沙发。弟弟回家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不痛快,说父母和自已过的好好的,不言传咋和哥嫂过去了,心里转不过这弯,还埋怨父母不要自己了,随即弟弟给父母住的新房买了黑白电视机。有大哥大嫂照顾父母,我和老三其实是最放心的,我们感谢大哥大嫂并努力协助大哥为管好父母晚年生活尽职尽责。
  
   五                        
   父母年事暂高,生活需要更多的照顾。哥嫂也不年轻了,看着老哥不易,有个年关将至,我和老三合计着要给大哥买件他心仪的皮衣表达我们的心意。我们立马行动,我和三弟在耀城叫了姐姐让给我俩参谋买件皮大衣,姐姐高兴的说:“你俩咋把世事看开了,也舍得起买皮大衣?”
   我俩各自笑了一下,也不多言,催他快走就是。
   转了华原购物中心又到鼎尚、永乐、正大商城,接连跑了好几个地方,把耀州大商城跑遍了,也转了几个卖皮衣的个体商店,也没有找到我们所要的心仪的皮大衣。
   姐姐说:“西安城北圆点这地方有个皮衣市场咱们去看看!”
   “那你不早说,赶快走。”我们开车就到了“圆点”这个地方的皮衣店,要挑选皮大衣时才给姐姐说,这是给大哥买的,父母跟大哥过日子,我们想买件好点皮大衣表点心意送给大哥。
   姐姐听了说:“好呀!好呀!你们弟兄仨真好!”
   很快在姐姐的参谋下,找到了一件满意合适的皮大衣。我们十分高兴,我建议再买顶皮帽子。找了一整,没有卖小零碎的也只好做罢。我俩说还要给大哥买双好皮鞋,小琴姐建议去耀城“雷子鞋店”去买,那儿质量好。随后我返回到耀州城在雷子鞋店给大哥买了双鞋,姐弟仨都感到很满意,觉得完成了件了不起很有意义的大事情。
   姐姐说:“小平,也给你买双,整天站柜台,出外进货跑路,买双好鞋穿着舒服。”
   “我这鞋好着里,不买!”我给姐姐说着话也瞅了瞅自己的鞋,虽旧点但还能凑合过年,姐姐不由分说拿了双鞋让我试,鞋底厚厚的十分柔软,穿上走路轻快舒服极了。
   姐姐问 “合适不?”
   我回答:“合适!”
   “买了?”
   “买了!”
   当我掏钱时才知道这双鞋伍百,太贵,我咬牙买了,这是我脚上穿过最贵的鞋。一件衣服没有啥,可它连串的是心,编织的爱,是情谊!
    
   六                       
   父母跟大哥过日子后,真是把福享了。二十多年,母亲很少下灶做饭,都是大哥大嫂把生的做成熟,每天端吃端喝,嘘寒问暖,这些看起来日常小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年三百六十天,八年、十年、二十年!那又是多少天呀!
   八十九岁的老母亲,病卧在床上半年多,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我和老三晚上回去轮换照看,白天全部都是大哥值班。有时我们有事回不去,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大哥从没怨言。一天换两三个尿不湿,泡脚,浑身擦洗,搽爽身粉,大哥看我们笨手笨脚等不及了,就抢过来自己做,有时我们都插不上手。母亲拉了大便,弟弟换尿不湿,晕的不行要吐,诞着脸满院子喊:“大哥,大哥,快来!”大哥来了手脚并用,擦干、洗净、涂粉,那干净利落的样子像医院里的护士。老三沏了热茶递给忙完了的大哥,敬上一支好烟,大哥美美的吸上一口吹出了长长的烟柱,很享受的样子。我瞪了老三一眼:“烟来。”这家伙才反应过来,赶忙递烟,哥三个吞云吐雾。
   姐姐们经常来探望父母,有心服侍几天。一般是刚吃完午饭,大哥就督促着她们快回去,家里有过活,有的还要带孙子,父母的事叫她们少操心,真需要的时候会叫她们的。
  
   七                         
   父母过世后,大哥担当就大了,团结兄弟姐妹,关心亲戚朋友,嘘寒问暖,使失取父母的兄弟姐妹们有了主心骨。逢年过节,亲友婚丧嫁娶,亲友聚会,大小事情他都要过问,都要关心,使我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还在,兄弟姐妹的情意浓浓。
   记得有一年大哥来我家,正遇上吃饭,看到我家馒头很黑,知道弟妹过日子节俭,每次磨面就是黑面也要多磨几遍,哥说:“你就给侄儿吃这么黑的馍?”第二天大哥就送来了两袋自家磨的白面粉,叮嘱道:“无论挣钱多少要吃好,把身体管好比啥都重要。”
   我和三弟在镇上做生意,大哥只要上街了,就要来两家都坐会儿,看看生意咋样,娃们都好着没?后来不抽烟了,喝杯茶聊会天就要走,留着吃顿饭坚决不吃。估摸着大哥哪天会来,我得把店铺整理一下,接受巡查,生活需要仪式感!家里的苹果、柿子成熟了,他就开着电摩给我们送来,葱、南瓜、萝卜,豆角等蔬菜也是大捆小包的给我们送 。
   兄弟重的是手足情谊,父母逝世后,大哥成了最亲近的亲人长者。我们尊重他,只要家里有事,大哥有事,我和弟弟就毛急火燎的往家赶,也经常回家看望大哥,和大哥唠家常,谈各自家庭的事,朋友的事,晚辈的事,右右邻舍和亲戚朋友的事。谈的很投入了,我们都不想回家了。农闲时弟弟开车叫上大哥、大嫂和我还有姐姐、姐夫们出外游览,看外边世界,放松心情。
   大哥我们尊他,敬他,只要是他头疼脑热,有病住院,我们窂心挂肚,去医院探望,我和弟弟商量我早上,弟晚上,给大哥送热火饭,让大哥在医院不感孤独,战胜病痛,能使他早日康复。
   七十三岁的大哥,正是享福的时候,该看看新时代时候,但罪恶的病魔剥夺走了他的生命。病来如山倒,太急了,太快了!
   怀念我的大哥,叙说兄弟往事,万绪千头,只有回忆了!
   一奶同胞,打断筋骨连着心,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存在的时候你可能不经意,失去了的时候你才痛苦伤神!才知道那一切都是美好珍贵!
   余生很长,记得多留些时间给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他们值得最好的爱与回报。
   大哥,安息!
   (经编者百度检索,本文为原创首发)                   
  

共 528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长兄如父,本文情深意切的讲述大哥对父母的担当和对兄弟的爱护,也讲述了两个兄弟对大哥的理解和尊重。常言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又说兄弟如手足,团结起来力量大。本文的弟兄三个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尤其是他们对待父母的孝顺,更是无微不至,令人感动。本文叙述的虽是家庭小事但是情真意切,意味深长。感谢发文分享,推荐赏读。【编辑:天生我才】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天生我才        2020-12-05 20:22:23
  老师的散文格式太乱了,费了好长时间才调整过来,希望以后再投来时认真检查一下。谢谢配合。
回复1 楼        文友:朱俊平        2020-12-05 21:08:41
  老师辛苦啦。关于格式我今后注意。谢谢您的编辑指导!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