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摆渡·冬】生命的滋养(随笔)

编辑推荐 【摆渡·冬】生命的滋养(随笔)


作者:木语杉言 布衣,39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20发表时间:2020-12-06 22:53:10

上班时,我常常穿梭的几个路段,其中有几棵高大的桉树耸立在街道旁,每年的秋冬时节,一片片树叶就会飘下来,落在路上,有时,也落在行人身上。
   那天,一片酒红色小巧的树叶突然映入我的眼帘。或许,它刚刚被风卷落到地下,整片叶子还那么圆润而饱满,像一个小孩子的脸庞,透着一种亮泽的红润。我被它有血有肉丰满的样子吸引了,把它捡拾在手中,竟舍不得丢弃。我不知道它有何用途,但心里却相信,它终会为我所用,因为它那种自然之美。
   其时,我正准备读一本书——昆德拉的《无知》——为参加我人生第一次的读书会。晚上读书时,那片酒红的叶子再次跳入眼帘。于是,我有了一个有趣的想法:把它当作书签。酒红伴书香,别有一番情致,让它伴着我、记录我读书的思索,见证我读书的过程。于是,它便安静而乖巧地躺进了这本书里,像一个听话又懂事的孩子。本想给它拍张美照,忙于读书却给忘记了。它就这样跟着我,时快时慢地在书页间跳动。我在他的注视下阅读,它看着我逐字逐句品读文字,看着我因不能理解书中之意时的困惑,看着我读到关键情节时紧张。
   它始终在书页间透过缝隙仰望着我,而时间带给它的苍凉。却被我忽略了。书读完了,它失去了原来红润、丰满的脸庞,变成干瘪的、灰褐色的、黯淡的模样,如同一个孩子默默走过时间、岁月,变成了满脸皱褶的老者。
   掩卷而思,不免有些怆然。书没太读懂,却从这片枯干的叶子得到一种启示:树叶失去了大树的滋养,终将会枯萎,如同每一个生命,失去了滋养,终将会逝去,而那些经过滋养的,则会生长得枝叶繁茂。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八月,出差桂林,五小时的高铁,随手带了本《孟子》,车窗外绿树、村庄、河流闪烁而过,美不胜收。
   孟子在书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今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段关于遵重时令、遵守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的言论,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共同创造绿色家园的理念格外契合,丝丝入扣。先哲们思想的睿智、深沉、博大和宽广,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大浪淘沙,却不减光芒。这些文化的精髓,随着一次次的读书声,交接,传承,一代代薪火相传,日久弥新,经久不衰,滋养着每个华夏子孙,也滋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节操。
   回头来想,我之所以都不太懂昆德拉的作品,就是因为缺少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滋养,导致对其作品历史沿革、文化渊源、风土人情以及人文地理等知之甚少。
   没有文化滋养,读懂一本书、认知一个人、做好一件事都是困难的。
   中华传统美德一直讲究亲情,而给予我亲情滋养最多的是我的母亲。
   小时候,特别喜欢在家乡的山里攀爬、玩耍,也喜欢山里各种野果子。野果子,成了我们的零嘴,弥补了那个年代乡里孩子匮乏零食的遗憾。我最喜欢吃的野桑葚,妈妈说不能多吃,吃多了会中毒。但是我还是格外痴迷野桑葚那种独特的味道,放学回家的路上如果看见野桑葚,一定会撸一些放进嘴里,边走边吃。有一次,居然想得到忙碌的母亲的拥抱,我就骗母亲说吃多了野桑葚,头晕、想吐。妈妈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把我搂在了怀里,言语轻柔地安抚我,我便狡黠地悄悄笑了。妈妈温暖的怀抱包容了一个小馋猫的慌言。
   是妈妈温柔、坚强、乐观的性格滋养了我。母亲有兄弟姐妹四人,姐姐哥哥都上学读书,唯独母亲没有读过书。因为外公上班,外婆是一名党员、村妇女主任,也忙于工作,繁重的家务活基本都落在了妈妈的身上。而且,妈妈还要带我的小舅舅。她曾经背着小舅舅去读书,可小舅舅经常会在课堂上会哭闹。老师说你出去吧。就这样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是,妈妈从来没有因此萎顿,而是用自己的执着与坚强,做成了很多事情,而今七十几岁了,还在学习认字写字,不仅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还可以读一些小段的文字。
   我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也得益于母亲的督促。初中毕业后,我读了技校,母亲便鼓励我自学专科。技校毕业后恋爱生子,自考也终断了。母亲却对我说:“你那个考试,还是要把它考完哦。”这样,我又捡起书本,刻苦学习,终于通过了大专考试,直至取得了本科毕业证。如果没有母亲的督促,我不可能一直坚持学习,或许,我的人生会走上一条狭窄的道路。所以,母亲的滋养,从血液到人生,总是那么浓郁,那么持久。
   小说《无知》里,主人公伊莱娜一直在母亲面前不自信:“但是母亲在巴黎的这五天里,这种低人一等,软弱无能的感觉又一次落到了她的身上。”似乎,这是在暗示主人公对于自己的祖国也有这样的情感,割不断地血脉相连,却又“近乡情更怯”。
   其实,文化也是如此。传统文化那种浓郁悠长的滋养,让一个民族有了底蕴,有了自信。
   我很喜欢古诗词,总想在古诗词里寻找一片忧郁、繁密、幽静、唯美的画面。其实,那就是对一种文化的心灵归属。有时,我会朗读古诗词,常常感觉其中传递出一种如母亲的手抚摩般的温暖和亲近。烦躁的心灵也会安静下来,像躺在阳光中的海滩上,身体倏然纾解。许多时候,我不能完全理解那些古诗词的意义,却总会被那唯美的词句所感动,思想和学识渐渐丰润起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应该就是文化的浸淫吧。
   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种美的感召和吸引。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种高贵的品格。比如: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这是英雄的节操,比如:“上兵伐谋,其下攻城。”这是军事家的智慧。比如:“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这等等的情感,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人。在浩若烟海的历史中,古人们的哲思、情思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滋养了文明,也滋养了一个民族。
   阅读,也是一种文化的滋养。这些年来,我一直断断续续地读书,虽然读的不多,只是近两年才加大了阅读量。然而,随着阅读的积累,我也在点点滴滴之收获中成长、成熟。或许不放弃的精神,也是一种滋养。
   《无知》中有一段自然风光的描写很美:“头上是蓝蓝的天空;一朵朵云彩,沐浴着阳光,像镀了金,欢腾一片,云彩垂的较低,宛如一顶巨大的华盖,笼罩在周围好大一圈雪山上,真美,真迷人。”
   每一个国家、每一块土地都是一种美丽。广袤的田野、壮丽的山河,旖旎多姿的自然风光,包括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甚至风霜雨雪,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滋养。既有审美情感的滋养,也有生命本身的滋养。
   当一片叶子离开了大树,脱离了大树的滋养,就会凋零枯萎,正如躺在书页间的那枚桉树叶。而一棵大树,它的根系要足够发达,才会吸取土地里更多的养料,也才会更加枝叶繁茂,绿意盎然。如同我们人类,如果失去了亲人,亲情,爱情,友情以及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滋养,那么,同样会消沉萎顿,甚至于因心灵的枯竭而死去,如同那片叶子。
   当落叶归于土地,它又会化成泥、化成肥沃的养料,去滋养土地,滋养树木。这是一种美妙生命轮回,渺小而恢弘,卑微而壮烈。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片叶子无论如何飘散,终将回归土地。那是它生命的归宿。
   尽管那片叶子在书里枯萎了,但给了我无穷的遐思,对我的思想而言,无疑也是一种滋养。我想,当它枯萎成碎末,我会把它安葬在土地里、桉树下,让它用生命去滋养大树,滋养大地。
   (原创首发)

共 29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很有哲思的随笔。作者从一片上班途中的桉树落叶开始,从树叶润泽到枯竭的经历,悟出一个生命的哲理:滋养。然后,作者围绕滋养展开思维,从多维度挖掘滋养的普遍性。譬如,引用孟子的话,阐述自然界万物生生息息的滋养;书籍和阅读带来的文化滋养;亲情隐含的生命的滋养、宠爱的滋养,以及家庭督促、教育的滋养,并且引用昆德拉小说《无知》来证明家国情感也是一种滋养;最后,作者更深一步阐明,文化也是一种滋养,最后,回到那片树叶,遵循大自然的滋养的规律,把树叶置放在它的宿命上,完成一个自然的生命循环过程。全文可谓主题鲜明,意蕴深刻,抽丝剥茧,逐层推进,逻辑清楚,符合随笔的文学特征。采用多种表达方式,诸如记叙、抒情、描写和议论,同时调动多种修辞手段,比如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使文章文采斑斓,,引人入胜。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沙漠孤月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0-12-06 22:55:12
  挺好的一篇随笔,搬来觉得有些像散文,后来仔细推敲,觉得还是定义为随笔更为准确一些。欣赏。
回复1 楼        文友:木语杉言        2020-12-07 13:03:07
  谢谢老师!
2 楼        文友:赵淑敏        2020-12-06 23:09:28
  多愁善感的小木杉,欣赏美文,继续加油。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回复2 楼        文友:木语杉言        2020-12-07 13:03:25
  谢谢姐姐!
3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0-12-11 16:13:34
  每一个生命都需要滋养,然后再无私地奉献自己,哲理性很强的美文,欣赏学习!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