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带孙记(散文)
每次与孙子告别,都有一种被淘空的感觉。中秋国庆期间欢聚,又到了分别的时刻。儿媳推着坏坏把我送出小门,临上车前,儿媳说:“宝宝,奶奶要走了,亲亲奶奶。”小家伙像惯常一样,先亲了亲我的右脸颊,然后用小手扳转我的脸,又亲了亲我的右脸颊。只是分别前的吻没有往常热烈,并未发出"啧啧”声响。我亦无心享受孙子的厚待,匆匆向车走去。小家伙似乎感觉到了分别的临近,我上车前回过头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睁圆一双无辜的眼晴,努着嘴,一副很不开心的样子。我赶忙上了车,用坏坏奶声奶气的“不要哭”来平复离情别绪。后来,看到坏爷发过来的几张照片,我还是忍不住落泪了。
爷爷发在微信群里,分别后的一张照片,我看一次落一次泪。照片中坏坏的神态与他快乐时判若两人,与他撒娇撒赖时大相径庭。那是一种感觉到却又表达不出来的郁闷,是一种虽不情愿却无力改变的无助,是一种无法满足心愿的楚楚可怜。一岁八个月的孩子可能不懂是非,却对亲情格外敏感,长辈亲人对他的好,他都以依恋的方式回馈,没有一点虚情假意。
分别有多么不舍,相聚就有多么快乐幸福。团圆的时空,不只有氤氲浓厚的亲情,更有坏坏日新月异的稚趣与成长。那些新奇的,我们无可预见的变化,总让我们大开眼界、欣喜异常。
虽然平时在视频里看惯了爷爷奶奶,叫得也十分亲切,但乍一见面,坏坏还是有些不习惯。我们想要抱他,他一边躲闪着偎在妈妈怀里,一边偷眼瞟向我们不停地笑。经爸爸妈妈诱导,我们又一遍一遍呼喊:坏坏、坏坏,他慢慢接受我们从虚拟变成现实。先是期期艾艾在我怀里靠了靠,然后又到爷爷怀里蹭了蹭,上下左右仔细打量一番,不久就恢复了亲热的状态。
三个多月没有见面,我们对坏坏的认知十分局限,以为他只会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当从他的小嘴中发出含混的双音节“大大、地库”时,我们莫衷一是。后经他爸妈解释,“大大”是大汽车的简称,“地库”虽然不言而喻,却是因坏坏经常乘坐“大大”出入,而深得童心。由是,坏坏对车的热爱可见一斑。
坏坏愿意出门,不只是因为外面新奇,又有同伴嬉戏,最大动因则是为了看“大大”。我抱着他,当他手指家门,身子明显外倾的时候,嘴里总念叨两个目的地:一个是地库,一个是路口。在地库可以看到许多静卧不动的车,被坏坏说成“大大睡觉了”。在众多的车子里,他能分辩出哪辆是爸爸的“大大”,哪辆是妈妈的“大大”,甚至还能告诉你哪辆是奥迪车。坏坏家住的小区,按地势分割成几个院子,每个院子下面都有地库,在众多院子之间形成一个十字路口,车辆进出频繁。此处即是坏坏嘴里的“路口”。我们每天带他到路口,上午、下午、晚上共三次,遇有车辆经过,坏坏根据视线所及前后追踪,专注的神情令人瞠目。有一天,一辆厢式货车停在路边,坏坏指着车,含混地说:“货拉拉”,一时半会,我们都莫名所以,待到走近,看见车厢上写着“货拉拉”三个字,才恍然大悟。
因为长时间仔细观察“大大”,坏坏大致能区分出车辆的颜色以及车辆的类别;也因为喜欢“大大”,家里各式各样的玩具车总有几十辆,并百玩不厌;还是因为喜欢“大大”,坏坏扭扭车的驾驶技术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前进、倒退、转弯、调头自然不在话下。他还会滑行,滑行时先将脚掌往后用力蹬地,再将两只脚吊起、把身子前倾轻压在方向盘上,一吱溜,就可以滑行很长一段路程。这项技术绝对是无师自通,我们不得不叹服坏坏的领悟能力。
与坏坏团聚的日子很少,我很珍惜在一起的时间,巴不得一天24小时都腻在一起。儿媳善解人意,坏坏也很给面子,即便匆匆几日,他都跟我同床共枕。这次与以前大不相同,不管是晚上睡觉,还是午休,都有一段长长的前戏,主要是坏坏喋喋不休。他有表达的欲望,以便展示他跳跃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每次睡觉前,都要点名,与他亲近的人一个不拉,知道姥姥姥爷在乌海,爷爷奶奶从南昌来。开始是说:“××睡了”,随后就说:“××睡着了”;从“天黑了,太阳下山了”说到“望望(月亮)出来了,星星出来了”;从“围兜兜”说到“桔桔”;从“飞机”说到“高铁”,当然还会念念不忘“大大”“地库”“路口”。有时我昏昏欲睡或是没反应过来,坏坏都会激动得大声重复许多遍。为免他着急吵闹,偶尔糊弄过去,但大多时候听清了,按坏坏思路应答,一件事可以说得相对完整,我们居然可以交流了。
有时躺在床上,会有意识考考坏坏。坏坏长时间用“火火兔”听唐诗儿歌,有的内容已烂熟于心,只是说不出长句还不能背诵。李绅的《悯农二》及李白的《静夜思》,我每句提醒前4个字,常常是我还没说完,他就一板一眼地接上了“午、土、餐、苦”和“光、霜、月、乡”。每每我竖起大姆指表扬他,他都是抿嘴自笑,有点含羞,但更多是一副自鸣得意的样子。
总体而言,坏坏是讲道理的,吃、喝、拉、撒、睡也比较有规律。即便玩在兴头上,该睡的时候也能按时就寝,心情好的时候,跟爸妈吻别道安,让我或牵或抱进卧室,上床后一会使劲挤我跟我亲热一阵,一会挤爷爷跟爷爷亲热一阵。长篇大论其间也会突发奇想,这里爬爬那里摸摸,又跟我们搂搂抱抱。但不管他言行多么激烈,一般总是闹腾三、四十分钟,只要悄无声息三、五分钟,那一定是睡着了。
不到二十个月大的孩子,当然也有任性不听话的时候。据说前一段是撕书,这一段是吐口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说服教育许多次,均无收效,反而变本加厉。连续几天午休和夜睡,都往床头的缝隙吐口水。有一天午间,我制止无效,就警告坏坏说:“再吐,奶奶不理你了。”他仍旧未当回事,当他意兴阑珊,回过头来骚扰我的时候,我故意假寐不理,他嚎几嗓子、哭几声。我眯眼偷窥,见无大碍依旧黙不作声。兴许是玩累了,一会儿他就睡着了。小家伙觉轻,爷爷蹑手蹑脚起床还是把他吵醒了,吵醒后就不停地哭。我抱起他,他搂着我,依旧不住地抽泣,十分委屈的样子。面对怀抱中哭泣的孙子,我很后悔,觉得不该在睡前训戒他。坏坏尚小,他还没有事非观念,吐口水在他只是单纯觉得好玩。在他的世界里,他不应该过早承担亲人疏离(事实上是假意的疏离,但他目前理解不了)给他的压力。
利用难得的长假,我们带坏坏去了南澳岛,到了广州动物园。住在南澳岛的那天,是农历8月19日,月亮还很圆。玩了沙、冲过浪、吃完饭,我们带坏坏海边赏月,他还真是一往情深。我们抱着他在河边散步,他不时抬起头,指着月亮大叫“望望”,有时含混地说“望月怀远”,我们忍俊不禁,原来坏坏称月亮“望望”语出于此,又有大名“怀远”包含其中,为此,“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早已成为我们一家人心中最美的意象!
坏坏的敏锐,还表现在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方向感,他可以分清里外、前后、上下。按电梯时虽然1和7分不清,但只要说:回家,上楼,他就会选择朝上的箭头;如果说:下楼,出去玩,就会选择朝下的箭头。尤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无论是自己走、抱行、坐推车,还是乘汽车,坏坏都能分清是上坡,还是下坡。在短暂几天的接触中,坏坏时常给我惊喜,我真的不知道他的小脑袋里,是什么时候进驻了那么多,成年人所谓的常识?
坏坏最常用的动词是“卡”,最初是因为扭扭车骑行受阻,后来,一切不舒服的感觉都被他称为“卡”。被蚊子叮咬是“卡”,拉了屎尿没及时更换是“卡”,鞋子不合适是“卡”。当然,许多时候以风作斜,以期用“卡了”改变境遇,实现愿望。从汕头返回广州,路途遥远,长时间坐在安全座椅上难受无聊,坏杯试图以哭闹改变处境,几次三番未能得逞。我们以为他妥协了,突然他张口大叫:“卡了,卡了!”妈妈问他哪里卡了,他指指屁股,仍旧叫道:“卡了,卡了!”我们都以为他拉屎了,怕怄着不舒服。于是,解开安全带,将他抱了出来。扒开屁股一看,什么也没有。再想把坏坏按回座椅,妈妈在狭小的空间不好用力,又不忍心让他的哭闹升级,我们无计可施。我伸手把坏坏接过来,安坐在我身上,他面朝窗外,饶有兴趣地欣赏奔驰而过的、各式各样的“大大”,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从我们刚到广州时说二、三个字,到离别时联成句子,坏坏的语言能力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但更惊人的变化是他的思维能力。有一天,我说:“坏坏,别抠鼻子。”他说:“鼻屎。”有一夜,他妈打呵欠,他说:“你想睡了。”某日饭后,他爷爷打嗝,他说:“吃多了。”更有趣的是,那天他妈妈喂饭,坏坏突然仰起头,以左掌蒙面大叫一声,他妈妈问:“怎么了?”坏坏回答说:“喝多了!”
如此妙趣横生的事不胜枚举,赤子初心展露无遗。在坏坏的眼里只有美,没有丑;在他心里只有爱,没有恨,他的所有喜怒都以最本真的样子呈现。面对孩子的纯净、简单,你不会不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要培养孩子的懿言嘉行,做父母长辈的一定要谨言慎行。培养孩子成人、成才,除了要有耐心、有智慧,还要求陪伴他成长的人具备良好素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些不经意间养成的品行、习惯、喜好,就像岁月刻进生命的年轮,悄无声息地成长,一旦出现,无法剔除,也无法改变。
描写生动传神,一个稚气可爱的小孙子跃然纸上,仿佛触手可及。
好羡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