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风恋 】红色之旅(散文)

精品 【风恋 】红色之旅(散文)


作者:文绮 举人,419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018发表时间:2020-12-08 20:30:08
摘要: 一次红色之旅,一次重温党的历史,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风恋 】红色之旅(散文) 到革命圣地韶山,瞻仰伟人故居,是我由来已久的愿望。11月28日怀着朝圣的心情,终于踏上了“红色之旅。”
   ——题记
  
   一
   到革命圣地韶山,瞻仰伟人故居,是我由来已久的愿望。11月28日怀着朝圣的心情,终于踏上了“红色之旅。”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车上导游以毛主席这首词作引子,热情地介绍行程:“第一站,是橘子洲头。”一听橘子洲头,我睁大了眼睛,翘首以盼,那该是一个神圣的地方。
   大约中午12点,车缓缓穿过橘子洲大桥,来到了橘子洲头。刹那,百感交集,热泪欲出又止,橘子洲,我终于来啦!
   橘子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狭处横约40米,宽处横约140米,形状是一个长岛,占地面积91.64公顷,号称“中国第一州。”
   导游安排我们2个小时参观。说:“如果不能走的,可以乘坐游览小火车。”看得出我们的出发点地处州岛中央,只有全程的一半。驴友们都选择行走,朝着毛主席大型雕像的方向,一路疾步前行。
   沿途柳条婆娑,松柏滴翠,橘红杏黄,赶路的我们,无暇顾及,只顾早点能看到毛主席。
   大约50分钟左右,来到顶头的大平台上。我站在那里,向着宽阔的江面,向着遥远的方向,重温:毛主席当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壮丽诗篇的旷远遐思,领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气魄。那雄伟大志,无穷的韬略,像川流不息的湘江水,滚滚北去……
   和驴友们边走边留影后。来到一道古老的二层门楼前。门楼飞檐翘角,高大敞亮。一进门,栩栩如生的毛主席大型雕像呈现眼前。其实,在不高的院墙外都已经看到了,进门后,看得更清楚。雕像周围青松翠柏环绕。
   雕像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历时4年,于2009年12月26日竣工落成。关于雕像数据,高32米与毛主席书写《沁园春.长沙》词时的年龄吻合,长和宽的数字连起来,正好是主席当年的警卫部队番号,这是设计者的精心构思。
   当看到毛主席雕像的那一刻,心情莫名地万般激动。啊!那就是毛主席年轻时代的样子,气度不凡。长发飘逸,脸庞俊秀,目光深邃,睿智沉静,自信略带忧郁。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展示了毛主席当年不同凡响的神韵,仿佛他就是中国的未来。如高山,如大海,巍然屹立,滔滔不绝。他就是希望,劳苦大众期待着。
   我的内心在千呼万呼毛主席。日日思念的毛主席就在眼前。我静静地矗立,久久凝望。那巨大的肩膀,扛起乾坤,扛起解放全中国的伟大重任!顷刻间,仿佛心中找到了彼岸,他给人以方向、力量、智慧、胆略。他集民族智慧于一身,集古今中外美感于一体。仿佛那就是艺术的归属,他英姿飒爽,顶天立地,他美得奔放、豪迈,他文韬武略,指点江山,以压倒一切的雄姿,矗立橘子洲头。
   雕像前,广场上,参观的人群,川流不息。那些莘莘学子们,那些倩男靓女们,那些来自祖国各地的男女老幼们,都静静地领略,瞻仰毛主席的无穷魅力,我们越看越亲切,越看越像亲人般地给人以温暖。
   这也是一幅空前绝后的杰作。艺术家们功不可没。
   时间总在催足脚步,依依不舍也要离开。那一刻,心情陡生苍凉,转身再回首,一步三回头。
   顺着那条柏油路,游览园区特有的景色。
   雕像的背面,是一大片柑桔树。柑桔,是橘子洲头的代表产物。遥想春天,细细碎碎的白色桔花开放,那会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毛主席一生最喜欢干净。时下虽然冬寒,一点也没影响柑桔树的容颜,那是生命,是闪烁,是浴火重生。
   橘子洲,渚清沙白,橙黄桔绿,清幽数里,人杰地灵。所到之处洁净优雅,一尘不染。驴友说:“我实在舍不得走,但我还想来一次。”多么真切,又深切的表白,心中又蕴含了多少对领袖的崇敬与爱戴。
   看不完湘江美如画,诉不完来时心里话。沧桑橘颂写春秋,迢迢千里赴南国,只为主席鞠一躬。
  
   二
   我们入住的是杨家大湾民宿招待所。导游说:“这里离毛主席故居近,去就方便。”第二天清晨,大家早早做好准备,去看毛主席。
   又是7点准时出发。导游说:“不到10分钟就可以到了。”车缓缓地行驶在环山公路上,只见车一拐角,行驶一会,导游说:“到了。”这次的下车,大家拥挤起来,都巴不得快点见到毛主席铜像。
   我们是从右侧面上去的。一上去,宽阔的广场呈现眼前。广场大气磅礴,气势恢弘,明净皎洁,如月色泼洒,如松风覆盖,如晨曦照耀。环视周围,青松环绕,群山拱护,翠竹挺拔,绿丛密布,气息疏朗,两侧红旗漫卷。一片蕙兰气息迅速沁入心田,一种难以掩饰的欣慰,溢于言表。
   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已自觉排队在为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有团队的,也有三三、两两的。大家都是一种自觉行为,不需维护秩序,队伍井然有序。
   我们是武汉去的906团队。导游依次为我们一一发放毛主席纪念章后,各自佩戴好,列队整齐地踏着红地毯,伴着《东方红》的旋律,严肃庄重地缓缓走到毛主席铜像前,郑重地献上花篮;然后双手合十,满含深情地向着铜像三鞠躬,绕铜像一周,回到原地站成整齐的队伍一起高唱《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我们团队歌声嘹亮,兴致高昂,唱响广场,唱响心中久久的期盼。合声高呼:“毛主席万岁!”表达对领袖的深深崇敬。
   随后我再次走近主席铜像前久久凝视。铜像,座南朝北,褐红色大理石基座正面,刻有江泽民题字“毛泽东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于2009年12月26日落成。主席身着中山装,身躯高大、魁梧,神采奕奕,体态稳健,目光炯炯,展示着迷人的领袖风采,再现了伟人开国大典上光辉历史的瞬间。“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耳畔仿佛回荡着主席那洪亮、高亢的声音,眼前浮现出主席一身戎装,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形象。
   “浩荡雄风藏万卷,,磅礴大气独凛然”,铜像前的我,忠实崇拜漫溢心海。感受老人家容纳天地,气吞山河的博大胸怀。任江河奔流,任高山怒吼,任庶民欢呼。他泰然自若,从容不迫。他就是国度,是钢、是铁、是泰山、是长城,是大地。敬爱的毛主席,我翻遍辞海,真不知用哪一句合适。毛主席,他又是统帅,是天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他的英姿,荡气回肠,他的雄风,威震天下。巍巍昆仑皆敬意,泱泱华夏皆拜蔼,拜倒在他的脚下,拜倒在他的身前。他浩然长存,留芳万古。
   他手持文稿,像园丁,像伯乐,在谆谆告诫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又像公仆,那么慈祥,温和,含情脉脉。他的眼睛向着大地,向着亿万人民群众。他爱他的子民们,爱他的祖国,更爱他的家乡。主席,您回来了,回到您日夜思念的家乡——韶山。细细品读,他又像慈父,关切地注视着我们。他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意识。仿佛站在我们中间,与我们促膝谈心,问寒问暖。他像金色的太阳,照耀着我们每个人的身影,闪烁着幸福之光。主席啊!我有千言万语要向您诉说:咱村里前些时一位85岁高龄老人去世,政府补给8万元的安葬费,还延迟半年的退休养老金。当我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瞬间呜呜咽咽地豪声大哭,是感动,是幸福,是安慰。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得到优厚的安抚,咱老百姓不就是希望过个好日子吗。这是历史的前卷从没有过的记录,当今却写上光辉的一笔。他是人民的知音,大众的福星。没有他出生入死缔造的国家,哪有人民安享的幸福。在那灾难深重的历史上,老百姓备受欺凌,困难时时袭击着与日子挣扎的心灵。面对列强,面对统治,不是逃荒,就是逃难。抛尸烂骨习以为常。这如今,人民安享太平,我们学会珍惜,不忘他的大恩大德。他缔造的中华,如今已走向世界的前列。主席啊,您是人民的亲人,安息吧,敬爱的毛主席。
   带着几多依恋,几多庄重,几多不舍,挥泪再别毛主席铜像,万般无奈迈出前行的步伐,赶着匆匆的时间,来到广场头间的一座大石碑前,这里应该是进广场的方位。石碑像极了中国地图形状,脚下两块小石头,导游介绍:“代表台湾,钓鱼岛。”石碑上方一枝迎客松松枝风情摇曳,周围松柏相伴,正面刻着八个大红字:“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驴友说:“如果毛主席活着该多好。”
   去往毛主席故居的路上,仿佛那首《颂歌一曲唱韶山》的歌曲,在耳边回荡,“颂歌一曲唱韶山,……红色的山川,红色的故乡,红太阳升起的地方……”红色歌曲,会久经传唱。
   毛主席故居位于韶山村土地冲上屋场。虽然平常在网络上无数次看到过毛主席故居,可还是希望能走近,走进,亲眼目睹。前去参观的队伍,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我排在人群队伍里,渐渐前行。
   毛主席故居是一幢凹字型农舍。一半盖着黑瓦,一半盖着茅草。墙体全部用土砖砌成,房梁,楼厅都是一般粗的木头搭建。门窗都是简单而粗糙的式样。房屋滴水45度角。堂屋大门上方挂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几个贴金大字。堂屋正门两边有两扇窗子,正厅内摆放着木制四方桌,四条木制长板凳。墙上挂着全家福照片。照片中的母亲文七妹慈祥温和,父亲毛顺生一脸的朴实端庄。年轻的毛泽东一席清朝年代长棉布大襟便装,姿态英俊潇洒。一旁的两个弟弟同样是身着长棉布大襟便装。记录着时代特色。走进另一间房,墙上挂着一牌匾,我由衷地拿出相机拍照,上面记录着:“1921年春,毛泽东在大塘旁召开家庭会议,教育亲人投身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的内容。站岗武警提示不要拍照。我只好跟着大家步入这个房间,又进入那个间房。有间房墙上挂着当年家人戴的斗笠,家用簸箕、筛子、蓑衣,地上摆放着风斗、耕田用的耖,扯田埂用的抱板,藤子编的篓子。厨房有三个没有烟囱的土灶,小木凳子。父母房间摆放着一木架床,挂有陈色很旧的蚊帐,棉布被褥,旁边摆着一个木制抽屉桌。另一间房挂着毛泽民照片,那应该是他的房间,房间放着一个木架床,挂着蚊帐,被褥,一张四方桌,两个长条板凳。隔壁一间写着毛泽潭卧室。另有杂屋一间。有一间房的墙上,砖土稀散,像是垮的陈色。整个房子没有楼板,抬眼望瓦。匆匆忙忙参观完13间屋,出门到正屋右侧外面,这里是一个打谷场兼晒场,地势比正屋要高些,旁边有一间小屋。正屋背靠山坡。看得出,就是依着山坡挖出的一块房屋地基。山坡上,全是密密匝匝的竹子,松树。这与如今当地建筑屋基差不多。正屋门前一口不算大的池塘,池塘内种有藕荷。时下已枯萎。
   参观完故居,给人感觉,就是一户普通的农家。父母都是地道的本色农民,纯朴,厚道,没有丝毫的特殊。主席啊,您就是中国的“林肯。”平民“帝王。”作为国家主席,两袖清风,俭朴极致。这是何等的境界与修为!他一生为党为人民竭尽全力,鞠躬精粹;把亲手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拱手交给人民,还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如今,只要有一官半职,家里车水马龙,家外风风光光,家人呼风唤雨,高高在上。可他家土得掉渣。人民心里有杆秤。它也让我感受到,领袖伟大而平凡的气息沉沉地撞击着我的灵魂,提示我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专心致志,学点真本领……
   走出大门,穿过门前田埂,来到荷塘对岸上,对着正屋,环视四周,群山环抱,松峰连绵起伏,翠竹掩映,田畴篱篱,钟灵毓秀。主席,作为家乡人,他何不爱他的父老乡亲;何不思念生他养他的那块热土。在他弥留之际,三次醒来,都说我要回韶山。在第三次提出回韶山,得到中央同意后,可是他却带着几多眷恋,几多遗憾,几多伤心,却永远闭上了眼睛。小小要求,那么简单,那么质朴,那么通达情理。只为落叶归根。
   伟人一生高风亮节,浩然长存。他用一生,追求的是人民大众的利益,追求的是民族生死存亡。用自己广博的智慧,引导人民走出深渊,走向光明。
   “千山月色洒幽香,万古松风添逸韵。”到“慈悦书院”参观。书院坐落韶山市青龙沟的一个半山腰上。它是早年毛泽东曾经工作和读书的地方。进门大堂陈列着毛主席坐式铜像,和为革命逝去6位亲人的铜像,满门忠烈。墙上挂满毛主席革命生涯的一幅幅图片,每一幅图片,都是一个深动感人的故事。其中一张图片是1925年6月,毛主席在他卧室的楼上,亲手创建中共韶山党支部。并介绍:毛新梅,李耿候,钟志强,庞叔侃入党。入党誓词:“永不叛党,严守秘密,服从组织,牺牲个人……。”为推翻统治,为劳苦大众。他向每一位党员制定了严明的纪律,也是为基层党组织和全党提出的行为准则。他让我看到秋收起义的革命烽火,在韶山冲熊熊燃烧。
   书院另一面墙上挂有:“铸千年春风化雨。”名句沁入人心,让我袅袅于墨香诗韵中。有毛主席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图片,习近平2014年11月视察韶山的图片。图片都彰显文化大爱。如:“慈悦书院,开启心灵之锁”“文化复兴,开铸性灵之魂”。这些启迪心智的古典名句,都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参观也是一次深受教育。中华民族历来提倡文化传承,讲究国学传道,经典,精锐。

共 660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红色之旅,给作者带来了心灵震撼。橘子洲头、毛主席故居、慈悦书院、刘少奇故居。文章以“对伟人无限敬仰”的心情为主线,运用移步换景的空间顺序与时间顺序相互穿插的方法,以景物描写烘托景点的历史意义;借导游介绍、或直接刻画、或引用毛主席诗词,表现人物性格、品格,展现人物形象和伟人大志襟怀;用对比的方法反衬和强调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安宁,是革命先辈们在最艰苦的年代浴血奋战,用生命与鲜血换来的。我们静享安宁的今天,应该心怀感恩,铭记历史,铭记伟人的丰功伟绩。瞻仰伟人,是接受老一辈的革命再教育,是对灵魂的洗涤,对思想的重塑,是纠正三观,怯邪扶正的一次深刻红色教育。没有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红色政党,推翻旧封建王朝三座大山,为贫穷百姓伸腰的理想追求与忘我奋斗,就没有我们社会主义新中国今天的太平盛世。吃水不忘挖井人,牢记毛主席和老一辈的教导,发扬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奋发图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通过旅途感受的心理描写,抒情与议论相结合,展现出作者内心思想的深刻体悟与对伟人深深的敬仰之情。文章立意明确,主题厚重深远,思想蕴含深刻,情真意切。文词优美,运用修辞格和成语、短语,增强阅读美感,语韵悠扬,激情流畅,让读者心潮澎湃,深受感染,跟随作者的笔端同样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和灵魂洗礼。佳作拜读学习!倾情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风恋碧潭!问好作者!【编辑:碧潭飘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01217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12-08 20:32:21
  一篇主题厚重,蕴含深刻的游记散文佳作!拜读学习!感谢文绮老师倾情奉献!问好冬祺文安,创作顺利!
碧潭飘雪
回复1 楼        文友:文绮        2020-12-09 12:11:45
  问好飘雪社长,辛苦了,拙作有点长,编按中,耗费你宝贵的时间,诚谢,诚谢!
2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12-08 20:34:54
  文章气势磅礴,语韵悠扬,激情四射,修辞格和成语、短语的运用,增强阅读美感,让读者心潮澎湃,深受感染,跟随作者的笔端同样接受了一次红色教育和灵魂洗礼。佳作!
碧潭飘雪
回复2 楼        文友:文绮        2020-12-09 12:12:23
  多谢社长鼓励,让社长辛苦。奉茶,奉好茶。
3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12-08 20:36:39
  欢迎文绮老师精彩继续呈现!期待老师更多佳作奉献!天冷了,请多保重身体!遥祝冬安吉祥,快乐每天!佳作连连!
碧潭飘雪
回复3 楼        文友:文绮        2020-12-09 15:32:49
  问好飘雪社长,拙作实在让你辛苦,书写编按的同时,尽心修改不到之处。感谢不尽。奉茶。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12-09 15:39:15
  佳作已申报精品。
碧潭飘雪
5 楼        文友:东辰        2020-12-13 08:21:13
  跟随文姐笔文又一次走进,"东方红"
   中国的领袖,爱戴与文墨喷岩一样幸福温暖。一个伟人地诞生与离去,将永远鼓舞着这个民族。
   再赞好文,文姐早上好。更温了一回毛泽东大气具满风骚的诗篇。
回复5 楼        文友:文绮        2020-12-13 11:39:25
  东辰君,看到你多高兴,感谢你在百忙中,挤出宝贵时间阅读拙作,并留墨鼓励。是啊,一次红色之旅,是一次党史教育。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了推翻统治王朝,为了拯救中华,为之奋斗一生的高尚精神,是值得我学习。我何不以绵薄的认识,写点感知,留下一点回忆。写这篇文,可以说越写,心情越沉重,越写越感觉知识欠缺,写不出毛主席的伟大,表达不尽对毛主席的感恩之情。毛主席不光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他的崇高,是属于世界的。他会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里,永远 活在中国大地上,他没有离去,他就在我们生命里。永远,永远!
6 楼        文友:东辰        2020-12-13 08:28:23
  再温此篇……心潮澎湃,我的眼前出现了"东方红史诗"。好文姐,正能量文墨是这个民族精神食粮。超喜欢这样文笔,再赞。
回复6 楼        文友:文绮        2020-12-13 11:53:52
  东妹,读你的文字如交流,你我观点几乎完全一致,就是坚决拥护毛主席,拥护他老人家生前为祖国付出的一切,拥护他老人家身后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毛主席的崇高精神,就是华夏过去,当今,将来永远的方向与路线。他像太阳一样地时时照耀着每个人的心,时时照耀着华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当你迷失方向,想起他,就会前路无止尽,当你徘徊不前的时候,想起他,就会动力无穷,当含糊不清时,想起他,就会心明眼亮,当遇到困难时,想起他,就倍感温馨。毛主席的恩情,永远说不完,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7 楼        文友:东辰        2020-12-13 12:55:04
  文姐,看了您的复评,想起自身成长,是恩泽毛泽东这个时代,所以读赞表他老人家文字就从心里高兴,所以喜欢这样文字。再问文姐好,赏您文章就像坐上明亮课堂。
回复7 楼        文友:文绮        2020-12-13 14:22:07
  东辰君,你说得非常好。我们这代人是成长在毛泽东时代。我们不会因为年龄老矣,就会忘记,反而会越来越感觉毛泽东思想对这个民族的重要。因为我们都有切身体会,亲身经历过,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也是亿万同胞们的共同心声。
8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20-12-18 13:22:06
  恭喜祝贺文绮社长散文佳作复审获得精品!也祝贺社团!期待文绮社长更多佳作呈现!感谢江山领导和评委老师鼓励支持!辛苦了!问好祝福各位老师冬安吉祥,创编愉快!
碧潭飘雪
回复8 楼        文友:文绮        2020-12-18 19:52:57
  多谢多谢飘雪社长。精品来之不易,社长付出了好多心血,多让你抬爱,让你费心,费力了。喝茶,喝茶。
9 楼        文友:东辰        2020-12-18 19:59:06
  恭贺文姐又摘精,有酒?与姐斟满三大杯。
回复9 楼        文友:文绮        2020-12-18 20:17:21
  东辰君,多谢多谢,是啊,这次精品来之不易,社长付出了好多心血,也让我的好妹妹东辰备受关注。喝茶,喝茶,有酒三杯,没问题。更感谢江山精品组的信任与厚爱。一起喝茶,喝茶。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