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文化的力量(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文化的力量(散文)


作者:王小鱼 举人,331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49发表时间:2020-12-10 15:08:57

这个世界有时候很奇怪,有些人辛苦一辈子所做出的努力,也仅仅是为了温饱而已。而有些人就几句话,却能影响几辈子,甚至几十个世纪。更甚者成了千古名言,改造人们的思想,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仅仅几句话,却能超越整个劳动的能力和创造,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留下永不磨灭的传奇。
   可是就几句话而已,我们却不能这样小看。比如一首诗歌,比如哲学经典,比如佛教阿弥陀佛,就是短短的几句话,却能让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让人不为活着而活着,在活着的另一面做出成绩,做出贡献。人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三教九流,形形色色,千奇百怪,丰富多彩。人类社会也是由人改造的,圣人君子做大事,平头百姓做小事。不过大事也好,小事也罢,都是在为人类服务,让生活越来越好,让社会越来越有秩序。但是改造的社会的主要功臣应该是圣人君子和士大夫,就像一条河流,老百姓是水,圣人君子,士大夫是浪花,是洪峰。他们决定着河流的走向,川流不息的最终目的是要到哪里去。
   当然,我说这话并没有看不起劳动人民的意思,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劳动人民只是物质世界的改造者,而圣人君子,士大夫才是精神世界的改造者。不可否认,各自在各自的领域都有贡献,但对于文明而言,却有着天壤之别。就好像一篇文章可以流传千古,一句话就可以给人指明道路一样,圣人君子是火把,是点亮夜空的明灯。
   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狭隘,鱼不能离开水,生命不能离开阳光,男人和女人也缺一不可。这个世界就像物体的正反两面,谁也离不开谁,少了哪一个都不是一个整体,也无法延续。就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开篇所言:“山珍海味令我们饱,可是无量百千山珍海味却不如一口空气,因为一口气不来便断命,但我们又不能因此光吸空气而不吃山珍海味。”这是一样的道理,什么都要有,好有好的理由,坏有坏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大千世界,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丰富多彩,异彩纷呈。
   有永恒不朽,就会有过眼云烟。留下的被人们记住,消失的让人们反省,存在有它的道理,消失有它的不足。可是,有一点很奇怪,任何一种东西,如果没有文化作为底蕴是绝对不会长久存留的。这里面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人文思想,有血性骨气,有发明创造,甚至还有民族精神。拿诗词来说,凡是有风骨的东西流传的就更为久远,有些甚至深入人心,进入骨髓。比如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于谦的《石灰吟》就更具有代表性。而李清照仅仅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能从婉约派跨进豪放派,可见其艺术的魅力,文化的传奇了。
   尤其是当一个国家和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人们从心里涌出来喊出来唱出来的,往往就是“怒发冲冠”这样的诗句。如果这时候你再读什么“千里共婵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无语独上西楼……剪不断,理还乱”那样的诗,要是还唧唧我我,不伦不类,那简直就应该脸红,被羞死了。
   中国文化里有陋室铭那样的精神,也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骨气。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而姜太公更是做饭的时候连米也拿不出来。更甚者我们的诗圣杜甫,寄人篱下,连个家也没有。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心怀国家,情系人民,写下了那首千古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正是因为他这种忧国忧民,舍我其谁的大无畏,大无私,大义凛然的精神,胸怀天地才使得他被尊为圣人,成为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象征。
   我们喜欢一种东西,喜欢它的精神内涵,而不是它的物质表面,这也是人心向善,美和丑集中表现出来的正义。人人都喜欢好的,而且人人也都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从自身分辨的角度,学识的能力,个人爱好上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喜欢了就去接近,甚至当成一种崇拜,一种支撑。我们都是凡人,不可能在任何方面都可以做到极致,所以有时候自己做不到了,便希望别人可以做到,于是寄希望于他们,也是对美好的一种向往。而那些做到的人就成了我们心目中的豪杰,英雄,成了我们崇拜的偶像。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但影响到我们的人生,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价值取向。文化也好,自身的修养也好,功成名就也好,只要是好的,我们就喜欢,我们就羡慕,我们就爱,甚至一呼百应,尊为神灵。
   可人不是万能的,是人就会有缺点。而人又喜欢看样子,谁做的好了,谁就是标杆,谁就有号召力,大家都希望向他看齐。他喜欢的,我们就去喜欢,他热爱的,我们也跟着去热爱,甚至连他讨厌的,我们也一起讨厌。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一样。梵高的任何一幅作品都可以拿来,作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甚至有人为了一观,为了拥有而倾家荡产,在所不惜。但他本人真的就是一个楷模,是生活的强者吗?更甚者,像一些猥琐之流也因为才气而千古留名。蔡京,秦桧,希特勒,山本五十六,这些被人唾弃,被历史钉在耻辱柱上的小人,也因为一时的得势而耀武扬威,可见文化的千奇百怪,社会的颠三倒四,有时真不是我们所能控制得了的事。
   再拿名胜古迹来说,很多默默无闻的地方就因为一句话,一首诗,几句歌词却千古流传。像寒山寺,岳阳楼,滕王阁,甚至像德令哈这样的荒漠小城,也因为海子的一首诗而名震四方。这就是文人士大夫舞文弄墨之后留下的精神象征。而像这样的事数不胜数,现在不是流行网红吗?有的一夜之间就能红遍大江南北,人尽皆知。可见其文化的奇葩,精神崇拜的怪异了。
   但是,我们又提倡君子,高喊正义,可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君子?什么样的事才配称为正义?其实这个问题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两千多年前的《论语》明确指出,只有德才兼备之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只有有所作为之士才配称为义士。进而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更是成就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道德标准,支撑起了我们的华夏文明。由此可见,世人眼里的美,是精神层面上的美,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美,是长在骨子里的美。渗入血肉里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是正人君子,仁义之士。
   顾炎武一生颠沛流离,尝尽了人世的酸甜苦辣,生离死别。到了老年,漂泊无依,孤苦伶仃。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说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话,激励和鼓舞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舍生忘死,为国尽忠,这是何等的大度和气概,又是何等的英雄和正义。
   正如文化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而学识也不是用富贵可以衡量的一样。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气势,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学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胆量。在平凡的外表之下,可能隐藏着一颗赤子之心。这就是到了生死生死攸关的时候总会有人站出来,以天下为己任,舍身往死,奋斗不息。鲁迅曾经赞扬过中国人的脊梁,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来都不缺少这些,“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义士,是英雄,是中国精神,更是我们的民族魂。
   如果你喜欢看书,像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言的《红高粱》,余华的《活着》。再远一点,像四大名著《儒林外史》等等。这些你都看完了,读过了,甚至还有一些国外的作品,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百年孤独》这些世界名著,你也仔细地阅读了。而阅读完这些也只是提高了你的知识,你的见闻,阅历,从而让你称得上学识渊博,博古通今。但是,等你读了《论语》《孟子》《庄子》《老子》《周易》《春秋》,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之后,你就会发现,你提高的不但是知识,还有精神层次上的更高认识。而这些认识和水平甚至连语言也无法表达,它微妙至极,令人叹为观止。让你做人做事,处理问题的时候,有了善恶之心,有了君子和小人之分,有了正义和廉耻之别。
   人不能没有精神内涵,皮肤之下要有血有肉,有了血肉之后还要有骨气。这也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人要活着,但不能行尸走肉一样,要有所追求,有所希望。一个人身体健康,大富大贵,或者穷困潦倒,食不果腹,这些都是外在的东西,它可以随着你的生命而结束,而只有留在骨子里的东西才能永垂不朽。我们爱人爱物爱天爱地爱花爱草,只要是好的东西,就会被我们接受,赞扬和传承。有人为之奋斗一生,忠心耿耿,也有人一辈子只做了那么一件事,然而仅仅就是因为那一件事,却足以让他名垂青史。这是何等的力量!何等的壮哉!纵观世上所有的事物,哪一个会有这样的魅力?哪一个会有这样的传奇?哪一个会有这样的不朽?不可否认,这就是正义和文化,精神和文明。
   所以真正的正义是以人为本,真正的文化是以人为根。世界属于人类,人类更属于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生活,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改造它的是人,但改造人的却是文化。一个人只有拥有了文化才会更完美,一个地方只有拥有了文化才会更有吸引力,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文化才会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共 36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人去久矣名垂千古!文者有敏锐聪颖的感觉,直白含蓄的论调,侃侃而谈,让读者揪心的悲喜交集,掏心掏肺,读后融入其中,喜极而泣!悲哉,壮哉,中华民族的伟大!喜哉,悠哉,华夏文明的宏伟!王老师的心胸开阔,思绪万千,言简意赅,另读者有所称谓,却亦无所畏惧。纵观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程,有多少伟人高歌,有多少英雄做古,唯有文化的力量何其伟大!我等后来人若不以身作则,情何以堪!向老师学习,推荐共赏,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编辑:晓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晓雪        2020-12-10 19:34:19
  欣赏老师的佳作,向老师学习,学习老师的心态平和,心胸开阔;读书则心旷神怡,交友则心有灵犀!问候老师,冬琪!
一个人的夜晚,梦里都是荒芜,雨中的蝴蝶振着淋湿了的翅膀,奋力挣脱泥泞的羁绊,向往自由自在的飞翔,寻觅一方净土,静静地疗伤,慢慢变老……
2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0-12-10 21:49:08
  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欣赏作者精彩散文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12 10:16:02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