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五彩缤纷的黑土地(散文)
土地是有颜色的。我国广袤的疆土,是由多个颜色的板块组成的。云贵高原上的土是红色的,黄土高原上的土是黄色的,辽东半岛上的土是棕色的,黄淮海平原上的土是褐色的……而三十五万平方公里东北大平原上的土,则是黑色的,因而被誉为黑土地之乡。黑土地的地力非常肥沃,盛产小麦水稻玉米谷子大豆高粱……连草甸子上的草也格外的葳蕤茂密。用东北当地人的话说,这里的黑土,抓一把能攥出油来,插根棍能长出树来。
请到辽阔平坦浩荡的东北大平原来吧,在这里,你可以饱览这黑土地之乡的美丽风光。这片黑土地虽然土质是黑的,但是,她幻化出来的绝非单一的黑色,而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姿。
这是一片绿色的土地。当南风轻抚雪化冰消杨柳长叶野花漫山的时候,黑土地便匆匆披上了绿装,那一垄垄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苗,如同绿色的诗行,让人读起来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入夏的大平原,郁郁葱葱蓬蓬勃勃,一眼望去,如同绿浪翻滚的海洋。那整整齐齐的田畴,大片大片的庄稼,绿毯似的铺向远方。玉米正在吐缨窜蓼,高粱正在扬花打包……还有那一汪一汪的湿地,绿水倒映着蓝天白云。芦苇丛丛,蒲草簇簇,水鸟飞翔……草地上星散着各种鲜艳的野花,微风吹来,轻轻摇曳,送来阵阵芳香。夏天的黑土地,绿的浓厚,绿得醉人。
这是一片金色的土地。秋风吹来,菊花盛开,北雁南飞的时候,平原神奇般地变成了一片金黄。看啊!高粱穗子似姑娘羞红的脸,苞米棒子挺着肚子像孕娘,谷穗子沉甸甸的低下那谦虚的头,大豆熟了欢快的摇着铃铛,更有那一片片成熟了的水稻,染得大地一片金黄……望着这耀眼的丰收的田野,平原上千百万父老乡亲,脸上荡漾着笑意,心中流淌着蜜糖,他们一春一夏的辛苦和操劳,盼的就是收获这个秋天的金黄。“东北熟,天下足”,这里过去是人烟稀少偏僻落后的北大荒,今天是祖国东北的大粮仓。勤劳朴实的东北平原的人民,在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在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秋天的黑土地,黄得耀眼,黄得迷人。
这是一片银色的土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这片黑土地冬季的真实而恰当的写照。入冬以后,几场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飘下,房顶是白的,道路是白的,树木是白的,田野是白的……大平原变成了银色的世界。此时的黑土地,变得那么洁白,那么晶莹,那么剔透。虽然温度很低,寒冷异常,但是,平愿上的人们喜欢这个季节,千里冰封,天寒地冻,方显冬之威武;万里雪飘,冰天雪地,方显冬之磅礴。冬天不冷就不吉祥了,“瑞雪兆丰年”嘛!人们把漫天的雪花当成秋天的捷报,把呼啸的北风当成迎春的唢呐。只有在这冰封雪飘的日子里,喝起酒来才美,闷起觉来才甜,吃起饭来才香。这源自他们豁达的品质,源自他们坚强的性格。也正是在这个漫长的季节里,他们恢复了体力,攒足了精神,待到燕子再来杏花又开的时节,他们在这片黑土地上又开始描绘新的丰收图。冬天的黑土地,白得干净,白得诱人。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由于她的丰腴肥沃,曾经使帝国主义馋涎欲滴。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曾疯狂的将这片土地蹂躏,他们掠夺财富,杀我同胞,人们在呼喊,大地在呻吟。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拯救人民群众于水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面对日本法西斯的残暴统治,顽强抗战,英勇不屈,在白山黑水间,在茫茫雪原上,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赵尚志、马占山、赵一曼……是无数抗联英雄的浴血奋战,才赶走了日本强盗。虎去狼来,才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又来了国民党反动派,黑土地上的人们再受创伤,又有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斗争,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这片浸染着鲜血的土地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血染的黑土地,红得庄严,红得省人。
如今,黑土地上朴实勇敢智慧的亿万人民,更加焕发了青春活力,他们正意气风发地前进在新时代新生活的康庄大道上。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会用自己勤劳灵巧的双手,在这片五彩缤纷的黑土地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他们一定会用自己圆润响亮的歌喉,在这片广阔辽远的黑土地上,吟唱出高亢优美的旋律;他们一定会用自己聪明非凡的才智,在这片厚实肥沃的黑土地上,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