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别活在别人眼光里(随笔)
上周日,去参加女儿班里召开的家长会。会上,期中考试成绩在班里排名前10名的优秀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都发了言,我只能静静的坐在女儿的座位上低头沉思。
女儿今年上初中二年级,她期中考试成绩在班里排名还不到前15。这样的学生怎么可能闪亮登场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
家长会结束后,我急匆匆回到家里,见到女儿,我先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然后劈头盖脸地大声训斥她:“你学习怎么就是上不去呀,你看看你的那些同学,还有他们的家长,一个个光彩夺目的上台亮相。只有咱去开家长会只能当陪衬的,爸爸的脸面都让你丢尽了,你,你……”
看到我气急败坏地样子,女儿撅起小嘴,低着头小声咕哝着:“爸爸,你怎么老拿我和别的同学比。我已经努力了,上次考试我在班里排名是24,这次期中考试我前进了8个名次。”看着女儿一副委屈的样子,我默默无语,并深深地反思自己。
的确,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一直对她怀着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心理,从小到大都在不知不觉地拿她和别人的孩子比。
记得上幼儿园时,我常对她说:“你看人家的孩子跳起舞来多优美,你看看你,笨鸭似的。”
上小学时,我常对她说:“你看人家的孩子运动会上真棒,你看你,只能坐在旁边当观众。”
现在上初中,更是常拿她班里学习比她优秀的同学比。我是抱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恨不得女儿一夜之间学习成绩就奔向尖子生行列,将来以高分考上高中,然后再经过高中三年的勤学苦读,迈进985、211大学门槛里去,以此光宗耀祖、扬眉吐气。还自以为这是我教育孩子最佳方法,叫榜样激励。这个榜样有时候是孩子身边所谓的“学霸”,有时候是功成名就、呼风唤雨的企业家、明星、政府官员或其他知名人物。相信和我一样有这样想法的家长比比皆是。
我们常拿这些榜样和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进行参照对比,“看人家的孩子,学习真好,直接上了本博连读。”
“看人家小李,年龄不大就当上了局长,真有出息。”
“看你的老同学,开着大公司,住着大别墅,老婆穿金戴银开宝马。再看看咱,住的小房子,接送孩子就是下雨还骑着电动车,当时我怎么瞎了眼,跟了你这个没出息的,你,瞎顶张男人皮。”……
在如此对比参照中,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往往也变成了别人眼中的“人家的孩子”“人家小李”“你的老同学”。
“听说咱孩子考上了研究生,好多人都啧啧羡慕,夸真给咱当父母的长脸呢。”
“你练什么毛笔字,怎么真像他们说的,难道还想当书法家不成?就凭你那手把,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能行吗?”
“老张家那闺女都30多了,还没找着对象,难道真像她们说的,这闺女生理上有什么缺陷吧?”对这来自各方的评价,有的以此为榜样发奋赶超,有的远远得看着徒增羡慕,有的心中不服气破口大骂,还有的找出对方不足冷冷讥笑,并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津津乐道,不知不觉中同样活在了别人的眼光里。
诚然,人既然是社会中的人,就没法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通过榜样的激励和别人的评价来鞭策自己变得更好,应值得赞赏。可是你知道吗?很多人看你只是用他自己的想法来评价你,而且他们大多数时候只是看最后的结果,并不知道在工作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了解你的努力、你的付出。正像我对女儿学习的看法,我只知道她在班里排名16名,并不了解她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而付出的努力,其实,她的排名前进了8名,她已经非常努力了,但我靠主观臆断拿她和考试成绩第一名的同学比,觉得她不用功,为此她感到非常委屈。
因此,过分在意于“别人的眼光里的自己”来建立自信,往往会丧失对自我的价值判断,在面临价值选择时产生迷茫。尤其是,我们身边的“别人眼光里的自己”,常常充满对现实急功近利的诱惑,物质、金钱的功利主义的怂恿,更容易使我们在诱惑面前迷失自我。在比的过程中容易让人产生动摇思想,变得垂头丧气,甚至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一蹶不振,最后在唉声叹气中,慢慢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落伍,成为一名让人同情叹息的失败者。
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你永远只是别人的“复制品”;走自己的路,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记得某位名人曾提倡过一种“圆满自足”的生活,即人们应当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保持一份充实而富足的感觉:你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敬佩,进而欢喜赞叹,但你依然坚信做主宰命运的自己最重要。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像我的女儿,写的钢笔字在学校组织的比赛中次次拿第一。还有前面说的那个老张30多岁的女儿,工作上勇挑重担,负责的生产指标在上级考核中,月月得到加分奖励。因此,不要羡慕别人,或许每个别人都和你一样,在别人眼里都是让人羡慕的。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的权利,每一个人也都有痛快生活的权利。“别人眼光里的自己”与“追寻自己的内心”本来并不矛盾,只是从小在“别人眼光里”中成长的孩子和慢慢变老的我们,或许更需要正确价值意识的教育,让我们在面临价值选择时,知道如何权衡轻重。
当你不断强大自己,内心足够丰盈,你就会逐渐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你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需要从别人那里看到自己的价值,你有很多自己要做的事,你的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你一定要做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一番认真的反思之后,我知道我的一些看法委屈了我的女儿,因此,我向她道了一声歉,并告诉她:你就是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朝着既定的目标,继续发奋努力,做最好的你自己。
您的随笔,用女儿的学习情况,说明不能活在别人的眼光中,有说服力。您是一位勤于思考的家长!很爱您的女儿!为您的理性思维和睿智点赞!(=_=)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