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天安也泽(散文)
带着未知,无意中走进去,其实我已经无法彻底走出来。我的心,我的灵魂,仿佛与生俱来就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其实是扎在厚土里的根须滋养出我这一片叶子,在年复一年中,绿了、黄了、落了。正如著名女作家葛水平所言:
“我抄袭了你的身体,才成就了我的生命。”
此言绝对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精髓,它之所以能打动我,是有着深深的同感。谁敢说你在这世间创造了什么?只能说你在这世间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然后记录了什么,书写了什么。
而此刻,在气象万千中,我仿佛总是在寻找什么,等待着什么。关注生命与自然的种种相为关系,追求“文明”又渴望“回归”,内心有着无法言说的顾盼。可是走进这块土地,我似乎找到了,找到了我心灵深处藏匿的一角,找到那一片感情的田园,找到了童年的记忆,也找到了民族的底色。静静的沁河沿山而去,她的低调谦卑,舒缓宁静,无声无息地恩养着沿途的生灵。有谁能像这条河一样滋养万物而不争呢?也许她对争权夺利的世人是个永恒的启示!“沁”,滴滴甘露滋养心灵!她本身带着佛性,带着超自然的神秘,空心无我,顺自然而动,从来没有丧失过自己的本性。对于热恼浮躁的心灵,沁河就是一剂良药!
车在山中运行,那山很近,近到了仿佛与巨人擦肩而过的感觉。其实那山不叫山,应该叫岭,它不那么刀劈斧砍般的峻峭凛然,让人触目惊心,让人胆寒畏惧。这里的山,形态舒缓温和,就像上上善人俯首和游子们窃窃私语,庇护着万千生灵。看不到干枯的荆棘,也看不到裸露的山石,只看到一岭一岭的苍翠,这在北方的寒冬里实在少见,人们称之为“北方小江南”,确实名不虚传。正遇初冬下过的第一场瑞雪,星星点点的白,飘浮在黛绿色的松柏上,白绿相间,疏朗有致,就像哪位镂空高手雕刻而成的一幅幅立体国画。偶有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其貌更像一个特立独行的哲人,冷峻、肃穆、隐秘,这种景象一下子就能让纷乱的心凝重起来。因为她义正庄严的神圣感,我不敢骄狂,不敢对其有丝毫的轻慢。夕阳如一个老顽童,在山顶上和我们捉迷藏,随着山岭的起伏,时而跳出,时而掩面,时而露出半个脸蛋窥视一下。她挑逗着我苍老疲惫的心,闪现出万千光斑,我的情绪被这静美的风光重新年轻起来。更让我不可思议的是,这里的“太岳驿站”,齐行布道50个村庄,随便停下来就可以打尖歇脚,温馨得就像回到自己家中,没有丝毫的陌生感。据说,这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像游子回归故里一样。你若迷路了,不要紧,一定会有人为你指点迷津。如果你饿了,走进谁家都会给你做两碗热面吃下去概不收钱。在金钱至上的现实中,不被过分的欲望所系累,不以特别的外物矫饰自己。沿河的人们待人宽厚,没有太多的焦虑。你怎敢对这样的敦厚骄狂、轻慢?浮躁的心渐渐平和下来,仿佛是一种状态,一种精神的向往或者说契合,让我无条件地驯服下来。
夜宿飞岭村,这是太岳驿站之一,朴素简约的民居,起居设备齐全,温度适宜,即便是多年的失眠症者,也会在这里做个好梦。晨起,站在低低的屋檐下,湿漉漉的地面,清新的空气,鸡啼,狗吠,叽叽喳喳的鸟鸣,岭上淡淡的山岚,村庄袅袅的炊烟……屋后居然还长有翠竹,厅内有咖啡厅、茶吧,屋外有晒暖说闲的坐椅。四面环山,山下是水。据说到了春天,满山遍野是金黄色的连翘花,与日光相接,那该是怎样坦荡磊落的情怀?它愿以一身的功效服务予人类。时下,这里的人们已经识得了连翘的价值,她不仅是药材,还可以是药茶。他们把满山的无价之宝采撷回来,用精湛的工艺做成连翘茶,其作用有清热解毒,强心利尿、止吐保肝,消肿散结之妙用。我们再也坐不住了,一定要亲自尝尝连翘茶的味道。
嗯,泡在杯中浅淡的绿,尝一口,入心入肺的清香……
当然,红茶、黑茶、白茶、绿茶,工艺不同,味道各异,但喝过后,喉部生津,妙不可言。
我知道,我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对每一点发现都情不由己地赞叹。依山傍水的人家,因连翘的制茶工艺丰富了生活,延展了茶道。这里不仅人性敦厚,山庄的文化气息也颇为浓厚。古朴的鹅卵石墙上有着现代的语汇:“漫步荀乡田园,倾听时光诉说。”他们的生治内容是:“春耕、夏耘、前行不止,秋收、冬藏、收获不停。”因而这里的毅力是“积土为山,积水为海”的日积月累;他们的劲头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不断超越;因而他们的势头才有“学不可以已”的蒸蒸日上;他们的性格是:“笃志而体”的孜孜奋斗;于是才有了“民齐者强”的风雨同舟;他们本着“是谓是、非谓非”的真诚以待;所以才拥有“乐易者常寿长”的乐观坦然;他们面对世事拥有“怒不过夺、喜不过予”的豁达情怀;遵从于“道虽迩、不行不至”的脚踏实地;因而他们顺天承运:“良农不为水旱不耕”的勤劳耕耘。
我闭目而思,在都市的时尚中,人人都像羽毛在空中飞舞,没有一定的着落,像风一样旋转,没有一定的方向。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人焦虑,个个争先,心忙则亡,反而丧失了享受过程急于求果,造成了循环往复的失落……
我知道我为什么陶醉于此了,因为这里遵循四季凉热。不断增添生活的内涵,以此扩充生命的能量,从中得到启示:人生所求,应当是过程中的每一个片刻,而不是拼命索求结果的得失。山川生灵是最好的导师。我对这种古朴自然派生出来的感情,和割不断的神秘联系有着独特的理解!脚踏实地才拥有不断超越的力量。是非分明才有风雨同舟的团结。在这种气氛下生存不会使人疯狂,只会转换一种心情,充分理解生活的内涵是从容不迫。
举目远望,山上有一尊雕塑,背靠蓝天,脚踏沁河,每日里阳光和风与其交淡,看上去并没有被风霜雨雪一点点吃掉,追根究底才知道,那是大儒荀子的塑像,是现代建筑。哦,我眼圈湿润了,曾经孔家店被视为垃圾,如今重塑可谓圣贤的灵魂一直未朽。写到这里,我该向读者揭秘了:安泽——荀子的故乡。他的重要思想是“人性本恶”,所以他提倡后天教化,于是他毕生都在劝学。据说到了高考时,川流不息的学子前来拜谒,有许愿有还愿……荀师成为后学的坐标当之无愧。
任何一种生活状态和生产形式都与文化有关。这里的人们宣示:“和荀亲一起过想过的生活,做喜欢的自己。”荀子是这一方人的思想灵魂,他们知道“怒不过夺,喜不过予”的节制,所以,这里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平和。平和才是延续生存最好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