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写手奖励赛】献给6070的歌·从自行车到小轿车(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写手奖励赛】献给6070的歌·从自行车到小轿车(散文)


作者:高令亚 秀才,113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8发表时间:2020-12-17 14:03:32

小时候,上街,上学,走亲,访友,只要是外出,全靠两条腿奔波。村里大人小孩都是如此。每到藕塘逢集时,四面八方的路上都是行人。生产队时,家家穷,谁能买得起自行车呢。
   我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在工作后第二年秋天买的——永久牌,那是在1988年11月份的样子,农村实行单干也已有七八个年头了。车是托二舅从定远买的,凭票也花去了190多元,相当于三个月的工资,那时,我月工资才54.5元,后来涨到60多元。
   乍买小猪筛细糠。买了新自行车后,就跟宝贝似的,每天将车的轮圈擦得雪亮,不沾染一丝灰尘。对新车,我格外仔细,平时上锁,一般不外借。
   刚买回自行车,不会骑,就让同事在学校操场上教我,一遍又一遍,常常因把握不好重心,从车上跌下来。我这个人胆子小,动手实际操作能力不是很强。就拿学自行车来说,学得也很慢。学车时,车子倒地,刮了漆,我很心疼。
   有了自行车,就有了代步工具,回家、上街,都特别方便。虽然那时还是土路,但骑车还是快速省力。我有了自行车后,回家次数也多了起来,还就教姐妹们学骑车,很快,她们也会骑车了。
   这辆自行车伴我五年左右,随我南征北战。骑自行车,我曾摔倒过几次。有次到山里表姐家,在山林中的路上骑车,正是下坡路,我紧塞,却发现不起作用,惊慌之际,将车龙头向路边歪,以起到减速作用。路边树桩很多,好不容易才停下来,吓得我一身冷汗。下来后,我一看车塞,原来制动后塞的挂钩脱了,好险。
   还有一次,是去石角桥边的桥头徐村大姐家,在一个下坡路,车速太快,到下面该拐弯的地方拐不过来了,结果,人和车冲到了沟里,好在没伤着我。
   酒后骑车胆子大,容易摔跤。有一个晚上,考取中专的学生家里请客,我们几个老师都是骑自行车去的。酒喝了不少,回来时,骑车摔了两次,裤子都摔烂了,第二天酒醒后,心里很后悔,那时才二十一二岁,正年轻气盛,做事欠考虑,不够稳重。
   骑自行车,最沮丧的是半路上爆胎,车胎没了气。那时,只好默默地推车走路,到集镇上修理,补胎,五角一次,后来升到一元一次,贰元一次。一个车胎,补得千疮百孔,就要换内胎了。外胎很少换,胎磨得实在不行了,也得换。一辆自行车,骑得久了,换过很多零件,比如,脚踏,链条,轮上钢丝,车塞,龙头,花去的修理费,都能买辆自行车了。
   我这辆车,受过一次大伤。那次,我将车停在街道边,去裁缝店办事,结果,自行车被一辆四轮机轧到了,车龙头轧断了。肇事司机还溜了。我出门一看,傻眼了。正在手足无措时,看到轧我车的目击者,就告诉了我情况,就这样,我找到了四轮机车主,他答应给我修理,就此了事。
   骑自行车,最怕遇到雨天,沙子路有积水,还可勉强骑,若是土路,寸步难骑。淤泥会塞满盖瓦,轮胎被固定了,一动不动。只好扛着车子走路。若放现在,到处都是村村通水泥路,就没有雨水之忧了。
   我骑自行车到过定远县城,七八十里路。那次骑车到县城后,悲剧了。从没有在县城马路骑过车,害怕车辆,就不敢骑,只好推车过街道,车成了累赘。从此,我再也不骑车去城市了,想去就坐客车。
   在我结婚时,妻的娘家在临期那天,要我家拿出300元买辆新自行车。记得我当时很生气,觉得这是为难我们。那时,300元是个大数目了,很难拿出。母亲想办法凑了300元,给妻的娘家。她家买了辆凤凰牌新车,作为陪嫁带过来了。有了这辆新车,我那辆老永久就丢给了我爸,我爸又骑了它很多年。
   那辆凤凰车,又成了我的伙伴。细算起来,这辆车跟随我足有十几个年头,从1992年直到2008年。从林场到学校,来回十多里路,我都骑着它。孩子出世后,我骑车带着他娘俩,上街,回乡下母亲家。一次次征程,不知道走过多少路,经过多少里程。孩子上小学时,我每天骑自行车带他到学校,早出晚归。我在车大梁上绑着座椅,竹编的。为防止座椅晃动,我将座椅系牢在下面的叉梁处,还用一根竹棍固定,用包装绳缠了很多道。孩子在我的车椅子上坐了四年,无论刮风下雨。后来,给孩子买了辆自行车,让他自己骑,我们一前一后,相互竞赛。儿子骑车是行家,快捷轻盈,像飞行的小鸟。儿子上中学后,我们住在学校了,就很少回家。他的车就丟给他妈骑了。爱人骑着车,从林场到学校多年。
   儿子小时候身体不是很好,经常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我就骑车带着他娘俩去医院。孩子生病,可不敢有丝毫马虎。
   有人劝过我买摩托车,我爸不同意,说我好喝酒,不安全。摩托车,我始终没有学会,不敢骑。说到学摩托车,好有个尴尬事。林场副书记,好心教我学骑摩托车。那天黄昏,在场部的路上,他教我我骑摩托车。我熟悉功能后,就骑在车上,启动车往前走,却停不下来,我慌张极了,手扶着车,人已经落地。他在后面跟着的,用力拽倒了车,结果,他的腿被压在排气管下,烫伤很重,一两个月才好。当时,我难为情,就再也没有学摩托车的想法。
   6070,很多人都骑过摩托车,这是比自行车又先进了一步。摩托车当时价格不菲,七八千元,没有好的经济是买不起的。刚开始的摩托车,体型庞大,动力很大,车身笨重。当时,林场买了几辆。骑摩托车出事的还真不少,主要是喝酒骑车,车速过快。有的是撞了车,有个是撞了树,有的是摔倒地上。死了的,伤残的,很多。有的年轻人喜欢兜风,将车速加快,这样怎么不出事呢,有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农村经济条件好了,不少家庭都买了摩托车。这是一大进步。至今,摩托车还是主要的代步工具,方便。
   在2007年10月,我们买了一辆电动车,价格2800多元。有了电动车,爱人来来回回就方便多了。电动车很好骑,比较安全。电动车很快普及乡村和城市。又过了三年,我家又买了辆电动车,白色的。现在,电动车成了我和爱人的代步工具。只是我自2017年生病后,到现在已不能骑车了。手脚麻木,已不能控制电动车了。出行只好让爱人带着我。
   6070,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想到了学驾驶,为买小车作准备。在过去,家庭买小轿车,想都不敢想。到2010年以后,买小车的家庭多了,主要是城市和乡镇,乡下很少。
   四十多岁的年纪,学驾驶好难。上车的反应很迟钝,无法和年轻人相比。我是2015年夏报名学驾驶的,原本没有学车的想法,后来,看同事有很多拿了证,还有几个买了车,我就心动了。
   学驾驶真是煎熬。从报名学习到拿证,我用了大半年时间,2016年1月拿了证。拿证后,太激动了。回想这一路的艰辛,真是想落泪啊。
   科目二的学习,我是在当地学的。学车的人很多,每天去排队,只能摸四五把。从来没有摸过车,对车既陌生又恐惧。好长时间才克服恐惧心理。年纪大了,对车的领悟能力差。学的速度很慢,上了车发浑,找不到感觉。倒库,上坡,走S路,总是好出错。眼看一批批学员都去县城参加科目二测试了,我还在这里原地踏步走,怎么不着急!那天,我向教练吵着要去县城集训,他也只好同意了。
   到县城集训了7天,我租了屋子住了7天。集训的日子更辛苦,训练强度大了。在考试场地上实训,每天早早起,晚上十一二点结束,筋疲力尽。一个暑期学习,脸色黑黑的,像非洲人。
   终于到考科目二那一天了。我预约的号在下午。等待的时间太漫长,对于我太煎熬。一个上午,我满脸严肃,不想说一句话。下午三点多,终于轮到我上车了。我很紧张,教练让我上了车。我系好安全带,默想了一会儿,启动了车辆。我驾车开始倒车入库,这是第一个项目。可倒车入库,方向打偏了,轧了线,失败了。这是多么沮丧啊!我哆嗦着下了车,还有一次机会。
   教练问我是不是换个车库,我倔强地说:“不换!”就这样,开始第二次测试。我又开始倒车入库,可问题还出在那儿,只是这次我提前预判,立即作了机动处理,成功入库,出了车库,项目一过关。接下来是侧方位停车,定点爬坡,走S路,一路过关,完成了科目二考试,有扣分,但不影响合格。走下车的瞬间,我激动地拥抱了教练,连声说:“谢谢,谢谢……”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个多月的苦练没落空。在驾校大厅里签名时,我手一直在抖,已写不好字了。
   科目三的训练真是折磨。一边要忙教学,一边要忙学车。我和另两个同事一起学科目三的,学习了几个月。周末去县城练两天,住一宿。每天只能走两三趟。时值秋天,寒气十足。天还刚亮,我们已包车到县城,在学车处静静等待,任寒风吹面。冬天,更冷,尤其是在野外。终于,又到科目三考试了。我也是下午考的,中午连吃饭都没有心思。
   科三考试更复杂。我按照规定上了车。模拟灯光考试,起步,直线行驶,加减档位操作,变更车道,红绿灯路口,学校路口,会车……还好,顺利到达目的地,完成考试。我下了车,长长地松了口气。此时此刻,最想蒙头好好睡一觉,然后,大醉一场,驱散这几个月的疲劳和艰辛,最主要的是心累。
   学车的故事太多,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每一个学车的,都会有几许感慨,不堪回首的幕幕。
   可惜,驾照拿到了,我却不能开车了,2017年生了病,手脚麻木,无法控制车辆了。
   从自行车到小汽车,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发展可见一斑。
  

共 36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用详实的文字记录了从自行车到小轿车的发展过程,从它们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变化。从出行步行,到慢慢有了自行车,后来又相继有了摩托车和电动车,最后发展到家庭拥有小轿车,这期间只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小编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感到由衷的自豪。老师在文中用生动地语言讲述了自己学骑自行车、摩托车和小轿车的学车经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是个敢于吃苦、努力拼搏的人,即使后来生了病,仍然努力前行。这种持之以恒和努力前行的精神是我们很多健康人很难做到的。为老师的永不放弃的精神而点赞!此文让年轻人能了解一些历史,对于他们的成长也是很有益处的。感谢您一如既往发文支持晓荷社团,遥祝安康!欢迎继续投稿!【编辑:张爱珍】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张爱珍        2020-12-17 14:07:27
  学习、欣赏老师佳作,力荐赏读!
2 楼        文友:张爱珍        2020-12-17 14:09:43
  从自行车到轿车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也可以了解那时人们的生活情况。欢迎继续投稿!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