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考证纪实(散文)
黑氏祖先清真大寺楹联的考证
光绪十四年出生的姥姥生前说,黑耀曾是我们祖先,他写的楹联和匾额常年悬挂在天津清真大寺,意义非凡。长久以来家人无暇过问,没有人寻根究底。我退休之后,有机会多次参观瞻仰清真大寺,亲眼目睹了横匾与楹联,真真切切,言之凿凿,深奥不可解,萌生追根求源,替老娘考证外祖父的老黑家历史渊源。
在天津,姥爷家是黑家一大支,从大老爷(我姥爷行二)到五老爷家有几十上百口人丁,都是黑氏家族的后代,源自山东临清。查黑氏家谱得知:中国黑氏家族首居山东,山东黑姓回族的祖先为西域人。其始祖名黑资哩,与赐姓相联系。黑氏祖先任亲军指挥之职,是武官。黑姓临清一世祖兄弟二人,兄百让护驾入蜀居成都,不知所宗;弟百可为临清一世祖。天津、辽宁、甚至北京黑姓皆为临清之分支。后来一支(或几支)去北京天津,黑士玉(黑鉴四子之一)为天津支一世祖,黑氏天津一世。
天津清真大寺(西北角)几幅牌匾和楹联,署名为黑耀曾,这是哪位先人呢?上世纪1958年从郊区西营门二牛道黑家祖坟迁坟时,几十座坟茔规模很大,最开头的第一座就是“钦加五品衔遇缺既补府经历”黑耀曾。所以后来我的姥爷家一直以黑耀曾为我们的祖先为荣。
有学者将此楹联以天津古代文化人的名义列入书籍,记录在册传扬至今,表明了,虽然黑耀曾身为五品武官而且还是文化人,可谓文武双全。于是我对于黑氏家谱进行探讨研究,黑耀曾是如何写出楹联,出身于什么家庭,身世如何,后代怎样,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考证研究如下。
一、黑耀曾楹联横幅的真迹
1、清真大寺的南北经堂两侧和上方保留真迹。
天津最大的清真寺——清真大寺,坐落在大丰路西北角南口,始建于清顺治元年(1644),后经康熙十八年(1679),嘉庆六年(1801),同治四年(1865),光绪三十年(1904),宣统元年(1909)多次扩建,始成今貌。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大殿面积1000平方米,为全市几十座清真寺之首。1982年重新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真大寺的南北经堂两侧和上方保留真迹。
清真大寺南经堂的门匾额
同治元年嘉平月毂旦
守中待后
钦加五品衔遇缺即选府经历黑耀曾敬立
清真大寺北经堂的门匾额
却忘归真
前先君义然公,谨遵古教,恪守清真嗣因同教中动有矜奇立异放荡自肆者,久欲阐发真脉以示将来,其后有志未逮邃而谢世,曾谨遵遗训敬录。圣行书于匾额人卑同志者视而知警,不至积有妄念,庶几古教弗失其传。曾亦可慰继先之志矣。
2、天津文化通览丛书“三津地楹联”上写: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于2005年主编,项新为出版人,由张树贤编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9月出版的(天津文化通览•第2辑)之六和之八(156页)刊载的楹联
之六
同治元年嘉平月毂旦
先真衍脉接薪传,奥旨微言发蒙有本;
后进束身承矩训,正心诚意受益无方。
同治元年嘉平月毂旦
之八
同治元年嘉平月毂旦
妄诞无一言,三十册明降天经,何虑歧途迷向往;
真诚不二念,数千年远垂圣教,须知正道懔遵从。
同治元年嘉平月毂旦
3、天津文化通览丛书“三津地楹联”286页上写:
黑耀曾,回族,原籍山东临清,后居津,在清曾有五品衔候补知府经历。
4、黑氏家谱天津卷(黑祖昆修订版)写到:
道光十六(1836)年岁次丙申年黑耀曾随其父修订家谱。
序
家君命修族谱,诚盛事口口,溯黑氏原来自明永乐,由山东临清移居津邑,历世相传四百年矣。支分派别为之后者皆莫知其祖若父之序也,家君忧焉,若不及时修谱,将来支愈繁而脉广,次序更无所考也。支既无考而序之紊,更不知其何底也。不得已奉命修谱。予于前代之祖若父无所考者始,阙族之识者共采择焉,修葺而补续之。予近代之祖若父有所查者备举之,以明支之出也,分别叙焉,详书而悉载之。由是而黑氏之族谱立。
谱既立,则在津邑黑氏之族垂之一世而有章,历之千百年而不紊其序也。且更为立字排名,以定相传之辈数,尤为远追祖考之生死,下垂历世之仪型。后之子孙一人继修之也可,阖族共续修之也可。
兆鹏
不孝男第四世孙云祥率子耀曾同敬修
兆蓉
5、天津通志•天津县新志(720页)写
黑树铭字策勋出身毕业进士历官农工商部主事
6、天津北洋大学堂,黑树铭(我大姥爷)毕业证
根据黑氏家谱记述:
四世(总十七世)黑诚(云祥)是黑耀曾之父。
五世(总十八世)黑耀曾同治元年1862年给清真大寺题匾,写楹联,时年48岁。
六世(总十九世)黑廷珍(黑耀曾之子)嘉庆十九年生,同治十一年故,享年59岁。
七世(总二十世)黑应时(继贤)应昌(殇)应昱(殇)黑廷珍之子。
八世(总二十一世)黑树铭,黑钟鸣、黑盘铭、黑乐铭、黑某铭。黑应时长子黑树铭清朝末年天津举人,曾去北京皇城朝圣;次子黑钟鸣,国民陆军医学院毕业,行医;三子黑盘铭,行医;四子黑乐铭,行医;五子黑某铭,与妻子早夭。九世(总二十二世)黑自强黑刚黑自修黒自有。
十世(二十三世)黑大铮、黑国英等(王建)
综合以上资料可知几点:
其一、黑耀曾是外祖父家的(黑家本支)的祖先。待进一步考证的是,黑耀曾的孙子黑应时,即黑树铭的祖父黑继贤是否同一人。限于目前手下资料,无法证实。
其二,书写楹联的背景是说服教诲后人遵规守义,恪守条理,做好良民。
其三,获知黑氏家族世代辉煌,效力为国家君主,忠心不二。名、字、号混乱不易搞清
其四,黑耀曾写作时间为同治元年,匾额上题写时间准确无误。
结论:黑耀曾确有其人;楹联匾额确有其物;黑耀曾为本支黑家之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