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总结(随笔)
光阴不待,岁序难改,转瞬又见岁尾,看似年复一年,实则昼夜轮回渐次缩短,短到人生如此匆促,短到世间满目苍凉,徒留一腔无奈伴随着季节慢慢老去,在容颜和思想的衰败中慨叹功名得失荣辱贫贱,追忆风华正茂英雄少年。觉悟到,若能挽留一具康健的肉身,修持一颗丰满的灵魂,才是人生之弥足大幸,一切一切注定是轻风谈云。
庚子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疫,真可谓搅得周天不得安宁,肺疫的枷锁如影随形,吃喝住行如履薄冰,截止当前防控箭弦难松,疫例此起彼伏,好似那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知人类惹了何方妖孽,遭此劫祸!一年来在疫情的阴影中虽有心理上的不便,但,除旅行之外,依旧按部就班该干嘛干嘛。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样样不少。始终不渝地秉持着生存的基本原则,捍卫着存在的绝对理由,绝不会过度担心有朝一日肺疫会与自己相逢。侥幸也罢,豁达也罢,有猪肉就吃,有烧酒便喝,有美女就想西门庆,忠忠实实地在人海中履行着一个俗人的自然法则。偶尔想吹牛,谈谈政治;一时兴起想发财,侃侃经济;遇到烦心事,二两小酒再吹牛……周而复始,顾影自怜。
已近年终,我用澎湃的思想,尽力挖掘我深藏在庚子年的“妖魔鬼怪”,是喜是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曾经积攒的那些文字妖魔和思想鬼怪,竟然在庚子年里像冬眠的野兽,失去了生龙活虎的张力,甚至像僵尸般无动于衷。纵使刻意去天马行空或娇柔造作也很难让文字随意流动。想起季羡林老先生那句话“水喝多了,自然有尿”。想想也是,自从我“弃笔从戎”后,从曾经的年平均三十本书的阅读量,到现在不到十本的量变度,确实水喝的太少!再套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从量变到质变可称为质量互变规律。按此理论,阅读量的增减决定了思想的深浅和文章的质感。此为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从戎”后机制行为过于枯燥,方式方法墨守成规约束性强,所接触的事物,包括文字,在固定的模式中运行,再加没有前期积累经验,与以往形成强烈反差。我本体性质又不能实效与机制融合,思想徘徊在中间地带,恍惚不定无法明确方向,导致个性压抑思想压缩。原因三,才疏学浅,历世狭隘,优柔寡断,三观不明,思路不纯,混沌于世随波逐流,种种天然和后天劣质,形成焦虑引发文思淤滞,思想枯竭。而今,看着那部早已开了篇的小说,遗弃在角落里像个鳏夫般静守伶仃而束手无策,可悲可叹又可笑。
福祸无门,唯人自招。我躲藏在诡异的庚子年里不敢有非分之举,遵循着《太上感应篇》的教诲“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的理论法则,独自怡安。身体从年初的几次无端急诊,到现在基本无难耐之虞,悠哉度日,或许得益于太上老君的思想观念和八段锦的养生方法,也许太上老君说的靠谱:“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福祸相依,善恶有报,做善人,行善事,图个心安理得估计没有问题。
民以食为天,吃喝都需钱,马吃夜草才肥,人没外财怎富?布衣百姓只能股市险中求,股票如鸡肋,难舍亦难离。纵观全年,前半年疫情猖獗,经济下滑,贸易萎缩,理应股指暗淡,可是我那鸡肋恰恰相反,一路高歌,突飞猛进,一度获利三成,到现在坐了一次过山车后匆匆返回,也算在宇宙间完成了一次微小的轮回。截止目前综合指数总体上涨,个股涨跌七上八下不尽人意,最牛板块是烧酒,茅台五粮等再创新高,有幸染指不放者,算是庚子年牛人。都说,佛门只渡有钱人,生活只欺贫苦人。看来在股市比较应验。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岁岁年年,甘苦自知,唯独不知你的明天。计划永远都是人为主观上的虚拟,从宇宙星辰的运行时限到生物单细胞的演化过程,再到今天人类社会歇斯底里的发展成果,都有太多未知因素。新冠肺疫的来去我们无法判断,只能用有趣的文字记录肺疫发生期间的一些真实的鬼怪思想,作为庚子年的总结。在《金刚经》里用佛陀的三断论方式说:我说的总结,即非总结,是名总结。一切皆为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