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黎明即起(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黎明即起(随笔)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55.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18发表时间:2020-12-20 19:52:16

我的生活起居比较有规律,其中早起的习惯便是这规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规律是小时候在故乡养成的。
   夏天每天早晨5点多钟,冬天每天6点多钟,我便准时醒来,醒来就必须起床,睁着眼睛在床上躺不住,再躺就浑身不舒服了。有时晚上因熬夜睡得很晚,到了早晨也是准时醒来准时起来。不仅平时上班这样,星期天节假日也是如此。春节大年初一早晨,看了春节电视晚会节目的人们都在梦乡,可我一大早就起来了,到户外散步做操,欣赏除夕夜放的满街满院落英般的烟花爆竹的碎屑,欣赏家家户户贴出的鲜红的福字和押韵的对联,感受过年的美好气氛,憧憬着新的一年。
   亲戚朋友对我的这种习惯表示赞成,说我既勤快又有毅力。医生对我的这种习惯更是大加鼓励,说是对健康极有好处,要我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其实,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养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我早起的习惯养成于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那是我正上小学,父母便常给我讲一些古训,如《朱柏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以及“勤扫院子少赶集”等一些勤俭持家的格言谚语,并要求我照着去做。在学校,也学到一些“早起早睡身体好”,“从小就要热爱劳动”的道理,便懂得了早起是勤快的表现,是光荣的;贪睡是懒惰的表现,是可耻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无法让人懒惰。
   当时,全家四五口人只靠父母在生产队挣工分,一个男劳动力一天挣10分,女的一天挣7分。而每10分到年终才能分一至二元钱,去了粮食、柴草等各项费用,连买油盐和衣服的钱都不多了。而如果往生产队交一马车粪肥可以给50分到100分。平原农村房前屋后村里村外,到处都可以捡到牛马猪羊等牲畜粪。像我这样的小孩,生产队的活干不了,捡粪还是可以的,于是我就每天利用早晨上学前,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拎起粪筐和小铁锨捡起粪来。可是开始一连几天早晨起来,都没有捡到多少,我发现原来是村里几个五六十岁的老人,每天比我起的早,牲畜粪都叫他们捡去了。其中有一个姓孙的老人,走路一腐一拐的,腿脚不好,但非常勤快,每天清晨鸡一叫就出门捡粪。这件事对我的启发和教育不小,看来做什么都不容易啊,从此,我每天就再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夏天起早还可以,因为早晨4点多钟天就亮了。冬天天亮的很晚,早晨7点多钟才出太阳。早晨四五点钟天还不怎么亮,正是人们说的“鬼呲牙”的时候,也是一天中最冷的时刻,尤其是那嗖嗖的小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刮的一样疼。我穿着父亲求人给我做的当时东北农民常穿的牛皮靰鞡,戴着母亲缝制的狗皮帽子,迎着凛冽的寒风,踩着地面上的积雪,满村子捡起来,有时都捡一筐了,鸡才叫三遍,天才麻麻亮了,家家户户才亮起了煤油灯,门也开始吱吱嘎嘎地响起来了,人们开始起来做饭了,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了。
   我每天比父母起得早,晚上又要做作业,有时困得很,父母心疼,就要我不要起那么早了。可我觉得自己在家是个大孩子了,弟弟还小,应该力所能及地多干点活,因此,一直坚持好多年,当形成了规律之后,到时就醒了。有时在村里捡不到粪,就顺着村道往远走,有时会走出好几里路,每天总能捡到一两筐粪。记得有一年最多捡了10多车,在给生产队交上一些后,剩下的都下到自家的园子里和小秧棵地里,结果因为肥下多了,把土豆茄子辣椒等小秧棵烧死了不少,那以后好几年,园子里和小秧棵地再没用下粪。
   后来上了中学住校了,就不能再捡粪了。后来住不起校了,只好通校,也买不起自行车,我就只好靠步行,由于家离学校15里路,天天披星戴月早去晚归,这回是不起早不行了。后来到初三时,已是60年代中期,国家和家庭都逐渐好了起来,可以住校了,又要起早贪黑地搞复习,应付升学考试,当然更不敢不起早了。文革中断了学业,以后又参加了解放军,军旅生活更是十分有规律,不容怠惰,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22年。待转业到地方工作时,已过不惑之年,这早起的习惯,想改也改不了了。
   现在每天早晨还是按时起来,当然再不用去捡粪了,也不用像军营那样去出早操了,但我自己仍然坚持到户外散步,并做完那套自己坚持做了60年的广播体操,然后再开始做事先安排好的一天的生活内容,或是看看书或是写一点文章或是写一点书法或是画一幅画,或是与文友与战友与朋友聚聚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觉得挺充实的。我的这个生活规律,开始爱人和孩子并不太适应,久而久之,被我薰染了改造了,全家人便基本上“步调一致”了。
   不是说只有差的条件才能使人养成好的习惯,没有这个道理。应该说,环境能改造人,人也可以改造环境。目前,更多的人被环境改造着,如,很多人逐渐适应夜生活,晚上到很晚才休息;很多人甚至“早晨从中午开始”……同样是被环境改造着,时下很多人被环境改造的结果,常常是身心俱疲,健康堪忧。
   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关乎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

共 19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无规矩不成方圆,作者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鸡鸣而起,让一天在愉快中开启,而这一习惯是从小养成,幼年时的家庭环境促使他早早起床,去拾粪补贴家用,从小便知道生活的不易与艰辛。而且在这习惯下,也努力学习,使自己的成绩步步提高,参军后的磨砺也更进一步让生活规律化。一直顺延至今,保持一个良好习惯,也影响了家人,生活既充实又平凡,看似平常的小事,却道出人生哲理,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久而久之生活质量便提升了一个高度。阐述了作者对人生及家庭的态度,好家风促进社会前进。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20-12-20 22:07:24
  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关乎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这句话活的特别好!一个有高习惯的人,是自律性很强的人。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2 楼        文友:叶雨        2020-12-20 22:14:33
  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关乎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这句话说得特别好!一个有高习惯的人,是自律性很强的人。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0-12-21 06:34:32
  起得早很好!可是睡懒觉的也多,许多人没得好习惯!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修成国        2020-12-21 09:33:28
  谢谢编辑老师!谢谢社长和黄老师!大家冬至吉祥!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