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参观福州大学游记(散文) ————记我在江南水乡福州生活期间的回忆之 我和干姑母钟琦惠(钟声的亲姑妈)一家人的故事
人生有一种十分有意思的“自然现象”,年代的久远并不代表着经历的朦胧。
也许,随着时光的不断流失,年龄不断的增长而衰老,我已经悄悄然迈进了“知天命”的年龄,在不经意之中便已经进入五十岁,眼前的事情弄得是“丢三忘四”了,反而越是久远的人生经历越是清晰可见了。
晃动于梦海深邃心灵深闺之中的“江南水乡福州”,那一段二十五年前的江南水乡人生经历,永远成为心里挥之不去的情感故事。
而历历在目的却是自己亲身在福州的日常生活片断,生活在水乡泽国的福州山山水水之间,自然而然会亲身经历一些“江南水乡”大山区里的“小故事”。
在这个烟云雾笼、瘴气浓重、群山环绕、襟江抱海、竹海深邃之中,那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一座座峰峦山脉,低矮的只有一二百米高度、高大而又雄浑的山峰,最高的地方耸立于云雾之中达一两千米之高。那茶园、果园遍布于山峰之上的翠绿,在白云雾笼之中尽显着江南水乡山峰峰峦之美。
也许,我本人亲身居住于“烟瘴之地域”里面,又是“少数民族聚集”的群山环绕地界里边,生活之中自然而然会有一些这样、那样、如烟如雾日常生活里边的“小故事”。
虽然说这些“小故事”都是生活里边的平淡,然而自己的“初恋情感”深深地留在了那里。那是一段十分值得永远怀念的感情,虽说彼此之间“纯真”而又“真实”。
也许在这个东南沿海省会大都市,拥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山海之地”。连江县地处福州市的西北郊区。这个依山傍海、拥江抱襟海、山海相间、群山环绕,在这个“九乡十八个山寨”里边,却留下与抒写出自己身居江南水乡福州的日常生活。在平凡生活的日子之中,其实留下了自己“脚步的印痕与纯真的感情”,那是一段永远值得怀念的“特殊情感”。
也许,在平常生活之中的日子里边,在一群七八个小伙伴的簇拥陪伴下,我们这群小伙伴走遍了凤凰古城(温麻老城区),还有就是定海(古城)村、黄岐半岛那里的山山水水。
同时,我本人也在生活之中认识与拥有了高山族、畲族人(山哈子)和客家人(师傅一家是客家人)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这帮干亲戚与朋友们可是真正的“原住民”,他们、她们是实实在在、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
这里必须提及一下干弟弟点点(钟点),爱热闹、拉帮结派、爱溜达、痴迷于海滩和黄岐半岛遛弯和溜达,经常与同学及朋友们弄辆旧吉普车(林玉玉家的车)往黄岐半岛溜达。我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这帮朋友们的“跟班随从”了。
同时,由于这里依山傍海、拥江抱海、山海相间,所以,有的时候我也成为了这帮同龄人的“领队人”。所以,有的时候经常隔三差五地与这一帮朋友们进山、登岛、踏海岸、遛黄歧、游古城、寻古问津、走古镇、游茶山、逛山寨,一路上游览着这里的山山水水。
而我也是平常在家里边经干弟弟点点、老妹子钟声和干哥哥们(钟声的亲表哥们)与干姐姐们(钟声亲表姐表妹们)介绍认识的这帮朋友。
同时,我在师兄师弟们的介绍之下,还认识与拥有一帮同年龄的好朋友、好哥们儿、好姐儿们的生活中的小故事。(主要是钟声、钟点、钟镇涛、钟镇辉与钟钰的朋友和同学们)
虽然说这些“小故事”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之中,但是这毕竟是本人在江南水乡福州泽国里边的“亲身经历”,不过本人自己也把纯洁的“感情”,扔进了这个依山傍海、群山环绕、拥江竹海的九乡十八寨(江南乡桃花巷)里边了。
这正是:“我欲思忆江南,深山古庙翠竹,悠哉兮游哉,僧舍鸟啼鸣,何似在人间。青石古巷,古树香樟,桂花巷幽深。榕树新芽,嘻笑欢时旧梦,喜逢多少江南雨。”
“我忆江南桃花,竹海深巷幽静,伊人旧梦兮,几曾欢笑时,桃花伞下人。小巷幽雅,细雨濛胧,送伞敖江上,雨雾梦遥,嘻笑怒骂几时,陈年旧梦青春事!”。
这些自己本人写的词汇,并不能说明江南水乡福州市的山之美、水之美、海之美、人更美的畲族“异域风情”韵味。
在这个江南水乡的柔情与雾泽,福州市山区竹林深深的美丽与幽静之中,以及群山环绕的“江南乡已古村桃花雨巷”,那山峰高低错落的俊伟和雄浑,奇险的悬崖绝壁陡峭之中与怪石嶙峋的美景之中,尽情地游玩于山峰、竹林、江水、汪洋东海之岸。
这里的“山水之美”与“九千里地”之外的家乡形成对比,是一种完完全全相反的“黑白对比”,恰似从“平面的感觉”走进“立体的感觉”一样,这就是最好的山水与草原的“鲜明对比”。
在峡谷中心古老的明朝城镇之中,徒步走进陌生的少数民族山寨之中。犹如从平静的江水江面上,走进心跳的异域“阿拉伯国家”地域一样。
也许,福州畲族人(山哈子)日常生活里的平淡与和谐,还有那“闽都金凤”的古老神秘传说,更能让本人陶醉在“闽都金凤”凤凰古城千年历史(连江县1780年历史)的古迹之中,尤其是老妹子钟声公婆家的小沧乡七里畲族村,更是少数民族山寨聚集的“异域风光”。
在连江温麻老城的北郊外,距离县中心的凤城镇与敖江镇七里地外就是“七里村”,这里全部都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旧山寨。在这里仿佛平静之中走进了明朝、清朝、民国的城市、乡村与古民俗里边一样,犹如穿越了时空与朝代的光阴一样。
当我走进那些深山之中的古寺庙、道观、庵堂、天妃宫、妈祖庙宇、古桥、古城、古楼、古榕树、古亭、古碑、茅庐、草堂、古大厝、古老的摩崖石刻以及古老的古栈道与“古墓乡村”的古墓,在这些古代的古迹之中更能体会到从晋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乃至近代民国时期的古迹,仿佛我走进了历史朝代之中一样,深深地体会到、闻到、看到那浓郁的闽东千年“历史”印象。
也许,正是那太多古老年代小巷子与古村古镇、古老的山寨和城堡,夹带着黄歧半岛台湾海峡的海风,送给我在生活之中的“历史感”与“真实感”,这是来至于亲身走进历史的体验与品位。
每当我与干弟弟点点、钟镇涛、钟镇辉、钟钰、钟声以及大鸭梨登上奇达小渔村的白云山旗冠顶,遥看山海一色、远近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岛屿和荒岛。
遥看隔海相望之中的景物,远远的蓝天白云,与远处海水上大小不一的岛屿、礁石、泊船,更有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历史”忧思感,那是一种对著名作家余光中所写的“乡愁”,拥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与思考,这是来源于亲身体验得来所见到的历史,也是对近代当地特殊历史碎片记忆的沉思。
每一天,当我平静地走在那些狭窄幽深、幽深而又古老的小小“江南雨巷”之中,来来回回、悠悠然然、平平淡淡,就好像走在九千里地外黑土地家乡的小胡同里边一样。
也许,不知道每一天要走上个十几趟,几十趟的来来回回、匆匆忙忙、悠悠然然、平平静静、悠哉游哉。
这与自己在家乡洮南府一样平平静静,平淡地穿梭于各各大街小巷之中一样。只不过有一些大不相同的是这里“拥江抱海”“群山环绕”与“少数民族”聚集。
虽然说当地人也与我一样说“普通话”,只不过当地人说的普通话有些“大舌头”。不过对于我这个“关外人”来说,有一些不同的是当地人是“双语言”,即说普通话的同时也说“畲族语言”。不过当地人普遍说“畲族语言”,也就是所谓的“福州方言”也就是“闽东话”。
让我这个东北人十分难堪的是,根本听不懂类似“浙江温州方言”的福州畲族语言,由于当地人以少数民族为主汉族人只占约百分之二三十左右。
在这个“襟江抱海”的福州地区里,江河湖海纵横于福州地域各个县城与古镇。就拿福州市区中心地带也是江河湖泊纵横、各种桥梁横跨东西南北四面八方。
在这个山脉、峰峦、峡谷、江河、湖泊、东海之海洋(台湾海峡)纵横的福州群山地域里,在这个群山环绕、襟江抱海、江河纵横的连江古城里边,陈氏、林氏、雷氏、钟氏四大姓氏宗族(族群),占据当地人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数量,当地素有“八闽山,海连江。陈林氏,半天下。钟雷姓,妈祖庙。”的说法。
当年,因为四大宗族“姓氏问题”出于好奇,我本人就在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域里,曾经闹出过一些可笑而又天真的“小笑话”。
当年,平常的日子里边我上街购物,有的时候跟着干弟弟钟点、大鸭梨、老妹子钟声出去“逛街”,还是与干爸干妈一块去“海鲜农贸”市场买菜购物的时候。
我便会与卖菜的、卖海鲜的、卖水果的、卖服装的以及商店卖东西的当地人聊上几句,在聊天时还特意问一下对方姓什么,不过也弄出来不少哭笑不得的“小笑话”。
当时,有的人不太高兴、有的人笑嘻嘻、有的人傻乎乎、有的人十分生气,什么模样的形态都有。
不过,我却十分惊奇地发现当地人,主要都是高山族群的“九大原住民”系统,也就是少数民族之中的畲族人、高山族、客家人,也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南蛮子”。
这里主要是畲族人、高山族、客家人三大宗族人群,据说占据福州地域山区里边所有人口百分之七十左右,而真正的“汉族人”其它姓氏其实只是占少数人口而已。这也就是说明了以畲族人、高山族、客家人三大“原住民”族群宗族为主体,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少数民族“原住民”聚集之地域。
在当地素有“福建山,福建海,闽江千里,万座山。山连山,峰连峰,十亩地、六亩山,三亩水,一分田。”的顺口溜。
这也是当地人常说的一种打油诗,当地人还有一句顺口溜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法。从这些当地人常说的顺口溜之中,足以见证福建省八闽大地是土地奇缺,只有山峦纵横、江河缠绕、拥江抱海的另外一种“地理环境”。
我本人曾经天真地与当地“畲族”小孩儿学过几句顺口溜称为:“八闽山,八闽江,山哈子,走山峰,数一数,十二多,峰连寨,寨连江,江拥海,海连江,竹海深深,畲族楼!”
这里必须解释一下畲族小孩唱的“数一数,十二多”,因为整个福建省拥有超过十二万座的大小不一的“山峰”,而“峰连寨,寨连江”也就是说在山岭上是一座座“畲族山寨”,而山岭悬崖峭壁下边却是“江海相拥,湖泊众多”。
只是“田地”少的可怜,日常生活之中人们吃的“米面粮油”,必须从外省购买进货。虽然说当地山坡上的“梯田”,一年分春、秋两季稻田生产与收购。据当地人说它们生产的粮食只是占据市场销售的一少部分,多数还是从江西、浙江引进与收购的二季水稻或头季水稻。
在福州地域的群山之中主要种植各种茶叶、水果、海产品、南方蔬菜、竹制品,而水稻田占据的洼地与山坡和峡谷并不多。这里是群山翠绿以竹制品、茶叶、水果居多,这里拥江抱海海产品达七八百种之多,尤其是长龙镇紧连的罗源湾据说海产品近千种,据说还有人工养殖的深海海产品种类。
对于我这个东北人来说,这里有一种奇怪的生活现象,因为福州地域里边沒有土豆,即没有种植土豆也没有卖土豆的,只有一些山区里生产的叫不上名字的蔬菜,什么春竹笋、莲藕、莲蓬、紫薯、芋头、水韭菜、山韭菜、山竹片、水仙菜、水芹菜、野蒿、芡实、茭白一类奇奇怪怪的名字蔬菜。
不过,在凤城镇文笔路东街的“海鲜农贸市场”,我还是买到了白菜、卷心菜,青椒与胡罗卜一类东北常见蔬菜。不过在老敖江镇桥南菁英南街东侧,菁英“农贸市场”有不少新鲜的各种蘑菇,这也是我最爱去的地方。
不过,这里的农贸市场海产品占据主要地位,各种新鲜的各种缢蛏、蛤蜊、花蛤、紫菜、青片(海带)等等不胜其多,一个床位紧贴一个床位,一家家卖海鲜产品的太多了、根本数不清楚,从农贸市场的东门口进入一直到达二楼,什么滩涂的、浅海的、深海的海鲜产品不胜其多。
福州地域的群山之中,土地主要是以峡谷与山坡为多,而这些地方主要用于建筑古城、古镇、古村庄和古山寨了,所以说几乎全部都是以“梯田”为主,但是总体规模来说并不是太多。
从山峰顶端往下观察只有村庄、山寨边缘洼地与峡谷之中,可以清晰地看见一方方“豆腐块”大小的水稻田地。不过还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每当我坐在山峰顶上往下观看时,蛇一样的各种山间公路的“盘跎道”,曲曲折折、弯弯曲曲、崎岖弯沿盘旋于群山之中,根本分不清楚哪里是“东西南北”,反正是没有一条直线的公路与土路。
而温麻老县城“其实只是几个乡村(寨)山镇,拼凑组合而成的“老县城”城区。在这里东一村、西一寨、南一乡、北一镇的,因为是山区里边群山环绕、高低凹凸,东岗子、西岭子、南坡子、北洼子的特殊构造地貌,所以一个个千年、百年历史的古村、古镇、古山寨,全部的“古厝”建筑于一座座山坡之上,或者是建筑于山谷里边的江畔荒滩、江岸边缘地带。
因为没有太多的峡谷与洼地,所以不能像我的家乡东北那样,一马平川的千里、百里大草原沃野。所以说江南美、美江南,美丽的是山山水水,美丽的是群山环绕的油菜花海与竹林子。
当年我曾经在平常生活之中,登山攀岩站在一座座山峰顶部,眺望山峰峡谷下边的城市、古镇、乡村、山寨,看着山坡上碧绿的一片片竹林茶海,以及古城、古镇、古山寨下边的一方方水稻田与油菜花海,足以见证山区里边土地的“奇缺”和“粮食”的种植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