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随笔)
◎《黑人白话》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断舍离”是主动的,譬如“梅妻鹤子”的孤山林和靖——宁静淡泊,无福无祸;另有一种“断舍离”是被动的,譬如“雪泥鸿爪”的黄州苏东坡——幡然醒悟,因祸得福。相比之下,黑人的“断舍离”属于后一种,也曾当断不断,也曾难舍难离,但是无法抵抗命运之神的摆布。怎知断了财路也便断了险路,舍了仕途也便舍了迷途,离开了名利场也便离开了生死场。现如今,财失六根净、官去一身轻的黑人,自在逍遥于七仙岭下,自由嬉戏于三亚湾中,比起那些墓中的同伴和狱中的同僚,何其幸运与幸福。实话实说,黑人也曾想发财,也曾想升官,与那些倒下或者进去的同伴和同僚相比,多的只是运气,而非定力。于是,真心实意的感谢命运之神断我财路,舍我仕途,离我生死场。总而言之,主动“断舍离”是我不负天,被动“断舍离”是天不负我。三界都是人祸,一切皆为天意。
◎《黑人白话》
展望2021年的金融形势——穷人净心,富人糟心。智者安心,愚者闹心。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最先遭受打击的是中产阶级,最大遭受打击的是无脑人士。
◎《黑人白话》
今天的日期是1219,取其谐音是要爱、要久。这十二年,黑人和月牙儿在学习和表演合唱艺术的道路上,有幸结识了许多可敬的指挥和可爱的歌友,能够与他们一路同行,边走边唱:既享受艺术,又享受友情;既沐浴阳光,也沐浴月华;既收获快乐,也收获健康;既坚持“要爱”,也坚持“要久”。黑人一直以为,今生的歌友,一定是前世的同学,抑或是来生的亲人。所以,“惜缘”应当是合唱团的关键词之一。一个业余(老年)合唱团的人文环境要简单快乐,要温暖和谐,要无欲无求,要有情有yi:既是艺术的艺,也是义气的义。回顾这一路风景一路歌,黑人心中充满感动和感恩之情。有朋如斯,夫复何求?有路如斯,此生足矣!十二年的生命图谱多姿多彩,十二年的生活音频美轮美奂。1219,要爱,要久,要爱歌爱友,长长久久。
◎《黑人白话》
学历不等于学识,更不等于学品,尤其当下。大学多如牛毛,大师凤毛麟角。学成和功成相去甚远,尤其在拙劣的教育环境中,甚至适得其反。
◎《黑水白沙》
六年前,在中国作协疗养中心的餐厅里,黑人和月牙儿有幸认识了可亲可敬的赵凯夫妇,还有他的一本《抗住》,还有她的双手搀扶。文学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也加深了黑人对文学的热爱。后来,我们成了兄弟,他的爱人,按照姓氏也是黑人的本家妹妹,几次去他家吃地道的梅州菜,几番听他们讲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几回参加由他策划和主持的文学活动,我们又从兄弟变成知己,我把他和他的书、他的故事和成就、他的爱人和孩子也介绍给自己的亲朋好友,他们和我一样的喜欢和敬佩。这就是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这也是文学的美丽和人格的魅力。前不久为了一个大山里的孩子执著而美好的文学梦想,黑人找到身为省散文学会副会长的赵凯,他的援手毫不迟疑,竭尽全力。黑人知道,这不仅由于我们的友情,而且因为他们的命运。应当说,赵凯既是命运的弃子,也是命运的宠儿。文学让他站起来,爱情让他走起来。文学与爱情,这是前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康启昌老师一本书的名字,也是这个红尘滚滚、物欲横流的世界上,偶尔露出的一缕霞光。所以黑人还是要说,赵凯是幸运的,赵凯是幸福的。他抗住了生活的重压,他抓住了人生的机会——这也是他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祝福赵凯,我的文友、亲戚和知己。
◎《黑人白话》
由衷祝贺胡世宗老师获得第十届辽宁省长篇传记文学奖,名至实归。当然也有一些遗憾,另有一位米寿之年的老作家,最近几年接二连三的完成四本传记文学作品:《少年王充闾》《林声传》《李仲元传》《母亲传》,洋洋百万字,字字都精彩,令好多读者爱不释手。不知传记文学奖的评委们是否看到?还是认为作品没有达标?说到这里,好多朋友也都会知道了,这位“以老人写老人,用生命写生命”的文学老人正是可敬可爱的康启昌老师。
◎《黑人白话》
没有文化的艺术是无根草,没有艺术的文化是无花果。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