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母亲的芭蕉扇(散文)

编辑推荐 【浪花】母亲的芭蕉扇(散文)


作者:枫叶西河 白丁,96.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21发表时间:2020-12-22 08:34:17


   在我的心中,芭蕉扇是与母亲的憨厚、爽快联系在一起的。
   一到热暑天,用上了扇子,母亲的芭蕉扇就在我脑子浮现。
   每每热暑天,几十年,母亲不用纸扇,也不用竹扇,总爱用她的芭蕉扇。其实那就是广州产的葵扇,也称蒲扇。圆圆大大的蒲葵叶儿,经南国扇女“精逾鬼斧”巧制而成,即成了遍及神州大地的百姓消暑用具,俗称芭蕉扇。
   母亲喜爱芭蕉扇,她并非知道,这扇儿历史流长,千年前晋代名相谢安就喜欢它;她也并非知道,这扇儿郭沫若先生题过赞词,还在国际博览会上获过奖,大有文化价值。母亲只是知道,这扇儿朴素价廉,风儿大,也耐用,一把能用好几年。特别是母亲知道,这扇儿在《西游记》中是一把能消灾灭难的“魔扇”,孙猴子一扇,火焰山的大火就被灭了。她深信这扇儿是吉祥扇,能保儿孙平安。她常念叨:“家有芭蕉扇,儿孙坐知县。”
   一把扇子,在扇风消夏的休闲时光里,母亲的愿望和情怀,是大爆发的时候,或许摇着芭蕉扇,一切都会改变一样。有些东西属于母亲的,我认为扇子就是,拿在我们的手中,好像不对劲,没有气度,更没有情怀了。
   母亲的芭蕉扇,虽然没有名人题词,也没有高雅的图画,然而,她的每把芭蕉扇都装扮得很是别致。新扇一到手,她总是要在圆圆扇叶周边,缝缀上数条彩带,那彩带寸把宽二尺来长,颜色有蓝色、黄色和白色,面料有绸料的、有丝布的,还有花格土布的。还特意要从她的当年陪嫁的老古董中,翻弄出或黄或红的一条丝穗儿,缝在扇柄作坠儿。扇儿轻轻一摇,彩带儿上下轻飘,丝穗儿左右摇摆,似有“圆圆明月发微风”之韵味。清闲时,她端坐门口的墩子上,银白稀疏的头发,干老的手臂,皱折的脸庞,刻记着她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天热她摇扇,天不太热她也摇扇,眼神里会透出几丝惬意爽快的目光,似乎芭蕉扇成了她怡然自得的道具,成了她的精神寄托的爱物。
   一交上热暑天,芭蕉扇成了母亲爱不释手的宝物。早上进灶房,圆圆的大扇叶儿对着炉灶口呼扇几下,好似鼓风机,火苗儿呼呼直向上窜,饭菜一会儿就烧好了;而当夕阳西下,她估摸着儿孙快从田间回家了,她坐在灶房案头,那大扇儿对着案头几个碗里的热米汤,不停地扇呀、扇呀,为的是儿孙一回家就能喝上清凉可口的凉汤,很合适,不烫嘴。看她扇扇子那全神贯注的劲儿,扇出的何止是清风?捧出的何止是凉汤?母亲扇出的是中华母亲无私的爱,捧出的是剪不断割不舍的血浓于水的血脉之情。母爱,盘古以来就是人间最醇厚的爱,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当母亲望着儿孙们从酷暑中归来,一个个端起凉汤一饮而尽、甘甜清凉的神态,她带着困倦的脸上,会飘逸出幸福的微笑。那一刻她得意了,她陶醉了。她轻摇着扇子,自己不吃,微笑着看着她的孩子们吃,多么享受!
  
   二
   “人民公社”那年月,农村文化瘠贫,能听上“音匣子”的人少得可怜,工余饭后聚集聊天便成了村民消遣的快事。我家门口的大槐树,枝粗叶茂,这树下一到傍晚便成了劳累了一天的村民聚会聊天的好去处,母亲是那里的常客。每逢晚饭后,母亲小脚挪着小步,干瘦的手上拎着大扇,一手牵着高高低低的几个孙儿,先到树下先用她那大芭蕉扇连扇带扫,就得到一小块干净的地皮,再铺上土布单子,就成了孙儿的“凉床”。孙儿床上睡,她在床边坐,为孙儿扇风驱蚊,俨然一副保护神的样子,生怕谁把她孙儿夺走。一边扇扇,一边讲她那老掉牙的“西游故事”。
   母亲没上过学,读不了书,她那故事,多是从初通文墨的父亲那里听来的。母亲悟性好,记性强,加上她口齿伶俐,嗓音宏亮,讲故事有声有色头头是道,孙子听起来津津有味。她扇着扇子讲着故事,讲得最多的是“孙猴子三盗芭蕉扇”:唐僧子西天取经遇到了火焰山,遍山火热无法通过,那孙猴子一个跟头云,就翻到了芭蕉山芭蕉洞,但头一次却盗来个假芭蕉扇,越扇火越旺,连那猴子的几根毫毛都烧着了……母亲的故事中,唐僧成了“唐僧子”,孙悟空成了“孙猴子”,语言很有乡土气息,适合儿童的口味,孙子听得津津乐道,开怀大笑。夜深了,蝉儿不噪了,孙子入梦乡了,她还是一边扇一边讲,那干老的眼睛会透露出几丝安逸的亮光。是啊!在母亲的心中,孙子就是她的希望,她的寄托,仿佛她老年的幸福,就是和孙子在一起,就是从给孙子讲芭蕉扇的故事中得到了满足。这或许是母亲近耄耋之年仍矍铄开朗、身板硬梆的精神支柱。几个孙子的暑假多是在她讲故事中度过的,后来上中学,考大学,走上了人生之路。在南方工作的孙儿,领薪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奶奶买一把最好的芭蕉扇。母亲接扇在手,欢喜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逢人便夸:“孙儿为我买了个我最喜爱的芭蕉扇。”
   每每到了酷暑炎热天,我坐在宽敞的客厅,电风扇送来阵阵清风时,母亲摇着芭蕉扇那安祥的神态,便萦绕在我心头。母亲虽离世几十年了,母亲喜爱芭蕉扇,那情结总也挥之不去,成了我缅怀母亲大恩大德的一大情怀。
   母爱水不能洇,火不能灭,永恒的刻在血脉里。
  

共 19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把芭蕉扇,可能是很多老一辈人手不能离的什物,在我们的心中,似乎解读父母亲手中那把扇子,就成了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学的一个任务了。这篇散文,写了母亲手中的芭蕉扇,很有赏读品味。母亲不用纸扇,专用产自广州的芭蕉扇。母亲精心装扮她的芭蕉扇,可以说是美轮美奂啊,那是生活的道具,是精神寄托的爱物。母亲的扇子是为孩子们吃饭扇掉大热天的暑气,将爱传递给孩子们。母爱细微,是在冷热间可见,在细微处表现。作者记得自己家门口有一棵大槐树,每当夏日,母亲就拿着芭蕉扇将灰土扇跑,为孩子们铺上“凉床”,讲她的老掉牙的西游故事。母亲没有上过学,懂得的故事也不多,但她乐此不疲,将西游故事演绎得生动逼真,很受孩子们的喜欢。孙辈就是听着母亲的故事成人的,走向大学走向工作岗位。难忘母亲恩德,记住你把芭蕉扇。这篇散文,文笔老到,截取的母亲与芭蕉扇的一些镜头画面放出质感,很有表现力。一面扇子,是母亲形象的缩影,表现的是母亲对亲人的爱,母亲的形象非常饱满,语言个性化,动作精准,故事生动,写出了母亲的品性与为人,令人如闻其声,似见其面。推介赏读,感受文采。【浪花诗语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0-12-22 08:36:30
  一把芭蕉扇,多少母爱啊!感谢投稿浪花,希望精彩不断。尽管这个冬天,芭蕉扇暂藏于某个角落,应该是在等待出场啊,母爱的力量可以超越时空,可以伴随人的一生。点赞美文。问候作者,谨祝冬安!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李湘莉        2020-12-22 09:36:31
  一把芭蕉扇蕴含着母亲对儿孙们太多的爱!一把芭蕉扇写满了故事,写满了深情,写满了怀念!拜读佳作,为佳作点赞!遥握问好老师,谨祝冬安!
3 楼        文友:望雪        2020-12-22 12:01:33
  全文以母亲一把芭蕉扇为引线一笔荡开母爱的伟大,以及对孩子无微不至关爱。母亲巧手穿上漂亮的扇坠儿,每每暑热母亲一把芭蕉彩扇在手,扇面上下翻飞凉风习习……好形象的画面,如临其境。同作者老师一起感受这份温馨。亲情溢满字里行间,好文好读!问候老师新年大吉,万事如意!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0-12-22 17:15:53
  好温暖的温字,母爱贯穿始终,芭蕉扇一点都不陌生,今读此文也仿佛看到母亲轻摇芭蕉扇的情景。文字很有质感,有带入感,让读者如亲临其境。拜读学习!问候新年大吉,万事如意!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