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真】腊肠香(散文)

精品 【柳岸•真】腊肠香(散文)


作者:明月梅花 秀才,217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96发表时间:2020-12-24 21:56:25

刚到十一月,小镇的冬天就悄悄地来临。清晨走到户外,发现地上结了一层白而薄的霜,亮晶晶的像度了一层银。树叶逐渐变黄、掉落,奔赴大地。早饭后外婆搬把小竹椅坐在门口晒太阳,手搭凉棚,仔细地凝望着天空,对坐在对面的李奶奶说:“天真冷了,这日头出得好,怕是要晴一阵子,可以做腊肉、腊肠了。”李奶奶笑吟吟地回答:“可不是吗,趁着日头好,得赶紧做起来。”
   过两天,母亲请了杀猪匠来家里杀猪。母亲在上班之余在院子里养了十多头猪。那些猪被母亲养得肥膘体壮,每年卖猪的钱成为我们家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那个凉意袭人的黎明,外面还是漆黑一团,我们家的厨房和院子却是亮晃晃的。一头猪被紧紧地捆绑在一条又宽又长的木凳上,不停地挣扎,发出剧烈的叫声,打破了小镇黎明时的寂静。杀猪匠围着一条黑如锅底般的皮制围裙,在磨刀石上磨着杀猪刀,磨好后,雄赳赳地走到猪旁边。父亲、母亲和大哥用双手狠狠地压住猪,猪的叫声越发尖锐、刺耳,如火车的汽笛声,呼啸而来,震耳欲聋,仿佛要捅破天幕。杀猪匠用冷漠的眼神打量着猪,毫不留情地把刀捅进猪的脖子,猪发出惨烈的尖叫,一命呜呼,结束了它短暂而快乐的一生。
   猪杀好后,外婆就乐滋滋地忙开了。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一条条,用盐腌制,放进一个个青褐色的大坛子里,上面压上一块大石头,坛口密封,腌制十天左右。腌制好的猪肉一半用来做腊肉,一半用来做腊肠。
   腊肉好做,做腊肠就复杂多了。先得把猪大肠洗出来。洗猪大肠绝对是一件毫无趣味的事,不好洗不说,还散发着一股子特立独行的味道。而它的外形,看着也挺瘆人。总之,清洗猪大肠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外婆会选择在星期天来洗,那天母亲不要上班,哥哥姐姐也不要上学。那一天,一家人忙翻天,二哥在院子里的压水井边压水;大哥则把一桶桶水从院子里提进厨房,倒进大锅里;外公烧热水;外婆、母亲和大姐负责清洗。大肠洗干净后,放在一个大盆里,用盐腌制,再盖上一层纱布。十天后,把腌制好的猪肉从坛子里取出。猪肉得剁成肉末,剁的时候把砧板放进一个大木盆里,这种木盆呈圆柱形,盆口很浅。一般由外婆来剁,她老人家虽然个子瘦小,但有一把子力气,且刀工不错。外婆麻利地把一条条猪肉先切细,然后用两把刀轮流在猪肉上飞快地上下挥舞,发出砰砰的声响,很有节奏感。外婆做事又稳当又快,几十斤猪肉到了她的手里,用了并不太长的时间就支离破碎,沦为一团一团的肉末。最后就是灌肠。外婆麻利地把大肠的一端用线系紧,然后用一把小调羹很老练地把肉末一勺勺灌进大肠里。外婆做得很投入很认真,仿佛不是在灌肠,而是在做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她低着头,脸上始终含着笑,有时会和母亲说些家长里短。随着肉末的塞入,干瘪、软绵的大肠变得鼓胀起来,大肠被塞满后,再用线系好另一端,腊肠就做好了。刚刚做好的腊肠并不吸引人,肉末和肠衣完全呈各自分离、彼此不相扰的状态,显得有点松松垮垮,不够精神。
   一根根腊肠从外婆的手里像变戏法似的冒出来,然后被挂在院子里的竹竿上,贪婪地吸收着阳光的香气,被风一吹,如花似的摇曳。一天天过去了,腊肠没有辜负阳光和风的厚爱,由湿润、柔软,慢慢变得干爽、硬实,肉末和肠衣也渐渐彼此粘附,亲密相依。我经常站在厨房的门口观察着这些腊肠,每次都收获到一份惊喜。有时我喜欢把鼻子凑近腊肠边,拼命地嗅一下,当有一天终于嗅到一种咸香的气息时,激动莫名,知道离吃腊肠的日子不远了。待到腊肠变得坚挺、紧致,硬邦邦如木棍时,意味着腊肠可以食用了,白天不必再拿到太阳底下晒了。
   腊肠从此被挂在厨房墙壁的大钉子上,成为厨房最美的风景,为灰头土脸的厨房添了些动人的颜色。这些腊味是冬天最美妙的滋味,让清苦的日子有了无穷的期待和回味,仿佛每一天都是大鱼大肉的好时光。在那个经济拮据的年月,还有什么比吃大鱼大肉更让人满足和开心的呢?
   终于等到了吃腊肠的那一天。
   前一晚听到外婆和母亲商量好第二天早饭要煮腊肠时,我们几兄妹第二天谁也不睡懒觉,早早地起床,守在厨房里,勤快地帮外婆烧火、洗菜。我们的脚像生了根,紧紧地扎在厨房的地面上,哪儿也不肯去,眼巴巴地等着开饭,生怕错过吃饭的时间,腊肠就没了。冬天呆在厨房里很舒服,明亮的灶火、喷涌的热气、团团的香气让人感到暖和、温馨,足以驱散冬天所有的寒冷。
   在家乡,腊肠的吃法就是切成片,淋些酱油,和米饭一起蒸。
   那时候小镇人做早饭就会把一天的米饭给做好。做饭的方法也颇具特色:先把大米放在水里煮到六成熟捞出,沥干水,再倒入一个大蒸笼中再蒸半个小时左右。蒸笼由木头做成,呈圆柱形,有一个竹编的、圆锥形的盖子。这种蒸笼蒸出的米饭颗粒分明,有一股清香。
   蒸腊肠的时候,我和二姐乖乖地坐在灶台边,寸步不离,眼睛死死地盯着蒸笼,盯得眼睛发酸发胀,也不肯移开视线。二哥最是激动,在那里走来走去,不断用手抓抓头发或者踢踢脚。大哥最淡定,就着灶火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小说。
   等得人心急火燎,总算等到了开饭。我们围住蒸笼,众星捧月似的。外婆把蒸笼的盖子揭开,我们眼睛瞬间发光,齐刷刷地往蒸笼里瞧,好像蒸笼里有什么稀世珍宝,只看到一缕缕热气迅速往外溜,然后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和酱香。外婆用两块抹布垫着,从蒸笼里谨慎地捧出那碗蒸腊肠。一片片腊肠浸润在深红色的酱油里,红艳,油亮,泛着柔和的光,让人看了暗暗欢喜。蒸腊肠被摆在饭桌的中间,以显示它尊贵的地位。蒸腊肠的出现,让那碗豆豉烧豆腐和炖白菜显得黯然失色。
   二哥最是伶俐,早就拿好了碗筷在蒸笼边候着。看到外婆端出了蒸腊肠,赶紧盛饭,边盛边嚷道:“好饿呀,饿死了。”他从小体弱,被父亲和母亲宠坏了,在家中一向霸道,不讲规矩。二哥盛好满满一大碗饭,跑到饭桌边,端起那碗蒸腊肠准备把里面的酱汁全部倒进自己的碗里,被大哥一声叱喝,才很不情愿地放下,勉强地往碗里先夹了些豆腐和白菜。那时家里的规矩,但凡家中有点好菜,得外婆来分。否则,你吃得多,他吃得少,兄妹会因此拌嘴,甚至打架。外婆给我们几兄妹的饭碗里每个人夹了四片腊肠,分好后,碗里的腊肠已所剩不多。外婆又用一个小调羹给我们每个人的饭上淋了几滴酱汁,我们才各自端着饭碗欢欢喜喜地找伙伴们去了。小镇人吃饭喜欢端着碗到处跑,边吃边走,从东家逛到西家,从街头逛到街尾,坐到人家门口可以一直坐到中午,到了吃中饭时再拿一个空碗哼着小曲回家。
   那天的阳光很好,黑色的瓦在阳光的笼罩下有了一点淡淡的光泽,地上的霜被阳光的热气蒸发得无影无踪,有的人家屋顶上还在冒烟。我端着饭碗往秋梅家走去,秋梅家就住在我家斜对面。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关系不错,天天都在一起玩,很多时候就是吃饭也要端着饭碗去找对方。走到了秋梅家门口的枣树下,我站在树下等秋梅。枣树上的叶子已掉光,只剩下一根根孤零零的枝杈,有萧瑟之态。枝杈被阳光投射到地面上,像一幅水墨画。在枣树下站了几秒钟,秋梅也端着饭碗走出来了。我们好奇地先往彼此的碗里瞧一下,秋梅的碗里赫然堆了两块黄灿灿的炸鱼,块头不小,看着挺诱人,衬出我碗里的几片腊肠微不足道,小得可怜。秋梅看到我碗里的腊肠,眼睛发光,发出兴奋的叫声:“哇,你家今天吃腊肠呀。”我得意地一笑,点点头,把一片腊肠往嘴里塞,腊肠柔韧,有嚼劲,吃到嘴里,喷香。吃完那片腊肠,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犹自回味不已。秋梅看我吃得有滋有味,提出用一块炸鱼换我的一片腊肠。这个便宜我可占大了,自然同意。那一顿早饭我吃得酣畅淋漓,有腊肠,还有炸鱼,满腔子的香味经久不散,让我陶醉不已。秋梅把那片腊肠嚼得气贯长虹,仿佛不是在吃一片腊肠,而是在啃一只猪蹄,边吃边赞叹:“你外婆做的腊肠就是好吃,我妈做的就没这么香。”
   又记得一次做晚饭时外婆也蒸一小碗腊肠。那是二月间,年刚过去不久,天依然冷,时不时有雪飘下。我们几兄妹一放学就回到了家,只有二哥还没回,那一天轮到他值日。天冷,容易饿,外婆早早地就做好了饭,打发我们先吃。半锅白菜炖油豆腐搁在锅里,用小火煨着,发出咕咚咕咚的声响,也不敢盛起,怕凉了。一小碗蒸腊肠放在灶台旁,散发着丝丝缕缕的热气和香气。我们刚盛好饭,还没吃呢,二哥也回来了。只见他从大厅一路飞速跑来,把书包猛地往藤椅上一摔。人还没到厨房,声音先到,那声音又激动又着急:“不得了,天呀,你们肯定把菜都吃光了。”然后从高高的台阶上连跑带跳地下来,像一个皮球般有弹性。二哥先闪到饭桌边,看到桌上空空的,以为菜真被我们吃光了,脸顿时变青,准备大发脾气。母亲赶紧说:“儿呀,别急,还没吃呢,就是吃了也会留给你呀。”二哥再往灶台一瞄,看到满满一小碗蒸腊肠还没动,这才松了一口气。
   冬天里天黑得早,不到六点外面就黑乎乎、静悄悄的,只听到风掠过屋顶的声音。大灶上的火已熄灭,小灶上还烧着火,灶上搁着一大砂锅水,外公边吃饭边往灶里加柴火,这一大砂锅水预备洗碗洗锅,还有全家人洗漱之用。我们几兄妹都老老实实地坐在厨房里吃饭,哪儿也没去。我一直吃着米饭就白菜、油豆腐,对碗里的两片腊肠一直舍不得吃。准备把饭吃完,再好好享用这两片腊肠。二哥端着碗站在我旁边,热情地跟我说话,时不时夸我两句,眼睛一直再窥视着我碗里的腊肠。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把筷子迅速地伸进我碗里,把那两片腊肠给抢走了,还理直气壮地说:“反正你也不吃,不如给我吃。”然后端着碗往大厅跑去。大哥追至大厅,想帮我抢回,二哥却已把腊肠吞进了肚子,然后躲在大厅里偷笑。我觉得委屈,哇地一声哭了,把碗重重地搁在灶台上,赌气不吃了。外公大声责骂了二哥几句,用衣袖帮我擦干泪,哄着我吃。外婆把剩下的一点腊肠酱汁都给了我,我方止住了泪。虽然没有腊肠,用酱汁拌米饭味道也不错。
   以后但凡碗里有点好菜,我就离二哥远远的,并赶紧吃掉。从此二哥再也没有得逞过。
   外婆过世后,家里很多年没吃过腊肠。母亲也会做,但那些年她工作忙,家里琐事也多,她没有心情更没有时间做。只记得母亲做过一次。那是十年前,母亲已退休在家,我们兄妹也各自成家立业,母亲的日子总算过得轻松些。那一年冬天母亲要到厦门照顾怀孕的小妹,于是特意做了些腊肠和豆腐乳,来厦门时顺便带过来。当时我站在火车站的出站口,远远地看到父亲和母亲右手各自提着满满一袋子沉甸甸的腊肠,左手推着箱子走在人流中,走得有点吃力时,一瞬间眼泪溢满了我的眼眶。
   那段时间,我隔两天就会吃一次腊肠,依然采用家乡的做法。雪白的米饭配上浓香的蒸腊肠和辣辣的豆腐乳,滋味销魂,乡愁顿消,那是童年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更是外婆的味道、母亲的味道。只是一个人独自享用那一小碗腊肠,虽尽兴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味道。当年兄弟姐妹抢吃腊肠的情景历历在目,想起来倍觉温馨、有趣。那时家里经济拮据,做几十斤腊肉、腊肠得吃小半年,哪敢狠着吃。而今日子好过了,可以尽情地吃个够时,家人却分散四处,一年到头也难得聚在一起吃顿饭。
   前几年,婆婆听说我爱吃腊肠,但她不会做。于是婆婆买好猪肉和猪大肠跑到邻居家,央求邻居做。做好后,让回老家的侄女返回厦门时顺便带给我。收到那些腊肠,我喜出望外。虽然那些腊肠并不合我的口味,远不如外婆和母亲做的好吃,但我还是吃得美滋滋的,因为那是婆婆的一番心意,是婆婆对我的爱。
   冬天又到了,北方早已大雪纷飞,家乡也是寒意深深,厦门的气候依然如秋,树上多是浓密的绿叶,偶见一点红叶与黄叶夹杂其间。只是早晚的风并不怜香惜玉,颇有冬的声势。每年一到这个季节,我就特别想吃外婆和母亲做的腊肠。只是外婆已去,天人永隔,她再也没办法为我们做腊肠了。母亲更老了,身体每况愈下,冬天又怕冷,我实在也不忍心劳烦她老人家去做。我今生注定只能在无数次的回忆里去品味外婆和母亲做的腊肠,回忆里有温暖,也有惆怅。

共 47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细腻的笔墨,叙述了对腊肠的情怀。文章的开篇,首先从“我”外婆和李奶奶的对话中,引出文章的主题。又通过对小时候的回忆,把家人做腊肠的场景生动活泼地描述出来。做腊肠首先有猪肉,猪肉是从母亲养的猪宰杀而来。有了猪肉,便是做腊肠的细节了。从腌制猪肉,到洗猪的大肠,再到开始做腊肠,腊肠做好后晾晒,每一个环节,无不渗透着外婆和母亲,以及一家人的辛苦劳动和汗水。等到腊肠晾晒成型了,等待吃腊肠是兄妹几个最迫切最期待的时刻,等到腊肠蒸熟了,醉人芳香的腊肠成了那个时代最诱人的美食,吃腊肠也是兄妹几个最幸福的时刻,兄妹几个争着抢着吃,“我”用腊肠和好朋友换着炸鱼吃,腊肠还增进了朋友间的友谊。外婆家的腊肠不禁好吃,而且外公外婆让每个晚辈都能公平地吃上腊肠,因此,腊肠中,有外公外婆对每个晚辈的深深爱。外婆过世后,父母惦记着成家立业的儿女们,用自己做的腊肠,给孩子们送来父母的爱。婆婆得知我喜欢吃腊肠,买好猪肉和猪大肠跑到邻居家,央求邻居做。让回老家的侄女返回厦门时顺便带给我。此时的腊肠中,又有了婆婆对媳妇的无言的爱。如今母亲老了,我能在无数次的回忆里去品味外婆和母亲做的腊肠,回忆里有温暖,也有惆怅。散文通过小时候吃腊肠的故事,描述出长辈对晚辈的爱,浓浓的亲情,洋溢其中,令人感动。散文感怀岁月,借物抒情,抒发情愫,被描述的场景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情节生动活泼,亲切自然,生动有趣,故事来自生活,贴近生活,感人肺腑,读之令人味蕾留香,心起波澜,引人共鸣!推荐共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01225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24 21:57:17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冬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1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0-12-25 12:42:18
  刘社辛苦,感谢您精准的点评。美好的祝福送给您,快乐,精彩每一天!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24 21:58:15
  文章来自生活,贴近生活,感人肺腑!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回复2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0-12-25 12:43:11
  谢谢您的肯定与鼓励,向您学习了!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24 21:58:54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0-12-27 10:58:00
  腊肠里凝聚着外婆、娘亲、婆婆的爱。拜读作者精彩散文
回复4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0-12-27 13:26:39
  谢谢寒梅老师的留墨和鼓励。祝您冬日快乐,一切美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