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沧桑尘埃里的汲县大礼堂(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沧桑尘埃里的汲县大礼堂(散文)


作者:严真 秀才,137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8发表时间:2020-12-28 21:43:24

过去,汲县老城聚大气、秀气、人气于一体的地方,非大礼堂前莫属。大礼堂广场和宽阔的西城门桥相连,大气;护城河形成的湖泊清澈见底,碧波涟漪,河岸杨柳依依,秀气;桥这边是县政府机关庄严,那边是马市街喧闹繁华,人气。当年,选址人可谓用心良苦。
   走近仰望,大礼堂大门,高台阶,粗门柱,宽门廊,出厦屋檐和门额一条直线,规矩的几何线条还有点北京人大会堂的味道。不过,站在西门桥上远观,屋檐直线上方,有三角形状的高大屋顶,三角底线上露出一个半圆的大亮窗,整体造型和北京大会堂同中有异,显得别具一格。即使现代人审美,除了沧桑破旧,然其造型,匠心独运,毫不落伍。
   大礼堂门上横梁匾额,镌刻着“汲县人民大礼堂”七个大字,秀丽刚劲,和大礼堂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小时候,小伙伴们口口相传,说是同学徐承谋的父亲书写。最早写得是汲县人民大会堂,以后又写的“礼”字,换掉了“会”字,现在的七个字并非一气呵成。
   汲县人民大礼堂大字的右侧,有一行竖写小字:1959年12月31日竣工。给人以只争朝夕的紧迫,又有辞旧迎新的喜庆。说紧迫,工程建设抢工期干到岁末几小时;说喜庆,新建筑迎来新一年。
   1958年党中央发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号召,全国大跃进,北京是楷模,人大会堂、革博、军博、民宫、车站等十大建筑,拔地而起。汲县闻风而动,时称汲县三大建筑的大礼堂、百货大楼和汲县饭店,本来激情燃烧的口号,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可是,夜以继日的苦战,人也没能胜天,拖到了年底,接踵而至的1960年的大饥荒,迫使百货大楼、汲县饭店下马成为烂尾楼,大礼堂有幸草草收尾,60年代投入使用。
   那时候,大礼堂只要放映新电影,学校一般都会包场。记忆中,我在大礼堂看过的电影有《半夜歌声》,恐怖片,吓得夜夜蒙头睡觉;《一江春水向东流》苦难片,边看边流泪;《今天我休息》喜剧片,笑得前仰后合;还有《秋翁遇仙记》彩色片赏心悦目。不过,我和同学们最爱看国产战斗故事片,多为八一电影厂拍摄。每次,大礼堂放映,叮铃铃的电铃响过,场内寂然。当银幕上八一军徽,伴着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闪闪放光,我和同学们就兴奋得不得了,总会情不自禁的鼓掌。《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上甘岭》、《小兵张嘎》等都是在大礼堂看的。
   大礼堂的电影也影响着小县城人的生活,电影人物的穿着打扮引领县城时尚,演《青春之歌》时,林道静那种发型和那种颜色的长围巾,甚至披围方式风靡全城女青年。电影里的经典道白,成了生活中调侃的语言,比如“不是我们无能,是共军太狡猾”、“唐司令到!”我们同学中,有个模样有点像电影里的猪头小队长,便落了个“小队长”的绰号,有次大家做了错事,挨老师批评,我们说“小队长”让干的。老师不明就里,说“班干部带头犯错误,把他撤职!”惹得大家窃笑不止。
   在打仗片里我最喜爱《铁道游击队》,在大礼堂里我至少看了三遍。我家住在县城,夜间京广线奔驰而过的火车隆隆声,近在耳边,让我产生无际遐想,我感觉,老洪、王强他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家乡。我进过汲县车站站台,擦身而过的火车,确实像主题歌里唱的“飞驰的骏马”;停靠站台的铁闷子车皮,我观察了好大一会儿,越看越像刘洪飞车搞机枪的那列;车站附近的辛庄就是电影里的枣庄,幻想认定,辛庄路边有家门面商铺就是义和碳厂旧址。因为小时候对火车、铁道的钟情铭记,现在新拍的《铁道游击队》一眼就看出破绽,新电影里的铁道,铺的是水泥枕轨,汲县70年代末还是木枕轨哩,80年代才有水泥的,导演的硬伤,丢人现眼。后来,读到《铁道游击队》作者知侠的有关创作文章,他说,小时候,他住在家乡汲县的(道清)铁路边,父亲是铁路道班工人,他经常在铁路边玩耍,熟悉火车、车站、环境和运行规程,因而创作轻车熟路,风情描写手到擒来。艺术源于生活,老乡前辈写得《铁道游击队》里,绝对有汲县火车、车站、村庄的影子。我小时候的遐想,并非空穴来风。
   大礼堂放映新片,和新乡市的电影院之间跑片,大礼堂有跑片员,摩托车在全县城寥寥几辆,大礼堂的跑片员就配备一辆。往往能看到大礼堂台阶前,跑片员翻身下车,抱着拷贝追风赶月般向放映间跑的情景。说到跑片,道听途说的“文革”逸闻:大礼堂放映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纪录片,每次县委书记和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都亲自去接拷贝,敲锣打鼓,口号声声,十分隆重。放映员由于过度紧张,忙中出错,毛主席画面放映出来颠倒了,吓得尿了一裤。
   大礼堂的放映业务归新乡电影公司,当时,出版一份《新乡电影》小报,印刷的是蓝字,内容有电影简介,新片预告、影评文章以及新乡影院和汲县大礼堂的电影放映日期时间,很受欢迎,一毛钱一份,大礼堂有售。新片上映时,按图索骥,不乏有人骑车到新乡先睹为快。大礼堂还售电影名片,扑克牌大小,印制精美,上面印有明星头像,插曲歌谱,拥有者近似一种时尚身份,很自豪。
   如今,请客喝酒,那时请客,请大礼堂看电影,属于上档次的礼数;如新片首映,大礼堂一票难求,走后门托关系行贿,送电影票很能擒获人心。大礼堂还是恋人的幽园和圣殿,若是偷偷摸摸羞涩的进场,说明正谈着;如果手拉手旁若无人进场,就是婚姻已定,好像公告世人谁都别觊觎了。
   1972年,我领女友从郑州回汲县老家,请父母“面试”。和我妈关系最亲密的一位婶婶,闻讯送来两张大礼堂的电影票,演的是《卖花姑娘》,电影还在郑州热映。大礼堂的座位,过去是长条椅,后改上下翻动的座椅,总共34排,19和20排之间留过道,10至15排是电影最佳位置,婶婶送的票是12排1号、2号,两人挨着正中间。叔叔参加过抗美援朝,退伍后,在汲县某单位是个小领导,即使这样,叔叔弄到这样两张票,一定费了心思。电影插曲凄婉忧伤,但我感觉缠绵悠长,大概和我当时,看电影的心情有关吧。
   汲县大礼堂是我幼时的乐园,青春的记忆,心中的圣地,乡愁的载托。这些年,城市发展中的拆迁,令我对家乡的大礼堂忧心忡忡,我怕她一夜间被夷为平地,从此,大礼堂成为梦中的寻觅。
   毫无疑问,拆迁和建设是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博弈,大礼堂是汲县厚重文化的历史标识,其实,她也是发展经济潜移默化的巨大推手。试想,如果西安没有了古城墙、大雁塔,还称其为西安吗?徒有其名的城市缺失魅力,何以让人钟情,何以筑巢引凤,发展经济无从谈起。汲县前车之鉴:倘若老城墙保留至今,一定高于现在道路通行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碧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历史文化何尝不是金山银山呢!有识之仕已把和汲县大礼堂同时代的郑州国棉厂的大门牌坊,列进省级文物保护,我为大礼堂祈祷,希望有一天她列进“文保”,让家乡儿女永无后顾之忧。
   汲县人民大礼堂,珍重!

共 27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细腻的笔墨,叙述了汲县的大礼堂辉煌历史。当年这个大礼堂曾经是汲县最辉煌的建筑,是当地标志性建筑,也是县城人气最旺盛的地方。它于1959年12月31日竣工,是当年向国庆献礼项目。大礼堂放映的各种电影,给当地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精神享受,也伴随着我在电影中成长,大礼堂记录下当年历史的轨迹,是在电影为主要传媒时代的重要场所,是人们精神的乐园,在大礼堂放映的一部部电影,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精神食粮,也成为我梦中寻觅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大礼堂也日渐冷落,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我祈祷她列进“文保”,让家乡儿女永无后顾之忧。散文通过回忆汲县的大礼堂的历史,描述了这一建筑历史轨迹,这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反映出大礼堂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期盼这一历史建筑得到很好的保护,让历史文化永不湮灭。散文回忆往昔,描述时代风貌,借物抒情,抒发情愫,给人回忆,警示社会,很有社会意义!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28 21:44:04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冬日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28 21:44:32
  贴近生活的佳作,为佳作点赞!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刘柳琴        2020-12-28 21:45:01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你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4 楼        文友:迎冬寒梅        2020-12-29 22:20:02
  拆迁过程中也要保留一些有价值的建筑。欣赏作者精彩散文
5 楼        文友:严真        2020-12-31 11:38:11
  作者严真感谢刘柳琴老师推荐拙文,今后努力添彩柳岸。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