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兴在趣方逸,欢馀情未终---我别样的2020年之二 ——我别样的2020年之二
一生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每个人务必对身体好一点,健康一点,快乐一点。
题记
兴趣是什么?兴趣是热爱,是愿意探索,愿意投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做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到愉悦。这是内在的一种积极态度,没人要求你做什么,也没人安排你做多少,完全是自觉行为,不受时间限制,无论阴晴圆缺。就如我自己。从教育行业退休之后,自己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于是长长将自己置身书房里,对着电脑码字,累了就走向阳台。
斗转星移,又一年过去了。明天就是冬至了,这个午后,静静坐在书房整理自己的文墨,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有些吃惊,因着兴趣不知不觉,竟也收获多多。我把这些文章分为两部分:(已完成和已发表)
一、浓绿万枝红一点
这一年年初疫情泛滥,宅在家里的日子与书为伴,点墨成文,一直到如今,回头看去,也积累了点点滴滴,按着不同体裁整理如下:
【散文】今年二月完成两篇抗击疫情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和《破茧成蝶》;三月完成两篇散文《坐看云起时》外一篇和《充满欢笑的生日》;四月完成三篇散文《诗意三溪村》、《心仪的茶盘》和《腹有诗书气自华》;六月完成散文两篇《知心小麦》和《凤凰山之行》;九月完成一篇征文《我们的小康生活》;十月完成散文《家庆之日》;十一月完成散文《“台湾岛”邂逅洛神花》。
【随笔类】六月完成《当今社会更需要礼》;七月完成《深入生活创作更多好作品》及《生命的巧合》--谈《原始溪流》创作
【评论】二月完成三篇《妙笔生花》《读牛莽诗三首》《评刘晓春诗》;三月完成《耐人寻味的一首诗》;四月完成《深邃厚重》;五月完成《一部厚重的史诗》;七月完成《阴晴圆缺的梦》;十月完成《浅评牛莽诗·九九重阳》十二月完成《酒不醉人诗醉人》---读古不为诗《午间一杯酒博古通今》。
【小说】三月完成《中秋节之前》;十一月完成《在清水港植一个心型完美》及《心型完美溢满幸福》。
【纪实】一月完成纪实文学《陪伴幸福》;三月完成抗疫情纪实文学《最美逆行者》
【游记】九月完成游记五篇《出师不利》《醉入拈花》《周庄·梦里相聚》《西湖美景乌镇情》《徜徉在繁华的上海》。
【诗歌】二月因为疫情,宅在家里不能外出,完成抗疫情诗诗十二首,均已发表;三月完成诗歌三首《人生舍断离》《咸淡水紧紧拥抱珠江湾》和《远方至近》;四月完成《清明思亲》五月完成诗歌《如骏马驰骋在茫茫草原》;七月完成《今夜芬芳》《笑对人生》及《时光流逝》;八月完成诗歌《一米阳光》三首及《红黑白三枝花》;九月完成《南北结合的优质品》;十月完成诗歌《十月思乡》《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十一月完成诗歌《初心不改》《不凡之举在中山唱响》《不平凡的老人》《洛神花红》五首、《岭南簕杜鹃》;十二月完成组诗《再临左步》四首。
【古体诗】三月完成自度曲·巴西鸢尾花(二首,在中诗网发表);七月完成古体诗《蓝月》及《云霞》。
二、动人春色无须多
2020-1组诗《献给武汉》在《望月文学》发表;2020-1诗歌《鸢尾花独白》、散文《妈妈是一本阅读越厚的书》、小说《用爱心谱写的经历》、评论《一曲悲歌天上人间》四篇在《西区文学作品集》刊发;2020-2抗疫情散文《致最可爱的人》,发表在中山文苑公众号;2020-3诗歌《你约我只为一杯蓝山》在《望月文学》发表;2020-4诗歌《临江上品》在《望月文学》发表;2020-5有三篇文章:《生命如此美丽》《给我一片沃土送你满园春色》《走进左步》三篇文章在《香山文学》专刊《青山绿水间》发表;2020-5散文《今生共饮一杯茶》、《妈妈是一本越读越厚的书》及诗歌《故乡、诗与远方》在中山日报发表;2020-6散文《黄河补天石》在《坦洲文艺》发表。2020-8散文《心灵的空间》及《一朵艳丽的格桑花》在中山日报发表;2020-9散文《我们的小康生活》及《米兰》在中山日报发表;2020-11在诗歌《那帆便是父亲》《中国大湾区诗汇年选》发表;20-20-11月小小说《叶落彼岸》、散文《洛神花》及《在“台湾岛“遇到了她》在中山日报发表;
二月四日2020年第1期季度美文爆棚作品选拔赛揭晓,(散文)《等一等你的灵魂》获中山日报入围奖,还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疫情写了十二首赞美前线逆行驰援的医护人员和公安交警及军人的诗歌,其中一首《最可爱的人》入选2020年9月出版的《全球抗议诗选》;另有三篇纪实文学《生命如此美丽》、《走进左部》、《给我一片沃土》发表在2019年12月《香山文学》特刊《青山绿水间》;另外,接受市作协分派的任务专程采访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十九大党代表中山公交公司纪委书记阎文静和百年老字号沙溪凉茶,完成两篇纪实文学《一朵艳丽的格桑花》、《沙溪凉茶蜚声海外》,这两篇文章刊载于中山市今年出版的大型纪实文学作品集《大地飞歌》---见证中山七十年。
现在已经十二月下旬。昨天刚刚度过冬至,上面这一笔,算是自己给这一年画上的一个还算圆满的句号。
三、此中有真意
2019年秋中山市作协组织了《大地飞歌》的编辑会议;2020年11月中山市文联组织专家及所有作者对该书进行了研讨。
这是一部唤起中山人记忆的作品,见证了中山七十年的发展变化。岐江河水,悠悠流淌,岁月如歌中,见证着中山从昔日的模范县到今日的文明城的变化。《大地飞歌——见证中山70年》一书,是十八位创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我有幸在十八位之中,这不作品记录了七十年来沧海桑田变迁中,中山大地上发生的一段段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那些曾经辉煌,那些往日情怀,那些感动瞬间,渗透字里行间,暖入读者心中,唤起属于中山人共同的记忆。无论是土生土长的中山人,还是定居在此的新中山人,读了一定收益非常。
一位中山籍文友读后语重心长地说:“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山人,我深爱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我为这座城市所创造的每一段奇迹而骄傲。”
是啊,《大地飞歌——见证中山七十年》仿佛是一部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二十九个篇章,二十九段真实的记录,因为真情实感,所有打动人心。每一个故事都能勾起你对身边人、身边事熟悉的记忆。岐江桥、岐江公园、孙文西路步行街……这些独特的为新老中山熟知的风景,是中山的标识;粤中船厂、中山糖厂、石岐自行车厂、威力洗衣机厂,它们是曾经赫赫有名的本土企业,是见证中山工业发展的“战舰”;正因为现在他们消失了,再读到关于他们的文字才弥足珍贵。而中山慈善万人行、中山温泉宾馆、古镇灯饰、大涌红木,这些都是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山品牌”,是中山人“敢为天下先”精神的体现;小榄菊花会、沙溪凉茶、中山咸水歌等是历史的传承,是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阎文静、苏炳添、陈连娇、江嘉良等是中山的名人,有党代表有体育健儿。他们从中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是奋勇拼搏的中山人的佼佼者。
在2019年秋中山市文联召开了这部书的编辑会议。除了十八位作者之外,陈主席、冯副主席还有当时的中山市作协郑主席都亲临会议。
大家除了充分肯定这部书的历史意义和创作技巧之外,也从细微处提出了改进意见,十八名作者受益匪浅,之后马不停蹄开始了修改各自文章。
2020年10月建国前《大地飞歌》终于付梓出版与读者见面。
因为疫情,延缓的《大地飞歌》作品研讨会于20-11-15上午在市文联十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市里还专程邀请了广东省作家协会二级巡视员熊育群(原广东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杂志纪实编辑部主任佟鑫、著名评论家广东省中山大学教授陈希、著名作家广东省作协报告文学主任曾平标及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山市出版有限公司王忠总经理参加本次研讨。
熊育群院长说:建国七十年中山作家队伍能拿得出来这部作品,有水平,特别能战斗《大地飞歌》每一篇都上了学习强国,今天开此研讨会难能可贵有始有终。其次,建国七十年很多事情不做就忘记了。来广东三十年知道很多事,比如慈善万人行很有影响。及时写出来很有意义。再次写作很有特点,有散文小说通讯等作者还夹带了个人感情读着很亲切。
佟鑫主任也表示赞赏,她说:首先对于不熟悉中山的人来说《大地飞歌》看到了中山七十年的变革很有意义。这是这本书的价值。其次每本书前面有一段话非常直观了解写本书,亮点也出来了。再有这本书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作者,文学也很生动,细节也很生动还有人物刻画。
陈希教授对这部书给予了很高评价:建国七十年展示中山重大事件人物,非常有价值。塑造中山城市精神再出发,这样定位很有意义。“串珠成链,熠熠生辉”点亮历史给我们很多启示。写人叙事有历史感;客观真实展示中山历史纵向展示如:里溪村是亮点,如自行车厂有档案价值。二十九篇文章篇风格各异,语言生动、朴实、凝练。主题贯穿串珠成链。人和事体现中山精神,改革创新。抒情反思,穿起来以后是一个有机整体。纪实性文体。有难度 写实不能失真。仅仅居于写实难以升华所以很难。不过这本书兼顾得较好。
曾平标主任也称赞说:这部书是中山七十年发展的集中浓缩,也是中山报告文学的精品展示。涉及了政治、经济、生态文化、体育等不同领域;背景全面切入得很好,集中了中山七十年发展的历程。代表了中山报告文学矩阵顶尖质量。可以从中打捞中山历史细节,通过历史反应这个时代;十八名作者 写人为主叙事为主。有人情味。打破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的束缚;语言不是很干练。
王忠总经理也介绍了出版这部书的历经。他说:出版过程中与郑总协调很好,与作者沟通合作也很顺利;到目前为之,《大地飞歌》代表中山最好水平!
总之,今天是非常振奋的一天。
听着北京及省内外专家对这部书的点评和称赞,心里感到非常充实,尽管自己在其中只有两篇文章,因为用心用情之深只有写作者自己知道,不过,今天也被各位专家所了解。因此感动、因此自豪!
2020-12-22午后于石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