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摆渡】最好的教育 是源于自然的爱(随笔)

编辑推荐 【摆渡】最好的教育 是源于自然的爱(随笔)


作者:陶凯龙 进士,7954.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30发表时间:2020-12-29 18:19:03
摘要:孩子自然健康的成长,而我们要求越来越多,中国的家长永远都想让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让孩子比自己优秀,过与众不同的人生,似乎平凡或者平庸就是万劫不复,嘴里赞扬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

【摆渡】最好的教育 是源于自然的爱(随笔)
   毫不犹豫的,完成了人生最后的一跳,如花的生命瞬间终结。
   少年啊,那一年你才十七岁!
   成长,到底有付出多大的代价?
   而少年,你又为何如此决绝?
   朝阳壮美如画,却永远与你无缘,留下永无弥补的遗憾,甚至说永久的伤感。
   而你,如果重来,又当如何?
   不必唏嘘,不必感怀,只想不堪一击、脆弱的生命如何被轻视?
   仅仅是缺乏了生命教育?或是心理脆弱?
   生命有开始、结束,是自然、是定数,是世界游戏的规则,但不能以中途退场的结局收尾,既不壮美,亦不自然,死亡的意义在于知道生命的可贵,正如人生需要思考,有责任、义务和爱。
   人生很苦,但苦中有乐,不能一叶障目,风雨过后是彩虹。
   我无法选择生的封面和死的封底,但可以选择生命过程中活意义。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独一无二的灵魂,需要独立的人格,被尊重,被信任,被关爱。
   孩子,不仅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爱的奇迹,更是我们人生中的老师、朋友、伙伴,甚至是知己,而非我们管教的,那个我们给予生命的、并非属于我们所有、口中的宝贝。
   美好的家庭会让孩子拥有美好的童年,美好的童年会温暖人的一生。
   春种秋收,岁月流逝,从襁褓到咿呀学语到叛逆反抗,曾经眼中看着长大的孩子,似乎与自己理想愈来愈远。
   他也许不够聪明,更不完美,好像和自己的距离如隔千山万水,虽然他近在咫尺。
   于是,要求、管理,以爱和责任的名义,不惜采取暴力或者泪水,以为为了他好,是最合适的初衷,毕竟我们走过的路都比他吃的盐要多,他要成长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因为他是我的作品。
   只是我们做父母的都忘记了我们的初心,记得在产房外我分明虔诚祈祷:只要孩子健康就好!
   孩子自然健康的成长,而我们要求越来越多,中国的家长永远都想让孩子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让孩子比自己优秀,过与众不同的人生,似乎平凡或者平庸就是万劫不复,嘴里赞扬的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
   我们要求孩子优秀,问问自己是否优秀?
   而比起人生刚刚开始,学习中的孩子,更需要学习的永远是父母。
   我们是否教会孩子尊重生命?学会爱与被爱?接纳平凡甚至平庸?
   孩子生来本是一张白纸,纯真无邪,只是我们影响或者亲手让孩子甚至我们自己残忍的、不留余地的在上面画上那一道道永无抹去的划痕,所以,你不再天真,变得沉默,没有沟通,缺少快乐,没有了自然成长,多的是爱的名义,无休无止的压力,也许是宠惯的溺爱;也许是棍棒下的孝子,那一声声咆哮,是对自然与爱的亵渎,你是否难以承受?或是委屈?
   我们都缺少生命的敬畏和教育。
   沧海一粟,人生来大部平凡无奇,只是我们缺乏接纳平凡的勇气,平顺、安常、知足既是幸福,我们才会从容,需要不断的努力,仅仅是让自己更加快乐,体会胜利的喜悦和生命的某种价值,而非生命全部。
   平凡既是伟大,能够接纳平凡,就是自己的英雄。
   不好高骛远、妄自菲薄、逞强好胜、自暴自弃,但需要不卑不亢,充满好奇的挑战自我,静谧的微光照亮某个角落,即便微弱,人生也会诗情画意、江河浩荡。
   教育的目的并非培养高智商的人才,而是培养人格健全的人。
   健全的人格正常和谐发展,生理、心理、道德、社会各要素完美统一、平衡协调。
   最好的教育,是源于自然与爱,自然既为本能的天性,不参杂功利,顺应本性成长,用亲情、友情的爱感化他。
   我们是第一次当父母,没有练习的机会,经常会犯错,所以,当我们不对甚至犯错误时,孩子,请多原谅,让我们一起面对探讨,一起进步。
   我们和孩子可以是师生、是朋友甚至是玩伴,我们一起健康成长。
   告诉他:我爱你与成绩无关;与你是否成功、优秀无关,因为我从来没有嫌弃你,正如你没有嫌弃我,因为爸爸很平凡,没有高富帅,只有无私的爱,我们父子一场,有今生无来世,相信因爱而生的你,人生的旅途中也会懂得如何去爱,相信你会因此幸福。
   (非首发)

共 16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17岁的少年真让人羡慕。作者用诚恳的语调讲述人生。生的封面死的封底是我们个体无法选择的话题,生命的过程,我们就是一个过程而已。在这样的过程里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路滔滔,没有拍岸声,却有无数生存哲学。而作者对于孩子的爱和期待是新一代对中国式教育的一种觉醒和思考。很不错的文,欣赏,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赵淑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赵淑敏        2020-12-29 18:22:47
  感谢作者赐稿摆渡物语,问好。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2 楼        文友:孙丽红        2020-12-30 06:12:36
  教育不能强求,孩子,你只管努力,其他交给未来,水到自然渠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