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追随秋天的脚步(散文)

编辑推荐 【心灵】追随秋天的脚步(散文)


作者:魏云霞 童生,539.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46发表时间:2020-12-30 09:37:26

深秋里,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邀三五个户外好友,追随秋天的脚步,去看看红叶,也去看看那三千年的银杏树。
   时光匆匆,忙碌的日子,不知不觉就是周末了。
   周五的晚上,刘老师微信说:“你明天干嘛呢?我们准备明天去凤县两当看红叶,你去不?”一听这消息,简直是太开心了!
   “太好了,也捎上我,我正想去看红叶呢!”秋日里有机会去红叶,还需要干别的事吗?
   周六的早晨,我们约好7点从宝鸡文理学院的老校区门口出发。迷雾姐姐的老公张大哥开车,同行的有文理学院的赵教授,刘教授,还有一个才女姐姐一抹阳光,当然还有我——云在飘。
   自从暑假从西藏回来,就再也没出去户外过了。忙碌的日子,周末就想在家里好好歇歇。今年的雨特别多,难得有个晴朗的周末,真想出去透透气了!
   我们从212国道经大散关,翻越秦玲。前段时间,连续阴雨,滑坡塌方的地方,刚刚修好通车。我们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上了秦岭。
   路过林南公园,看远处的群山,云雾缭绕,清新的空气,透过树枝的晨曦,点点金光闪烁,真是仙境一样!
   深秋,追寻红叶的脚步,我们途经凤县红花铺,前往龙王沟看红叶。红花铺,这个地名还真是名不虚传。212国道两旁都是满山红叶,路边的崖石上蓦然伸出的枝条上挂满了红叶。
   满山遍野层林尽染,满山的红叶,让人惊艳! 
     红叶寄相思,古人有诗云:“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古人写红叶寄相思的诗句真是美,妙不可言!
   我们开车过了凤县红花铺镇草凉驿村,从道班那里左拐,往里走就是龙王沟了。草凉驿村位于嘉陵江河畔,从唐代起就是官方驿站。《凤县志》里记载,唐代时,在草凉驿设黄花县。草凉驿村有座楼,称为草凉楼。
   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变,军队直逼长安,唐明皇仓皇南逃,行至马嵬驿,万不得已赐死杨玉环。六月至凤县境内,住草凉楼行宫。
   一天夜里,落魄的唐明皇躺下休息,看着温婉舒适的环境,睹物思人感慨万千,想到了自己的爱妃杨贵妃已去,悲伤之情无法抑制,哭声惊动四方。当地还留下了“贵妃香消马嵬驿,明皇夜泣草凉楼”的传说。
   也不知道这龙王沟的地名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与唐明皇有关,就不得而知了。龙王沟两旁山势高峻,山顶上飘着几朵白云。金色阳光很强烈,早晨的阳光有些刺眼。云雾缭绕,湛蓝的天空,红叶艳丽,绿叶苍翠,红绿相间真是美不胜收!
   真是“山山皆秋色,树树唯落晖。”
   凤县龙王沟,蓝天,白云,群山层林尽染!景比画美,纵是高明的画师,也难会此景!真是让人留恋往返,不忍离去。
   还是陶渊明说得好;“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开车离开龙王沟,前往灵官峡。 
   我们沿着嘉陵江河畔,走过灵官峡。沿途的景色,美不胜收。红叶点缀着山色,河水顺着山势蜿蜒曲折。
     沿途车窗外的美景,让我们忍不住喊:“停一下,停一下!”
   遇到景色好的地方,我们不断停下车来驻足欣赏,拍照。
     刘教授忍不住喊:“哇,太美了!”
     年长的赵教授含笑不语。张大哥说:“这景点拍小视频好,小视频能拍出山势河流的变化美。”
     才女姐姐一抹阳光,让我从她手机镜头中看拍照角度。
     我试着调整角度画面,眼前的景色,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美色,不知是谁打翻了调色板,让深秋的灵官峡,嘉陵江变的五彩斑斓,美不可言。
   突然,我的镜头里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对夫妻搀扶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刚从路边的车里下来,坐在路边的护栏石墩上。有这样孝顺的儿女,老人是幸福的!
   这灵官峡,就是著名杜鹏程名篇《夜走灵官峡》笔下写到的灵官峡。据说他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的稿费,给国家捐献了一架飞机。
     群山莽莽,山色苍翠,河流山涧清幽。红叶点缀着群山,白色的瀑布从山涧飞流而下,让河流更加壮观!
   由于路上塌方滑坡,我们返回重新走了一条乡村公路,前往徽县去看千年的银杏树。心里念念了好多年——那个古老的银杏村。
     美景在路上,嘉陵江蜿蜒曲折,峰回路转。河流顺着山势,在那山峰突出的地方成了180度的大转弯,中间形成了一个夹心滩。据我上网查始图片资料,这里大概是叫“三滩”。
   这里原始森林覆盖,茫茫林海,碧草连天,雨润雾泽,纤尘不染,妩媚多姿,古老神奇,因有三个森林草甸相连,故名"三滩"。
   我们站在山坡上拍照。那草色渐变,深绿,浅绿,枯黄,还有几树红叶很是惹眼!只是悬崖边的一棵青翠的松柏树,挡住了视线,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刘老师说:“唉,我就想把这棵树砍掉!”
   我忍不住笑了,悬崖上长一棵树,人家树活得容易吗?
   远眺群山巍峨,高峰入云,蜿蜒连绵。森林郁郁葱葱,云山雾海,山上生有苍松翠柏,真是巧夺天工!身后的山坡上,红叶,黄叶,绿叶,色彩斑斓,美若世外桃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枚晚唐的红叶,红了千年。在这个季节里,红叶依旧容颜未改,还是那么鲜艳!
   我忍不住拍了一段又一段的视频!此刻,两只眼睛已经不够用了!我只想拍下这些美景,带回去慢慢欣赏。
   大自然的美,真是鬼斧神工!
   深秋里,最牵动人心事的除了红叶,就是那千年的银杏树了。刘老师说:“我最近还翻出了书里夹的一枚银杏叶,那是1993年的银杏叶了,那时正是找对象的时候。”
   我忍不住笑了,还真是同龄人!青春年少的时候,谁翻动的书页中,没夹过一枚红叶,几片银杏叶子?又是哪一个怀春的少年送给你的?
   我的书中也有几片银杏树叶,还有一枚红叶,写着娟秀的四个小字“爱心如故”。有人说过红叶寄托相思,银杏代表永恒!
   深秋里,思念成殇。
   银杏与红叶,那便是千年的思念,万年的伴陪!
     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是中国的银杏树,此树最早出现于16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有的资料记载说银杏树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也不知道哪一种说法更准确一些!
   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
   我们开车来到徽县嘉陵镇田河村,这里就是“中国最大银杏树群”。这里有千年以上树龄的古银杏树153棵,是全国著名的古银杏聚集区。徽县处于北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带,光热、水土等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非常适宜银杏树生长,
   这棵最古老的银杏树,树高25米、胸围13.4米、胸径4.27米、冠幅22米。原为四大主干同根并列丛生一起,原在一座“九天娘娘庙”院内,庙宇早已毁掉不存,唯这一千年古树健在,至今仍枝叶繁茂,生长旺盛,年年结实累累。
   我们来的时候有些早了,大多数银杏树还都是绿色的。银杏广场,一棵银杏树都变成了黄色,金灿灿的。我们随意在田河村走了走,一条笔直的大道,两旁都是鹅黄的银杏树。
   古老的银杏树,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美丽的小山村,尘土飞扬,古老的乡村,一切都在建设中。
   其实,这里的银杏树,如果不是因为古老而出名,还真没有我们家小区门口知秋园的银杏树林好看壮观!我们宝鸡的行政大道两旁都是银杏树,深秋季节,远望道路两旁金灿灿的一片,恍如人在画中走,美的像是梦幻一般!
   我们又开车去了不远处的公孙寺,这座寺庙后边有一古老的银杏树。相传是夏禹所植,是夏禹治水的标志。据说当年王莽篡位,天怒人怨,古树自焚,后经雨露滋润死而复生,又焕发出新芽。冲天而起,苍劲挺拔,郁郁葱葱,重重叠叠,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红叶寄相思,千年的银杏树,永恒的思念与等候,这样美好的感情,还真是令人羡慕!千年的等待,万年的陪伴,实在是令人向往!
   那棵古老的银杏树,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三千年的守望,,只为等候你的到来!三千年的孤独,只为遇见最美的你!

共 32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紧跟作者的脚步,我们游玩了秦岭美景,好几年了许多自然风景和人文风貌。秦岭的秋天,好美!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灵动的文字,描述了秦岭秋天的美景,真乃诗情画意,美不胜收!作者文笔斐然,在撰写游记散文中有两个显著特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古诗古词信手拈来,运用得恰到好处,为文章增色不少,具有厚重的文化气息;二是善于用优美的词句描写风景,栩栩如生,令人身临其境。足见作者的文学功底和观察能力。感谢作者赐稿江山,期盼更多佳作溢美江山!【编辑 黄皮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皮人        2020-12-30 09:38:14
  拜读佳作,感谢作者!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2 楼        文友:黄皮人        2020-12-30 09:39:08
  通过作者介绍,我心向往之,有机会一定去秦岭!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3 楼        文友:黄皮人        2020-12-30 09:39:36
  天气寒冷,注意保暖!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4 楼        文友:寒塘渡鹤影        2021-01-01 10:35:41
  魏老师好!鸢飞戾天者不是陶渊明写的
回复4 楼        文友:魏云霞        2021-01-04 16:04:00
  感谢提醒,谢谢了
回复4 楼        文友:魏云霞        2021-01-04 16:04:33
  感谢提醒,谢谢了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