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征文踏雪寻踪】《自建桃园修我》
《自建桃园修我》
今天,是2020年12月31日,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又在桌前擎笔,又在给自己的《荒归鹤杂记》寻物充填,这“杂记”为何物?原来是自建的花园……
这是佩服自己老年痴呆之余,更是珍惜自己半身于土之机,仍不忘回忆人生踏过的路,也想展望晚霞美的精神情怀。
我陪伴老妻过着这样平凡的夕阳生活,并没有日日被“老弱”填满,除了“吃则舌不知味、睡则与梦相伴”之外,还有一点点笔下杂文供自享。总在每日绝晨起床,得两个小时笔耕,随思游而记,任情感而书,记录在《荒归鹤杂记》中,再大胆聚集成册,勇敢发微文给不嫌我嗅的亲朋。痴呆之余眺望诗和远方,生存之余回望人生。
我把《杂记》当做是自己情思的世外桃源,不怕现实中自己“德修”抵达不了的高度,让自己的情感灵魂可以在“杂记”情怀中力修高达。桃源中有山高崇,有地平旷;殿堂俨然,花芳草鲜;有白发竹马,有怡乐自然……
其实,现实中我登过高山,但不懂心地如何放眼;到过广阔平原,但没有像在桃园中那样打开胸怀;自我灵魂没进修过俨然殿堂。现实中遍地草树,但没觉自己置身花芳草鲜;只在自己的“杂记”里,有白发竹马,有怡乐自然!
那“杂记”只是自己在精神生活中,是自己建设成的“世外桃园”。这桃园,少有人入,唯我可游,可自修自讲,透隐私,呈狂妄;显食色本性,寻觅当初爱恋……
我乃平凡,注定要在熙攘的红尘中奔忙。但能在日常“苟且”之余,老暮痴呆之前,写一点诗散杂文,为滋养即将离魄之灵魂,构筑了自己若虚若实的“世外桃源”。那里有涤荡心尘的青山绿水,让我神思悠远,含蕴丰瞻,让自己在“且将余火煮老茶,诗散杂文趁暮华”中珍惜当下,活好当下……
这就是我老年写作,建我“桃园”的功用——在老暮中奔波,在桃园中修我。
《父母即佛》
佛说,前世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前世千次见面,换来今生一次互言;前世万次往来,换来今生是亲朋的缘;前世的万贯恩和债,换来今生儿孙报与还;今生一事善,来世百恩还,今生亲朋缘,来世家人现;今生自己孝父母,来世儿女孝眼前。若是无缘,怎能相见;若无恩与债,怎说是有缘?有了恩与债,来生必相见。今生行善多,来世福报多,今生做恶多,来世苦难缠。今生欠债多,来生总要一生苦难还。
人来今生,是父母给自己的命,这就是父母给自己的恩;这就是儿女欠父母的债。又欠父母给自己的养育难;更欠你牵走父母心。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你是平民,还是高官,儿不在身边父母寝食难安。这都是父母在给儿女施恩,这也都是儿女今生欠下父母的债,你今生孝顺父母,是你今生还父母的债欠,也是为自己的来世积德行善。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生命只剩归途。
在父母眼里,你是风光也好,你是落魄也罢,你都是他们手心里的宝!别人在乎你混得好不好。只有父母,总是关心你过得难不难!人的一生,总欠父母!
——莫在世上寻菩萨,父母即佛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