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摆渡·春】话说望子成龙(随笔)

精品 【摆渡·春】话说望子成龙(随笔) ——学习有感,关于教子


作者:静净 秀才,1363.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91发表时间:2021-01-03 11:06:08

【摆渡·春】话说望子成龙(随笔)
   自从自己做了妈妈之后,就想把儿子培养成才。这也是所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
   我们这一代人,大部分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等到长大后,感觉到多读书真得很有用的时候,常常抱怨自己的父母。那时候为什么没有给自己认真讲一讲,读书对自己将来生活、工作、择偶、为人处世等的影响。
   在二十年后的第一次同学聚会上,我是主持人,台词也是我自己写的,心里有一点沾沾自喜。等到全班同学都到齐以后。各自介绍自己的生活、工作情况。我渐渐把高昂的头低下,班里凡是当时考上大学的,目前都有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不是领导干部,就是在单位担任重要的岗位。从谈吐,学识,修养,对事物的洞察力都非常的不同。甚至包括后来上电大拿到文凭的,也同样有相对于稳定的工作。这次的同学聚会让我感慨良多。
   回家就找妈妈,有点儿质问的口气说,我读高中的时候,你对我一点儿都不重视,甚至都没有给我开过家长会。我妈妈说,那时我们都忙着赚钱养家,我也不懂怎么给你讲那些道理,我们的文化水平大部分都是小学,比较高一点儿的也只有念到初中。你姥姥和姥爷也没教过我这些,从他们身上只学会到了养家糊口。
   这就应了那句话:“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所以总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先人不善”这个“先人”不仅仅指我们的父母,它指我们上一辈的几代人。中华传统文化,丢弃了一百多年。而且自从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地慢慢渗透,受其影响,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精神生活越来越匮乏。崇洋媚外,金钱至上。尤其年轻人对西方生活的盲目崇拜和接受,因此导致,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超过了积极影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渐渐偏离了航向。
   目前国家也渐渐重视起来,似乎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记得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化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如今,炎黄子孙觉醒了,西方模式已经走下神坛,欧美神话已经终结。举国上下出现了认祖归宗、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从上到下,无论以什么方式、以什么语言倾吐心愿,人人都希望做一个光荣的中国人。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刻不容缓。
  
   二
   儒、释、道文化的精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对国人影响最深的还是儒家文化。因为儒家是注重实践的,是现实的、空间的、要求秩序。道教是理想的、时间的、自然的,希冀永恒。而佛家却是既在现实又在理想,既在时空又超越时空,使得虚实为一,时空不二;既避免了二家之失,又兼顾二家之长。
   传统文化在哪里呢?在经典里,有一段时间,我拼命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甚至照着书本教育自己的儿子。熟读那些经典,欲解其中之意。《礼记·学记篇》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就是孔夫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以人为本,首要的任务是把人教育好。古德云:“教儿婴孩,教妇初来”。《论语·学而篇》有云,子曰:“弟子入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清朝康熙年间,有人编著了《弟子规》,其中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目前已逐渐进入小学课本。
   学习儒家文化,要从《儒教三经》入手,即《论经》、《礼经》、《易经》,通过反复研读,细品白话文释义,慢慢去领略古人的智慧。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宇宙观。
   翻开《易经》第一页难免一头雾水,六十四卦卦卦都在云里雾里。其实《易经》是讲天地阴阳,宇宙自然,人伦五行,推演未来,使人类的生存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一位老师讲《易经与生活》,那一讲是《易学说“子”——望子成龙》。他说你先别管卦不卦,因为就这一个卦字,你就会觉得像天书一样。
   通过这一次认真听讲,真的有一种拨开迷雾见光明的感觉。回来再看书,对《易经》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
   古人认为,《易》有三义,一是简易。的确,《易经》颠来倒去,不过就是八个符号,甚至是两个符号的运作变化而已。那就是阴和阳,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这个道构成支配着宇宙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二是变易,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充满了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三是不易。不易,就是不容易。正因为这个变异就是它的本性和规律,所以对于整个宇宙来说,这种变化的规律就是不变的规律。
   因此,用简易的方法,去看待变易的事物,得到不易的真理,这才是学习《易经》的真谛。
   六十四卦卦卦未卜之辞。那到底什么叫作卦?
   古人说:“卦者挂也。”它的意思是,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它告诉我们宇宙里有八样东西,已经挂在那里,这就是八卦。
   简单看一下八卦都代表什么: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离卦代表太阳,坎卦代表月亮;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艮卦代表高山、陆地;兑卦代表海洋、河流。这八个大现象,代表着整个宇宙,所有的东西都在这八个现象里了。
   身为父母,“望子成龙”是普遍心理。然而孩子成长的心智发展,如同身体的发育,各有其规律。在不同年龄阶段,身体处于独特的变化状态,其心智的教育与开发亦应有针对性,心急而胡乱操作,就会导致欲速则不达。
   《易经》讲的“潜龙勿用”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潜龙勿用的意思:潜,隐藏,潜伏,不显示。作为龙,在水里的潜伏者,水是龙的世界。我们以前看神话电影,水下有龙宫,是龙的家园。勿用,就是小心谨慎,龙在水下还没到出头的时候,还不能行动,暂时要隐忍,韬光养晦,等待时机成熟。打不好基础,便不利于日后的发展,所以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段时间要向潜龙一样,踏踏实实,修养自己的德性,静待时机。
   如何运用《易经》的道理,正确理解这一过程,帮助孩子成长。把这些枯燥的方块字,掰开了,揉碎了融在日常生活当中。
   生活中,无论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克服各种的懒惰诱惑,给我们的下一代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家族兴旺发达。
   不过,我一直在想,家长是一个职业。在我们没有考过试,没有上岗证,在教育这条路上,有一部分的家长,一直在错误的方向上做出努力的付出。有句话叫做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古语曰:知易行难。
   望子成龙,作为龙的传人,龙是什么样子呢?龙是一种神奇的动物,身形可大可小,可伸可屈,可隐可现。龙的本领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人类把之称为神龙。我们都听过一句: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九种龙都有自己各自的特性。其实九是多的意思,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的性格、爱好各不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
  
   三
   目前,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孩子三岁之前,不是生活成长在奶奶家就是姥姥家,孩子被宠得就像小皇帝一样。
   记得有一次坐公交车,一位爷爷抱着三岁左右孙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达到孙子的满意。只见孙子哭闹着,用两只小手在爷爷的脸上“啪啪啪”地打来打去,怎么哄都不好。全车厢的人都投来诧异的眼光,只见爷爷的脸红得像苹果,那并不是被孙子打红的。没办法,爷爷只能站起来,把孩子送到坐在后排的奶奶怀里,爷爷坐好之后,脸一直望向窗外。
   这条龙被宠坏了。中华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就看这个“宠”字,就好像一条龙被大人紧紧地包围着,困在其中,这条龙想伸手伸头都不可能,活生生地变成了一条虫,一个字足以体现现代的家庭教育。
   那什么是宠物?宠物就是吃饱了、喝足了陪你玩,你也得陪它玩儿。我们是不是也常常听过这句话:我孙子可好玩了。
   前几天的报道,上海卢浦桥上,一个十七岁的男孩突然冲出车门,从高架桥上跳了下去。起因是因为一些学校的事,妈妈把车停在桥上,下车去说了几句后排座的孩子,孩子冲动之下跳下了高架桥。
   溺爱环境下教出来的孩子如宠物。还有的可能会变成恐龙化石,也就我们常说的书呆子。这些孩子呢,智商很高,善于学习,但是只是一部行走的复读机。我身边有家长经常抱怨说,我对孩子那么好,什么事都不让他做,只要把学习学好就行,可是这孩子除了学习,其他的根本不听,管也管不了,说也说不得,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就会造成高分低能的孩子。
   我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付同学以将近七百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他妈想在北京租个房子,好照顾他。可是有规定,外地学生必须住校。这孩子真的不会照顾自己,比如洗衣服,将洗衣粉倒在盆内,把衣服放在里边揉一下,直接晾晒。冬天经常没有穿棉衣就跑到教学楼。最后被学校辞退的理由:生活不能自理。没办法,第二年参加高考,又以高分考到了大连理工大学。
   那在严苛的环境下教出来的孩子呢?有的就会成为凶残的暴龙。比如被戏称为“弹钢琴杀人法”的药家鑫,从小就是在父母高压状态下被逼练琴,甚至皮鞭相加,囚在地下室逼练。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必定心理扭曲。因此才有了驾车撞了人之后,连刺被害人八刀致死的结果。而自己二十一岁年轻的生命以故意杀人罪,被判了死刑。
   那怎么办呢?溺爱不行,严苛也不行。那干脆就不管了,能不能成龙呢?真能,这种龙一旦成了,那有可能变成一个可怕的动物。龙有种特性,打雷下雨翻天覆地,这种龙一旦成了,有的也会走上一条不归路。比如,前段时间,我们都听说过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林同学因为对平时的琐事不满,逐渐怀恨在心,利用实验室里的剧毒化学品,对同寝室同学投毒造成死亡。林同学也因为故意杀人罪而判了死刑。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风吹雨打,长歪的时候,我们帮忙扶正。就像园林师一样,适当地给花草树木修修剪剪。这样才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易经》中有一个卦象叫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个“蒙”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蒙昧、幼稚之意;二是启蒙、教育之意。也就是在幼儿蒙昧之时,需要家长帮他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盘,施以正确的教育。
   《大象传》中,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山上源头流出的泉水清澈透亮,但越向下流会越浑浊。君子因此感悟,人之初,性本善。要保护好孩童未受尘世污染的纯善天性,果决行动培育道德,以正道启蒙一定能修成正果。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孩子,三岁之前的教育,来自于父母以及家庭环境的培养。正所谓父慈子孝。“慈”就是父亲的德行,“孝”就是孩子的德行。上行下效,耳濡目染。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的零到三岁是情感培养的最关键的时期。这时候的孩子急需要父母的陪伴,从父母的陪伴中,孩子也会体会到什么是亲情。而父母呢,正因为有了这个阶段的耐心陪伴,也便有了亲情的资本。将来孩子无论多大,一旦想到了父母,就会有感恩的心,其实就是此时陪伴的结果。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我们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的邻居朋友。只要孩子零到三岁在姥姥家或者在奶奶家长大的,以后就算接到自己身边,也会感觉与自己不亲。
   三到六岁的孩子,这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模式,他渐渐懂得如何与人相处,经常靠情绪的发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此时就是培养孩子情绪的关键期,成年之后,对情绪的把控都来源于此时受到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耳濡目染,当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副一副的画面。如果他看到自己的父母为了争执问题,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那么他也就学会了,用这种粗暴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遇到事情,经常头脑发热而做错事,这就是条件反射。
   当代教育家梁启超,他对九个子女的教育都是以身作则,耳濡目染。因此他的九个儿女都成为各行各业的专家。众人熟知的梁思成和他媳妇林徽因是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启超一生为国为家,最终发现一个国家的未来,根本还是教育。
   他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美则国胜于欧美,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四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做得不正,你想底下能正,那是不可能的事!“己不正,焉能正人?”教育要从自身教起!身教胜于言教,做父母的首先要在生活中、工作中、处事待人接物中,说到做到。

共 648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一篇很有心得的教育杂谈。家庭教育是个好说不好办的话题,人们常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意思是教育别人家的子女有办法,教育自己的子女就一筹莫展了。这话确实有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在于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掺杂了个人的情感,也就是亲情。所以这篇教育杂谈,对于我们进行家庭教育,还是颇有启发意义的。杂文从教育自己子女谈起,眼界逐渐拓开,可谓高瞻远瞩,涉及国家、民族和未来,重点是引用古代文化典籍来阐述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提出了一些可贵的建议。在杂文中作者采用举例、引用、对比等多种手段说明自己的观点。杂文紧紧围绕教育这个话题,杂而不乱,显示出作者渊博的古文化知识和布局谋篇的能力。杂文充满正能量,具有一定的激励和启迪作用。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沙漠孤月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113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1-01-03 11:07:54
  很烧脑子的一篇文字,需要阅读和掌握大量古代文化典籍,还要结合当下教育实际,作者一定很辛苦、勤奋。欣赏。
2 楼        文友:静净        2021-01-03 11:39:18
  谢谢沙老师用心解读的编者按,无论教育还是日常生活、为人处事,永远都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谢谢老师鼓励!我加油!
3 楼        文友:木语杉言        2021-01-03 11:49:24
  从典籍中悟出教育理念,老师博古论今,学习了!
4 楼        文友:木语杉言        2021-01-03 11:49:40
  从典籍中悟出教育理念,老师博古论今,学习了!
5 楼        文友:静净        2021-01-03 12:43:59
  谢谢木语杉言老师留评。我继续努力!
6 楼        文友:寂寞看风        2021-01-03 15:09:39
  如何教育孩子,这类的鸡汤很多,其实最简单的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望子成龙,首先要使孩子的起点是幸福的港湾。
7 楼        文友:静净        2021-01-04 14:04:11
  谢谢寂寞如风老师留评,一语中的。
8 楼        文友:浅斟寒夜        2021-01-05 22:41:20
  静姐高产!既有文化底蕴,更是一位教育专家啊!像静姐学习!
若是我忘了回头,请在文字的结尾处,写下你的逗留。
9 楼        文友:静净        2021-01-06 17:11:42
  谢谢浅斟寒夜老师留评,汗颜啊!
10 楼        文友:赵淑敏        2021-01-13 19:21:00
  教育是首要问题,巨婴问题确实是目前中国的国情,我们的观念应该有所改变了。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