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清风】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随笔)

编辑推荐 【清风】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故事(随笔)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2发表时间:2021-01-06 09:37:00

四川省仪陇县土门镇汪家坝村3组,居住着一位深受当地干部群众所称赞的抗美援朝老军人“何昌政”。何老今年已满86岁高龄了,但他头不晕,眼不花,精神矍铄,说话谈吐铿锵有力。今年的中秋节、国庆节何老家十分闹热,他的儿子、女儿也携家人回家过双节了,附近的村民也纷纷前去听老人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2020年10月7日上午9时,笔者随同村社干部一道登门拜访了这位老英雄。来时老人正在义务为群众摆谈抗美援朝的故事,何老见有来客相当好客,又是递烟又是献茶。当问及他个人的事迹时,老人捞起右腿,膝关节内侧露出一条长12厘米,宽2厘米的伤疤,老人深沉地说“我只是一个兵”。
  
   他是一名军人
  
   1934年4月20日,何昌政出生在仪陇县土门镇汪家坝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时代何昌政帮人放牛、割草度日。“朱德总司令四川仪陇人”。1945年6月,何昌政在仪陇县城第一次看到了红军留下的标语;1949年11月,响亮的军号在仪陇大地上空吹响,何昌政看到了纪律严明和蔼可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中国成立后,他家分得了田地、粮食、农具、耕牛,日子过的舒舒服服,从那时起何昌政心中就萌发了参军的愿望。1950年7月,何昌政就去县城报名参军,因为年龄刚刚16岁,部队领导没有同意他的请求。1953年1月,何昌政终于如愿以偿,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2月,他被分配至西南六十军补训团五十八营三连当战士;1953年3月,何昌政入朝参战,被分配到60军炮兵团二营五连当炮手。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他先后参加过“方形山、火焰山、竹木山”等战斗,获得过“独立勋章、解放勋章、和平鸽奖章、最可爱人奖章”。最令何昌政老人终身难忘的是,他在方形山战役光荣负伤。据何昌政讲述:方形山是949.2高地向北延伸的最后1个山头,此战,志愿军共毙伤、俘敌2400余人。方形山战斗中,167团炮兵为战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打出了入朝以来的军威,为板门店谈判做出了贡献。在这次战斗中,何昌政被敌军的冷炮弹片将右膝关节内侧击伤,至今伤疤留在了何老的腿上。
  
  
   他是一位工人
  
   1954年1月,何昌政随部转至安徽省蚌埠六十军一六七团二营五连当炮兵;1956年3月,何昌政正式退役,他被安排到仪陇县人民银行当警卫;1959年10月,何昌政积极响应党的召唤,他报名参加了川交二处“攀枝花公路建设”。在公路建设中,他处处吃苦在前,学会了开山放炮,挖、抬、担、挑、撬等知识。在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修建公路,全靠人力修建,不但生活条件较差,而且住居条件太差。许多工友灰心丧气,有逃跑的念头。为了稳住工友的心,教育大家。他就给他们讲述了朝鲜战场他亲身经历的故事,志愿军为了守住竹木山阵地,战友们在冰天雪地中,又冷又饿,睡觉也只有在青岗树叶和苹果树叶上躺着。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危,志愿军战士宁愿冻死饿死,也没有人临阵怯逃的。在川交二处公路建设工作中,何昌政处处以一个兵的形象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居功自傲,多次获得“修路先锋、筑路标兵、先进个人、优秀事务长”等称号。并荣获四川省交通厅“三等奖”。1989年7月,何昌政光荣地退休了,退休时才领117元工资。直得庆幸的是,他的女儿何灵英继承了他的修路事业,按照当时他享受到了轮换工政策,他的女儿何灵英接班后当了一名川交二处工人。何昌政回乡当了一名农民,他的户籍也迁回了土门镇汪家坝村。
  
   他是一个农民
  
   1989年9月,何昌政回到了家乡,当上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农民。在当地群众心目中,他是一名“优秀军人、优秀工人、优秀农民”。何昌政的妻子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村妇女,在农村工作中,何昌政从不居功自傲,处处平易近人。夫妻二人很是吃苦,他家的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在汪家坝村数一数二,他家养的大肥猪每年也是远近闻名,仅一头年猪就有500斤重。何昌政平时喜欢看书报,他为了让家乡人民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他率先在自家的农田里“稻田养鱼、莲藕养鱼”。由于他家“鸡鸭成群财源涌,猪牛膘壮粮食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何昌政就是汪家坝村有名万元户。“自己富不算富,群众富才算”,这是何老回报家乡人民的格言。汪家坝村村干部何德林在何老建议下,他家开办了农村惠民商店,稻田养鱼50几亩。目前,还开起了榨油坊,年收入几十万元。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惠民下,何昌政经常走村串户宣传党改革开放的政策,鼓舞村民外出务工。2014年,他的儿子何刚在西安承包了大工程,收入十分可观,他的家庭走上了勤劳致富。为了更好地带动大家致富,2014年何昌政家修建了别墅,为了方便村民健身,他家义务为群众修建了篮球场、健身场。很是受到村民们的青睐。如今,汪家坝村3组村民在何老精神感召下,村民们旧貌换新颜,没有一间土坯房了。
   何昌政老人在当地群众眼里是个大善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2013年6月,他鼓励儿子何刚“致富不要忘记家乡”,他自己为村道公路建设捐资2万元,何刚爱心奉献20万元。如今,何昌政虽年满86岁高龄,但老人至今身体硬朗。他坚持每天参加农业生产劳作,在党的退休政策关照下,他的工资每月可领到4800元。老人有时还到机关、团体义务为当地干群讲述一些保家卫国的战斗故事,有时还乐滋滋地哼唱一首“雄赳赳,气昂昂......”。
  

共 21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承载厚重历史的随笔,温情述说着革命前辈何昌政的光荣事迹,感人至深,怆然泪目。带着作者内心炽热的情感,宛如一缕清风,是一场涤荡心灵的盛宴。该随笔美妙之处:犹如一件尘封的纪念品,睹物思人,令乐享太平盛世的年轻一辈,热血沸腾,骄傲无比。随笔艺术性很高,小处着眼,大处落笔,展开一幅幅刻画时代脉搏的岁月光影,表达深厚的情感。追随作者的笔触,去触摸作者的脉搏。随笔风格质朴无华,内容饱满,充满思想性,言之有物,极具感染力。带着生活的气息,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读后难忘。文笔带着艺术的美感,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语言凝练,生动形象,充满正能量,感动读者。写出真情实感,落笔有力,文笔流畅,意境优美。精彩纷呈。好作品!佳作欣赏,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推荐阅读。【编辑:明月心心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心心儿        2021-01-06 09:38:36
  感谢支持清风书苑,期盼精彩继续。
携手凤凰,共铸辉煌。
2 楼        文友:飞瀑流云        2021-01-07 12:16:05
   感谢支持清风书苑,期盼精彩继续。
飞瀑流云
3 楼        文友:胡绍阳        2021-01-07 23:42:12
  老兵何昌政“不忘仪陇人民的初心,牢记两德精神使命”。他是一名优秀军人、优秀工人、优秀农民。他是一位最可爱的人!问好老兵!!!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