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书香南北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书香•韵】五月五的味道(散文)

精品 【书香•韵】五月五的味道(散文) ——忆童年 之五


作者:雪凌文字 举人,5235.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60发表时间:2021-01-07 00:15:48
摘要:再忆童年,忆我的五月五、我的花花绳、我的花馍馍。我似乎闻到了时而淡淡的,时而浓浓的、火炕的味道,杨柳的味道,花馍馍的味道,还有我心底里关于父亲和母亲的味道。

【书香•韵】五月五的味道(散文) 庙庄的“五月五”是趁着温乎乎的初夏而来的,至今每当想起五月五,似乎就能有翠柳枝头的清香味儿萦绕于鼻尖。
   一直以来,我心目中的五月五,就是一个关于春天的节日,过了这一天,北方漫长而寒冷的冬天似乎才算正式结束,翠绿开始覆盖大地,空气中有了难得的、除了黄土的味道之外的,诸如青草、诸如野花的味道。
   庙庄传统节日的种种习俗,总是与官方史料记载及其他“大地方”的习俗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关于燎疳节;关于冬至;关于中秋;关于这个五月五,其独特的吃食及“讲究”都有着明显的庙庄特色。种种特殊的文化习俗,看似有些格格不入,甚至特立独行的意味,因此至今有人问我:“你们老家过某某节都干啥?”我的回答总会让对方讶异不已。曾经一度我认为庙庄节日的习俗都太“俗”,俗得让人不好意思开口,但仔细想想,这可能正是所谓的地域民风吧。正因为有了自己的独特,方才显得不一样,至少在庙庄人心里、在我的心里,变得不可替代。
  
   一
   记忆中每当五月五的清晨,才迷离着双眼准备钻出被窝时,母亲便急匆匆地从外面拍打着双手的灰尘走进来,边走边念叨着“我的娃哎,快起来系花花绳了。”母亲总是能在五月五的大清早,变魔术一般从袖口里抽出一大段早已搓好的花绳子。
   “花花绳”是用农家女人们绣花用的七色彩线搓成的,粗细如镯,环绕于腕部打结,因其色、其状,故而得名“花花绳”。
   自我记事起,每逢五月五的清晨,母亲总会给我的两只手腕和脚腕都系上花花绳。等我稍微大点,开始反对母亲给我脚腕上系花绳,我觉得脚腕上带花花绳,太“女生”了。本来我生性娇弱,又因消瘦而有着女孩子般的“标准瓜子脸”和母亲特意给我留的齐眉“发型”,因此当时村里有的伯伯婶婶们每逢见到都会调侃我两句“瓜娃娃,你其实是个丫头子,看,多心疼……”这些话已经让我作为“男子汉”的脸面很挂不住,如果再将花绳子栓到脚腕上,一定让村里人更加认定我是女孩了。但是母亲不管这些,依旧抓着我的双腿,扎扎实实地系上去。母亲说:“女娃咋了,你要真是个女娃,娘我疼你还来不及呢。”母亲继续说:“这五月五的花花绳一定要系好,切不可擅自解掉。初夏时节,草儿长出来了,藏了一冬天的长虫也活过来了,只有带着花花绳,才不会被长虫咬……”
   听到母亲说到长虫,我便不由得浑身鸡皮疙瘩爆起来,因此也就乖乖地顺从母亲。可能当年母亲关于长虫的话对我的“震慑力”足够大,所以,直到我小学五年级,还会在每年五月五到六月六期间的整整一个月,都牢牢地戴着四根花花绳,一日不曾怠慢。
  
   二
   端午节系花花绳是儿时的端午里接受的第一场郑重其事的“仪式”,系好花花绳后,胡乱穿好衣服,便急急忙忙地跑到门口的大柳树下,一根一根地拾捡骑在树杈上的哥哥折下来的一大堆柳树枝。
   老家门前的斜坡上,有一棵两人合抱方能及的大柳树,柳树主杆粗壮,在约莫两米高处忽然分开两叉,盘枝错节,遮天蔽日。树杆之上有三五个小胳膊粗的洞,那是啄木鸟“夫妇子女”的家,稍低的树枝叉间,有三五个巴掌大的碗状鸟窝,那是“火石霞霞”(一种大小如麻雀,羽毛呈或红色的鸟,官名不明)的暖巢,再往高处,极近树冠,有一用干草和树枝搭建的硕大鸟巢,那是喜鹊一家的“屋子”。
   大柳树长在门口到底有多少年了,柳树之上的那些“居家”的鸟儿们在这棵树上多久了等等,如此细枝末节的问题,我至今都不知道,也没有问过父亲。只知道自我记事起,它和它们就在那里,就“生活”在那里,我甚至以为它们原本就该是长在那里,“生活”在那里,就像我以为我的家原本就是在庙庄,这无聊的问题根本就不值得去琢磨。
   老柳树每逢端午,总会奉献一大把一大把带着嫩绿叶子的枝丫,转眼变成我们每个房子屋檐下的“杨柳枝”。
   我不擅爬树,更别提折杨柳枝了,相反,哥哥“属猴”,极擅爬树折杨柳,所以每一个五月五的清晨,都是哥哥负责爬树、折杨柳枝,而我都是负责站在树下面捡哥哥丢下来的树枝。等着哥哥从树上一跃而下,我便将怀里的杨柳枝“如数上交”,哥哥拿到后再送我一小把,类似于给我发工资一样,然后跟在哥哥屁股后面,颠儿颠儿跑到各个屋子门口,求着哥哥帮我把我手里的树枝插到每一个门框上面。
   哥哥秉性要强,属于提起刀子就能砍人的那种,因此村里孩子都怕他,但他对我却甚是保护。因此,类似于折杨柳,插杨柳这种节日里的大事,哥哥虽然嘴里总是嫌弃我这个跟屁虫,但行动上却从不曾丢下过,这也让我童年里关于五月五、插杨柳的记忆不至于变得空白,反而充满了回忆。
   父亲说,春到,自然万物复活,其中自然也包括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所以杨柳必须在五月五的大清早第一时间插上去,如此方能挡住那些外来的肮脏,求得全家人一年的平安顺意。在父亲如此严正的解释下,我们自然从不敢怠慢,相反对于插杨柳,总是心怀几分虔诚,类似于大年三十的交夜时刻,跑庙里烧头香一样的心情。
   插在各个屋檐下的杨柳枝,不会刻意拿下来,也没有拿下来的固定期限,直到叶子干了,树枝枯萎,风吹雨打自然飘落为止,但或许是因为我和哥哥对每一个杨柳枝都是怀着虔诚之心、小心插进门框和黄土墙的缝隙里的,所以往往即使到了三九天,迎着呼啸的北风和鸡头般的雪花,干枯的杨柳枝依旧随风而发出卡擦卡擦的响声,却不会掉落。因此,村里人看谁家屋檐下一年四季都留有干了的杨柳枝,那才属于正常,相反,则似乎显得有些讶异,莫非这家人不住这里?
   五月五插杨柳,这是深植于我心里深处的、关于五月五的最大的一件事情。我也一直以为,五月五,就必须插杨柳,否则就是犯了大忌,但直到后来我旅居齐鲁大地,略微了解齐鲁民风之后才惊讶地发现,原来五月五插杨柳,竟然并不是“官方”的讲究,比如齐鲁大地的五月五清晨,人家门廊之上插的,竟然是艾草,此事,我至今想来,都不禁摇头,不禁琢磨“插艾草?这都是什么讲究?奇怪,奇怪”。
  
   三
   清晨早起,在穿衣服之前,被母亲拴上花花绳,趴下炕、笈着鞋子顾不得其他,先折杨柳、插杨柳,这是童年记忆里关于五月五,永不能忘却的重要环节。与栓花花绳和插杨柳一样重要、一样不能忘怀的,还有那一个个滚圆的“花馍馍”。
   也许所有的节日,总是会与吃食沾上点边儿,这点,作为身居大西北深处的庙庄,自然也和其他地方如出一辙,只是讲究有差距,吃食不一样。庙庄人大年三十吃“搅团”,大年初一吃饺子,八月十五吃甜醅,二月初二吃豆子,至于五月五,则是吃馍馍,吃“花馍馍”。
   五月五吃花馍馍到底是什么讲究,我至今不得其解,我曾经一度认为,会不会是饥荒年代里,人们只是找个解馋的借口?后来仔细想想,似乎不是这么简单的。
   “花馍馍”顾名思义,花花的,刻意装点、用心做成的、与平日的馍馍有所区别的特殊馍馍。五月五的清晨,待母亲忙完孩子,忙完猪羊,便从火炕的仡佬里拽出前一晚“发”进去的一盆面抱进厨房,倒在案板之上,再从油缸里极其“大方”地挖出满满一碗猪油,和进面团里,开始一遍遍反复揉揉搓搓。揉好后,将切成小块儿的面剂子一个个压平,擀成一个个碗口大小,滚圆的小饼。做好面饼后,开始对面饼做装点。用刀背沿着面饼压出一条条横线,一条条竖线,再用平日里做针线用的顶针,在纵横压痕中间的一个个小方块里,压出一个个圆形,最后再找出过年蒸花馒头剩下的红色、绿色的色粉,掺水调成颜料,用小竹竿轧制的特殊工具沾上颜料,在压过花纹的面饼上,点上状如梅花的、或红、或绿,或红绿相间的花瓣,至此,一个“花馍馍”便只等下锅烙熟了。
   每年的五月五,母亲都会给我们每人烙两个这样的花馍馍,那种掺着猪肉的面烙成的饼,加上有刀背压制的花纹的原因,顺着花纹稍稍一掰便可分开成为一个个小方块,入口即化,满嘴生香。这样的馍馍一年只能吃到一次,一次也只能最多吃到两个。虽然在我童年时代,庙庄人早已摆脱了衣食不保,早已不再稀罕白面馍馍,但五月五的花馍馍,却让人总是禁不住稀罕万分,甚至偷偷掰几块儿,装兜里去和村里其他孩子的花馍馍做比较,偶尔还能交换吃吃,尝尝各家的花馍馍所不同的味道,如今想来不忍欣然一笑,内心似有几许熨帖。
   花馍馍不像栓花花绳、插杨柳,都会随着五月五的结束而结束,花馍馍稀罕,所以可能会私藏好多天,一天吃一小块,香味儿久久不能散去。时至今日,我也吃过了太多看似高级的甜品和美食,但花馍馍的味道,却一直没再找到。
   十里一风俗,此话确实不假。当我后来走出庙庄,走出黄土高原后,才慢慢发现,原来庙庄的太多关于节日,以及节日里的各种习俗,包括吃食在内,竟然都有着自己所独有的样子和味道。五月五开始于春天,开始于一个大清早,直到吃到满嘴猪油香的花馍馍为止,一件件都显得与众不同、却别有滋味。念及此,我开始不禁有些感激我们的先辈们,他们也许是在某一个风调雨顺的年月里,又或许是在某一段食不果腹的岁月中,用自己的虔诚和心底最淳朴的念想,创造了庙庄的一个个不一样的节日“讲究”,也正是有了这些不一样的“讲究”,才让如我一样的孩子们,不论年纪若干,不论千山万水,在心底深处,对庙庄总是私藏着许多只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这种故事,越讲越长,越讲越久。
   再忆童年,忆我的五月五、我的花花绳、我的花馍馍。我似乎闻到了时而淡淡的,时而浓浓的、火炕的味道,杨柳的味道,花馍馍的味道,还有我心底里关于父亲和母亲的味道。
  

共 37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每一个人的心底里都偷偷藏着属于自己的或多或少的、关于某些事情某些人的故事和“味道”,这些故事或者味道,往往能滋养着一个人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变得不再寂寞,不再孤单。过往的岁月,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这种财富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因为无价所以珍贵、所以历久弥香。散文《五月五的味道》是作者忆童年系列散文第五篇,一个关于笔者童年中的五月五的、不一样的故事。庙庄的五月五开始于母亲给孩子栓花花绳,高潮于和哥哥们一起折柳枝,插杨柳,而收尾于一个个滚圆的,香味四溢的花馍馍。作者笔下,有关于庙庄的五月五所特有的民俗风情,还有百姓心里最淳朴而真实的虔诚,更有母亲的花馍馍所永远不能消失的味道。散文语言温情款款,语句朴实而耐读耐品,作品极具画面感和情感共鸣性,有亲情,有故乡情,更有深度的思考,使得全文有了厚重感和深度,一篇非常好的散文佳作,极力推荐江山文友共赏。【书香编辑:西贝木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110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西贝木卯        2021-01-07 00:17:39
  还是一如既往,超级喜欢雪凌老师散文给人的感觉,非常耐读,也很有深度,总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咀嚼,品味,大爱!问候老师安好!
回复1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1-07 08:26:47
  非常感谢西贝老师凌晨编辑文字,感谢精美编按,辛苦了!问候冬安!
2 楼        文友:倦鸟        2021-01-07 07:28:17
  雪社文字又精进了。这篇文章语言细腻朴实,结构清晰紧凑,看来费了心思。向你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1-07 08:29:15
  谢谢倦鸟老师的鼓励,算不得精进吧,只是文由心发,自然流露和真实感受的描述,写这篇文章,我突然想起了“花馍馍”,实际上我真的忘记这个东西,至少十几年了,完全没印象了,写着写着突然想起我们的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重要的东西不能忽视。谢谢老师一直以来对我,对书香的支持,问候一切安好,吉祥如意!
3 楼        文友:丑女人        2021-01-07 10:30:56
  五月五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亲情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是剪不断的一缕乡愁。文笔清新,朴实,自然,满满的幸福。问候作者,冬日安好!
回复3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1-07 13:38:15
  谢谢老师鼓励、支持!记忆儿时的故乡点滴,似乎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爱好,从中寻找一些记忆深处的点滴,温暖生活的角角落落!问候老师!
4 楼        文友:        2021-01-07 12:21:17
  五月五的味道,是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和母亲的味道。作者从五月五的“花花绳、花馍馍”里怀念遥远的童年,并以物为念寄托自己的故乡之情。整篇文章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引人入胜,语言纯朴、简炼流畅,好文共赏,欣赏拜读了,祝雪凌老师笔耕快乐!
我有我的生活
回复4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1-07 13:39:47
  谢谢秋老师的鼓励和对书香的支持!能在书香遇到秋老师,是我们的缘分,也是我的幸运,希望在这里能看到老师更多的佳作!老师生在南国,可能很少体验到我们大西北的种种民风民俗吧,有机会,希望能北上,感受以下不一样的塞外风情哦!问候!
5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1-07 16:57:38
  五月五就是端午,在南方是包棕子,挂艾叶。无论是插杨柳枝,还是挂艾叶,都是为了驱邪避蚊虫,都包含了父母对我们无尽的关爱。雪凌社长笔下的花馍馍与我们的棕子一样,都充满了家的味道,亲人的味道,想起就好香啊。
回复5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1-07 17:28:32
  对啊,大西北没有糯米,自然没有粽子,艾草可能有,但我不知道为什么是杨柳枝。虽然风俗不一样,但意义都一样其实,谢谢风吟老师一直以来的关照和鼓励!问候安好!
6 楼        文友:北方天马        2021-01-07 18:55:32
  一方本地风俗大画,反映出地域风俗,民族文化,这些都与地理,民族,历史,传承有密切关系,作者虽未追其源,但懂其理,更懂天伦,民俗之乐。以生花妙笔写出深情,写出乡思,写出历史与地域文化。不一样的风俗有不一样的故事,故事背后有不一样的情结,不一样的亲情,不一样的意义。文字朴实,语句流畅,结构扣和,内容丰满,情真意切,意义深远,当之优秀,必须加赞。
回复6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1-08 09:28:27
  谢谢天马老师的赏评留墨!是啊,每一个地方都有起自己独特的人文风俗,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华夏民族丰富而多彩的民间文化,如今城市化大力推进,富了老百姓的同时,也难免会有很多地方性的东西慢慢被忘掉了,也许我们该记住,这也是我们的文化嘛。问候老师安好!
7 楼        文友:空山月影        2021-01-07 19:42:52
  第一次听说五月五是插柳条的,你们的风俗有太多的不同,期待其他的风俗哈!
回复7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1-08 09:29:53
  是啊,南北文化差异很大,我们是黄河文化,你们江南人可以说是长江文化,但说白了都是老百姓的文化,我们应该记住它们。问候老师
8 楼        文友:海心        2021-01-08 14:26:49
  五月五是插柳条的日子,花花绳系住了一代人的手腕,也系住了一代人的情丝,雪凌老师的文字总能给人回忆,美美哒!!!
回复8 楼        文友:雪凌文字        2021-01-08 14:46:10
  估计我们有着相似的童年经历,也期待看到你更多的佳作!问候!
9 楼        文友:山音        2021-03-09 15:36:43
  独特的乡村风俗,凝聚着父母对子女的慈爱,美好的故事,温馨了岁月的记忆。品赏雪凌才女的佳作,受益匪浅。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