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上巳风光好放怀(散文)
“上巳风光好放怀。忆君犹未看花回。茂林映带谁家竹,曲水流传第几杯。摛锦绣,写玫瑰。长年富贵属多才。要知此日生男好,曾有周公祓禊来。”
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道明了上巳的来龙去脉,铺排出上巳的风流雅致,让人禁不住遐想。
周公祓禊
熟悉历史的人,都清楚周公是何许人。周公,名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曾经辅佐周成王建功立业,文治武功首屈一指,是中国历史上有口皆碑的人物。
周公,最突出的政绩是东征,平定“三监之乱”。
武王灭商后,为了巩固政权,开始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主要是近亲重臣,但为了安抚人心,准许纣王之子武庚及其旧臣,仍居住在原商朝都城朝歌。为防武庚谋反,周武王把朝歌外围,原属商王的王畿之地分为三部分,朝歌以北地区为邶、以南地区为鄘、以东地区为卫,设立“三监”治理。担任“三监”的分别是武王的三弟管叔、五弟蔡叔和八弟霍叔。周武王在世时,“三监”尽责,不敢轻举妄动。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其子成王年幼继位,周公旦为武王四弟,受武王遗命辅政。
管叔、蔡叔、霍叔与周公同为武王弟,见周公大权独揽,心有不满,又逢武庚挑唆,一拍即合,联合作乱。史称“三监之乱”。
存亡之际,周公领受成王之命,带兵东征,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废霍叔为庶民,平定了“三监之乱”。又征伐东夷,开疆拓土,进一步壮大了周朝势力。
周公在汉唐以前被尊为“先圣”,是孔子最崇拜的人。获此殊荣,是因为周公在帮助成王平定天下以后,致力于维护封建秩序,主导修订了“周礼”。孔子儒学当中一个重要的口号是“克己复礼”,孔子倡导恢复的“礼”即是“周礼”。周公被奉为“先圣”不只是对他文治武功的肯定,更是对他嘉言懿行的褒赏。《尚书•周书•金縢•序》“武王有疾。周公作策书,告神请代武王死,事毕,纳书于金縢之匮遂作《金縢》”,忠君形象跃然纸上。相传《诗经•鸱鸮》的作者是周公,“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牗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反复吟诵,凄美深沉,像是他忠而被谤的呐喊。又有《尚书•大传》:“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列举了周公的所作所为,周公政绩赫赫,德行高尚。他成就了成王,成就了周朝的基业,也成就了他自己“先圣”的美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公东征,平定了“三监之乱”,并征服了东夷。领土扩张,分封范围拓展,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等级关系,迫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规范,于是,“周礼”应运而生。
周公被尊为“圣人”,又深得孔子推崇,绝不是等闲之辈。相传《周礼》为周公所作,核心要旨是“以人法天”,是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各司其职,统领朝廷的治国方略。内容涉及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国家大事,列鼎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则是落实国家大事的具体措施。
周代是一个巫术盛行的时代,祭祀本身就含有安抚列祖列宗,祛除鬼魅魍魉的意思。除恶之祭,自古有之,最早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流波’。”这应该是“周公祓禊”的来历,是上巳节的出处。
中国的情人节
《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诗中描述的是上巳节的热闹场景,是对“周公祓禊”的继承和发展。祓禊沭浴、洗垢除秽古已有之,《溱洧》着力描写“士与女”相会的场景,活脱脱出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情人节。短短的92个字,“方涣涣”“浏其清”描画出溱洧的自然风光,“女曰观乎?”表达了女性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描摹出了男孩子受宠若惊、不知所措的神情,“洵訏且乐”“伊其相谑”刻画了两情相悦的甜蜜,因为这样一年一度的相会,他们有可能终成眷属。
相对于“七夕”牛郎会织女,上巳节的传统要久远得多。与西方的情人节相比,就不只有传承久远的优势,更富有文化气息和本土化特征。文化发展学习外来,但绝不能失去根基。承载中国数千年文化的传统节日相沿成俗,早已成为民族的文化基因,烙进我们的血脉。像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对中国人而言,都意义非凡。
《诗经》传续的功劳,非孔子莫属。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唯其如此,先圣虽然认为“郑声淫”,要“放郑声”,但仍然在《诗经》里收录《郑风》21篇,与作为“雅”“颂”相比,“风”以160篇之多,占比过半。《毛诗序》云:“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孔子以中正平和的情怀,追求“乐而不淫”的境界,在《诗经》中保留大量产自民间的“国风”,应当是看中了它贴近人心的温柔敦厚,更易于产生教化作用。
《溱洧》表现的上巳盛况,发乎情,所以从风景写到风俗,再写到爱情,都自然淳美水到渠成。诵读《溱洧》,仿佛是欣赏一幅古代风俗图,带我们走进上古的情人节——上巳节,那溱水、洧水之畔,芦苇兰草丛中,春风骀荡,送来芍药的花香,也传来“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音韵旋律。美不胜收。
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沿袭至今。《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上巳节的风俗,包括春天男女聚会、祭祀高媒和祓禊水滨以求子。《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情境。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多是普通百姓的日常吟咏,涉及爱情的篇章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关雎》《蒹葭》。经过几千年的传承,蒹葭,成了爱情草,雎鸠,成了爱情鸟。《溱洧》中的兰草和芍药则成了信物,具有寄托情感的特殊意义。
《诗经》里的情人节,寄托了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反映了中华文明三千年的不懈追求。它作为一种文化导向,教化了百姓,滋养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怀。承袭传统,推陈出新,留下了许多华美的篇章。如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如崔颢的《上巳》“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又辛弃疾的《鹧鸪天》,都是一个个洞见历史的窗口,使我们可以追溯过往,感受美好。这样的文化基因,经过流转嬗变牢不可破而又日新月异。
兰亭雅集
提到上巳节,人们总会想起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所赋诗词编成一集,作序记录当时盛况,并抒发内心感慨,留下了文章、书法,堪称双绝的《兰亭集序》,与后世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寒食帖》,被称为三大行书。
唐代李世民奉王羲之法帖为至宝,日夜临习,并将原帖用于陪葬,生死不辍,取得了很高的书法成就。晋祠有一块李世民撰文书丹的行书碑——《晋祠之铭并序》,2017年,我隔着栅栏,一眼望去像极了《怀仁集王圣教序》,细读铭文,才知道作者是李世民。李世民及其父李渊起兵山西,其始祖唐叔虞为周武王之子,是周成王的弟弟。周公旦东征后受封唐地(现山西境内),唐叔虞儿子燮侯继位迁晋水,改唐为晋,并建晋祠纪念唐叔虞及其祖母邑姜。李世民父子起兵前,曾到晋祠祈求保佑,并许愿功成祭祀。建国后,李世民到晋祠还愿,立碑追述颂扬先祖功绩,并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又有皇帝推崇备至,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书圣的地位得以确立。
因为永和九年的那个上巳节,兰亭从此成为书法人的圣地。每年三月都有兰亭作品展,吸引许多人前去朝拜。浙江绍兴会稽兰亭我去过两次,第一次懵懂不明就里,走马观花。第二次与一群书法同好前往,观兰亭展,敬畏之心由然而生,仿佛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氤氲着书圣的光芒和风采。
晋是有别于其他历史时期的文化盛世,书圣王羲之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或许是曹氏三父子奠定了基础,使晋代风流别具一格。且不说稽康的《广陵散》,阮籍的青眼有加,一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就让许多读书人望尘莫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风情怀都与《诗经》一脉相承,纤尘不染而遗世独立。
传承,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不二法门。追踪上巳节的足迹,传承随处可见。唐代除杜甫的名句外,还有崔颢的《上巳》“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元稹、白居易还有唱和存世。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这要归功于开国皇帝赵匡胤。赵匡胤黄袍加身,以北周武将的身份造反获胜,建立大宋王朝。他深谙武将握有重兵的危险,大量使用文官治国,在巩固皇权的同时,为文化发展创设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当时的文学宗主欧阳修身居宰相之位,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后起之秀,培养使用了一大批包括“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几家在内的文人士大夫。宽松的环境,涵养了旷达的情怀,北宋时期文人宴饮,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上巳节的不朽篇章。苏辙《上巳》:“欣然愿与数子,临水一振衣裳。”还有辛弃疾的《鹧鸪天》更加脍炙人口。
宋以后,上巳节的氛围越来越淡薄,原因很多。据说傣族的泼水节的源头是上巳节。只要源流未断,接续发展的根就还在,只不过是要多花点力气而已。
唐代许浑《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诏移丞相木兰舟,桂水潺湲岭北流。青汉梦归双阙曙,白云吟过五湖秋。恩回玉扆人先喜,道在金縢世不忧。闻说公卿尽南望,甘棠花暖凤池头。”因承周制,因袭周礼,上巳节作为文化符号我们要继承,更重要的是继承文化符号蕴涵的民族精神,把“金縢之道”推陈出新,并使之发扬光大。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美文佳作,旁征博引。历史、掌故;诗词、歌赋信手拈来、顾盼生动!精品佳作,实至名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