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回归线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回归】自是天涯心如故(散文)

精品 【回归】自是天涯心如故(散文)


作者:心路 布衣,36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86发表时间:2021-01-13 09:32:37

【回归】自是天涯心如故(散文) 在我老家白水的雁门山上,有一座庙。传说,很早以前,云霄、琼霄、碧霄,三位神仙在碣石山的碧霞宫修行,在去往昆仑山修炼的途中经过雁门山,看到此地的人民生活困苦,但勤劳朴实,便下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人们为了纪念,修建了此庙,取名三仙庙。
   在我很小的时候,婆常抱着我去庙里烧香拜佛,祈求三仙娘娘能赐给她一个如意孙子,改变父亲膝下无子的现状,但终未能如愿。
   从村子通往雁门山上是一条长长的蜿蜒曲折的土路。我伏在婆的肩头,贴着她温热的胸膛,感受着那来自她口腔哈出的热气,心里暖暖的,脸上漾出幸福的笑容。
   上学后,每当夏收结束之后,成群结队的大人总会从雁门山上担回一笼笼黄澄澄的杏子,惹得我好眼馋!闹着也要上山担杏儿吃。于是,便不再迷恋婆的怀抱,任性而自豪地爬上了爷的背。那宽阔厚实的背,成就了我童年最纯真简单的梦想。幸福就像那串串珍珠一路跌落在了那弯弯曲曲的山路上,留下了深深浅浅的印记。
   上了中学,学校组织上山去打柴,自己跟随老师同学行走在十几公里的山路上,才深深体会到了婆温暖的怀抱和爷宽阔厚实的背承载的是多么深沉包容的爱呀!
   之后走出校门,离开了家去他乡闯荡……再返回时,婆和爷已永久地沉睡在了雁门山脚下的黄土地下。
   结婚了。走上了一条更长更远的离乡路。
   这条路的中央有一条河,叫铁牛河。河的一端通往故乡,另一端通往我人生的彼岸。
   在我新居的地方蒲城也有一座山,叫尧山,山里也有一个庙。庙里常年香火不绝。我也常上山,但我不去庙里抽签拜佛,我喜欢站在尧山顶上朝北眺望,眺望那条可以通往故乡的路。就若婆和爷常常站在家门口遥望着通往远方的那条小路一样。
   起初,我还频繁地穿行于铁牛河的两端,但总是步履匆匆。后来,做了母亲,河的那方也有了牵系,这条路便在我心中荒芜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女儿喊着想爷爷奶奶了,我才终于又踏上了故乡的归途。
   公交车载着我和孩子一路向北。穿过白水河大桥,故乡向我一点点逼近,铁牛河的身影越来越清晰——河水、群山、草木、小桥、拓宽的柏油路面,还有桥下依稀的人家残院,熟悉又陌生,我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
   刚结婚那会,思乡心切,每星期都要丈夫骑着自行车陪我回家看父母。百里之遥的路途,骑骑推推,车子行止铁牛河畔时,常常是日落西山,又饥又困。可那不解人意的车子却丝毫不体谅我急于近乡的心,竟半道泄了气,望着塬上那近在眼前的家乡,我虽无奈,却也只好向桥下的村庄走去……
   后来村子通了班车,我又去挤班车。可叹那车少人多!车子前总是排着长长的队,眼看着车来了,到我跟前了,车门却砰地一声合上了。等下趟车到来时,人们不再守规矩排队,蜂拥而上,我拼了全身的力气在车门就要合上的一刹那终于挤上了车。但车上人实在太多,我只能站在车门口的通道上,却丝毫不能动弹。车子向前行驶了大约十多分钟,有人半道下了车,我终于活动了一下身子,却惊奇地发现上衣口袋开着,手一摸,钱没了。再次望着绝尘而去的汽车,我无奈地将疯长的思念挤压再挤压……
   翻过铁牛河,久违的雁门山终于露出了全貌——山石、树木、庙宇,隐约可见,我似乎又看到了婆和爷的身影在那蜿蜒的山路上恍然移动,还有那泛着香味的黄杏……
   那一刻,我就意识到,此生,我都无法与故乡从心灵上分开了。
   终因有自己的小家而常常无法顾全照顾日渐年迈的父母,心里常含愧疚。
   有一年冬季,天气特别冷,又逢大雪,都已经进入腊月二十几号了,而我因孩子病了不能及时回老家,恰巧母亲当时也病了,她怕我着急,就骗我说他们的年货已备齐,让我安心照顾孩子,不要操心他们这边。过后,舅母埋怨我说,你妈病着,那么大的雪,路又那么滑,你爸还要骑车去购年货……唉,那么大岁数了,你们真不懂事啊!
   父亲退休后,我和丈夫商量之后,把父母接到了我们身边一起居住。我不能再给自己留下遗憾,一如当年对婆和爷的愧疚!
   此后每年,我依然会踏上故乡路——因为婆和爷在那里,他们永久地躺在那里。只是这条路已不再窄小狭长,铁牛河陡峭的坡势变得平缓,原先的石子土路已上了柏油或路面已用水泥硬化。这条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打开了故乡苹果的销路,成为故乡经济发展的命脉。
   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家乡的村子中也有了自家的果库,不但引来了外来客商,解决了苹果销路问题,同时也方便村民们在自家门前打工,为乡邻周遭村民寻找到了一条短期就业的出路。公路上的大车、小车你来我往,熙熙攘攘,家乡一改昔日的贫穷、闭塞、沉寂、落后的面貌。
   登上巍峨挺拔的雁门山,俯瞰着山下日渐繁华富裕的家乡,看着通向外界的那条长长的故乡路,我常想:曾有多少人从这条路上走出,但这条归乡路却从未静寂过。
   铁牛河西边的山坡上建起了一座陵园,每年清明节,一拨一拨的人穿行在这条路上,追思、祭拜……
   这大概就是游子与故乡间的情感牵系吧!
  
   2021年1月11日
   (原创首发)

共 20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心路的散文是一如既往地感人,这篇《自是天涯心如故》如散文诗一般,把那些岁月里的成长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来,让故乡的山水情结与个人的经历感悟,以及时代的变迁发展融为一体,让读者在诗意的阅读中得到一些斑驳时光的传递,很是暖心。我们读心路的文章可以发现,她对亲情、友情、乡情很重视,她的笔下陈述的过往生活虽艰辛,然而却对未来不失乐观和信念,读她的心事总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让人亲切,让人感怀,让人顿悟。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无论是爷和婆,或是父亲母亲,还是丈夫孩子,在心路的眼里就是一条纽带,一条维系家族血脉的精神纽带,一条维系自身溯源寻根的情感纽带,永无消散。佳作,特此推荐!【编辑:策马南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113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策马南山        2021-01-13 09:36:30
  感谢心路为我们带来一篇情感佳作,无论岁月怎样更替,那些路途上的记忆就是一份生活动力的源泉,永生难忘,刻骨铭心。问好朋友了!
人生如梦
2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21-01-13 14:16:00
  文章标题就给人沧桑感。生活几多牵挂,几多无奈,几多沉重,只有足够经历的人才能真正明白文字里的情感。走心之作!
3 楼        文友:一窗清寒        2021-01-13 16:51:30
  心路,又见你饱含深情的力作,迫不及待读起,我一边听你诉说,一边为你感动。你之所以习惯于站在雁门山的峰顶极目远眺,是因为眼前有一条通往故乡的路,这条路有多远,恐怕一辈子也走不完。怎样放逐百般牵念的心绪,正如你,一遍一遍在回忆里寻找,爷和婆,那些可亲可敬的人儿都已不在,宠与爱,那些温暖久远的故事也慢慢模糊,唯有,这条路,承载着心中的乡愁,清晰依旧。路上,有你曾经推着自行车的颠簸,路上,有你曾经追赶公交车的无助……这一路深深浅浅的脚印啊,注定了故乡它是生命里永恒的系牵。哪怕今天,父母在你身边安享晚年,而你,依然在路口,向着另一头,望尽天涯心如故!
4 楼        文友:心路        2021-01-13 20:35:32
  感谢南山老师的精心编评!敬茶问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 楼        文友:心路        2021-01-13 20:39:03
  感谢心静、清寒两位老师的关注与留评!写作路上一起同行。冬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