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劳动是道德之源(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劳动是道德之源(随笔)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71.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09发表时间:2021-01-13 11:25:49

还是多年前,我所在的城市做出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定期到农村或工厂参加一定时间劳动的制度。之后便陆续有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到农村去参加劳动,锻炼身体,锻炼意志,了解农村,认识农村。还有一些城里学校和农村学校结成友好学校,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看到这些报道,心里非常高兴,深感这是一个培养教育青少年,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青少年一代,是一个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十分重视。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指出“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而且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指出了一条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的方向。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无数青年沿着这个方向迅速成长起来,成为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栋梁。尽管有“文化大革命”中学校一度完全停课,停止高考和升学,学生全部上山下乡那样不尽科学合理甚至推向极端的做法,但决不能因此而否定青少年学生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根本方向。
   这些年来,原下乡的知识青年全部回城,城里的学生再不上山下乡了,也很少到工厂参加劳动了。事实证明,这对城里的中小学生并没什么好处。他们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一直生长在城市,对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农民,对体力劳动,是那么陌生。吃着农民种的豆角、土豆、茄子、辣椒,却不知这些蔬菜是怎么生长的;吃着大米白面,却不知这些粮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吃着桃子和苹果,却不认识什么是桃树和苹果树,不知这些树木开花是什么颜色……且常常在享用中挑肥拣瘦,随意糟蹋,铺张浪费。当对他们讲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时,他们还常常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劳动是道德之源”,我非常赞成这句话。人类的很多美德是从劳动中产生的,长期脱离劳动,或根本不参加体力劳动,就会美丑不分,善恶不分,幸福和痛苦不分,甚至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我们常听到有些已经读了高中甚至大学的学生们,在谈到一些投机倒把诈骗发财的事时,认为那也是一种本事:在谈到一些所谓演艺“明星”不顾组织纪律,私自外出走穴,一场演出的出场费张口就是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要价时,不认为这是严重的社会分配不公,而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于是,便去盲目地充当“追星族”。也有些人在一边浪费农民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劳动果实,一边看不起甚至极力贬低农民,并发誓“死也不去农村,死也不当农民”……似此情况,解决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让他们或长或短的去当一下农民,去体会一下农民劳动的艰辛,去通过劳动清理一下自己思想意识中那些糊涂的认识,去重新塑造一下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否则,完全靠家长、教师苍白无力的说教是难以奏效的
   近几年来,我们从报刊上看到,那些当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知识青年们,在回顾他们的那段生活经历时,都颇有感慨。尽管他们有过这样那样的坎坷经历,尽管他们吃了不少的苦,但也确使他们经受了很大的锻炼,他们当中很多人今天正在社会各个岗位上担当重任,而且做得很出色,这和他们那一段艰苦的生活经历和锻炼是分不开的。很多人常常甜蜜地回忆起那段经历,有的还带着自己的子女去重寻知青路。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话的意思,也无非是一个人要想担当重任,要想干一番伟大的事业,必须经过艰苦的磨炼。北宋哲学家张载所说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是这样一个道理。试想,一个连玉米面饼子都不愿吃的人,能够经受得了吃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吗?一个连淋几滴雨水都委屈得掉泪的人,能够经受住狂风暴雨大风大浪的折腾吗?一个连皮肤扎个刺都要大哭小叫的人,能够经受住流血牺牲的考验吗?由此看来,要想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光有学校里的教育和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让他们到工厂到农村到偏远的地方去,让他们到艰苦劳动中去锻炼去摔打,是极其必要的。而且这种锻炼决不应只是象征性的蜻蜓点水式的,而应是扎扎实实的,确实使他们懂得什么叫作艰苦,从而在思想道德上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不参加艰苦的劳动,不接近工农群众,很难树立起一个健康正确的道德观。即使树立起来了,也是不稳固的,一旦遭遇艰难险阻,也会瞬间坍塌。

共 17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修老师的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一语中的!”是啊,“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古多少名家伟人,他们的经历何至坎坷,他的经受的磨难常人难以承受。如圣人孔子,文人曹雪芹等;如近代的孙中山邓小平,数学家陈景润等。他们哪一个不是经历了千锤百炼方才名垂千古!而今天的青少年恰恰缺少这种艰苦磨练。正如作者所言,”这不是一件好事。”温床里育不出万年松,只有经过艰苦环镜锻炼的人才堪当大任。随笔主题启人深思,有很深远的社会意义。作品朴实无华,语言质朴平实,说理充分到位,是一篇很有思想内涵后的好文。感谢赐稿!推荐欣赏!【编辑:刘银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1-13 11:57:51
  学习美文!我们天天劳动!不劳动者就是贪婪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01-13 12:16:45
  劳动不只可以强筋骨,亦可强意志。上山下乡,有失有得。作者分析客观总结公允,读后令人信服。欢迎后续美文不断!
3 楼        文友:叶雨        2021-01-13 21:19:35
  修大哥的文言简意赅,富有哲理,赞一个!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4 楼        文友:修成国        2021-01-14 08:56:17
  谢谢编辑老师!谢谢黄老师和社长!没有经过艰苦劳动历练的人,很难靠得住。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