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永远的追求(散文)
人的一辈子都有一种追求和美好的回忆。而这种追求不是金山银山,它会给你带来幸福和快乐。
我从儿时背书包到两髮斑白,看书写文章成了我一生的兴趣。念小学时拿着铅笔,在田字上写啊、摸、佛汉字拼音字母,背加减乘除法口决很顺口,当念到初中、高中时偏门爱上了文科,自拟题目写作文,三年寒窗考上了大学。奶奶说:“这孩子干啥也不行,就是块念书的料。”
大学毕业后,我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一干就是十六年。看见同桌的同学们都“下海”经商去了,我的心蠢蠢欲动了几次,但都没成。老婆说我笨,孩子们笑我是书呆子。我又一次低着头埋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世界里,送走了二届高考生。某一天,我听到某某同学被“双规”了,我的心很沉很沉,爹妈、国家白培养一个大学生,最后落到这个下场,真可惜!
在我转岗后,职工办学处于低谷,如何走出困境,在市场中寻找出路,我放弃了抢“外快”,搞“副业”的作法,带领老师们走工厂、进商场把书教到职工中,搞职业培训,摸出了一条成人职业中专教育模式。追求是人奋斗的源泉,时间在验证它的成功。无论工作环境怎样变化,写文章那种情怀在我心中始终不变。在一线工作,看到听到工人们火热场面,我切身体会到,好的领导者离不开群众,为民办事不在权利而在于义务上,基层干部应当既是实践者又是理论者。
每当我把一篇篇领导讲话稿写好,送到主席台上,通过电波、文字传到千家万户时,我的心就有一种说不来的高兴和自豪。因为我的劳动换来了人们的掌声。尽管在一张小小的办公桌前,手持方块键盘敲打字,身边又很清贫寂寞,薪水又不太高,但文字给予了我力量,给予了我激情,我的心无忧无虑翱翔在大千文字中。
别人说整天埋在书里,总鼓捣那几个字,不出钱又不发财,有啥意思。我微微一笑,继续看书写字。因为这是我的职业,写文章守书本是社会前进的一份事业。需要有人做好,而这份事业培育了我孜孜不倦,勤奋耕耘的心。
每当我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心情非常愉快。因为我为单位而写文章,它代表的是人民群众,发出的是党和政府的声音。提出的各项措施是民生所盼。我的笔不是干枯的文字,而是一份伟大的事业。我光荣,我骄傲。
我热爱文字,像喜欢孩子一样,把得到的书全部收藏起来,写成的文章登刊出的作品打印成册。用攒下的稿费,买了三个大书柜,在家办个“写字间”。让我有快感是,偶尔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字登上报刊了。我被接受和肯定了。而这种肯定是高尚的。文字是金山。在梦里它都闪着金光。
在生活中去释放情绪,减少工作上的压力,写作是一种自我调整器。在我遇到各种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波动时,首先想到的是控制自己,看书找答案,平衡自己,用倾述法抽象理出哲理,写出个人见解,消除烦闷,解开忧郁,忘却痛苦。每天写作或记事,学会回忆法,增强兴趣,促进大脑开发。书、本、笔伴随我身边,电脑、沙发、走路成了我思考的灵地。
退休后,我沒有放弃我这一兴趣,继续把它当做为一种快乐的追求。不求仼何的奢求,一心想着写作。有一段时间,经人介绍我到某大机关为领导写材料。把我高兴的像孩子似的又蹦又跳,我打扮一番,坐在电脑桌前开始工作。领导让我列席一些会议,有时一闲下来,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突然没遭没落的,身体出现了不适的症状。朋友打来电话,约我走走。我说,正在写会议材料。每写完一篇稿,用电脑传送到秘书科,我内心非常的充实,又是跑步又是洗澡,总算完成了一件大事。某一天,上级督导组下来巡访督导。在正风肃纪中留下一条意见“自己事自己干。”机关领导找我谈话了,因为我是临时工,被辞退了。我无怨无悔,我又有了一段文字工作的记载,高兴。
回家后,我白天溜达散步,晚上看新闻,把看的听的写成小故事,在体材上采取多样化编成诗歌、散文、小小说,增强愉乐感。前一段,我颈椎病犯了,医生让我吃药,我试了几天老不过劲,我又写我的小作品了,心情比吃药等着好病快乐多了。那种笔下生花的快感一次又一次进入我脑海里,使我沉浸在一个突然绽放的灵感和崭新意义的世界里。从心底有一种返老还童的感觉,虽已走进夕阳,仍有“霞光如火,星月满天”的憧憬。
2020年冬寒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武汉,我在电视和报刊上看到全国人民都在抗击新冠肺炎战役中,自己不顾年老,拿起摄像机,笔记走在街头,记录电视镜头,写出十一篇报告文学散文、小小说发表在省,市报刊。笔记下了英雄事迹,赞美了国家伟大,更加坚定了我手中笔的作用和光彩。
文字给我带来了快乐与幸福,成为我一生的追求。我热爱文字,热爱文字里的情与缘,文字,是我最长情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