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故乡的原风景(散文)

精品 【晓荷】故乡的原风景(散文)


作者:东栏一株雪 举人,440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21发表时间:2021-01-16 00:01:23

每每念起故乡,脑海里总会有一幅幅画浮现并铺展开来,而画中必少不了记忆里伫立在村小学南院的那两棵挺拔的老国槐树。那一刻,耳边也会萦绕巷子口碾道里那个会唱歌的老石碾发出来的吱吱声。至于村北的那口老水井,我仿佛又看到了儿时和小伙伴们趴在井口边时,呈现在水井里的倒影在那一方小水面上浮动的场景。这些记忆一直伴随着我的流年岁月,我知道也正是因为有这些美好记忆,慰藉了离乡多年的我许许多多的乡愁。所以很多时候感觉应该感谢流年时光的给予和成全,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一贫如洗的时光弃子,而是一个拥有着许多美好的人。每当我静下心来独坐,更是喜欢静静地怀想浮现于眼前的这些画。画中有我,而时光是作画人。
   记得听故乡的老人们讲过,村小学的旧址原来是一座寺庙。记忆中,村小学由南向北有好几层院落,而每层院落各有两间教室东西方并排而立。我所在的班级就在第一层院落西侧的那间教室,每天进入校园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那两棵醒目的老国槐树。它们像两位和蔼可亲的长者,相隔几米并排站在校园里,每天不仅用微笑迎接师生们踏进校门,而当我们放学离校的那一刻,它们又会用微笑目送我们的背影。课间休息时,树下又成了小伙伴们围着嬉戏的好去处。至今,我还常常猜测它们两个的关系,是夫妻树还是兄弟姊妹树是不得而知的。不管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伫立在那里总是那么地挺拔且气度非凡。
   一年四季里,只要是上学的课间,我和小伙伴们总是围着那两棵老树,上演着无数个童年的游戏。女孩们常常喜欢手拉着手围着老树转圈,记忆里那两棵老树很粗,至少需要两三个小伙伴合抱才会感知它们的粗细。别看老树历经多年的风雨和虫子侵蚀,树干底部已有近似一半的空洞,而它们却依然昂首挺拔在那里见证村庄历史的变迁。村民们把它们当作是村庄的护佑神,说有灵气。可惜的是,三十多年前村庄重新规划,把其中的一棵砍伐了,从此只剩下一棵孤零零的老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村庄规划是利民的好事,但是对于据说有着几百年树龄的老树来说,砍伐掉的不仅仅是一棵树的生命,而是一段历史印记被人毫不留情的活生生地连根拔起。
   几年前有次回故乡,特意去寻剩下的那棵老树,令人难过的是树洞越来越大了。看到洞口有一堆香灰,不知道谁人还记得为它燃起一丝敬畏。我再次深情地望着眼前的那棵老树,围着它转了一圈又一圈,用手抚摸着那棵历尽沧桑的老树,许多感怀涌上心头。不去问老树是否还记得,曾经有个扎着两个麻花辫的小丫头常常玩耍于它旁,但是我却感觉到老树身上的温度一如当年。尽管它的树龄更老、树皮更厚更粗糙褶皱了,那只是岁月留给它的沧桑痕迹,但是它的风骨依然。
   曾记得,夏季里每当下课的钟声铛铛地响起,早就耐不住约束的淘气的男孩们便冲出教室,一眨眼的工夫爬上老树捉知了。更有坏一点的会捉一只虫子扔到女生面前,吓得女生哇哇乱叫,而他却在树上偷笑。春来了,老树不输新树,发出来的嫩枝新叶,嫩油油的绿,便是一院春色。而每当夏季来临,它们便是枝繁叶茂,犹如两把巨型的大绿伞擎着烈日,站在树下是乘凉的好地方。若是有一丝小雨滴滴答答,站在树下也是不需撑伞的。细雨吻过的叶子,看上去更绿了且有点含羞状。顺手摘一片叶子放到嘴边吹响,你听到了吗?那绝对是一种妙音。到了秋天,早已零落入泥的那一朵朵淡黄的夏花,魂魄也已入果,一串串念珠状的果实在风中摇来摇去。看着那一串串灵动的果实,想象着那是一串串珍珠挂悬垂于树上。而冬季飘雪的日子,老树会披上银装,那是一种静美。若是北风吹来,老树枝会随风摇动,经冬不落的果实依然坚韧地悬垂树梢也随风摇,坐在教室里就能听到风声呼呼直响。那时唯恐呼啸的北风吹折树枝、吹落果实,而当看到凌乱一地的树枝时不免会有一丝伤感,只恨渺小的自己无能为力阻止那呼啸的北风对老树的侵袭。
   说到那个老石碾,尽管现在是寻不到了,但它却是在我记忆中难以忘怀的。石碾不只是加工粮食的工具,也是见证村庄变迁的物件,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村庄里一个特有的符号。
   石碾虽说不会说话,但是它却默默地把它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村庄里的所有故事刻在碾盘上。谁家生娃了,又或是谁家儿媳妇虐待自己的公婆了,也或是相互盘算着年底该分红时,工分值多少钱啦……总之,碾棚里自是大姑娘、小媳妇们叽叽喳喳唠家长里短的地方。老石碾不知道有没有听腻了或是烦的的时候,女人们是不会去计较那些的。村庄里发生的故事,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唠叨过后,再任由时光雕刻在了碾盘上。老石碾从来不觉得背起那些年久的故事有多沉重,碾压出来的粮食依然散发着香气。那是一种难以忘记的纯香,更是一种乡愁。
   夜幕低垂,碾棚里清静许多,老石碾在月光的照拂下发出亮光,那是时光打磨下老石碾发出来的光,记忆里也是有温度的。
   夏夜,约上几个要好的小玩伴,围坐在碾盘上一起看星空。“瞧,那是北斗星。”“瞧,那是牛郎织女星。”浩瀚无垠的星空下,渺小的我们却是那样无忧无虑和快乐。多想再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年纪,仰望星空数着星星就是快乐无限。
   一年又一年,没有谁会记得老石碾碾压过多少斤粮食,也没有谁会记得村庄里有多少老人故去,老石碾碾压出来的粮食继续养活一个个新生命。随着时代的变迁,老石碾消迹,没有了踪影,人们再也寻不到老石碾碾压出来的粮食的那种原香。
   说起故乡的老水井,记忆里故乡应该不止一口水井,而唯独给我留下深深记忆的,却是村北的那口。之所以对它记忆如此之深,是因为老水井是上学路上必经之处,上学或是放学路上,和小伙伴儿们常常逗留于此玩耍一番。进城生活几十年,每次喝水总感觉城里的水是少了故乡井水那甜甜的味道,多想还能咂摸一口那老井水的味道。
   老水井不是很深,却用它源源不断的水养育滋润了一代代故乡人。记得井口边由四块石青砌成方形,历经时光的打磨,若是晴好的天,阳光下那青石光滑的像是四块镜子闪着亮光耀眼。
   夏天,喜欢和小伙伴儿们趴在井口边,探头向井里喊着自己的名字,几个稚嫩的声音混杂一起直入老井深处,倒影在井水里成像,一个个快乐无忧的脸庞是那么的俏皮可爱。那时尽管家里的大人常常嘱咐我们不要在井边玩,可是一旦寻到乐趣早就抛之脑后去了。这期间,自是少不了被大人们发现后招来他们的责骂也是常有的。因为都知道是为我们好,所以更不会心生怨恨。记得我常常用自己的小手触摸井壁上的青苔,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对青苔有了一份莫名的喜欢。湿漉漉的青苔静默、厚重又沧桑,它不只是岁月这个画师涂抹在井壁上的色彩,也是时光留在井壁上的痕迹。冬天,井台会结成厚厚的冰,挑水的人会小心谨慎地在井边操作,唯恐一不留神滑倒。儿时,我的父亲在城里工作,所以平常日子里,我家都是我瘦弱的母亲一担担地从老井把水挑回家,记忆里堂屋那口大水缸里从来不缺水的。
   记得有一年的冬天,瘦弱的母亲去老井挑水,井口边结了厚厚的冰,母亲不小心摔倒在井边,险些跌入老井。母亲忍着疼痛爬起来一瘸一拐地把水挑回家,这场景被远处墙根边晒太阳的一位爷爷看到了,他望着我母亲瘦弱的背影感叹道:“老大媳妇真的不容易啊!”后来,那位爷爷见到我的爷爷说起我母亲的那次惊险真是后怕。“三哥,他大哥不在家,家里那么多弟弟,怎么就没有人替他们的大嫂挑一担水呢?如果他们的大嫂有个什么闪失,你们对得起老大吗?”我的爷爷被人家这样一说很是上火,灰溜溜地走了。
   还真是感谢那位直性的爷爷对我爷爷的提醒,事后我的爷爷特意把我的几位叔叔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会,主题是谁帮大嫂挑水。后来,未婚的四叔得空就会帮我的母亲挑水。而我要强的母亲则尽可能的还是自己去挑水,母亲用她的坚韧、吃苦耐劳的精神给她的儿女们做着表率。再后来,巷子里就常常有一个女孩摇摇晃晃挑水的身影,她是我的大姐。每每想到那样的境遇,心里总有会一丝伤感袭来。
   其实,与老水井有关的不是只有那些许的伤感回忆,还是有很多欢愉留给那个年代的我们。记得当年我家水缸里总有一个水瓢,它是用来舀水的。后来,铁制水舀子开始广泛应用于农家院,水瓢就逐渐很少有人使用了。不过我是一直会怀想水瓢舀水的那种原生态的情景,总觉得水瓢里的水更有浓郁的乡情乡韵,这该是存于内心对故乡的一种眷恋吧。水瓢浮在水缸里或静或动,至今总会有那么一副画面呈现眼前。我始终觉得,水缸里的水的最佳搭档应属水瓢,只有用水瓢舀出来的水才会甜润咽喉。
   夏天,若是口渴了拿起水瓢舀起半瓢刚从老井挑回来的水,咕咚咕咚地喝下去那个痛快劲别提多美了,甜滋滋的直润唇齿咽喉。最难忘的还是冬天,北风呼啸直扑而来,拍打得木门嘭嘭作响。而大自然赋予人间的功力是不会缺席的,堂屋水缸里的水也会上演一场场物理大战。如若天气不够寒冷,水缸里面的水只会结成一层薄冰,这样的冰有点脆弱,轻轻一碰就会裂开,随手捞起放进嘴里嘎嘣脆,凉飕飕甜滋滋的润喉。儿时物资匮乏,不像现在这个年代有各种零食可以打牙祭,而水缸里的冰也便成为农家孩子们的一种美味。如果是天寒地冻的天气,窗外房檐下挂满冰柱晶莹剔透,像一个大的水晶帘垂挂在那里,那该是故乡冬季里的一道至今令人难以忘怀的风景,它绝对是自然天成的一幅精美杰作。那时堂屋水缸里的水就会结成厚厚的一层冰,想吃到嘴里是要费些时力的。那一刻,就会有人持刀上阵了,敲敲打打后把冰层破碎成一块块浮冰,它们在水缸里挤挤挨挨地形态各异。此刻,在水缸边围观的孩子们的小手那时是不惧冷的,捞起他们早就心仪的一块,放进嘴里嘎嘣、嘎嘣嚼起他们的快乐来了。
   至今,每当想起吃冰、嚼冰的那些记忆,依然会有甜滋滋的回味。回想那个年代没有什么零食,一块水缸里的冰就会咀嚼出快乐来。而今衣食无忧各种零食应有尽有让人享尽,却怎么寻不到当年的那种快乐呢?是我们的口味高了?还是我们的口味变了?答案,自然是要在心里去寻的。
   故乡的老井水用它的甘甜滋润和养育了村庄一代又一代人,如今再回故乡已经寻不到它的痕迹。虽说现在是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入户,免去了去老井挑水的辛劳,而我总感觉是我们把老井丢弃了,不知道它是否有被填埋后会的伤心呢。曾经是供村民饮用水的老水井,如今还有几人会念起它。
   时代在变迁,有的人、有的事、有的物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是不可阻挡,而喜欢怀旧的我,却不会从我的内心深处将一些记忆抹去。比如故乡的老槐树、老石碾、老水井,它们是永远植于我心的故乡的原风景。
  

共 41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作者为了表达对故乡热爱的拳拳之情,重点笔墨围绕故乡具有代表性的老槐树、老石碾、老水井来阐述。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时空怎么转变世界怎么改变,围绕老槐树、老石碾、老水井点点滴滴的小时候记忆是如此鲜明而深刻。这些无数时光的片段,是扎根在作者生命中的风景,如此生动、婉约而纯情。这种情感丰盈而温暖着作者的生命,那是一个故乡游子对故乡和乡情最为真切的怀念!作品氤氲出浓郁而清新的乡土气息,朴实细腻真情令人触怀!一篇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117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21-01-16 00:03:48
  问好一株雪老师,好久不见。拜读精彩,一个游子的思乡之情力透纸背令人无限感触。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源泉就是生养自己的故乡,我们的生命只有扎根在那片土壤里才能恬静安详。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东栏一株雪        2021-01-17 16:26:35
  问好华君老师,感谢您辛苦编按。虽说因为身体原因很少写文支持社团,但是一直心系晓荷。祝好!
2 楼        文友:何叶        2021-01-17 11:33:49
  问好美女姐姐,好久不见文章依然很棒。学习了!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东栏一株雪        2021-01-17 16:30:49
  问好美女社长,好久不见。尽管最近因为身体原因很少写文支持社团,但是一直关注在关注晓荷 因为晓荷是我们的家。抱抱,祝好!
3 楼        文友:老来        2021-01-18 01:40:42
  拜读,问好,好久不见了,可好?
回复3 楼        文友:东栏一株雪        2021-01-18 09:32:50
  感谢老来老师留评问候,我一直在与各种病痛抗争的路上,希望我们都安好。问好老师,更希望老师一切安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